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版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第27课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关系学案.docx
《2023版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第27课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关系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版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第27课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关系学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27课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关系 学业质量水平要求1通过分析总结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建立普遍联系的观点。(生命观念)2通过建立体温调节、水盐调节模型,培养建立模型的思维习惯。(科学思维)3通过总结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主要方式及下丘脑在生命活动调节中的作用,提高归纳与总结的能力。(科学思维)4通过了解高温环境下的体温调节和水盐调节,树立关注人体健康、学以致用的态度。(社会责任)考点一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关系1体液调节2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关系比较项目体液调节神经调节作用途径体液运输反射弧反应速度较缓慢迅速作用范围较广泛准确、比较局限作用时间比较长短暂传递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和化学信号联系不少内
2、分泌腺直接或间接地受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也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1不少内分泌腺直接或间接地受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2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也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3被阉割的动物血液中的促性腺激素含量将降低。()4垂体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可引起尿量减少。()5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发出的神经可支配肾上腺的活动。()6肾上腺髓质的分泌活动不受神经纤维的支配。()1归纳总结下丘脑在生命活动调节中的作用从图中可以看出,下丘脑是内分泌系统的总枢纽,同时也受大脑皮层的调控,具有感受、传导、分泌和调节等多种功能,列举如下:(1)作为感受器:如下丘脑的渗透压感受器可感受机体渗透压升降
3、,维持水分代谢平衡。(2)传导:如下丘脑可将渗透压感受器产生的兴奋传至大脑皮层,使人产生渴感。(3)作为效应器具有分泌功能。水盐平衡调节过程中,可分泌抗利尿激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体温调节过程中,可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4)作为神经中枢:下丘脑中有体温调节中枢、水盐平衡调节中枢和血糖调节中枢等。2用比较法突破生命活动调节的不同途径(1)完全依赖反射弧完成,仅涉及“神经递质”这种信号分子神经调节。模型:举例:膝跳反射、缩手反射等。(2)仅涉及“激素”或其他化学物质体液调节。模型:举例:人进食后血糖升高,引起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使血糖降低。(3)既有神经系统调节,又有相关激
4、素或其他化学物质的参与,涉及“神经递质”与“激素”两类信号分子神经体液调节。模型:举例:血糖降低,下丘脑通过有关神经使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使血糖升高。模型:举例:日照长短变化刺激鸟类的神经系统,下丘脑分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作用于性腺,性腺分泌的性激素增加,促使鸟类产卵。1下列关于人体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成年后生长激素不再分泌,身高不再增加B体内多种激素具有直接降低血糖的作用C与神经调节相比,体液调节通常作用缓慢、持续时间长D神经中枢只能通过发出神经冲动的方式调节相关器官的生理活动C解析:人体内的生长激素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分泌量趋于减少,所以
5、成年后生长激素不是不再分泌,而是分泌量减少,A错误;胰岛素是人体内唯一能降低血糖的激素,B错误;体液调节具有反应速度缓慢,作用范围较广,持续时间长等特点,C正确;神经中枢除了可通过发出神经冲动的方式调节相关器官的生理活动外,还可以通过释放激素来调节相关器官的生理活动,如下丘脑的某些神经细胞可分泌某些激素调节垂体等器官的活动,D错误。2(浙江7月选考)人体甲状腺分泌和调节示意图如下图,其中TRH表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SH表示促甲状腺激素,“”表示促进作用,“”表示抑制作用。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寒冷信号能直接刺激垂体分泌更多的TSHB下丘脑通过释放TRH直接调控甲状腺分泌T3和T
6、4C甲状腺分泌的T4直接作用于垂体而抑制TSH的释放D长期缺碘会影响T3、T4、TSH和TRH的分泌D解析:寒冷信号通过刺激下丘脑,由下丘脑释放TRH来促进垂体分泌更多的TSH,寒冷信号不能直接刺激垂体,A错误;下丘脑释放的TRH作用于垂体,促进垂体分泌TSH,TSH刺激甲状腺分泌T3和T4,B错误;根据题图分析可知,T4经过脱碘作用转变为T3,再由T3负反馈作用于垂体,T4不能直接作用于垂体,C错误;T3和T4均含碘,长期缺碘会导致T3和T4合成受阻,进而影响TSH和TRH的分泌,D正确。考点二人体的体温调节和水盐调节1体温调节(1)调节结果:保持体温相对稳定。(2)稳定原因:机体的产热和散
7、热保持动态平衡。产热途径:安静时肝、脑等器官的活动;运动时骨骼肌是主要的产热器官。散热途径:皮肤是最主要的散热器官,通过辐射、传导、对流、蒸发的方式进行。(3)调节过程。体温调节中枢:下丘脑。调节方式:神经体液调节。调节途径。2水盐平衡的调节(1)来源:水的来源包括饮水、食物中所含有的水和代谢中产生的水。Na的主要来源是食盐。(2)主要排出途径:肾脏。(3)调节途径。水平衡调节。血钠平衡。a血钠含量降低肾上腺皮质醛固酮分泌增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Na的重吸收维持血钠含量的平衡。b血钠含量升高肾上腺皮质醛固酮分泌减少减少肾小管和集合管对Na的重吸收维持血钠含量的平衡。(4)调节方式:神经体液调节
8、。1骨骼肌和肝脏是人体的主要产热器官。()2在寒冷环境中,由于产热量大于散热量,所以体温相对稳定。()3醛固酮的作用是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Na的重吸收。()4肾小管通过主动运输吸收水的过程受抗利尿激素的调节。()【教材细节命题】(选择性必修1 P59图39)由于室内外温差很大,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有限,同学们的身体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即使是在夏季,医生也建议,在剧烈运动导致大汗淋漓之后最好不要立即到温度很低的空调间“乘凉”,其主要理由是低温环境的刺激,使机体产热作用增强、毛细血管收缩、出汗减少,最终导致机体内的热量不能及时散出。1明确水盐调节的四个重要结论(1)渗透压感受器和渗透压调节中枢在下
9、丘脑,渴觉中枢在大脑皮层。水盐平衡的调节方式为神经体液调节。(2)抗利尿激素的产生部位是下丘脑的神经分泌细胞,而释放部位是垂体后叶。(3)在水盐平衡调节中,下丘脑内既有感受器,又有效应器(分泌激素)。(4)水和无机盐的平衡是在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共同作用下,主要通过肾脏来完成的。2理解血浆渗透压、抗利尿激素含量和尿量的关系血浆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二者呈正相关;抗利尿激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使尿量减少,二者呈负相关。三者关系如图所示:考向1| 体温调节1小檗碱也叫黄连素,是从中药黄连中分离出来的一种生物碱,具有抗炎、解热等功能。热激蛋白HSP70是体温调节中的重要因子,也
10、是小檗碱解热作用的靶点。小檗碱可降低TBP蛋白与HSP70基因启动子区域内的“TATA box”的结合,抑制HSP70基因的转录,使其表达水平下降,最终抑制体温的升高。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服用小檗碱可以缓解体温升高的症状BHSP70含量降低会抑制体温升高C体温升高过程中机体的产热量大于散热量D“TATA box”是DNA聚合酶的结合位点D解析:小檗碱最终使得HSP70基因表达水平下降,抑制体温升高,A正确;HSP70基因转录受抑制会抑制体温升高,由此可推测HSP70的存在促使体温升高,因此HSP70含量降低会抑制体温升高,B正确;机体体温升高的过程中,产热量大于散热量,C正确;TBP蛋白与H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高考 生物 一轮 复习 27 体液 调节 神经 关系学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