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高考真题(福建卷)生物试题(word解析版).docx
《202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高考真题(福建卷)生物试题(word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高考真题(福建卷)生物试题(word解析版).docx(1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3年福建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生物学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 下列关于黑藻生命活动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叶片细胞吸水时,细胞液的渗透压降低B. 光合作用时,在类囊体薄膜上合成ATPC. 有氧呼吸时,在细胞质基质中产生CO2D. 细胞分裂时,会发生核膜的消失和重建【答案】C【解析】【分析】黑藻属于植物细胞,有叶绿体和大液泡,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也可进行渗透吸水等活动。【详解】A.黑藻有大液泡,当叶片细胞吸水时,水分进入细胞内导致细胞液的渗透压降低,A正确;B.黑藻是真核细胞,有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时,类囊体薄膜上的色素将光能转变为ATP中的化学能,合成ATP,B正确;C.
2、有氧呼吸时,在线粒体基质发生的第二阶段能产生CO2,C错误;D.真核细胞进行有丝分裂时,会周期性的发生核膜的消失(前期)和重建(末期),D正确。故选C。2. 科研人员在2003年完成了大部分的人类基因组测序工作,2022年宣布测完剩余的8%序列。这些序列富含高度重复序列,且多位于端粒区和着丝点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通过人类基因组可以确定基因的位置和表达量B. 人类基因组中一定含有可转录但不翻译的基因C. 着丝点区的突变可能影响姐妹染色单体的正常分离D. 人类基因组测序全部完成有助于细胞衰老分子机制的研究【答案】A【解析】【分析】人类基因组计划的目的:测定人类基因组的全部DNA序列,解
3、读其中包含的遗传信息。【详解】A.基因的表达包括转录和翻译,通常是最终翻译为蛋白质,通过人类基因组测序可确定基因的位置,但不能知道表达量,A错误;B.转录是以DNA一条链为模板翻译出RNA的过程,翻译是以mRNA为模板翻译蛋白质的过程,真核生物的基因编码区都能够转录,但包括外显子和内含子,其中编码蛋白质的序列是外显子,分布在外显子之间的多个只转录但不编码蛋白质的序列是内含子,故人类基因组中一定含有可转录但不翻译的基因,B正确;C.着丝点(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可分离为子染色体,染色体数目加倍,着丝点区的突变可能影响姐妹染色单体的正常分离,C正确;D.细胞的衰老与基因有关,人类基因组测序全部完
4、成有助于细胞衰老分子机制的研究,D正确。故选A。3. 我国科研人员在航天器微重力环境下对多能干细胞的分化进行了研究,发现与正常重力相比,多能干细胞在微重力环境下加速分化为功能健全的心肌细胞。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微重力环境下多能干细胞和心肌细胞具有相同的细胞周期B. 微重力环境下进行人体细胞的体外培养需定期更换培养液C. 多能干细胞在分化过程中蛋白质种类和数量发生了改变D. 该研究有助于了解微重力对细胞生命活动的影响【答案】A【解析】【分析】1.干细胞的概念:动物和人体内保留着少量具有分裂和分化能力的细胞。2.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
5、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详解】A.连续分裂的细胞才有细胞周期,心肌细胞已经高度分化,不能再分裂,没有细胞周期,A错误;B.进行细胞的体外培养需定期更换培养液,避免代谢废物对细胞的毒害作用,B正确;C.分化过程的本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故多能干细胞在分化过程中蛋白质种类和数量发生了改变,C正确;D.由题意可知,多能干细胞在微重力环境下能加速分化,所以该研究有助于了解微重力对细胞生命活动的影响,D正确。故选A。4. 新冠病毒通过S蛋白与细胞膜上的ACE2蛋白结合后侵染人体细胞。病毒的S基因易发生突变,而ORF1a/b和N基因相对保守。奥秘克戎变异株S基因多个位
6、点发生突变,传染性增强,加强免疫接种可以降低重症发生率。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用ORF1a/b和N基因同时作为核酸检测靶标,比仅用S基因作靶标检测的准确率更高B. 灭活疫苗可诱导产生的抗体种类,比根据S蛋白设计的mRNA疫苗产生的抗体种类多C. 变异株突变若发生在抗体特异性结合位点,可导致相应抗体药物对变异株效力的下降D. 变异株S基因的突变减弱了S蛋白与ACE2蛋白的结合能力,有利于病毒感染细胞【答案】D【解析】【分析】细胞免疫过程为:(1)感应阶段: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抗原,并暴露出其抗原决定簇,然后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2)反应阶段:T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和效应T
7、细胞,同时T细胞能合成并分泌淋巴因子,增强免疫功能。(3)效应阶段:效应T细胞发挥效应。【详解】A.从题干信息可知:“ORF1a/b和N基因相对保守”,同时作为核酸检测靶标,比仅用容易发生突变的S基因作靶标检测的准确率更高,A正确;B.灭活疫苗可诱导产生抗S蛋白抗体等多种抗体,而根据S蛋白设计的mRNA疫苗只诱导产生抗S蛋白抗体,B正确;C.变异株突变若发生在抗体特异性结合位点,则相应抗体药物难以与之结合发挥作用,进而导致抗体药物对变异株效力的下降,C正确;D.从题干信息可知:“新冠病毒通过S蛋白与细胞膜上的ACE2蛋白结合后侵染人体细胞。”,而变异株S基因的突变减弱了S蛋白与ACE2蛋白的结
8、合能力,不有利于病毒感染细胞,D错误。故选D。5. 高浓度NH4NO3会毒害野生型拟南芥幼苗,诱导幼苗根毛畸形分叉。为研究高浓度NH4NO3下乙烯和生长素(IAA)在调节拟南芥幼苗根毛发育中的相互作用机制,科研人员进行了相关实验,部分结果如下图。注:甲是蛋白M缺失的IAA不敏感型突变体,乙是蛋白N缺失的IAA不敏感型突变体;ACC是乙烯合成的前体;分叉根毛比率=分叉根毛数/总根毛数10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实验自变量是不同类型的拟南芥突变体、乙烯或IAAB. 实验结果表明,IAA对根毛分叉的调节作用具有两重性C. 高浓度NH4NO3下,外源IAA对甲的根系保护效果比乙的好D. 高浓
9、度NH4NO3下,蛋白M在乙烯和IAA抑制根毛分叉中发挥作用【答案】A【解析】【分析】分析柱形图,对于野生型拟南芥幼苗而言,ACC和IAA都能抑制高浓度NH4NO2对野生型拟南芥幼苗的毒害作用;甲组缺失蛋白M,且对IAA不敏感,即使添加了ACC和IAA,也不能抵抗高浓度NH4NO2对拟南芥幼苗的毒害作用;乙组缺失蛋白N,对IAA不敏感,但添加了ACC能显著抵抗高浓度NH4NO2对拟南芥幼苗的毒害作用,而添加IAA抵抗效果不明显。【详解】A.分析题意可知,本实验目的是研究高浓度NH4NO3下乙烯和生长素(IAA)在调节拟南芥幼苗根毛发育中的相互作用机制,结合题图可知,实验的自变量是拟南芥植株的类
10、型、添加的试剂类型,A错误;B.两重性是指高浓度促进,低浓度抑制,据图可知,在高浓度NH4NO3下,三组实验的添加IAA与不添加激素组相比,IAA调节三种类型的拟南芥幼苗根毛分叉的作用为抑制或不影响,没有促进作用,不能体现两重性,B错误;C.分析题图可知,乙组的抑制根毛分叉的效果更明显,甲组几乎不起作用,故高浓度NH4NO3下,外源IAA对乙的根系保护效果比甲的好,C错误;D.对比甲乙可知,高浓度下蛋白M缺失,乙烯和IAA完全不能抵抗高浓度NH4NO2对拟南芥幼苗的毒害作用,说明蛋白M在乙烯和IAA抑制根毛分叉中发挥作用,D正确。故选A。6. 某哺乳动物的一个初级精母细胞的染色体示意图如下,图
11、中A/a、B/b表示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该细胞发生的染色体行为是精子多样性形成的原因之一B. 图中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交换,基因A和基因B发生了重组C. 等位基因的分离可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D. 该细胞减数分裂完成后产生AB、aB、Ab、ab四种基因型的精细胞【答案】B【解析】【分析】题图分析,细胞中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正在进行交换,发生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详解】A.该细胞正在发生交叉互换,原来该细胞减数分裂只能产生AB和ab两种精细胞,经过交叉互换,可以产生AB、Ab、aB、ab四种精细胞,所以交叉互换是精子多样性形成的原因之一,A正
12、确;B.图中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交换,基因A和基因b,基因a和B发生了重组,B错误;C.由于发生交叉互换,等位基因的分离可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C正确;D.该细胞减数分裂完成后产生AB、aB、Ab、ab四种基因型的精细胞,且比例均等,D正确。故选B。7. 曲线图是生物学研究中数学模型建构的一种表现形式。下图中的曲线可以表示相应生命活动变化关系的是()A. 曲线a可表示自然状态下,某植物CO2吸收速率随环境CO2浓度变化的关系B. 曲线a可表示葡萄糖进入红细胞时,物质运输速率随膜两侧物质浓度差变化的关系C. 曲线b可表示自然状态下,某池塘草鱼种群增长速率随时间变化的关系D. 曲线b
13、可表示在晴朗的白天,某作物净光合速率随光照强度变化的关系【答案】C【解析】【分析】净光合速率等于光合作用的速率减去呼吸作用的速率,当夜晚或光照较弱等条件下,呼吸强于光合,净光合速率小于0。【详解】A.自然状态下,环境CO2浓度变化情况,达不到抑制光合作用的程度,不可能造成曲线下降,不能用a曲线表示自然状态下,某植物CO2吸收速率随环境CO2浓度变化的关系,A错误;B.葡萄糖以协助扩散的方式进入红细胞,膜两侧葡萄糖浓度差越大,运输速率越大,但是最终受到细胞膜上葡萄糖载体数量的限制,曲线达到最高点后维持水平,a曲线与其不符,B错误;C.自然状态下,某池塘草鱼种群数量呈S形增长,其增长速率随时间变化
14、先上升后下降至零,曲线b可表示其变化,C正确;D.在晴朗的白天,某作物净光合速率随光照强度变化,清晨或傍晚可能小于零,b曲线与其不符,D错误。故选C。8. 青蒿素是治疗疟疾的主要药物。疟原虫在红细胞内生长发育过程中吞食分解血红蛋白,吸收利用氨基酸,血红蛋白分解的其他产物会激活青蒿素,激活的青蒿素能杀死疟原虫。研究表明,疟原虫Kelch13蛋白因基因突变而活性降低时,疟原虫吞食血红蛋白减少,生长变缓。同时血红蛋白的分解产物减少,青蒿素无法被充分激活,疟原虫对青蒿素产生耐药性。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添加氨基酸可以帮助体外培养的耐药性疟原虫恢复正常生长B. 疟原虫体内的Kelch13基因发生突
15、变是青蒿素选择作用的结果C. 在青蒿素存在情况下,Kelch13蛋白活性降低对疟原虫是一个有利变异D. 在耐药性疟原虫体内补充表达Kelch13蛋白可以恢复疟原虫对青蒿素的敏感性【答案】B【解析】【分析】基因突变是指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从而引起基因结构(基因碱基序列)的改变。【详解】A.由题意可知,“疟原虫在红细胞内生长发育过程中吞食分解血红蛋白,吸收利用氨基酸”,耐药性的产生是由于基因突变后,疟原虫吞食血红蛋白减少,同时血红蛋白的分解产物减少而不能充分激活青蒿素,故添加氨基酸可以帮助体外培养的耐药性疟原虫恢复正常生长,A正确;B.疟原虫体内的Kelch13基因发生突变是
16、自发产生的,而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自然选择的作用是选择并保存适应性变异,B错误;C.分析题意可知,在青蒿素存在情况下,Kelch13蛋白活性降低后,疟原虫能通过一系列变化对青蒿素产生耐药性,适应青蒿素环境,对疟原虫是一个有利变异,C正确;D.Kelch13蛋白因基因突变而活性降低时,青蒿素无法被充分激活,疟原虫对青蒿素产生耐药性,若在耐药性疟原虫体内补充表达Kelch13蛋白,疟原虫恢复正常吞食血红蛋白,血红蛋白分解产物增加,能恢复疟原虫对青蒿素的敏感性,D正确。故选B。9. 无义突变是指基因中单个碱基替换导致出现终止密码子,肽链合成提前终止。科研人员成功合成了一种tRNA(suptRNA),
17、能帮助A基因第401位碱基发生无义突变的成纤维细胞表达出完整的A蛋白。该 suptRNA对其他蛋白的表达影响不大。过程如下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基因模板链上色氨酸对应的位点由UGG突变为UAGB. 该suptRNA修复了突变的基因A,从而逆转因无义突变造成的影响C. 该suptRNA能用于逆转因单个碱基发生插入而引起的蛋白合成异常D. 若A基因无义突变导致出现UGA,则此suptRNA无法帮助恢复读取【答案】D【解析】【分析】转录: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mRNA的过程。翻译:游离在细胞质中的各种氨基酸,以mRNA为模板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顺序的蛋白质的过程。【
18、详解】A.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DNA中不含碱基U,A错误;B.由图可知,该sup-tRNA并没有修复突变的基因A,但是在sup-tRNA作用下,能在翻译过程中恢复读取,进而抵消因无义突变造成的影响,B错误;C.由图可知,该sup-tRNA能用于逆转因单个碱基发生替换而引起的蛋白合成异常,C错误;D.若A基因无义突变导致出现UGA,由于碱基互补原则,则此sup-tRNA只能帮助AUC恢复读取UAG,无法帮助UGA突变恢复读取,D正确。故选D。二、非选择题10. 栅藻是一种真核微藻,具有生长繁殖快、光合效率高、可产油脂等特点。为提高栅藻的培养效率和油脂含量,科研人员在最适温度下研究了液体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普通高等学校 招生 全国 统一 考试 高考 福建 生物试题 word 解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