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版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第25课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及人脑的高级功能学案.docx
《2023版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第25课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及人脑的高级功能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版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第25课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及人脑的高级功能学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25课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及人脑的高级功能 学业质量水平要求1通过比较静息电位与动作电位、兴奋的传导与传递,明确兴奋的产生与传导机理。(科学思维)2通过人脑的高级功能和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的学习,明确神经系统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生命观念)3以缩手反射、排尿反射为例,分析说明位于脊髓的低级神经中枢和脑中相应的高级神经中枢之间的联系。(科学思维)4基于对人脑的高级功能和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的学习,能够运用相关知识分析相关疾病的原因,积极健康地享受生活。(社会责任)5了解兴奋剂与毒品作用的机理,形成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的意识,宣传滥用兴奋剂和吸食毒品的危害。(社会责任)考点一神经冲动的
2、产生和传导1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1)传导形式: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电信号的形式传导,也叫神经冲动。(2)传导过程。(3)传导特点:双向传导,即图中abc。2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1)结构基础突触。突触的结构: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组成。突触的类型:主要有轴突胞体型、轴突树突型。(2)传递过程。(3)传递特点及原因:单向传递,兴奋只能从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到下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原因是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小泡内,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上。3滥用兴奋剂、吸食毒品的危害(1)作用位点:大多是通过突触起作用。(2)作用机理:促进神经递质的合成和释放速率;干扰神经递质与受体的
3、结合;影响分解神经递质的酶的活性。(3)毒品和兴奋剂的危害:使人形成瘾癖,对人体的健康带来极大的危害。1神经纤维接受刺激后产生的兴奋以电信号形式传导。()2神经细胞静息电位形成的主要原因是K外流。()3动作电位形成过程中Na内流的方式是主动运输。()4神经纤维上兴奋的传导方向与膜内的电流方向相同。()5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就会使下一个神经元兴奋。()6在完成反射活动的过程中,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在突触处的传递是单向的。()【教材细节命题】1(选择性必修1 P29相关信息)神经递质是小分子物质,但仍主要通过胞吐方式释放到突触间隙,其意义是短时间内使神经递质大量释放,从而有效实现神
4、经兴奋的快速传递。2(选择性必修1 P29图28)若催化分解神经递质的酶失活,会出现什么情况?神经递质持续发挥作用,引起持续收缩或持续舒张。1细胞外液K、Na浓度大小与膜电位变化的关系2膜电位测量的两种方法3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和在神经元间传递的比较比较项目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兴奋在神经元间的传递结构基础神经元(神经纤维)突触信号形式电信号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速度快慢方向可以双向单向传递4神经递质的本质及作用化学成分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5羟色胺、氨基丁酸、甘氨酸、乙酰胆碱等功能兴奋性递质可导致Na内流,使突触后膜兴奋,产生动作电位,实现由“内负外正内正外负”的电位转化抑制性递质可
5、导致负离子(如Cl)进入突触后膜,从而强化“内负外正”的静息电位去向回收再利用通过突触前膜运载体的作用将突触间隙中多余的神经递质回收至突触前神经元并贮存于囊泡再利用酶解被相应的酶分解失活5抑制性突触后电位的产生机制突触前神经元轴突末梢兴奋引起突触小泡释放抑制性递质抑制性递质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提高了突触后膜对Cl、K的通透性,Cl进细胞或K出细胞。考向1| 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的特点及成因1(山东枣庄模拟)突触是两个神经元之间或神经元与效应器细胞之间相接触的部位。某科研小组在研究突触作用关系时,进行了如图1所示实验,结果如图2、3。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若给予轴突3足够强度的刺激,电流计
6、上的指针没有反应B刺激轴突1后,神经元M有Na内流,没有动作电位产生C轴突2通过影响轴突1释放神经递质引起神经元M发生Cl内流D轴突1释放的神经递质能改变轴突2和神经元M的离子通透性B解析:若给予轴突3足够强度的刺激,刺激处会产生兴奋,并且兴奋会传遍整个神经元M,因此神经元M上的电流计指针会有反应,A错误;刺激轴突1后,轴突1释放的神经递质作用于神经元M,使得神经元M膜内外电位差的绝对值减小,因此轴突1释放的神经递质为兴奋性神经递质,能使神经元M细胞膜上有Na内流,只是Na内流较少,没有动作电位产生,B正确;从图中可以看出,先刺激轴突2再刺激轴突1,神经元M上的电流计记录到的电位变化趋势与只刺
7、激轴突1相似,只是变化幅度变小,可见轴突2释放的神经递质是抑制性递质,抑制了轴突1释放的兴奋性神经递质,轴突1释放的兴奋性神经递质减少,引起神经元M发生Na内流减少,使得膜电位变化幅度减小,C错误;兴奋经过突触是单向传递的,轴突1释放的神经递质能改变神经元M的离子通透性,但不能改变轴突2的离子通透性,D错误。2(湖北卷)正常情况下,神经细胞内K浓度约为150 mmolL1,细胞外液约为4 mmolL1。细胞膜内外K浓度差与膜静息电位绝对值呈正相关。当细胞膜电位绝对值降低到一定值(阈值)时,神经细胞兴奋。离体培养条件下,改变神经细胞培养液的KCl浓度进行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当K浓度为4
8、mmolL1时,K外流增加,细胞难以兴奋B当K浓度为150 mmolL1时,K外流增加,细胞容易兴奋CK浓度增加到一定值(150 mmolL1),K外流增加,导致细胞兴奋DK浓度增加到一定值(150 mmolL1),K外流减少,导致细胞兴奋D解析:正常情况下,神经细胞内K浓度约为150 mmolL1,细胞外液约为4 mmolL1,当神经细胞培养液的K浓度为4 mmolL1时,和正常情况一样,K外流不变,细胞的兴奋性不变,A错误;当K浓度为150 mmolL1时,细胞外K浓度增加,K外流减少,细胞容易兴奋,B错误;K浓度增加到一定值(4 mmolL1),细胞外K浓度增加,K外流减少,导致细胞兴奋
9、,C错误,D正确。考向2| 兴奋的传导和传递过程3(全国乙卷)在神经调节过程中,兴奋会在神经纤维上传导和神经元之间传递。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兴奋从神经元的细胞体传导至突触前膜,会引起Na外流B突触前神经元兴奋可引起突触前膜释放乙酰胆碱C乙酰胆碱是一种神经递质,在突触间隙中经扩散到达突触后膜D乙酰胆碱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引起突触后膜电位变化A解析:神经细胞膜外Na浓度高于细胞内,兴奋从神经元的细胞体传导至突触前膜,会引起Na内流,A错误;突触前神经元兴奋可引起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如乙酰胆碱,B正确;乙酰胆碱是一种兴奋性神经递质,在突触间隙中经扩散到达突触后膜,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相结
10、合,C正确;乙酰胆碱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引起突触后膜电位变化,即引发一次新的神经冲动,D正确。4(江苏卷)下图为部分神经兴奋传导通路示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或处必须受到足够强度的刺激才能产生兴奋B处产生的兴奋可传导到和处,且电位大小相等C通过结构,兴奋可以从细胞a传递到细胞b,也能从细胞b传递到细胞aD细胞外液的变化可以影响处兴奋的产生,但不影响处兴奋的传递A解析:、或处要产生兴奋,必须要有足够强度的刺激,刺激强度太小不能引起兴奋的产生,A正确;由于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有兴奋性神经递质和抑制性神经递质两种,所以处产生的兴奋可能传到处也可能不能传到处,故处的电位大小与处可能不同,B错误
11、;结构是突触,兴奋在突触处的传递是单向的,通过结构,兴奋可以从细胞a传递到细胞b,但不能从细胞b传递到细胞a,C错误;细胞外液的变化既可以影响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又可以影响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D错误。考点二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及人脑的高级功能一、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1神经系统对躯体运动的分级调节(1)大脑皮层。位置:大脑的表面。组成:神经元胞体及其树突。结构特点:具有丰富的沟(凹陷部分)和回(隆起部分),增大表面积。控制途径:指令通过脑干传递到脊髓。(2)大脑皮层代表区与躯体的关系。躯体运动的精细程度越大,大脑皮层的代表区就越大。大脑皮层代表区的位置与躯体各部分的关系是倒置的。(3)躯体运
12、动的分级调节。2神经系统对内脏活动的分级调节(1)分级调节示意图。(2)调节内脏活动的低级中枢:脊髓。(3)低级中枢活动的高级调节者:大脑皮层,使得自主神经系统并不完全自主。二、人脑的高级功能1语言功能(连线)2大脑的左右半球的功能(1)左半球:语言功能,逻辑思维。(2)右半球:形象思维,如音乐、绘画、空间识别等。3学习与记忆(1)概念。参与系统:神经系统的多个脑区和神经通路。结果:获得新行为、习惯和积累经验。实质:条件反射的建立。(2)记忆过程。4情绪(1)概念:人对环境所作出的反应,是大脑的高级功能之一。(2)减少情绪波动:积极建立和维系良好的人际关系、适量运动和调节压力。1皮层代表区的位
13、置与躯体各部分的关系是倒置的。()2大脑皮层运动代表区范围的大小与躯体运动的精细程度相关。()3高级神经中枢和低级神经中枢对躯体运动都有调控作用。()4排尿反射没有分级调节,有意识地排尿有分级调节。()5能够看懂文字和听懂别人谈话,但不会说话,此人受损伤的部位是言语区的S区。()6长时记忆可能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教材细节命题】(选择性必修1 P35图211)据图分析下列问题:(1)成年人可有意识地控制排尿,但婴儿不能,其原因是婴儿大脑的发育尚未完善,对排尿的控制能力较弱,成年人在医院尿检时能主动排尿,这说明低级中枢可受相应高级中枢的调控。(2)某些成年人受到外伤或老年人患脑梗死后,会出现
14、像婴儿一样的“尿床”现象,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外伤伤及大脑皮层或上、下行传导束;脑梗死伤及控制排尿的“高级中枢(大脑皮层)”,致使其丧失对排尿低级中枢的“控制”作用。1人类大脑皮层的四大功能(1)“感觉”形成的场所躯体感觉中枢。(2)躯体运动的最高级中枢调控、支配脊髓低级运动中枢。(3)学习、记忆、情绪的控制中枢。(4)具有语言中枢,如W区、V区、S区、H区等(语言中枢为人类所特有)。2与神经调节有关的人体部分生理(或病理)现象生理或病理现象参与(损伤)神经中枢考试专心答题时大脑皮层V区和W区(高级中枢)参与聋哑人学习舞蹈大脑皮层视觉中枢、言语区的V区和躯体运动中枢参与植物人大脑皮层损伤、小脑
15、功能退化,但下丘脑、脑干、脊髓功能正常高位截瘫脊椎受损伤,大脑皮层、小脑等功能正常考向1| 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1(福建三模)为了研究乙醇对人体神经行为能力的影响,科研人员选取若干志愿者,等量饮用同一种酒。参照世卫组织神经行为能力测试标准,测试简单反应时(对简单信号作出反应的最短时间)、视觉保留(对视觉信号记忆的准确数)。以受试者自身未饮酒时为对照,计算能力指数相对值,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对视觉信号作出判断与反应需要大脑皮层和脊髓的参与B测试期间受试者血液中乙醇浓度的变化说明人体可以通过自身调节维持稳态C受试者饮酒后1.5 h,受试者的简单反应时最短,相应能力指数相对值最小
16、D据测试结果可推测乙醇会延长兴奋在反射弧上的传输时间,从而降低机体的反应速度C解析:对视觉信号作出判断的神经中枢位于大脑皮层,因为该过程需要后天的学习,而作出反应需经过的神经中枢还有脊髓,A正确;由图可知,酒后血液中乙醇浓度先上升后下降,说明人体能通过调节来维持内环境稳态,B正确;随着血液中乙醇浓度的迅速升高,神经行为能力指数相对值明显降低,饮酒1.5 h时简单反应时能力最低(即简单反应时最长),此时的相应能力指数最小,也可以推测乙醇会延长兴奋在相应反射弧上的传输时间,从而降低了机体的反应速度,C错误,D正确。2(广东深圳期末)某些内脏疾病往往引起特殊的远隔体表部位发生疼痛,这种现象称为牵涉痛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高考 生物 一轮 复习 25 神经 冲动 产生 传导 神经系统 分级 调节 人脑 高级 功能
链接地址:https://www.taowenge.com/p-96432632.html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