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高考生物二轮总复习试题专题8生物技术与工程命题篇强化练10(专项命题一)(适用于广东、福建、重庆、湖北、浙江、海南).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3届高考生物二轮总复习试题专题8生物技术与工程命题篇强化练10(专项命题一)(适用于广东、福建、重庆、湖北、浙江、海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届高考生物二轮总复习试题专题8生物技术与工程命题篇强化练10(专项命题一)(适用于广东、福建、重庆、湖北、浙江、海南).docx(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命题篇强化练10(专项命题一)1.PCR技术及其应用(2022湖北黄冈一模)重叠延伸PCR技术是一种通过寡聚核苷酸链之间重叠的部分互相搭桥、互为模板,通过多次PCR扩增,从而获得目的基因的方法。某科研团队运用重叠延伸PCR技术在水蛭素基因中的特定位点引入特定突变,使水蛭素第47位的天冬酰胺(密码子为AAC、AAU)替换为赖氨酸(密码子为AAA、AAG),从而提高水蛭素的抗凝血活性,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注:引物突起处代表与模板链不能互补的突变位点。A.过程需要模板、含Mg2+的缓冲液、引物、4种脱氧核苷酸和耐高温的DNA聚合酶等B.若引物2的突变位点设计为A,则引物3的突变位点应设
2、计为GC.经过过程获得的杂交DNA有2种,只有其中一种可以经过过程获得目的基因D.以过程获得的目的基因为模板,可以使用引物1和引物4进行PCR2.PCR技术及其应用(2022天津一模)通过设计引物,运用PCR技术可以实现目的基因的定点诱变。如图为基因工程中获取突变基因的过程,其中引物1序列中含有一个碱基T不能与目的基因片段配对,但不影响引物与模板链的整体配对,反应体系中引物1和引物2的5端分别设计增加限制酶a和限制酶b的识别位点。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引物中设计两种限制酶识别位点有利于目的基因定向插入载体B.在PCR反应体系中还需要加入4种游离的脱氧核苷酸、Taq DNA聚合酶等C.第3轮
3、PCR,引物1能与图中结合并且形成两条链等长的突变基因D.第3轮PCR结束后,含突变碱基对且两条链等长的DNA占1/23.PCR技术及其应用(2022北京一模)小鼠肿瘤转移抑制基因(kissl基因)仅在特定组织中表达。在雌激素的诱导下,细胞内信号转导分子可以与kissl基因启动子的特定区域结合,激活kissl基因的转录。研究者扩增了kissl基因启动子不同长度的片段P1、P2、P3和P4,分别构建这些片段与绿色荧光蛋白基因(G)融合的载体,转入体外培养的特定细胞中,在培养液中添加雌激素,以确定不同片段的转录活性。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注:数字代表碱基的位置,-代表上游,+代表下游。A.PCR获
4、取不同长度片段时每组所用的引物有一个是统一的B.应选择有kissl基因且能表达的小鼠细胞作为转化的受体细胞C.在细胞中表达出绿色荧光强度弱的片段具有较高的转录活性D.该启动子能响应外源激素信号,可在基因工程中发挥重要作用4.PCR技术及其应用(2022广东二模)图1是我国自主设计的“本地+移动”一站式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平台示意图,单平台混样日检测量可达13万人次。图2为RT-PCR(逆转录荧光PCR技术)的原理:PCR过程中探针和引物一起与模板结合,探针两侧分别带有荧光基团和淬灭基团(抑制荧光发出),当酶催化子链延伸至探针处时会水解探针,导致荧光基团与淬灭基团分离而发出荧光。图1图2请回答下列问
5、题。(1)进行PCR操作的目的是。RT-PCR过程中,需先将RNA逆转录成cDNA,故装置中需添加的酶有。(2)对新冠病毒进行检测时,探针的设计依据是。探针与模板结合发生在PCR循环中的(填“变性”“复性”或“延伸”)阶段。(3)若监测系统检测到荧光信号,则可判定该检测样本为阳性,其原理是。(4)为了在没有核酸检测的条件下及早发现新冠病毒。我国于2022年3月11日推出新冠病毒抗原检测试剂盒,作为核酸检测的补充措施,该试剂盒的检测原理是。5.PCR技术及其应用(2022山东淄博一模)定点诱变技术是近年来生物工程研究中发展迅速的一个领域。通过定点诱变可以在体外改造目的DNA分子,进而研究基因的表
6、达以及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关系。经典的大引物PCR定点诱变技术成为基于PCR的定点诱变技术中应用最普遍的方法,操作过程如图甲。研究者欲改造某基因并将其导入大肠杆菌的质粒中保存,该质粒含有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LacZ基因及一些酶切位点,结构如图乙。回答下列问题。甲乙(1)利用大引物PCR进行定点诱变需要进行两轮PCR(PCR1和PCR2),在PCR1中,至少需要个循环才能获得相应的大引物模板。在PCR2中,要获得带有诱变点的改良基因,引物应选用大引物两条链中的(填“”或“”)。(2)为实现质粒和改良基因的高效连接,选用限制酶Xma而不选用限制酶Sma的原因是。为将改良基因构建在质粒上,还需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高考 生物 二轮 复习 试题 专题 生物技术 工程 命题 强化 10 专项 适用于 广东 福建 重庆 湖北 浙江 海南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taowenge.com/p-96432942.html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