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苏武传》文言基础知识复习课件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pptx
《【高中语文】《苏武传》文言基础知识复习课件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苏武传》文言基础知识复习课件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pptx(4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复习苏武传 班固 学习目标1.1.了解了解文本内容,文本内容,梳理文言知识,积累相关文化常识梳理文言知识,积累相关文化常识2.2.学习学习文中细节描写、对照映衬的文中细节描写、对照映衬的人物塑造人物塑造手法手法3.3.认识苏武精神的意义和价值,认识苏武精神的意义和价值,活学活用活学活用一 文化常识积累u家庭:u 父亲:班彪(史学家)u 弟弟:班超(投笔从戎)u 妹妹:班昭(续写汉书)u作品:u 史书:汉书u 辞赋:两都赋u 诗:咏史诗 班固班固(32923292年)年)字孟坚,字孟坚,东汉著名史学家,文学东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家。史学与司马迁齐名,世称史学与司马迁齐名,世称“班马班马”;文学与
2、张衡齐;文学与张衡齐名,世称名,世称“班张班张”。其父其父班彪班彪续司马迁史记作史记后传,未成而故。续司马迁史记作史记后传,未成而故。班固立志班固立志继承父业继承父业,在后传基础上,进一步广搜材,在后传基础上,进一步广搜材料,料,编写汉书编写汉书。后因有人向汉明帝诬告他篡改国史,。后因有人向汉明帝诬告他篡改国史,被捕入狱。其弟班超上书解释,始得获释,被命为兰台被捕入狱。其弟班超上书解释,始得获释,被命为兰台令史,花费二十多年努力,撰写汉书。令史,花费二十多年努力,撰写汉书。班固去世后,由其妹班固去世后,由其妹班昭班昭和同乡和同乡马续马续完成完成走近作者走近作者性质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
3、是古代传记文学名著。其中收录了西汉大量的辞赋和散文,有总集的性质。内容记录了汉高祖元年(前206)至王莽地皇四年(23)共230年的历史,共100篇,分为12帝纪、8表、10志、70列传。史学价值 作者能尊重客观实际,揭露统治阶级的残暴,赞扬清廉的官吏,流露了对人民的同情。文学价值 叙事详明,详赡严密,语言典雅繁复,富于文采,有骈体化倾向,对后世散文发展影响很大。汉书与史记后汉书三国志并称为“前四史”。史书体例分类史书体例分类编年体:按年月日有次序地记载史事的史书。编年体:按年月日有次序地记载史事的史书。例:例:春秋春秋(孔子孔子)最早的编年体史书最早的编年体史书 左传左传 资治通鉴资治通鉴(
4、北宋司马光主持编纂北宋司马光主持编纂)国别体:以国家为编排顺序记载史事的史书。国别体:以国家为编排顺序记载史事的史书。例:例:国语国语第一部国别体史书第一部国别体史书 战国策战国策(西汉刘向编西汉刘向编)纪传体:以为人物立传记的方式记叙史实的史书。纪传体:以为人物立传记的方式记叙史实的史书。例:例:史记史记(司马迁司马迁)第一部纪传体通史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汉书汉书(班固班固)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 后汉书后汉书(南朝范晔南朝范晔)纪传体断代史纪传体断代史 西西汉汉杰杰出出的的外外交交家家,民民族族英英雄雄。汉汉书书苏苏武武传传载载:天天汉汉元元年年(公公元元前前100100年年)
5、,苏苏武武奉奉命命出出使使匈匈奴奴被被扣扣,匈匈奴奴贵贵族族多多方方威威胁胁诱诱降降未未遂遂,又又将将他他迁迁至至北北海海(今今俄俄罗罗斯斯贝贝加加尔尔湖湖)边边牧牧羊羊,苏苏武武坚坚持持1919年年不不屈屈。始始元元六六年年(公公元元前前8181年年),因因匈匈奴奴与与汉汉和和好好,方方被被遣遣回回朝朝,官官典典属属国国(掌掌管管少少数数民民族族的的事事情情)。苏苏武武因因决决不不背背叛叛祖祖国国的的气气节节,流芳百世,传唱千古。流芳百世,传唱千古。苏苏 武武故事背景 秦末汉初,中原战乱,匈奴贵族凭借强大的军事力量,不断扩大秦末汉初,中原战乱,匈奴贵族凭借强大的军事力量,不断扩大控制地区。公
6、元前控制地区。公元前200200年冬,匈奴的冒顿单于派出四十万精兵,年冬,匈奴的冒顿单于派出四十万精兵,把把汉高祖汉高祖围困在白登山,汉朝只得采取围困在白登山,汉朝只得采取“和亲和亲”政策,暂时缓和政策,暂时缓和跟匈奴的关系。跟匈奴的关系。经过经过“文景之治文景之治”的休养生息,到的休养生息,到汉武帝汉武帝时期,开始了对匈奴长时期,开始了对匈奴长期的讨伐战争,期的讨伐战争,在公元前在公元前127127年、前年、前121121年、前年、前119119年年取得了三次取得了三次具有决定意义的胜利。具有决定意义的胜利。匈奴的威势大大削弱之后,表示愿意与汉讲和,但双方矛盾还是匈奴的威势大大削弱之后,表示
7、愿意与汉讲和,但双方矛盾还是根深蒂固。所以,到公元前根深蒂固。所以,到公元前100100年苏武出使匈奴时,被扣留,并年苏武出使匈奴时,被扣留,并逼迫他投降。逼迫他投降。二 文本内容回顾回顾文章情节 单于 缑王 虞常 卫律 李陵 依据文章主要人物,口述故事情节汉武帝 汉昭帝 张胜 常惠 苏武 大汉 匈奴 第第1段段苏武家世、身份及出使匈奴的背景、原因苏武家世、身份及出使匈奴的背景、原因第第2、3段段虞常谋反,牵涉苏武虞常谋反,牵涉苏武第第4段段卫律逼降,苏武不屈卫律逼降,苏武不屈第第5、6段段流放北海,杖节牧羊流放北海,杖节牧羊第第7、8段段李陵劝降,完全失败李陵劝降,完全失败第第9、10段段苏
8、武归汉,名垂千古苏武归汉,名垂千古文本内容开端开端发展发展结局结局高潮高潮苏武苏武“留匈奴凡十九岁留匈奴凡十九岁”,靠的是什么?,靠的是什么?“始以强壮出,及还,须发尽白始以强壮出,及还,须发尽白”包含着作者怎样的感情包含着作者怎样的感情?思思 考考崇高的崇高的民族气节、民族气节、强烈的强烈的爱国意识、爱国意识、艰苦卓绝的艰苦卓绝的斗争精神。斗争精神。信念与意志信念与意志感叹、敬佩感叹、敬佩之情溢于言表:一生大好时光都在煎熬中过之情溢于言表:一生大好时光都在煎熬中过去;坚守信念,维护了国家尊严,保持了民族气节。去;坚守信念,维护了国家尊严,保持了民族气节。欣慰之感欣慰之感也显而易见:历尽磨难,
9、终于完成了使者的任也显而易见:历尽磨难,终于完成了使者的任务,荣归故里。务,荣归故里。苏武传苏武传集中写了苏武出使匈奴被扣留期间的集中写了苏武出使匈奴被扣留期间的事迹,颂扬了他在敌人面前事迹,颂扬了他在敌人面前富贵不能淫,贫贱不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饥寒压不倒,私情无所动的能移,威武不能屈,饥寒压不倒,私情无所动的浩然正气,充分肯定了他浩然正气,充分肯定了他坚毅忠贞、大义凛然、坚毅忠贞、大义凛然、视死如归的民族气节视死如归的民族气节。文章主题文章主题三 文言知识积累1.通假通假字字畔叛背叛旃毡毛织的毡毯去弆收藏亡无没有见现显示蹈搯叩击,拍打决诀辞别、告别2.古今异义古今异义对长辈
10、的尊称。相抵。栽培,提拔。亲近的侍臣。确实存在。年纪。3.一词多义一词多义(1)伐讨伐,攻伐功业自夸,炫耀砍伐临时委任的凭借,借给予不真,与“真”相对假期定罪、治罪同“座”,座位因为、由于坐着宫殿的台阶,一说指门与屏(今所谓照壁)之间的通道任命官职清除革除除了,除非做替成为语气助词,表示感叹或疑问以为,认为担任表示被动给,替向,对为了表时间,在来凭借把用4.词类活用词类活用(1)名词用作动词下生子执、拄结网;用檠矫正(弓弩)在夜里在早上;在晚上向上使相斗使投降认为豪壮以为乐使受苦6.文言句式文言句式(1)缑王者,昆邪王姊子也_(2)非汉所望也 _(3)汉天子我丈人行也 _(4)见犯乃死,重负国
11、 _(5)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 _(6)皆为陛下所成就 _判断句,判断句,“者者也也”表示判断表示判断判断句判断句,“,“也也”表示判断表示判断判断句判断句,“,“也也”表示判断表示判断被动句被动句,“,“见见”表示被动表示被动被动句被动句,句意表示被动句意表示被动被动句被动句,“,“为为所所”表示被动表示被动(7)何以复加_(8)信义安所见乎 _(9)子卿尚复谁为乎 _(10)何以汝为见 _(11)送匈奴使留在汉者 _宾语前置句宾语前置句,应为应为“以何复加以何复加”宾语前置句宾语前置句,应为应为“信义所见安乎信义所见安乎”宾语前置句宾语前置句,应为应为“子卿尚复子卿尚复为谁乎为谁乎”宾语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语文 苏武传 【高中语文】苏武传文言基础知识复习课件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文言 基础知识 复习 课件 2022 2023 学年 统编 选择性 必修 中册
链接地址:https://www.taowenge.com/p-96426681.html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