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新高考生物一轮课时跟踪练第17讲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docx
《2023届新高考生物一轮课时跟踪练第17讲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届新高考生物一轮课时跟踪练第17讲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docx(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课时跟踪练17一、选择题1(2021山东济南高三月考)艾弗里及其同事为证明“转化因子”的本质,对S型细菌中的物质提纯,然后将提纯的DNA、RNA、蛋白质和多糖等物质分别加入培养了R型细菌的培养基中。下列有关艾弗里及其同事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关键实验设计思路是单独观察不同物质在转化中的作用B各提取物与蛋白质酶混合后加入R型菌培养基培养都不出现S菌C提纯的DNA加入R型菌培养基培养出S型菌,说明DNA是“转化因子”D由于提取的DNA中混有极少量的蛋白质,其实验结论受到质疑解析:艾弗里及其同事的关键实验设计思路是把S型菌的各种成分分开,单独观察不同物质在转化中的作用,A正确;由于DNA能使培
2、养基中R型菌转化为S型菌,但蛋白质酶不能水解DNA,所以提取物DNA与R型菌混合培养,会出现S型菌落,B错误;提纯的DNA加入R型菌培养基培养出S型菌,说明DNA是“转化因子”,C正确;在当时的技术很难获得不含蛋白质的100%纯的DNA,其实验结论受到质疑,D正确。答案:B2(2021云南省测试)某研究人员模拟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进行了以下4个实验:S型菌的DNADNA酶加入R型菌注射入小鼠R型菌的DNADNA酶加入S型菌注射入小鼠R型菌DNA酶高温加热后冷却加入S型菌的DNA注射入小鼠S型菌DNA酶高温加热后冷却加入R型菌的DNA注射入小鼠以上4个实验中小鼠存活的情况依次是()A. 存活、存
3、活、存活、死亡B. 存活、死亡、存活、死亡C. 死亡、死亡、存活、存活D. 存活、死亡、存活、存活解析:由于加入了DNA酶,所以DNA被水解成核苷酸,对随后加入的R型菌没有转化作用;又因为R型菌无毒,所以小鼠可存活。由于加入了DNA酶,所以R型菌的DNA被水解成核苷酸,而后加入S型菌,由于S型菌具有毒性,因此小鼠死亡。由于酶的专一性,所以DNA酶对细菌不起作用。高温加热后冷却,DNA酶变性失活,R型菌被杀死;加入S型菌的DNA后,由于没有R型活菌,也不能使R型菌转化为S型菌,因此不会产生毒性,从而小鼠可存活。由于酶的专一性,所以DNA酶对细菌不起作用。高温加热后冷却,DNA酶变性失活,S型菌被
4、杀死;随后加入R型菌的DNA,虽然之前S型菌的DNA仍具有生物活性,但由于没有R型活菌,也不能使R型菌转化为S型菌,因此不会产生毒性,从而小鼠可存活。综上所述,实验结果分别为存活、死亡、存活、存活,所以A、B、C错误,D正确。答案:D3(2021珠海模拟)艾弗里及其同事用R型和S型肺炎链球菌进行培养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实验组号接种菌型处理方式实验结果一R型S型菌提取物,不作处理R型菌S型菌二R型S型菌提取物蛋白酶R型菌S型菌三R型S型菌提取物RNA酶R型菌S型菌四R型S型菌提取物酯酶R型菌S型菌五R型S型菌提取物DNA酶R型菌实验采用了自变量控制中的“加法原理” 第一、
5、第二组说明蛋白质不是转化因子 加入DNA酶后细胞提取物失去转化活性 该实验说明DNA是生物主要的遗传物质ABC D解析:在艾弗里证明遗传物质是DNA的实验中,艾弗里将S型细菌的DNA、蛋白质、糖类等物质分离开,单独地、直接地观察它们各自的作用。另外还增加了一组对照实验,即DNA酶和S型活菌中提取的DNA与R型菌混合培养。艾弗里的转化实验利用了自变量控制中的“减法原理”,错误;第一、第二组对照,加入蛋白酶后仍出现S型菌,说明蛋白质不是转化因子,正确;加入DNA酶后,不出现S型细菌,说明细胞提取物失去转化活性,正确;该实验只能说明DNA是生物的遗传物质,但不能说明DNA是生物主要的遗传物质,错误。
6、选D。答案:D4(2021浙江宁波期中考试)图甲是将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与R型活菌混合注射到小鼠体内后两种细菌的含量变化,图乙是利用同位素标记技术完成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部分操作步骤。下列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图甲中ab对应的时间段内,小鼠体内还没形成大量的抗R型细菌的抗体B图甲中,后期出现的大量S型细菌是由R型细菌转化并增殖而来的C图乙沉淀物中新形成的子代噬菌体完全没有放射性D图乙中若用32P标记亲代噬菌体,裂解后子代噬菌体中大部分具有放射性解析:小鼠产生抗体需要经过体液免疫过程,要一定的时间,所以甲图中ab时间段内,小鼠体内还没形成大量的抗R型细菌的抗体,导致R型细菌数目增多,A正确;
7、由于是将杀死的S型细菌与R型活菌混合注射到小鼠体内,所以甲图中最初的S型细菌是由R型细菌转化来的,但之后产生的S型细菌有的是由转化形成的S型细菌增殖而来,B正确;乙图中噬菌体被标记的成分是蛋白质,蛋白质不能进入细菌,所以新形成的子代噬菌体完全没有放射性,C正确;由于DNA分子的半保留复制,所以用32P标记亲代噬菌体,裂解后子代噬菌体中少部分具有放射性,D错误。答案:D5(2021广东省六校联盟联考)噬藻体是侵染蓝细菌的DNA病毒,因其与噬菌体结构相似而得名。用32P标记的少量噬藻体侵染未被标记的蓝细菌,经培养、搅拌、离心后进行放射性检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噬藻体含32P的成分是磷脂分子和D
8、NA分子B噬藻体与蓝细菌遗传信息翻译的场所相同C此实验证明DNA是噬藻体的遗传物质D子代噬藻体的DNA大多数含有放射性解析:噬藻体是病毒,没有细胞结构,所以不存在细胞膜和各种细胞器,故没有磷脂分子,A错误;蓝细菌遗传信息翻译的场所是核糖体,噬藻体是病毒,没有核糖体,B错误;此实验可证明噬藻体的DNA能侵入蓝细菌,但不能证明DNA是噬藻体的遗传物质,也有可能蛋白质是遗传物质,此实验没有排除和对比,C错误;亲代噬藻体DNA被32P标记,而蓝细菌未被标记,根据DNA复制具有半保留的特点,子代噬藻体的DNA一条链有32P,一条链无32P,整体也呈现放射性,D正确。答案:D6(2021云南省测试)噬菌体
9、在繁殖过程中利用的原料是()A自己的核苷酸和氨基酸B自己的核苷酸和细菌的氨基酸C细菌的核苷酸和氨基酸D自己的氨基酸和细菌的核苷酸解析:噬菌体是病毒,必需营寄生生活。噬菌体在侵染细菌时把蛋白质外壳留在细菌的外面,进入细菌体内的是DNA,然后以自己的DNA为模板利用细菌的脱氧核苷酸合成子代噬菌体的DNA,子代噬菌体蛋白质是在噬菌体DNA指导下以细菌的氨基酸为原料合成的。综上所述,噬菌体繁殖成子代噬菌体DNA和蛋白质的原料都来自细菌提供的核苷酸和氨基酸,C正确,A、B、D错误。答案:C7(2021山东省测试)枯草杆菌有两种菌株,分别为噬菌体敏感性菌株(S菌)和抗性菌株(R菌)。噬菌体M能特异性识别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新高 生物 一轮 课时 跟踪 17 dna 主要 遗传物质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