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版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课时检测22生物的进化.docx
《2023版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课时检测22生物的进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版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课时检测22生物的进化.docx(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课时检测(二十二)(建议用时:40分钟)一、选择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1(2022河北张家口一模)达尔文以丰富的事实为依据,论证了生物是不断进化的,并对生物进化的原因提出了合理解释;但由于当时科学发展水平的限制,其理论并不完善,而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理解错误的是()A生物适应性状的形成是由于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更容易生存并留下后代B自然选择学说指出可遗传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原材料,包括突变和基因重组C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在种群和分子水平对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进行了补充与完善D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并且新物种能很好地利用和
2、适应环境B解析:种群中出现不同的变异性状后,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生存和留下后代的机会多,久而久之就形成了适应特定环境的新性状,A正确;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认为,可遗传的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原材料,但由于受到当时科学发展水平的限制,对于遗传和变异的本质,达尔文还不能做出科学的解释,B错误;随着生物科学的发展,对遗传变异的研究已经从性状水平深入基因水平,关于自然选择的作用等问题的研究,也已经从以生物个体为单位发展到以种群为基本单位,这样形成了以自然选择学说为核心的现代生物进化理论,C正确;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物种形成本身意味着生物类型的增加,同时也意味着生物能以新的方式利用和适应环境,D正确。2(
3、2022江苏南通一模)某课外兴趣小组的同学探究阿莫西林对细菌的选择作用,首先取少量含细菌的培养液均匀涂抹在平板上,并将平板均等地分为四个区,然后在1号区放1张不含阿莫西林的圆形纸片,2、3、4号区放等大的含有阿莫西林的圆形纸片。在37 的恒温箱中培养1216 h(第一代),观察并测量抑菌圈的直径。从抑菌圈边缘的菌落上挑取菌体,接种到液体培养基中培养,然后取菌液重复上述操作,获得第二代、第三代,并记录每代抑菌圈的直径。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耐药菌的出现是基因突变的结果B每代都需计算2、3、4区抑菌圈的平均值C培养过程中细菌的耐药性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D培养过程中抑菌圈越小,说明细菌的耐药性越
4、弱D解析:细菌耐药性状的出现是发生了可遗传的变异,而细菌可遗传的变异的来源是基因突变,A正确;本实验需要测定2、3、4号区抑菌圈的直径,所以每代都需计算2、3、4区抑菌圈的平均值,B正确;由于在培养过程中,都加入了阿莫西林,所以具有抗性的个体就存活下来,不具有抗性的被淘汰,耐药性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C正确;培养过程中抑菌圈越大,说明细菌的抗药能力越弱,抑菌圈越小,说明其抗药能力越强,D错误。3研究发现马的前肢、鹰的翅膀和蝙蝠的前肢骨骼虽然外形上差别很大,但它们骨骼的排列是相似的。为进一步探究它们的亲缘关系,科学家又继续研究了它们的某种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和排列顺序。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亲
5、缘关系远的生物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均不同B基因重组和突变为生物进化提供材料来源C多样的环境会促使生物朝不同的方向进化D同区域内的马、鹰和蝙蝠会发生协同进化A解析:亲缘关系越远的生物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差别越大,但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并不是都不相同,A错误;基因重组和突变都能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B正确;多样的环境能促使生物朝多样的方向进化,C正确;协同进化发生在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同区域内的鹰、马、蝙蝠存在协同进化,D正确。4非洲草原上的鬣狗是一种群居性动物,它们会成群结队的猎捕食物,但有时会出现个别鬣狗在觅食时表现为求偶或其他与觅食无关的行为,此种行为一经出现,经常被群体攻击,这
6、种现象属于进化稳定对策。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进化稳定对策有利于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B进化稳定对策不利于种群基因多样性的发展C进化稳定对策的发生有利于生物间的协同进化D当出现环境的剧烈改变时,进化稳定对策将会被消弱C解析:题中动物表现出与觅食无关的行为时被群体攻击,不合群动物被攻击也是一种自然选择,进化稳定对策有利于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A正确;对不合群的动物攻击,会导致这一类动物的减少,不利于种群基因多样性的发展,B正确;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叫协同进化,而进化稳定对策发生在同一物种之间,对协同进化影响不大,C错误;当出现环境的剧烈改变时,物种由于
7、要适应环境,进化稳定对策将会被削弱,D正确。5下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的三种植物,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a、c、f没有地理隔离,也不会产生生殖隔离Baj所含的全部基因,称为种群基因库Cfj在一段时期内没有产生新的基因,但该种群基因频率有可能发生变化D该生态系统中的所有生物和周围的无机环境之和称为生态系统的多样性C解析:a、c、f生活在同一个区域内,没有地理隔离,但它们属于三种植物,所以存在生殖隔离,A错误;基因库是一个种群中所有个体所含的全部基因,而图中aj不是一个种群,B错误;fj在一段时期内没有产生新的基因,但也有可能因为自然选择,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变化,C正确;该生态系统中的所有生物和周围
8、的无机环境之和称为生态系统,D错误。6(2022北京卷)研究者拟通过有性杂交的方法将簇毛麦(2n14)的优良性状导入普通小麦(2n42)中。用簇毛麦花粉给数以千计的小麦小花授粉,10天后只发现两个杂种幼胚,将其离体培养,产生愈伤组织,进而获得含28条染色体的大量杂种植株。以下表述错误的是()A簇毛麦与小麦之间存在生殖隔离B培养过程中幼胚细胞经过脱分化和再分化C杂种植株减数分裂时染色体能正常联会D杂种植株的染色体加倍后能产生可育植株C解析:簇毛麦与小麦的后代在减数分裂时染色体联会紊乱,不可育,故二者之间存在生殖隔离,A正确;幼胚细胞经过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愈伤组织经过再分化形成胚状体或丛芽,从而
9、得到完整植株,B正确;杂种植株细胞内由于没有同源染色体,故减数分裂时染色体无法正常联会,C错误;杂种植株的染色体加倍后能获得可育植株,D正确。7(2022广东卷)孔雀鱼雄鱼的鱼身具有艳丽的斑点,斑点数量多的雄鱼有更多机会繁殖后代,但也容易受到天敌的捕食。关于种群中雄鱼的平均斑点数量,下列推测错误的是()A缺少天敌,斑点数量可能会增多B引入天敌,斑点数量可能会减少C天敌存在与否决定斑点数量相关基因的变异方向D自然环境中,斑点数量增减对雄鱼既有利也有弊C解析:雄鱼的斑点数量多,易受天敌的捕食,缺少天敌时,其斑点数量可能会增多,引入天敌后,其斑点数量可能会减少,A、B正确;在天敌存在之前,孔雀鱼雄鱼
10、就存在斑点数量相关基因的不同变异,天敌的存在与否只是对其变异进行了选择,C错误;由题干信息分析可知,斑点数量增减对雄鱼既有利也有弊,D正确。8某研究小组为研究自然选择的作用,进行了如下实验:将直毛长翅果蝇(AABB)与分叉毛残翅果蝇(aabb)杂交,a与b基因是自由组合的,杂交后代作为第0代放置在塑料箱中,个体间自由交配。装有食物的培养瓶悬挂在箱盖上,使残翅个体难以进入。连续培养7代,检测每一代a、b的基因频率,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第2代成年果蝇的性状分离比为9331B培养至某一代中无残翅个体时,b基因频率为0C连续培养7代的过程中,该果蝇种群没有发生进化D种群数量越大,a
11、基因频率的波动幅度会越小D解析:已知a和b基因是自由组合的,那么这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常染色体上,遵循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亲本杂交的第一代表型均为直毛长翅,第二代性状分离比为9331。题中杂交后代作为第0代,故第1代性状分离比为9331,且残翅个体会被淘汰,所占残翅比例会下降,第2代同样不满足9331的性状分离比,A错误;培养至某1代中无残翅个体时,仍有可能存在基因型为Bb的个体,b基因频率不为0,B错误;生物进化的实质是基因频率的改变,连续培养7代的过程中基因频率发生了改变,故发生了进化,C错误;由题意可知,只将残翅个体淘汰,对a基因无影响,该等位基因比例始终为11,种群数量越大,得到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高考 生物 一轮 复习 课时 检测 22 进化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