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高考语文小说名家专题练--陈敏作品专练.docx
《2022高考语文小说名家专题练--陈敏作品专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高考语文小说名家专题练--陈敏作品专练.docx(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高考小说名家专题练-陈敏作品专练(2练)诗 祭陈敏尘土飞扬的人流中,颠簸的马车缓缓穿过垓下古战场。李清照揭开窗帘,她嗅到了风的气息。“到了,夫人。”随从们说。乌江亭下的渡口上拥满了数以千计的逃难者。金国的金戈铁马、强弓利箭击碎了她的“浓睡”与“闲愁”,冷冷清清的李清照遁入了无数逃难者的行列。江面上笼罩着浓厚的阴云,流水呜咽着,如泣如诉。李清照孑然一身,漫步江岸,她似乎仍在寻寻觅觅。她找到了一位在江边渡船的老艄公。李清照询问:“今夜能否过江?”艄公答道:“不行,夜里是从来渡不过船的,只有风和日丽的白天方可过江,可这样的日子为数不多啊!很多年了,这江水好像从来都没有平息过。”李清照追问原因
2、,老艄公说:“唉,这都是因为楚霸王的阴灵不散,八千亡魂兴风作浪所致啊。”李清照低头倾听,她听见江水在唱着一首歌,一首飘忽在眼前这片古战场的空旷与荒凉中的挽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霸王的血在乌江翻卷、吟唱,一直吟唱了一千年。“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临江而立,这首英雄末路的悲凉之歌,又有谁能够听得懂?唯有她能听得懂。夜间,李清照来到山后一座颓败的古庙里过夜。庙的墙皮已斑驳脱落,杂草丛生。借着灯光,李清照可辨认出门楣上的字迹“霸王祠”。这是个很小的庙宇,面对着江水,耸立在一块突起的岩石上,庙的四面长满了丛生的灌木。多年战乱,小庙早已断了香火
3、,周围布满了密密麻麻的蛛丝。借着残光,李清照看清了祠内供奉着的是一组霸王别姬的雕像。只见霸王伏案长吟,独特的“双瞳”炯炯闪亮,虽然穷途末路,却依然英姿勃勃。他的左边立着那匹与他出生入死的乌骓马,右边是为他且歌且舞、仗剑引颈的虞姬。虞姬的塑像像磁石一样吸住了李清照的目光。莫非这就是传说中那个风情万种的女子?迷蒙而又凄婉的眼神,娇小的下巴,视死如归的面庞真是惟妙惟肖。这个与项王风雨同舟、形影相随的奇女子,在为自己心爱的男人殉情的最后瞬间,没有一丝的痛苦和哀怨,有的只是坦然的情怀和幸福到骨子里的微笑。人世间至情如此,真不知比帝王身下的宝座要珍贵多少倍!李清照的眼睛湿润了。在仔细端详中,她觉得自己是那
4、样地熟悉她,好像是千万次地见过她。她忽然发现这个虞姬是一面镜子,她从中照见了自己。“大王意气尽,贱妾奈何生!”李清照听到这首柔肠寸断的歌。黑暗越来越浓。江面上的风吹奏出呜呜咽咽的凄凉,江流翻滚,发出震天的嘶鸣。李清照的纤手滑过项王身上的每一片甲胄。黑暗中,她觉得自己是在触摸一团火这是黑暗中陡然进发起来的一团天火,就是这团火,曾经从江东一直熊熊燃烧到阿房宫。江水悠悠,泊船无数,纵使晴空万里,也无船载得动昨日“力拔山兮气盖世”的冲天霸气;莫说一生只有一次失败,纵然有一千次,也永远无法抹去这伟岸男子的千古雄姿。想到此时此刻偷安的王朝早已风雨飘摇,而西子湖畔依然灯火明灭,笙歌画舫的酣梦残酒使李清照炽灼
5、的热情一下子冷却了起来,化作一股透骨的冰凉。山河破碎如亡夫赵明诚一路飘零的金石拓片纷纷扬扬;生灵涂炭似金人南侵铁蹄下的乌黑道路泥泞不堪。飞鸟群袭而自毁良弓,狡兔作祟却诛杀忠臣良将,大厦将倾啊,谁人独撑?李清照仰天一阵狂笑,尖厉的笑声划破黑幕,惊得庙宇下蛰居的蝙蝠扑棱着翅膀一阵乱撞。李清照跪倒在项王的神台上。此时此刻,她多么渴望这位神坛上的英雄能走下来,以横扫六合、气盖八方的气势北上中原,背水一战,一举扫除强虏,救民生于水火之中。李清照满腔的幽情别恨化作滴血的泪水连绵不断地流淌着,她伏在项王的雕像前,哭诉了整整一夜。项王啊!你这纯钢铸成的生命,竟然刚硬到毫无韧性的地步,没有一丝一毫的权宜与苟且。
6、要么一战而灭暴秦;要么一战而弃天下。酣畅淋漓而壁立千仞,真是一种至奇至美的大活法啊!东方开始泛白,李清照站起身来,拭干泪水,用尽全部力量,咬破玉指,在墙壁上疯狂地涂写起来,殷红的血迹凝成一首千古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自从霸王祠有了这首诗后,乌江不再呜咽,渡口开始日日渡人。(有删改)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第三段文中有意使用“浓睡”“闲愁”“冷冷清清”等词语,来折射人物的才华和过往,用以突显李清照今日的飘零与苦难。B“江面上笼罩着浓厚的阴云,流水呜咽着,如泣如诉”,用了比拟和借代的手法,既渲染了沉重压抑的氛围,又为下
7、文内容作铺垫。C本文用语精当,“山河破碎”“亡夫”“金石拓片纷纷扬扬”,内含信息量极大,使人脑海中浮现出一幕幕天下动荡的历史画面。D李清照寻觅救民的英雄而不得,将内心的隐恨和景仰化作绝句血祭项羽,从此乌江平息,这是作者的再创作,暗含对项羽的敬仰。2请简要分析小说是如何塑造李清照形象的。(6分)3这是一篇历史小说,请从“历史”和“小说”的角度简析这篇小说的基本特征。(6分)【分析】(1)本题考查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的能力。解答本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文章的内容、人物、语言、观点等进行分析概
8、括,注意结合语境。(2)本题考查分析作品的人物形象塑造的方法的能力。题干要求简要分析小说是如何塑造李清照形象的。小说中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有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两种,直接描写又叫正面描写,是指对人物进行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间接描写也叫侧面描写,可以通过环境描写衬托人物,也可以借作品中其他人物的评价性语句,还可以通过作者的议论。在回答本题时,首先指出人物描写的具体方法,然后列举文中体现这些手法的事例,最后分析人物的性格或内心活动即可。(3)本题考查分析作品的基本特征的能力。题干要求从“历史”和“小说”的角度简析这篇小说的基本特征。既然这是一篇历史小说,就具有“历史”的真
9、实;既然是一篇“小说”,就具有小说的虚构。回答本题时,首先要指出小说中“历史”的真实性表现在什么地方;然后指出“小说”的虚构表现在哪里;最后分析这篇小说用“历史”和“小说”这一基本特征的效果。【解答】(1)B“流水呜咽着,如泣如诉”是比拟手法,并没有使用借代这一修辞手法。(2)“项王啊!你这纯钢铸成的生命,竟然刚硬到毫无韧性的地步,没有一丝一毫的权宜与苟且。要么一战而灭暴秦;要么一战而弃天下。酣畅淋漓而壁立千仞,真是一种至奇至美的大活法啊”“这个与项王风雨同舟、形影相随的奇女子,在为自己心爱的男人殉情的最后瞬间,没有一丝的痛苦和哀怨,有的只是坦然的情怀和幸福到骨子里的微笑。人世间至情如此,真不
10、知比帝王身下的宝座要珍贵多少倍”“山河破碎如亡夫赵明诚一路飘零的金石拓片纷纷扬扬;生灵涂炭似金人南侵铁蹄下的乌黑道路泥泞不堪。飞鸟群袭而自毁良弓,狡兔作祟却诛杀忠臣良将,大厦将倾啊,谁人独撑”,这些是李清照的心理描写。她回想项羽的英雄事迹、虞姬追爱殉情,对比当下的王朝动荡和丈夫离世,塑造了心怀家国、追寻至情的李清照形象。“李清照仰天一阵狂笑李清照跪倒在项王的神台上”“李清照站起身来,拭干泪水,用尽全部力量,咬破玉指,在墙壁上疯狂地涂写起来,殷红的血迹凝成一首千古绝句”,这是李清照的动作描写。她仰天狂笑、血泪哭诉、血书诗祭,强化了李清照求英雄拯救黎民于水火而不得的悲愤形象。“江面上笼罩着浓厚的阴
11、云,流水呜咽着,如泣如诉”,这是小说中的环境描写。用江水的如咽、翻滚、嘶鸣、直至平息来烘托李清照凄苦、愤懑、发泄、平静的心情变化的过程。这篇小说采用了多种艺术手法来塑造李清照这一人物形象,考生可据以上分析,从心理描写、动作描写和环境描写等角度分析即可。(3)所谓“历史”是指对人类社会过去的事件和活动,以及对这些事件行为有系统的记录、研究和诠释。历史是客观存在的,是过去的事实。小说中李清照在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人物,情节安排准确地遵照了当时的社会环境和人物的主要经历进行合理设置,使小说更加真实。所谓“小说”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体裁。既然小说是以塑造
12、典型的人物形象为中心的,那么这篇小说就运用心理描写、动作描写以及环境描写等多种艺术手法塑造李清照这一人物,尤其是对李清照细腻的心理描写,是为了构建一个女性虚拟而现实的情感时空,使读者对历史人物的认识更加丰实立体。所以,这篇小说的在“历史”的基础上,运用丰富地想象进行“小说”的文学加工,复活了历史人物人的本性,更引发读者对历史与人生的思考。答案:1.B 2.作品采用了多种艺术手法来塑造人物形象:心理描写:回想项羽的英雄事迹、虞姬追爱殉情,对比当下的王朝动荡和丈夫离世,塑造了心怀家国、追寻至情的李清照形象。动作描写:仰天狂笑、血泪哭诉、血书诗祭,强化了李清照求英雄拯救黎民于水火而不得的悲愤形象。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高考 语文 小说 名家 专题 作品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