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新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人教版第10单元 第36课 微生物的培养技术及应用学案.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3届新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人教版第10单元 第36课 微生物的培养技术及应用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届新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人教版第10单元 第36课 微生物的培养技术及应用学案.docx(2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36课微生物的培养技术及应用学业质量水平要求1通过分析培养基各成分在微生物培养中的作用,得出可以通过调整培养基的配方,有目的地培养某种微生物的结论。(科学思维)2通过分析选择培养基的原理,理解适者生存的含义。(生命观念)3通过微生物的相关实验,学会培养、分离微生物以及微生物计数的实验设计。(科学探究)考点一微生物的基本培养技术1培养基(1)概念:人们按照微生物对营养物质的不同需求,配制出供其生长繁殖的营养基质。(2)种类按物理状态可分为液体培养基和固体培养基。按功能可分为选择培养基和鉴别培养基。(3)成分:各种培养基一般都含有水、碳源、氮源和无机盐,此外还要满足微生物生长对pH、特殊营养物质
2、以及氧气的需求。2无菌技术(1)含义:在培养微生物的操作中,所有防止杂菌污染的方法。(2)常用方法3微生物的纯培养(1)概念:由单一个体繁殖所获得的微生物群体是纯培养物,获得纯培养物的过程就是纯培养。(2)过程:包括配制培养基、灭菌、接种、分离和培养等步骤。(3)常用接种方法: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4)实例酵母菌的纯培养1培养基只能用以培养、分离、鉴定、保存微生物,不能用以积累其代谢物。()2由单一个体繁殖所获得的微生物群体称为纯培养物。()3经高压蒸汽灭菌后的培养基,要冷却至50 左右时,才能在酒精灯火焰附近倒平板。()4平板划线时要注意将最后一次的划线与第一次的划线相连。()【教材
3、细节命题】(选择性必修3 P1213旁栏思考)(1)在未接种的培养基表面是否有菌落生长?没有。如果有,说明了培养基被杂菌污染。(2)在接种酵母菌的培养基上,如果你观察到了不同形态的菌落,你能分析出可能是由哪些原因引起的吗?如果观察到了不同形态的菌落,可能是接种的菌种不纯或者无菌操作不规范等原因引起的。1常见物品的消毒或灭菌方法(1)消毒方法及适用对象(2)灭菌方法及适用对象2平板划线操作的注意事项(1)灼烧接种环,待其冷却后才能伸入菌液,以免温度太高杀死菌种。(2)第二次及其以后的划线操作总是从上一次划线末端开始,能使微生物的数目随着划线次数的增加而逐渐减少,最终得到由单个细菌繁殖而来的菌落。
4、(3)划线时最后一区不要与第一区相连。(4)划线时用力大小要适当,防止用力过大将培养基表面划破。(5)操作第一步即取菌种之前及每次划线之前都需要对接种环进行火焰灼烧灭菌,划线操作结束时,仍需灼烧接种环,每次灼烧的目的如下表:项目第一次操作每次划线之前划线结束目的杀死接种环上原有的微生物杀死上次划线后接种环上残留的菌种,使下次划线的菌种直接来源于上次划线的末端,使每次划线菌种数目依次减少杀死接种环上残存的菌种,避免微生物污染环境和感染操作者考向1| 培养基的成分与功能的分析1下列有关培养基的叙述,正确的是()A培养基是为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提供营养的基质B培养基中都只含有碳源、氮源、水和无机盐C固体
5、培养基中加入少量水即可制成液体培养基D微生物在固体培养基表面生长,可形成肉眼可见的单个细菌繁殖而来的菌落A解析:培养基是为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提供碳源、氮源、水和无机盐等营养的基质,A正确;微生物培养基的主要营养物质有碳源、氮源、水和无机盐等,有的还需要生长因子等特殊的营养,固体和半固体培养基需要琼脂,液体培养基不需要琼脂,B错误;液体培养基中加入琼脂可制成固体培养基,C错误;微生物在固体培养基上生长时,可以形成肉眼可见的菌落,但不一定是单个细菌繁殖而来的,D错误。2已知某种细菌以CO2为唯一碳源,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可推测该细菌的代谢类型为自养需氧型B无机盐是该细菌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C培养
6、过程中碳源同时充当该细菌的能源物质D培养该细菌的培养基中不需要添加氮源B解析:该细菌以CO2为唯一碳源,可推测该细菌的代谢类型为自养型,但不能确定是不是需氧型,A错误;微生物生长一般需要水、碳源、氮源和无机盐等营养物质,B正确;CO2不能为微生物提供能量,C错误;氮源是微生物必需的营养物质,培养该细菌的培养基中需添加氮源,D错误。考向2| 无菌技术的辨析3(2021北京卷)人体皮肤表面存在着多种微生物,某同学拟从中分离出葡萄球菌。下述操作错误的是()A对配制的培养基进行高压蒸汽灭菌B使用无菌棉拭子从皮肤表面取样C用取样后的棉拭子在固体培养基上涂布D观察菌落的形态和颜色等进行初步判断C解析:为避
7、免杂菌污染干扰,需对配制的培养基进行高压蒸汽灭菌,A正确;葡萄球菌需从人体皮肤的微生物中分离,为避免杂菌污染,故需要使用无菌棉拭子从皮肤表面取样,B正确;棉拭子上的微生物需要用平板划线法在培养基上进行接种,C错误;根据微生物在固体平板培养基表面形成的菌落的形状、大小、隆起程度和颜色等特征进行鉴别,D正确。4微生物培养过程中,十分重视无菌操作,现代生物学实验中的许多方面也要进行无菌操作,防止杂菌污染。请分析下列操作错误的是()煮沸消毒可以杀死所有微生物,包括芽孢和孢子接种操作要在酒精灯火焰附近进行无菌繁殖脱毒苗时,植物的外植体要进行消毒家庭制作葡萄酒时要将容器和葡萄进行灭菌培养基要进行高压蒸汽灭
8、菌植物组织培养、动物细胞培养、无土栽培都需要在无菌、无毒环境中进行ABCDD解析:煮沸消毒可以杀死微生物的营养细胞和部分芽孢,错误;酒精灯火焰附近存在一个无菌区,为了无菌操作,接种操作要在酒精灯火焰附近进行,正确;无菌繁殖脱毒苗,植物的外植体要进行消毒,正确;利用葡萄制作葡萄酒利用的是附着于葡萄皮表面的野生型酵母菌,所以家庭制作葡萄酒时葡萄不进行灭菌,以免杀死酵母菌,错误;培养基的灭菌方法是高压蒸汽灭菌,正确;动物细胞培养与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均需要灭菌处理,需要在无菌无毒环境中进行,无土栽培的培养基应含有各种必需矿质元素,但不需要灭菌,错误。【易错提醒】把握选择无菌技术的原则(1)考虑无菌技术
9、的效果:灭菌的效果比消毒要好。(2)考虑操作对象的承受能力:活体生物材料、操作者的手等只能消毒,而不能灭菌。考向3| 微生物的纯化方法及过程的分析5以下关于倒平板的操作,错误的是()A在火焰旁取下装有培养基的瓶塞B倒平板前,让锥形瓶的瓶口迅速通过火焰C倒平板时将培养皿的盖拿开,以方便将锥形瓶中的培养基倒入培养皿D平板冷却凝固后要倒过来放置C解析:为防止杂菌污染,应当在火焰旁取下装有培养基的瓶塞,A正确;倒平板前,为防止杂菌污染,应当让锥形瓶的瓶口迅速通过火焰,B正确;倒平板时左手拿起一套培养皿,用中指、无名指和小指托住培养皿底部,用食指和大拇指夹住皿盖并打开一条稍大于瓶口的缝隙,恰好能让锥形瓶
10、伸入,随后倒入培养基,C错误;为防止水蒸气凝集滴落到培养基上,应该将冷凝后的培养皿倒置,D正确。6(2021山东济宁模拟)下图为实验室培养和纯化大肠杆菌过程中的部分操作步骤,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步骤使用的培养基是已经调节过pH并灭菌的培养基B步骤操作时需要在酒精灯火焰旁进行C到的过程中,接种环共灼烧了5次D步骤操作时,不能将第1次和第5次的划线相连C解析:步骤表示倒平板,在倒平板之前培养基已经调节过pH并灭过菌,A正确。步骤操作时需要在酒精灯火焰旁进行,防止杂菌污染,B正确。接种环在每次接种前和接种结束后都要通过灼烧来灭菌,所以到的过程中5次划线操作前都要灼烧灭菌,接种结束后还需灼烧灭菌1次
11、,防止造成污染,由此可见,到的过程中共需灼烧接种环6次,C错误。步骤操作时,不能将第1区和第5区的划线相连,D正确。【易错分析】培养物、纯培养物、纯培养的辨析考点二微生物的选择培养和计数1微生物的选择培养(1)选择培养基:将允许特定种类的微生物生长,同时抑制或阻止其他种类微生物生长的培养基。(2)稀释涂布平板法:将菌液进行一系列的梯度稀释后,将不同稀释度的菌液分别涂布到琼脂固体培养基表面,进行培养。系列稀释操作系列稀释:移液管需要经过灭菌。操作时,试管口和移液管应离火焰12 cm。操作过程如下:涂布平板操作序号图示操作1取0.1 mL菌液,滴加到培养基表面2将涂布器浸在盛有酒精的烧杯中3将沾有
12、少量酒精的涂布器在火焰上灼烧,待酒精燃尽后,冷却810 s4用涂布器将菌液均匀地涂布在培养基表面。涂布时可转动培养皿,使菌液涂布均匀培养:待涂布的菌液被培养基吸收后,将平板倒置,放入3037 的恒温培养箱中培养12 d。2微生物的数量测定(1)稀释涂布平板法计数原理:当样品的稀释度足够高时,培养基表面生长的一个单菌落,来源于样品稀释液中的一个活菌。通过统计平板上的菌落数,就能推测出样品中大约含有多少活菌。计数标准:为了保证结果准确,一般选择菌落数为30300的平板进行计数。计数方法:通常选用一定稀释范围的样品液进行培养,以保证获得菌落数为30300、适于计数的平板。在同一稀释度下,至少应对3个
13、平板进行重复计数,然后求出平均值。统计的菌落数往往比活菌的实际数目少,这是因为当两个或多个细胞连在一起时,平板上观察到的只是一个菌落,因此统计结果一般用菌落数表示。(2)显微镜直接计数法计数原理:利用特定的细菌计数板或血细胞计数板,在显微镜下观察、计数,然后再计算一定体积的样品中微生物的数量。优点:是一种常用的、快速直观的测定微生物数量的方法。缺点:统计的结果一般是死菌数和活菌数的总和。3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1利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和平板划线法均可实现细菌的分离和计数。()2培养分解尿素的细菌,培养基的pH会增大。()3筛选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培养基以尿素为唯一氮源,且为液体培养基。()4
14、利用稀释涂布平板法统计菌落数目时,统计的菌落数就是活菌的实际数。()5统计菌落数目时为保证结果准确,一般选择菌落数目最多的平板进行统计。()6利用显微镜直接计数法统计的细菌数量就是活菌的数量。()【教材细节命题】1(选择性必修3 P16思考讨论)(1)如果让你配制一种培养基,将土壤稀释液中能分解尿素的细菌分离出来,培养基的配方该如何设计?设计一种选择培养基,用尿素作为唯一氮源,可以将分解尿素的细菌分离出来。(2)该培养基与普通培养基有哪些共同点和不同点?与普通培养基相比,这种培养基只是用尿素作为唯一氮源,培养基的其他营养成分基本相同。2(选择性必修3P16思考讨论)结合对照组,分析培养物中是否
15、有杂菌污染以及选择培养基是否筛选出一些菌落。如果没有接种的培养基上没有菌落生长,说明培养基没有被杂菌污染。如果接种后的完全培养基上的菌落数明显多于选择培养基上的菌落数,说明选择培养基筛选出了一些尿素分解菌。1常见选择培养基的设计原理与应用实例选择培养基设计原理应用实例具体处理分离菌种依据营养需求不添加碳源自养微生物(硝化细菌等)不添加氮源固氮微生物(根瘤菌等)以尿素为唯一氮源能分解尿素的微生物以石油为唯一碳源能分解石油的微生物加入某种化学物质,其不作为营养物质,对目标微生物无害,但会抑制或杀死其他微生物加入青霉素、四环素或链霉素抑制细菌和放线菌生长分离酵母菌、霉菌等加入10%的酚抑制细菌和霉菌
16、生长分离放线菌利用特殊环境置于无氧条件下厌氧型和兼性厌氧型微生物置于高盐环境中其他菌在高盐环境中易失水而不能生存分离金黄色葡萄球菌置于高温环境中其他微生物因酶失活而无法生存分离耐高温微生物2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的比较项目平板划线法稀释涂布平板法图示过程用接种环在固体培养基表面连续划线,将聚集的菌种逐步分散到培养基的表面将菌液进行一系列的梯度稀释,然后将不同稀释度的菌液分别涂布到固体培养基的表面,进行培养优点可以观察菌落特征,对混合菌进行分离可以计数,可以观察菌落特征相同点都使用固体培养基,若没有特殊要求,两种方法都可以用来分离微生物3两种微生物计数方法的比较项目间接计数法(稀释涂布平板法
17、)直接计数法(显微计数法)原理当样品的稀释度足够高时,培养基表面生长的一个菌落,来源于样品稀释液中的一个活菌,通过统计平板上的菌落数,就能推测出样品中大约含有多少活菌利用特定细菌计数板或血细胞计数板,在显微镜下计算一定容积的样品中微生物的数量公式每克样品中的菌落数(C/V)MC:稀释度下平板上生长的平均菌落数;V:涂布平板时所用的稀释液的体积/mL;M:稀释倍数每毫升原液所含细菌数每小格内平均细菌数400104稀释倍数缺点当两个或多个细胞连在一起时,平板上观察到的只是一个菌落不能区分活菌和死菌结果比实际值小比实际值大4微生物的筛选与鉴别方法(1)微生物的筛选方法单菌落挑取法利用平板划线法或稀释
18、涂布平板法接种到固体平板培养基表面,直接根据微生物菌落的特征利用单菌落挑取的方法获得目的微生物选择培养法利用选择培养基对微生物进行选择培养,直接获得目的微生物鉴定培养法利用鉴别培养基使目的微生物菌落呈现特有的特征,然后筛选目的微生物(2)微生物的鉴别方法菌落特征鉴别法根据微生物在固体培养基表面形成的菌落的形状、大小、隆起程度和颜色等特征进行鉴别指示剂鉴别法如培养基中加入酚红指示剂,培养某种微生物后,培养基变红,说明该种微生物能够分解尿素透明圈鉴别法例如为了筛选出高效降解淀粉菌种,该培养基应以可溶性淀粉为唯一碳源,由于培养基中含有淀粉,而以淀粉为唯一碳源的微生物能产生淀粉酶分解淀粉,淀粉被分解后
19、遇碘液不呈现蓝色,因而随着淀粉被分解,蓝色褪去出现透明圈5对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实验的结果分析与评价内容现象结论有无杂菌污染的判断对照的培养皿中无菌落生长未被杂菌污染培养物中菌落数偏高可能被杂菌污染菌落形态多样,菌落数偏高培养物中混入其他氮源选择培养基的筛选作用牛肉膏培养基上的菌落数目大于选择培养基上的数目选择培养基具筛选作用样品的稀释操作得到2个或2个以上菌落数目在30300的平板操作成功重复组的结果若选取同一种土样,统计结果应接近考向1| 选择培养基成分与功能的分析1下列能选择出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培养基是()AKH2PO4、Na2HPO4、MgSO47H2O、葡萄糖、尿素、琼脂、
20、蒸馏水BKH2PO4、Na2HPO4、MgSO47H2O、葡萄糖、琼脂、蒸馏水CKH2PO4、Na2HPO4、MgSO47H2O、尿素、琼脂、蒸馏水DKH2PO4、Na2HPO4、MgSO47H2O、牛肉膏、蛋白胨、琼脂、蒸馏水A解析:在A项的培养基中既有尿素作为唯一氮源,又有其他各种成分,可以选择出分解尿素的细菌;而B项中无尿素作氮源,C项中缺少碳源,D项中有牛肉膏、蛋白胨可提供氮源的成分。2物质W是一种含氮有机物,W在培养基中达到一定量时培养基表现为不透明。某小组欲从土壤中筛选出能降解W的细菌,结果如下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透明圈的形成是因为W物质被分解B所用的选择培养基应该是以物质W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新高 生物 一轮 复习 人教版第 10 单元 36 微生物 培养 技术 应用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