2022届老高考政治人教版一轮教学案-必修1第11课 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docx
《2022届老高考政治人教版一轮教学案-必修1第11课 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届老高考政治人教版一轮教学案-必修1第11课 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docx(1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11课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 在议题中回顾材料一进军中国,国际资本已经持续了40多年。根据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的统计,自2010年以来的九年时间里,全球跨境投资仅有四年正增长,且最近三年连续负增长,跌回1.3万亿美元水平。相较之下,中国吸引外资增速八正一负,年吸引外资规模从1 057亿美元上升至1 349.7亿美元。集多优势于一身的中国必然在全球产业链重构过程中成为国际资本眼中的香饽饽。材料二国际餐饮行业巨头在华“军备竞赛”已持续了数年,至今丝毫不见偃旗息鼓的迹象。麦当劳计划年底前要在华新开400多家门店,到2022年门店数量要增加至4 500家。已经在中国拥有超过8 400家餐厅的百胜中国,
2、计划今年再开600至650家新店,并在2021年之前完成所有餐厅更新。探究1结合材料一,说明“进军中国,国际资本已经持续了40多年”体现了经济全球化的什么道理?提示:体现了经济全球化中的资本全球化,资本在国际间的流动速度不断加快。探究2中国必然在全球产业链重构过程中成为国际资本眼中的香饽饽,源于中国集多优势于一身。试举出三方面中国优势的所在。提示:持续释放的超级消费潜能、日益优化的营商环境、加快扩大开放的中国市场、完整的产业体系、出色的基础设施、日益强大的创新活力、稳定的政治秩序等。探究3材料二中的国际餐饮行业巨头采取了什么样的生产经营方式?其意义何在?提示:这些国际餐饮行业巨头采取的是全球化
3、的经营方式,可以大大促进资金、技术、人力、商品等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推动了国际分工水平的提高。在系统中整合经济全球化(1)经济全球化及其表现;(2)跨国公司;(3)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1)对外开放;(2)国际经济组织;(3)国际经济合作;(4)“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战略考点一经济全球化与国际经济组织 显性知识理清楚 (一)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1经济全球化的含义:是指商品、劳务、技术、资金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和配置,使各国经济日益相互依赖、相互联系的趋势。2经济全球化的表现:是多方面的,其中主要是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和资本全球化。3载体:跨国公司含义是指在本国或本地区拥有一个
4、总部,并在其他国家或地区拥有子公司的国际性企业作用跨国公司的迅速发展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强有力的载体。其全球化的生产经营方式大大促进了资金、技术、人力、商品等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推动了国际分工水平的提高4经济全球化与经济一体化经济全球化是经济一体化的客观基础,经济一体化是经济全球化基础上的更高层次的经济融合。目前来看,经济全球化已经是一个既成事实,而经济一体化只是局部区域、局部领域内的状态和进程。(二)经济全球化的影响经济全球化符合经济规律,符合各方利益。同时,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既为全球发展提供强劲动能,也带来一些新情况新挑战。1积极影响: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力发展的产物,又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5、它促成了贸易大繁荣、投资大便利、人员大流动、技术大发展,为世界经济增长提供了强劲动力。2消极影响(1)经济全球化大方向是正确的,同时也存在着发展失衡、治理困境、数字鸿沟、公平赤字等问题。(2)一个国家的经济波动可能殃及他国,甚至影响全世界,加剧全球经济的不稳定性,尤其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安全构成极大威胁。3我国对策:我国将继续深入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4中国贡献(1)我国经济快速增长,为全球经济稳定和增长提供了持续强大的推动。(2)我国同一大批国家的联动发展,使全球经济发展更加平衡。(3)我国减贫事业的巨大成就,使全球经济增长更加包容。
6、(4)我国改革开放持续推进,为开放型世界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动力。(三)世界贸易组织性质是世界上最大的多边贸易组织积极作用积极组织多边谈判,为国际贸易制定一系列基本原则和协定,为成员提供解决贸易摩擦和冲突的场所原则非歧视原则、透明度原则、自由贸易原则和公平竞争原则。其中最重要的是非歧视原则,包括最惠国待遇原则和国民待遇原则中国入世的意义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赢得了良好的国际环境,促进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健全,推动了开放型经济水平的提高,带动了国内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提高了人民群众的收入与生活水平部编版新教材对本部分内容作了一定调整,将“资本全球化”这一经济全球化的表现
7、改为“金融全球化”、新增“影响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因素”“跨国公司的负面影响及应对”和“让经济全球化更有活力”。内容变动较大,复习备考中要重视这些变动点。1金融全球化(1)原因:生产全球化和贸易全球化。(2)特点:以国际金融中心为依托,通过信息网络运行的、全球统一的、不受时空限制的、国内外金融市场相互贯通的、无国界的全球性金融市场。2影响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因素(1)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和科技进步的必然结果。(2)根本动因:世界各国对本国、本民族利益的追求。(3)体制基础:市场经济体制。3跨国公司的负面影响及应对(1)负面影响:如不考虑母国或东道国的国家利益,实行跨国行业垄断、破坏国际市场的公平
8、竞争,向发展中国家转移落后产能和环境污染。(2)应对:各国必须制定相应政策,尽可能减少跨国公司的负面影响。4让经济全球化更有活力(1)走向:要适应经济全球化,引导好经济全球化走向,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让不同国家、不同阶层、不同人群共享经济全球化的好处。(2)“四型世界经济”:要建设创新型世界经济,开辟增长源泉;要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拓展发展空间;要建设联动型世界型经济,凝聚互动合力;要建设包容型世界经济,夯实共赢基础。(3)要完善全球治理含义:有效解决跨国问题,需要各国共同协商、加强合作。原因: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和各国交往的日益增多,跨国问题越来越多
9、,对各国的影响越来越大。现阶段的全球治理机制是由发达国家主导建立起来的,由于自身的不足、易受霸权主义影响以及缺乏相应的调整和变革,越来越难于适应经济全球化的新形势,需要加以变革和完善,从而为各国发展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内在素养会迁移1了解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特点,科学辩证地认识经济全球化的影响。2对国家扩大开放,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形成高度认同。 典例(2020全国卷)下图反映20182019年中国对外货物贸易顺差情况(本题将全球经济体分为中国、“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美国和其他经济体)。据图可推断出()中国对其他经济体存在货物贸易逆差美国是中
10、国货物贸易顺差的重要来源中国货物进口额大于出口额,且差额扩大中国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口的商品增加ABCD解析根据题中的关键信息“本题将全球经济体分为中国、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美国和其他经济体”,从图中可以看出,以2019年为例,中国对外货物贸易顺差额为29 180亿元,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美国的货物贸易顺差总额为32 891亿元,因此,中国对其他经济体存在贸易逆差,正确。2018年和2019年中国对外货物贸易顺差分别为23 303亿元、29 180亿元,中国对美国货物贸易顺差分别为21 408亿元、20 411亿元,因此美国是中国货物贸易顺差的重要来源,正确。顺差意味着出口大于进口,20
11、18年和2019年中国对外货物贸易是顺差,且顺差扩大,错误。从图中可以看出,与2018年相比,2019年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货物贸易顺差扩大,中国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口的商品可能减少了,不选。答案A正确认识贸易差额贸易差额是指一定时期内出口总值与进口总值之间的差额,是影响一个国家国际收支的重要因素。当出口总值大于进口总值时,出现贸易盈余,称为“贸易顺差”或“出超”。当进口总值大于出口总值时,出现贸易赤字,称为“贸易逆差”或“入超”。当出口总值与进口总值相等时,称为“贸易平衡”。 1(2021浙江1月选考)总体而言,经济全球化符合经济规律,符合各方利益。()提示:本题考查经济全球化的影
12、响。由于经济全球化符合世界经济发展规律,故根据题干中“总体而言”可知,经济全球化总体符合各方利益。2经济全球化即一国经济发展必然影响他国经济发展,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的经济安全构成极大威胁。()提示:经济全球化指的是世界各国经济日益相互依赖、相互联系的趋势;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在给我国的经济安全带来威胁的同时,也为我国生产力发展带来了机遇。3跨国公司是实施“走出去”战略的载体。()提示:跨国公司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强有力的载体,而不是实施“走出去”战略的载体。4世贸组织最重要的原则是自由贸易原则。()提示:世贸组织最重要的原则是非歧视原则,包括最惠国待遇原则和国民待遇原则。5(2019江苏高考)
13、面对全球汽车行业的巨大创新机遇和挑战,国内某企业以90亿美元收购一家国外汽车制造巨头,成为该家企业的最大股东,以期通过协同与分享来占领技术制高点。材料表明()跨国公司是经济全球化的强有力载体企业并购是打造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我国企业在国际竞争中居于主导地位企业并购是规避国际经营风险的重要手段ABC D解析:选A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国内某企业收购一家国外汽车制造巨头,以期通过协同与分享来占领技术制高点,说明跨国公司是经济全球化的强有力载体,企业并购有利于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正确。“我国企业居于主导地位”不符合事实,错误;企业并购并不能规避国际经营风险,错误。6中美贸易严重失衡是特朗普挑起贸易战的
14、直接原因,美方要求中国降低美对华贸易赤字,进一步开放市场,还要对中国进口商品征收高额关税。下列选项中驳斥美方观点最具说服力的是()A要完善多元平衡互利共赢开放型经济体系,中国发展促进了世界加工贸易转型升级B设置关税壁垒不仅不能保护美国企业,还会倒逼中国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C经济全球化是把双刃剑,美国首先挑起贸易摩擦,最终也会损害美方经济D中美经济贸易合作对双方都有利,而两国贸易战对美国来说其损害大于中国解析:选C经济全球化是把“双刃剑”,美国首先挑起贸易摩擦,最终也会损害美方经济,这对驳斥美方观点最具说服力,C项正确且符合题意;A项正确但对驳斥美方观点不具说服力,排除;“倒逼中国转变对外经济发
15、展方式”是强调美国此举对中国的积极影响,与材料主旨不符,B项不选;贸易战的危害对中美双方哪国更大一些,带有不确定性, D项不符合题意。7(2020天津等级考)近年来,有外资企业将部分产业链转移至成本更低的东南亚国家,但中国劳动力的素质、技能较东南亚国家有优势,且产业链转移并非一朝一夕的事,加之中国营商环境不断优化,外资企业出于自身利益考虑,不会大规模流出。对此现象理解正确的是()A中国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B跨国公司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载体C资本的流动是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D对外开放有利于缩小国家间的发展差距解析:选C为了追逐更大的利润,有外资企业将部分产业链转移到成本更低的东南亚国家,但由于中国
16、所具有的优势,外资企业出于自身利益考虑不会大规模流出,这些都体现了资本的流动是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C符合题意;题干只涉及引进来,与走出去无关,A不符合题意;题干与跨国公司在经济全球化中的作用无关,B不符合题意;发达国家是全球化规则的制定者和最大受益者,对外开放不一定能缩小国家间的发展差距,D观点错误。考点二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 显性知识理清楚(一)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1原因(1)对外开放的地位:对外开放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2)成就:我国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和开放型经济体系逐步形成,开放型经济新体制逐步健全,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综合国力的增强和人民生活水平的
17、提高。(3)时代要求: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要求。(4)意义: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才能更好地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才能更好地与各国合作,优势互补,共同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2措施项目阐释开放格局要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加强创新能力开放合作,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方向要加快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推动开放朝着优化结构、拓展深度、提高效益方向转变,着力培育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出口新优势形成以技术、品牌、
18、质量、服务为核心的出口竞争新优势,合理规避贸易风险政策要实行高水平的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政策。“引进来”:放宽市场准入,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保护外商投资合法权益;“走出去”:创新对外投资方式,促进国际产能合作,加快培育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基本国策在新时代,我国继续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坚持打开国门搞建设,主动参与和推动经济全球化进程,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不断壮大我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态度同各国人民同心协力,打造国际合作新平台,增添共同发展新动力,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 (二)“引进来”和“走出去”的关系“引进来”“走出去”区别含义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引进国外的资金、技术、人才及
19、先进管理经验,加快现代化建设进程通过到境外投资办厂、对外承包工程与劳务输出等各种形式,与其他国家进行经济技术合作原因弥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资金不足、技术相对落后等缺陷对外开放发展到新阶段,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需要举措提高利用外资综合优势和总体效益,推动引资、引技、引智有机结合要加快走出去步伐,增强企业国际化经营能力,培育一批世界水平的跨国公司联系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是我国对外开放的有机组成部分部编版新教材在该部分增加“推动经济全球化发展”这一知识点,备考时要多加关注。(1)中国将以更加开放的心态,始终做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促进世界共同发展、持续发展,建设一个共同繁荣的世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高考 政治 人教版 一轮 教学 必修 11 经济 全球化 对外开放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