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新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人教版6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作业.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3届新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人教版6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作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届新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人教版6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作业.docx(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课时质量评价(六)(建议用时:40分钟)一、选择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1下列有关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正确的是()A水分子只能通过自由扩散方式进入活细胞B大分子有机物进入活细胞需要载体蛋白和能量CNa以主动运输方式进入神经元是兴奋产生的基础D溶剂分子能双向穿过半透膜是渗透现象发生的基础D解析:水分子可以通过自由扩散方式进入活细胞,也可以通过水通道蛋白以协助扩散的方式进入活细胞,A错误;有些大分子有机物,如蛋白质分子进入活细胞的方式是胞吞,该过程不需要载体蛋白参与,B错误;Na以协助扩散方式进入神经元是兴奋产生的基础,C错误;渗透作用是指水分子或其他溶剂分子透过半透膜从低
2、浓度溶液进入高浓度溶液中的现象,溶剂分子能双向穿过半透膜是渗透现象发生的基础,D正确。2(2021山西太原模拟)将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浸润在一定浓度的甲物质溶液中,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细胞发生了质壁分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甲物质溶液的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B甲物质不能通过细胞的细胞壁和细胞膜C紫色液泡颜色会加深与原生质层的选择透过性有关D将发生了质壁分离的细胞浸润在清水中可判断其是否还具有活性B解析:细胞发生了质壁分离,表明细胞失水,则甲物质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A正确;细胞壁具有全透性,甲物质可通过细胞壁,但能否通过细胞膜不能确定,B错误;细胞失水导致紫色液泡颜色加深,这与原生质层的选择透过性
3、有关,C正确;只有活细胞才能发生质壁分离复原,故将发生了质壁分离的细胞浸润在清水中,一定时间后观察其是否发生质壁分离复原,可判断细胞是否还具有活性,D正确。 3(2021广东百校联考)下图为研究渗透作用的实验装置(各溶质分子都不能通过半透膜)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若甲溶液为清水,乙溶液是质量浓度为0.3 g/mL的蔗糖溶液,则漏斗内水分子只进不出,导致漏斗内液面上升B若甲溶液是质量分数为10%的蔗糖溶液,乙溶液是质量分数为10%的葡萄糖溶液,则漏斗内液面高度不变C若漏斗内液面上升,则渗透平衡时,漏斗内的液柱会阻止液面继续上升D若甲、乙溶液分别是质量浓度为0.1 g/mL、0.2 g
4、/mL的蔗糖溶液,则渗透平衡时半透膜两侧溶液的浓度相等C解析:若甲溶液为清水,乙溶液是质量浓度为0.3 g/mL的蔗糖溶液,则单位时间内由甲溶液进入乙溶液中的水分子多于由乙溶液进入甲溶液中的水分子,导致漏斗内液面上升,A错误;若甲溶液是质量分数为10%的蔗糖溶液,乙溶液是质量分数为10%的葡萄糖溶液,由于葡萄糖的相对分子质量小于蔗糖,则葡萄糖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大,所以单位时间内由甲溶液进入乙溶液中的水分子多于由乙溶液进入甲溶液中的水分子,导致漏斗液面上升,B错误;若漏斗内液面上升,则渗透平衡时,因漏斗内液柱的静水压的作用,会阻止液面继续上升,C正确;若甲、乙溶液分别是质量浓度为0.1 g/mL
5、、0.2 g/mL的蔗糖溶液,则单位时间内由甲溶液进入乙溶液中的水分子多于由乙溶液进入甲溶液中的水分子,导致漏斗内液面上升,因漏斗内液柱的静水压的作用,渗透平衡时半透膜两侧溶液的浓度不相等,D错误。4取兔体内的甲细胞(有线粒体)和乙细胞(无线粒体)分别置于适宜浓度的A溶液中,甲细胞通入空气组比未通入空气组吸收A的速率大,而乙细胞通入空气组与未通入空气组吸收A的速率相等。综上分析,不能得出的结论是()A甲细胞可通过主动运输吸收AB乙细胞不再具有增殖、分化能力CA溶液的浓度可能与两种细胞自身的浓度相当D乙细胞吸收A不消耗能量D解析:甲细胞通入空气组比未通入空气组吸收A的速率大,说明甲细胞吸收 A
6、与有氧呼吸有关,即需要消耗能量,是主动运输,A 正确;乙细胞无线粒体,说明乙细胞是已分化的细胞,故不再具有增殖、分化能力,B 正确;细胞必须生活在等渗环境中,大多数情况下培养细胞时需考虑细胞对渗透压的耐受性,所以A溶液的浓度可能与两种细胞自身的浓度相当,C 正确;乙细胞(无线粒体)通入空气组与未通入空气组吸收A的速率相等,则乙细胞吸收A所需的能量可能由无氧呼吸提供,不能说明乙细胞吸收A不消耗能量,D 错误。5下图为人体某细胞对葡萄糖的转运速率与细胞外葡萄糖浓度的关系。实线表示细胞外仅存在葡萄糖的情况,虚线表示细胞外同时存在一定浓度半乳糖的情况。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葡萄糖的转运速率随细胞外葡萄
7、糖浓度的升高持续增大B半乳糖可水解为2分子葡萄糖C该细胞膜上一定存在转运半乳糖的载体D半乳糖对葡萄糖的转运有抑制作用D解析:由曲线走势可知,随着葡萄糖浓度的升高,葡萄糖的转运速率逐渐升高,当达到一定浓度后,转运速率保持不变,A错误;半乳糖属于单糖,单糖不能水解,B错误;分析题图可知,葡萄糖和一定浓度的半乳糖同时存在时,葡萄糖的转运速率随着葡萄糖浓度的增大而升高,但同样浓度下低于细胞外仅存在葡萄糖时的葡萄糖转运速率,因此半乳糖对葡萄糖的转运有抑制作用,但是不能确定细胞膜能否转运半乳糖,C错误,D正确。6主动运输消耗的能量可来自ATP或离子电化学梯度等。下图为Na、葡萄糖进出小肠上皮细胞的示意图。
8、下列关于图中物质跨膜运输过程的分析错误的是()A葡萄糖从肠腔进入小肠上皮细胞是不需耗能的主动运输BNa从小肠上皮细胞进入组织液是需要消耗ATP的主动运输C葡萄糖从肠腔进入小肠上皮细胞与Na从肠腔进入小肠上皮细胞相伴随DNa从肠腔到小肠上皮细胞以及葡萄糖从小肠上皮细胞到组织液均为被动运输A解析:由题图可知,葡萄糖从肠腔逆浓度梯度进入小肠上皮细胞,属于主动运输,需要消耗能量,A错误;Na从小肠上皮细胞进入组织液是逆浓度梯度进行的,需要载体蛋白协助并需要消耗ATP,属于主动运输,B正确;从题图可看出,葡萄糖从肠腔进入小肠上皮细胞与Na从肠腔进入小肠上皮细胞共用一个载体,C正确;Na从肠腔进入小肠上皮
9、细胞的方式是协助扩散,葡萄糖从小肠上皮细胞进入组织液的方式也是协助扩散,均为被动运输,D正确。7用呼吸抑制剂处理哺乳动物的红细胞,下图表示物质吸收量的变化,正确的是()ABCDB解析:葡萄糖进入哺乳动物红细胞的运输方式是协助扩散,不需要消耗ATP,所以与呼吸强度无关,A错误;B项图中两种物质的运输方式都是主动运输,需要消耗ATP,所以当用呼吸抑制剂处理后,它们的吸收量会受到影响,B正确;C项和D项图中物质的运输方式是被动运输,不需要ATP,所以与呼吸强度无关,C、D错误。8右图所示为某植物表层细胞在不同溶液中,一定时间后细胞吸水力与原生质体相对体积之间的关系(正常状态下原生质体相对体积为1.0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新高 生物 一轮 复习 人教版 细胞 物质 输入 输出 作业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