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古代史—2023届人教版高考历史三轮冲刺复习综合检测题(解析版).docx
《中外古代史—2023届人教版高考历史三轮冲刺复习综合检测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外古代史—2023届人教版高考历史三轮冲刺复习综合检测题(解析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中外古代史一、选择题1.春秋战国时期,思想家们突破了西周“以天为宗”的观念,无论是孔子的“复礼”还是韩非子的“法治”,都把视线从天上转到了人世。这反映出,当时( )A. 政治构想都具有创新性质 B. 政治意识由重天命转向重人事C. 完成了社会秩序的新建构 D. 神学迷信观念已经基本被扫除2.汉武帝时期创作的朝廷乐歌郊祀歌十九章借鉴了佛教偈颂常见的重复程式,李延年改造佛教音乐摩诃兜勒为汉横吹曲二十八解,深受武帝喜欢。这反映出当时( )A. 中外文化交流增强 B. 佛教思想十分流行C. 民族融合成为趋势 D. 民众寻求精神慰藉3.宋太宗选拔将领,重视其是否“循谨”,即能很好管束下属,武勇则次之。宋
2、真宗御制武臣“敕七条”规定,将领的关键在于修身、守职及威严三项,无一条涉及果敢用兵等要求。由此可见宋朝初年( )A. 治军突出理学思想 B. 实行重文轻武政策C. 制衡兵权管控过度 D. 铲除地方割据势力4.商周青铜器的制作中,逐渐形成了规矩,按规矩制作出来的范就是规范,即当今“规范”一词的原型及原意。这种按规矩操作的工艺思想,一直被延续至今,并体现在当今的各行各业之中。这说明( )A. 规矩贯通着整个中国历史 B 标准化生产始于古代中国C. 商周青铜文化影响极深远 D. 工艺思想渗透着人文精神5.在中国古代,从商致富屡见不鲜,但商人最后总是倾向于把累积的财富或过剩的资本投资于购买土地,官僚缙
3、绅也把获取的财富用于购田置地和追求豪奢生活。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 经营土地产生的收益远远大于工商业 B. 腐朽的生活观念分流了商业投资资金C. 国家政策对资金流向起到牵引作用 D. 商品经济高度发达造成资本严重过剩6.孔子弟子曾参说:一个士人,一个君子,必须要有宽广、坚韧的品质,因为自己责任重大,道路遥远。孟子则有“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的思想。这体现了儒学倡导的( )A. 包容精神 B. 责任担当的意识C. 仁德精神 D. 和而不同的观念7.墨子公孟中举出儒家“足以丧天下”的诸多情形:坚持厚葬,父母死后实行三年之丧,浪费了人民的财富和精力;强调音乐,
4、造成同样后果;相信前定命运,造成人们懒惰。这反映出( )A. 儒学不受当政者重视的根源 B. 墨家代表下层平民的立场C. 儒墨两家的社会关注点不同 D. 墨子主张以礼治国的思想8.王守仁,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他把自己的思想主旨概括为四句口诀“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以下对其思想理解正确的是( )A. 主张人性无善无恶B. 认为善恶认识源于人心C.“致良知”“知行合一”就是主张理论与实践相统一D. 主张为善去恶的根本途径是“格物致知”9.清初顾炎武名号并不高,四库全书总目仅记其“博极群书,精于考证”。但到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社会上突然兴起一股顾炎武
5、崇拜热,北京一群京官建立顾炎武祠,定时会祭。其也被誉为“清朝汉学第一人”。晚清顾炎武地位的提升主要是因为( )A. 清政府官修史书的高度评价 B. 符合士大夫群体的文化品位C. 学术和时代选择的共同作用 D. 顾炎武的学术成就冠盖儒林10.元代医学家朱丹溪在格致余论中指出:“儒者立教,日正心、收心、养心,皆所以防此火之动於妄也:医者立教,恬淡虚无,精神内守,亦所以防此火之动於妄也。”这表明( )A.格致余论影响理学发展 B. 理学和中医学相互影响C. 朱丹溪是理学的集大成者 D. 理学和医学有其相通之处11在古希腊雅典民主政治中,收入分为五百麦斗、三百麦斗、二百麦斗、不及二百麦斗四个公民等级,
6、这种按照财产多寡划分公民等级、保障公民民主权利的规定始自( )A梭伦改革 B庇西特拉图时期 C克利斯提尼改革 D伯利克里时期12公元前594年的一个清晨,雅典执政官梭伦在众人的注视和期待下大步登上讲坛,他径直走到一个大木框前,将木框中的木板翻转过来,刻在木板上的新法律条文呈现在人们面前一“由于欠债而卖身为奴的公民,一律释放;所有债务全部废除。”这就是“解负令”。“解负令”颁布后,得益最多的是当时的( )A雅典贵族 B雅典的债务奴隶 C雅典平民 D被征服地区的人 13雅典民主政治体现了古代希腊的辉煌。执政官克里斯提尼执政时期,他将平原、海岸、山地三大区各分为10区,然后每三种不同地区的小区又组成
7、一个行政区,共组成了10个行政区。其做法产生的最大影响是( )A基本上实现了各阶层公民的平等 B进一步削弱了氏族贵族的势力C激发了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热情 D使雅典的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14.公元前44年,一场大规模的“刺杀”行动拉开帷幕,有来自西塞罗的共和党阵营,也有来自凯撒阵营, 最终凯撒在元老院遇刺身亡。之后凯撒(Caesar) 这个名字成了独裁型或其他类型的统治者头衔的代名词。由此可以推知当时罗马( )A. 自然法体系高度成熟 B. 资产阶级共和观念深入人心C. 已经废除了共和体制 D. 专制独裁违背多数人的意愿15世界文明史介绍:罗马成文法的组成部分之一“行政官可以根据每一个别案例的情况
8、做出裁量,而不必僵硬地按照有关法律条文的字面含义进行判决。他的这种决定成为事实上的判例法。”这反映出罗马法的法制理念是( )A实用主义 B民主主义 C自由主义 D人文主义16. 斯塔夫里阿诺斯说:“罗马人在思想意识方面最重要的贡献在于,他们的法律是基于理性而不是基于习俗。”对“理性”的正确理解是( )A. 罗马法完全摒弃了习惯法 B. 罗马法追求至善至美的境界C. 罗马法体现与时俱进,为现实服务 D. 罗马法主张保护私有制17罗马帝国皇帝查斯丁尼钦定出版的法学阶梯中说,“受法律和习惯统治的一切国家,部分是受其固有的特定法律支配,部分是受全人类共有的法律支配。一个民族所制定的法律,称为该民族的民
9、事法律,但是,由自然理性指定给全人类的法律,则称为国际法,因为所有的国家都采用它。”材料中的“国际法”所包含的理念主要是( )A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以及法律保护私有财产的神圣不受侵犯 B人人生而平等,每个人都有追求生命、自由、财产和幸福的权利C适用于罗马帝国境内一切自由民的万民法 D注重调解罗马帝国境内的经济和民事纠纷18.中世纪初期,罗马法长期处于衰落状态,“教会教条同时就是政治信条,圣经词句在各法庭中都有法律的效力”。从12世纪开始,西欧各国对罗马法展开了广泛的研究,“无论国王或市民,都从成长着的法学家等级中找到了强大的支持,罗马法被重新发现”。据此可推知( )A. 罗马法开始成为资产阶
10、级反教会的工具 B.圣经与罗马法具同等法律效力C. 罗马法复兴适应了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 D.圣经遭到新兴社会阶层的抛弃19. 他说:“正义和其他一切德行都是智慧智慧的人总是做美而好的事情,愚昧的人则不可能做美而好的事,即使他们试着去做,也是要失败的。”他是( )A. 普罗塔戈拉 B. 苏格拉底C. 西塞罗 D. 莎士比亚20.柏拉图为说明“理念”曾这样描述过“美德”:“借人东西要还是种美德,可是如果借了朋友一把剑,如果你还给他,他正想用这把剑去杀人,那么这种情况下还借剑还是不是美德呢?”该材料表明柏拉图( )A. 认为内心深处的道德知识是最高知识 B. 鼓励人们要进行独立的理性思考C. 以人的
11、感觉而不是以神的意志为尺度 D. 认为“理念”存在于人类的感性世界里二、非选择题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统一天下后,在推行严刑峻法的同时,也制定了相关的礼仪制度,以显示皇帝的至高和独尊。如规定臣下写给皇帝的文书应称“奏”,自称应称“昧死”等,但毕竟不完善,远不能适应大一统国家统治的需要。汉承秦制后,由于礼仪的不健全,臣子在刘邦面前非常随便,甚至“饮(酒)争功”,于是刘邦接受叔孙通的建议,由儒生们创制朝仪以确定君臣名分等级。朝仪规定后(公元前200年),汉高祖在长乐宫接受百官朝贺,“竟朝置酒,无敢欢哗失礼者”,高祖非常高兴,脱口而出“吾乃今日知为皇帝之贵也!”武帝时,又采纳董仲舒
12、“独尊儒术”的建议,由于儒家强调遵从等级秩序,这无疑为统治者强化礼仪提供了理论依据。此后各朝皇帝都以儒学为指导,加强礼仪建设。隋文帝制定五礼130篇,唐太宗时制定贞观礼138篇,宋太祖时制定开宝通礼200卷礼仪礼规越来越细密。 摘编自常智敏中国传统政治制度的变迁及其启示 材料二 上自宰相、御史大夫、两省五品以上供奉官自为一行,十二卫大将军次之;三师、三公、令仆、少师保傅、尚书、左右丞、侍郎自为一行,九卿、三监对之;从古已然,未尝参错。至如节度军将,各有本班。卿监有卿监之班,将军有将军之位。岂可裂冠毁冕,反易彝伦,贵者为卑所凌,尊者为贱所逼? 【唐】颜真卿争座位帖 (1)根据材料一,概括古代专制
13、国家礼仪制度发展的阶段特征并说明这一发展过程的实质。(2)综合材料一和材料二从政治的角度分析朝堂礼仪和座次在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下受到重视的原因。2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宰相是中国古代最高行政长官的通称。“宰”的意思是主宰,商朝时为管理家务和奴隶之官;周朝有执掌国政的太宰,也有掌贵族家务的家宰、掌管一邑的邑宰,实已为官的通称。相,本为相礼之人,字义有辅佐之意。“宰相”连称始于战国。当时的所谓宰、相或宰相,地位均相当于丞相。“宰相”一般只是一个习惯用语,而不是一个正式官名。材料二 中国帝制时代的政治体制两千多年间似无实质性的重大变化,但在国家权力的运作方式上,却因社会政治经济形势的变
14、化呈现出不同的运作机制。唐代“在三省体制下,决策不再是单纯的皇帝个人行为,皇帝的最后决定权包含在政务运行的程式中”。刘后滨唐代中书门下体制下的三省机构与职权材料三 元朝开始,宰相制度便进入衰亡期。元朝开始是一省多相制,后改为两省多相制,又以中书省取代尚书省。明朝从废丞相到实行内阁制,使中国传统社会的中央官制发生了最重要的变革。(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先秦时期的“宰相”与秦朝的丞相有何不同。(2)结合材料二,说明唐代“三省体制”运作方式在当时所产生的主要意义。(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元朝以后宰相制度进入衰亡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我们文化的优点
15、,到底在哪里呢? (一)我们的文化,最为廓然而大公。我们是以世界大同为主义的。我们的终极目的,在 于平天下,治国只是中间的一个阶段,也可说是平天下的一种手段。所以我们对于人家,总是尽诱掖提携之责,从没有压迫榨取之事。人家自然愿意和我们亲近,都归向我们来。 (二)我们最崇尚德化,而鄙薄以力服人。所以最注重道德伦理。政治管束的力量,虽较 松懈,社会团结的力量,却极坚强。所以基础极为稳固。 (三)从智识方面论:我们最普遍的观念为易,我们大家所公认为最适当的手段是中庸。 我们不论什么人,从没有认环境为固定不变的,所以我们最不固执。 摘编自吕思勉初中标准教本本国史)(1935年版) 结合中国史知识,评析
16、材料中的观点(任意一点或整体,也可自拟论题),得出结论。(要 求:结论不能重复材料中观点,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2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希腊是西方文明的摇篮,奥林匹克的故乡,欧洲对外贸易的发源地,为人类的文明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在人类发展历程中,以古代中国和古代希腊为代表的东西方文明曾经彼此交融,相映生辉。 吴邦国在中希经贸合作论坛上的演讲材料二 关于苏格拉底被判处死刑的材料 雅典人口总数雅典公民总数陪审、审判人员及产生方式表决形式程序罪名陪审员审判员产生方式约40万约4.2万6000501抽签举手一审制慢神和蛊惑青年(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代希腊和古代中国各创立了怎样的政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外 古代史 2023 届人教版 高考 历史 三轮 冲刺 复习 综合 检测 解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