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新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人教版第5单元 第16课 基因在染色体上及伴性遗传和人类遗传病学案.docx
《2023届新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人教版第5单元 第16课 基因在染色体上及伴性遗传和人类遗传病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届新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人教版第5单元 第16课 基因在染色体上及伴性遗传和人类遗传病学案.docx(2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16课基因在染色体上及伴性遗传和人类遗传病 学业质量水平要求1通过基因在染色体上与伴性遗传特点分析,从分子水平、细胞水平阐述生命的延续性,建立起进化与适应的观点。(生命观念)2通过对伴性遗传规律和解答遗传系谱图方法的归纳总结,培养归纳与概括、推理和逻辑分析能力。(科学思维)考点一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与证据1萨顿的假说项目基因染色体生殖过程中在杂交过程中保持完整性和独立性在配子形成和受精过程中,形态结构相对稳定存在体细胞成对成对配子成单成单体细胞中来源成对基因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一对同源染色体,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形成配子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2基
2、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1)果蝇的杂交实验问题的提出。(2)假设解释提出假设。假设:控制果蝇红眼、白眼的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上,Y染色体上无相应的等位基因。对杂交实验的解释(如下图)。(3)测交验证:亲本中的白眼雄蝇和F1中的红眼雌蝇交配子代中雌性红蝇雌性白蝇雄性红蝇雄性白蝇1111。再用得到的白眼雌蝇和野生型红眼雄蝇交配子代雌性全为红眼,雄性全为白眼。(4)结论:控制果蝇红眼、白眼的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上基因位于染色体上。3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一条染色体上有多个基因,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1萨顿假说的内容为基因是由染色体携带着从亲代传递给下一代的,即基因在染色体上。()2果蝇易饲养、繁殖快
3、,常用它作为遗传学研究的实验材料。()3摩尔根用同位素标记法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4染色体和基因并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一条染色体上含有很多个基因。()【教材细节命题】1(必修2 P31图29拓展)所有生物都有性染色体吗?并非所有生物都有性染色体,没有性别之分的生物(如酵母菌等)没有性染色体,雌雄同株的生物如玉米、水稻等也无性染色体。性染色体只存在于生殖细胞中吗?性染色体既存在于生殖细胞中,又存在于正常体细胞中。2(必修2 P31正文拓展)细胞中的基因都位于染色体上吗?不是。为什么?真核生物的核基因都位于染色体上,而质基因位于线粒体等细胞器内;原核生物的基因有的位于拟核区DNA分子上
4、,有的位于细胞质的质粒上。摩尔根实验的拓展分析(1)观察实验(摩尔根先做了实验一,紧接着做了回交实验二)。实验一(杂交实验):实验二(回交实验)(2)实验二说明了摩尔根实验假说的合理性。(3)演绎推理,验证假说实验二子代的白眼()与红眼()杂交,如下图。P红眼()白眼()F1红眼()白眼() 比例11(4)得出结论:控制眼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而Y染色体上没有它的等位基因。考向1| 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假说与证据1基因与染色体的行为具有平行关系,下列关于果蝇细胞中基因与染色体的叙述,错误的是()A体细胞中成对的基因与染色体均分别来自双亲B配子中只存在成对基因与成对染色体中的一个C形成配子时,非
5、等位基因、非同源染色体一定都表现为自由组合D基因与染色体在杂交、配子形成和受精等过程中保持结构相对稳定、完整和独立C解析:体细胞中成对的基因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同源染色体也是如此,基因与染色体行为一致,体现了基因与染色体的平行关系,A正确;配子中基因只有成对基因中一个,配子中也只有同源染色体中的一条,这体现了基因与染色体的平行关系,B正确;形成配子时,只有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表现为自由组合,而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表现为连锁与互换,C错误;基因与染色体在杂交、配子形成和受精等过程中都保持结构相对稳定、完整和独立,D正确。2图甲为摩尔根等人研究并绘出的果蝇X染色体上几个基
6、因的相对位置图,图乙为利用荧光标记各个基因,得到的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图,由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图甲和图乙都能说明一条染色体上有多个基因,且呈线性排列B图甲中朱红眼基因和深红眼基因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C图乙中方框内的四个荧光点所在的基因所含遗传信息一定不同D从荧光点的分布来看,图乙中是两条含有染色单体的非同源染色体A解析:据图甲可知,一条染色体上有多个基因,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据图乙不同荧光点的位置分布可以说明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A正确。图甲中朱红眼基因和深红眼基因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不能自由组合,B错误。图乙中方框内的四个荧光点位置相同,说明这四个基因可能是相同基因(
7、遗传信息相同),也可能是等位基因(遗传信息不同),因此,方框内的四个荧光点所在的基因所含遗传信息不一定不同,C错误。由图乙可知,图示为两条染色体,二者形态大小相似、基因位点相同,是一对同源染色体。同时每条染色体的同一位置有两个基因(荧光点),据此可推测染色体中有染色单体,因此图乙中是一对含有染色单体的同源染色体,D错误。考向2| 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实验探究3摩尔根在果蝇杂交实验中发现了伴性遗传,在果蝇野生型个体与白眼突变体杂交实验中,最早能够判断白眼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的最关键实验结果是()A白眼突变体与野生型个体杂交,F1全部表现为野生型,雌、雄比例为11BF1自由交配,后代出现性状分离,白眼全
8、部是雄性CF1雌性与白眼雄性杂交,后代出现白眼,且在雌雄性果蝇中比例均为11D白眼雌性与野生型雄性杂交,后代白眼全部为雄性,野生型全部为雌性B解析:若白眼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则白眼性状应与性别有关,F1自由交配,后代中白眼全部为雄性,该结果是判断白眼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的最关键证据。4已知果蝇的灰体和黄体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但这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和该等位基因所在的染色体是未知的。同学甲用一只灰体雌蝇与一只黄体雄蝇杂交,子代中灰体黄体灰体黄体为1111。同学乙用两种不同的杂交实验都证实了控制黄体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并表现为隐性。请根据上述结果,回答下列问题:(1)仅根据同学甲的实验,_(填“
9、能”或“不能”)证明控制黄体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并表现为隐性。(2)请用同学甲得到的子代果蝇为材料设计两个不同的实验,这两个实验都能独立证明同学乙的结论。(要求:每个实验只用一个杂交组合,并指出支持同学乙结论的预期实验结果)解析:(1)假设与果蝇体色相关的基因用A、a表示。灰体雌蝇与黄体雄蝇杂交,子代中出现了灰体和黄体,据此不能判断该相对性状的显隐性;而子代雌雄个体中灰体和黄体的比例均为11,基因在常染色体(如亲本基因型为Aaaa)或X染色体上(如亲本基因型为XAXaXaY)均可出现此比例,所以根据此结果不能确定基因的位置。(2)若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且黄体(用基因a表示)为隐性状性,则亲本
10、基因型为XAXaXaY,子代基因型为XAXa(灰体)、XaXa(黄体)、XAY(灰体)、XaY(黄体)。伴性遗传后代的表型往往与性别相关联,所以若要证明该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所选个体的杂交子代表型能表现出性别差异。分析同学甲得到的子代果蝇可得出两组杂交组合能独立证明同学乙的结论:黄体(XaXa)灰体(XAY)XAXa(灰体)、XaY(黄体),子代中所有雌性都表现为灰体,雄性都表现为黄体;灰体(XAXa)灰体(XAY)XAXA(灰体)、XAXa(灰体)、XAY(灰体)、XaY(黄体),子代中所有的雌性都表现为灰体,雄性中灰体与黄体各占一半。答案:(1)不能(2)实验1:杂交组合:黄体灰体。预期结
11、果:子一代中所有的雌性都表现为灰体,雄性都表现为黄体。实验2:杂交组合:灰体灰体。预期结果:子一代中所有的雌性都表现为灰体,雄性中一半表现为灰体,另一半表现为黄体。考点二伴性遗传和人类遗传病1伴性遗传的类型和特点(1)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实例红绿色盲。男性的色盲基因一定传给女儿,也一定来自母亲,表现为交叉遗传特点。若女性为患者,则其父亲和儿子一定是患者;若男性正常,则其母亲和女儿也一定正常。如果一个女性携带者的父亲和儿子均患病,说明这种遗传病的遗传特点是隔代遗传。这种遗传病的遗传特点是男性患者多于女性。(2)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实例抗维生素D佝偻病。男性的抗维生素D佝偻病基因一定传给女儿,也一定来
12、自母亲。若男性为患者,则其母亲和女儿一定是患者;若女性正常,则其父亲和儿子也一定正常。这种遗传病的遗传特点是女性患者多于男性,图中体现出的遗传特点是世代连续遗传。(3)伴Y染色体遗传实例外耳道多毛症。患者全为男性,女性全部正常。没有显隐性之分。父传子,子传孙,具有世代连续性。2伴性遗传的应用(1)推测后代发病率,指导优生优育。婚配实例生育建议原因分析男性正常女性色盲生女孩该夫妇所生男孩均患色盲而女孩正常抗维生素D佝偻病男性女性正常生男孩该夫妇所生女孩全患病而男孩正常(2)根据性状推断性别,指导生产实践。已知控制鸡的羽毛有横斑条纹的基因只位于Z染色体上,且芦花(B)对非芦花(b)为显性,选育“非
13、芦花雌鸡”的遗传杂交实验过程及遗传图解如下:选择亲本:选择非芦花雄鸡和芦花雌鸡杂交。遗传图解。选择子代:从F1中选择表型为“非芦花”的个体保留。1人类红绿色盲患病家系的系谱图中一定能观察到隔代遗传现象。()2外耳道多毛症患者产生的精子中均含有该致病基因。()3红绿色盲的遗传不遵循孟德尔的分离定律。()4一对表现正常的夫妇,生下了一个患病的女孩,则该致病基因一定是隐性基因且位于常染色体上。()【教材细节命题】1(必修2 P34“问题探讨”)为什么红绿色盲与抗维生素D佝偻病与性别关联的表现不同?尽管红绿色盲基因和抗维生素D佝偻病基因都位于X染色体上,但红绿色盲基因为隐性基因,而抗维生素D佝偻病基因
14、为显性基因。因此,这两种遗传病与性别关联的表现不相同,红绿色盲表现为患病男性多于女性,而抗维生素D佝偻病则表现为患病女性多于男性。2(必修2 P35图212拓展)为什么人类的许多位于X染色体上的基因在Y染色体上无相应等位基因?人类的X染色体和Y染色体无论在形状、大小和携带的基因种类上都有差别。X染色体比Y染色体大,携带的基因多,所以许多位于X染色体上的基因在Y染色体上无相应等位基因。1X、Y染色体不同区段的遗传特点分析2伴性遗传的类型和遗传特点基因的Y染色体非同源区段基因的传递规律X染色体非同源区段基因的传递规律隐性基因显性基因模型图解判断依据父传子、子传孙,具有世代遗传连续性双亲正常子病;母
15、病子必病,女病父必病子正常双亲病;父病女必病,子病母必病规律没有显隐性之分,患者全为男性,女性全部正常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具有隔代交叉遗传现象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具有世代连续遗传现象举例人类外耳道多毛症人类红绿色盲症、血友病抗维生素D佝偻病3“程序法”分析遗传系谱图考向1| 伴性遗传的类型和遗传特点1(2021河南郑州一测)下图是四个单基因遗传病家族的系谱图,图中“、”分别表示正常男女,“、”分别表示患病男女,仔细观察这些系谱图,分析相关表述错误的是()A中患者均可能是白化病患者B中的患者不可能是红绿色盲患者C中患者均可能患有红绿色盲D中的致病基因可能位于X染色体上且为显性遗传病C解析:白
16、化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中患者均有可能是白化病患者,A项正确;所示遗传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红绿色盲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中的患者不可能是红绿色盲患者,B项正确;若中患者患红绿色盲,则其儿子必定患病,与图矛盾,故中的患者不可能是红绿色盲患者,C项错误;中母亲患病,儿子患病,中遗传病可能是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D项正确。2(2021广东肇庆一模)调查发现,先天性眼球震颤是一种人类遗传病,表现为患者无法自主地随意运动眼球而影响视力。一位患此病男性与一位正常女性婚配的后代中,女儿均患此病,儿子均正常。从遗传角度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17、()A该病属于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B女性患者可能产生不含该致病基因的卵细胞C男性患者的基因只能从其母亲那传来,再传给其女儿,表现为隔代交叉遗传D该家庭中的患病女儿与正常男性婚配,无论生男生女都有50%的患病可能性C解析:根据题意可知,先天性眼球震颤是一种人类遗传病,假如该病受一对等位基因病B、b控制。根据“患病男性与正常女性婚配的后代中,女儿均患此病,儿子均正常”,说明该病的遗传存在性别差异,且先天性眼球震颤对正常为显性,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男性患者的基因型为XBY,正常女性的基因型为XbXb。二者婚配,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为1/2XBXb(患病女性)、1/2XbY(正常男性)。 根据题意先
18、天性眼球震颤应属于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A正确;若女性患者为杂合子,产生的卵细胞中有1/2不含该致病基因,B正确;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具有隔代交叉遗传现象,而此病属于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具有世代连续遗传的特点,C错误;该家族的患病女儿(XBXb)与正常男性(XbY)婚配,所生女儿和儿子均有50%的患病可能,D正确。【方法规律】X、Y染色体的来源及传递规律(1)X1Y中X1来自母亲,Y来自父亲,向下一代传递时,X1只能传给女儿,Y只能传给儿子。(2)X2X3中X2、X3一条来自父亲,一条来自母亲。向下一代传递时,X2、X3任何一条既可传给女儿,又可传给儿子。(3)一对染色体组成为X1Y、X2X3
19、的夫妇生两个女儿,则女儿中来自父亲的染色体都为X1,且是相同的;但来自母亲的染色体可能为X2,也可能为X3,不一定相同。考向2| 遗传系谱图中遗传方式的判断和概率计算3某家族患有甲、乙两种单基因遗传病,其中一种病的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研究人员通过调查得到了该家族的遗传系谱图(图1),然后对1、2、3、2的这两对基因进行电泳分离,得到了不同的条带(图2)。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A甲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乙病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B条带代表甲病的致病基因,条带代表乙病的致病基因C对1的两对基因进行电泳分离,所得的条带应该是和D只考虑甲、乙两种遗传病,4与1基因型相同的概率是1/2B解析:根据
20、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3和4个体不患甲病,而他们有一个患甲病的女儿,即“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看女病,女病男正非伴性”,说明甲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根据题干信息可知乙病是伴X染色体遗传病,由4患乙病, 2未患乙病,说明乙病是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A错误。2不患甲病而3患甲病,因此电泳条带中,条带代表甲病的致病基因,条带代表甲病的正常基因;图中2、 3和2均不患乙病,因此条带表示乙病的显性致病基因,条带代表乙病的正常基因,B正确。假设甲病的相关基因为A、a,乙病的相关基因为B、b,根据电泳图可知,2基因型为AAXbY,1基因型为AaXBXb,所以1基因型为AAXBY或AaXBY,故电泳条带为或 ,
21、C错误。图中4的基因型为AaXBXb,1的基因型为AaXBXb,4与1的基因型相同,D错误。4(2021广东广州六校联考)人类某遗传病受一对等位基因(E、e)控制,两个家系成员的性状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该遗传病的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B1的基因型为Ee的概率为3/5C1与2生育一个患病男孩的概率为1/20D1与2生育一个正常女孩,该女孩携带该致病基因的概率为14/27D解析:1和2不患病,但是其女儿1患病,可判断出该遗传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A项正确;3的基因型为1/3EE、2/3Ee,4的基因型为Ee,二者婚配所生后代基因型为Ee的概率为1/31/22/31/23/6,为E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新高 生物 一轮 复习 人教版第 单元 16 基因 染色体 遗传 人类 遗传病
链接地址:https://www.taowenge.com/p-96431906.html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