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新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人教版8 细胞呼吸的原理和应用作业.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3届新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人教版8 细胞呼吸的原理和应用作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届新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人教版8 细胞呼吸的原理和应用作业.docx(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课时质量评价(八)(建议用时:40分钟)一、选择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1(2020浙江7月选考)下列关于细胞的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的无氧呼吸产生的ATP比有氧呼吸的多B细胞的无氧呼吸在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嵴上进行C细胞的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过程中都会产生丙酮酸D若适当提高苹果果实贮藏环境中的O2浓度会增加酒精的生成量C解析:细胞的无氧呼吸产生的ATP比有氧呼吸的少,A错误;细胞的无氧呼吸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B错误;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相同,都是将一个葡萄糖分子转变为两个丙酮酸分子,C正确;若适当提高O2浓度会抑制苹果细胞的无氧呼吸,酒精的生
2、成量减少,D错误。2(2021湖北卷)采摘后的梨常温下易软化。果肉中的酚氧化酶与底物接触发生氧化反应,逐渐褐变。密封条件下4 冷藏能延长梨的贮藏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常温下鲜梨含水量大,环境温度较高,呼吸代谢旺盛,不耐贮藏B密封条件下,梨呼吸作用导致O2减少,CO2增多,利于保鲜C冷藏时,梨细胞的自由水增多,导致各种代谢活动减缓D低温抑制了梨的酚氧化酶活性,果肉褐变减缓 C解析:常温下鲜梨含水量大,环境温度较高,呼吸代谢旺盛,细胞消耗的有机物增多,不耐贮藏,A正确;密封条件下,梨呼吸作用导致O2减少,CO2增多,进而抑制呼吸,使有氧呼吸减弱,消耗的有机物减少,故利于保鲜,B正确;细胞中自由
3、水的含量越多,则细胞代谢越旺盛,C错误;酶活性的发挥需要适宜的温度等条件,结合题意“果肉中的酚氧化酶与底物接触发生氧化反应,逐渐褐变,密封条件下4 冷藏能延长梨的贮藏期”可知,低温抑制了梨的酚氧化酶活性,果肉褐变减缓,D正确。3(2021北京卷)在有或无机械助力两种情形下,从事家务劳动和日常运动时人体平均能量消耗如图。对图中结果叙述错误的是()A走路上学比手洗衣服在单位时间内耗能更多B葡萄糖是图中各种活动的重要能量来源C爬楼梯时消耗的能量不是全部用于肌肉收缩D借助机械减少人体能量消耗就能缓解温室效应D解析:由图可知,走路上学比手洗衣服在单位时间内耗能更多,A正确;葡萄糖是细胞生命活动所需要的主
4、要能源物质,常被形容为“生命的燃料”,B正确;爬楼梯时消耗的能量不是全部用于肌肉收缩,部分会转化为热能,C正确;有机械助力时比无机械助力时,人体消耗的能量少,但机械助力会消耗更多的能量,不利于缓解温室效应,D错误。4粮油储藏技术规范(GB/T 298902013)为我国粮油储藏安全提供了重要技术保障,对粮温、水分含量、粮堆气体成分及浓度等作出了明确规定,其中部分术语和定义如下表。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术语定义安全水分某种粮食或油料在常规储存条件下,能够在当地安全度夏而不发热、不霉变的水分含量低氧粮堆空气中氧气浓度高于2%而不低于12%的状态低温储藏平均粮温常年保持在15 及以上,局部最高粮温
5、不超过20 的储藏方式A保持安全水分主要是通过减少自由水的含量实现的B储藏期间若水分含量过高,粮食会因呼吸代谢增强而发热使霉菌更易生长繁殖C粮堆空气中氧气浓度高于2%而不低于12%的状态,主要是保证有氧呼吸强度最低D粮温不超过20 的储藏方式是通过降低酶的活性使其代谢速率维持在低水平C解析:细胞内的水主要以自由水的形式存在,自由水的含量与细胞代谢强度有关,所以保持安全水分主要是通过减少自由水的含量实现的,A正确;储藏期间若水分含量过高,细胞呼吸代谢增强,种子发热使霉菌更易生长繁殖,B正确;粮堆空气中氧气浓度高于2%而不低于12%的状态,主要是保证呼吸强度最低,C错误;低温使酶的活性降低,从而降
6、低代谢速率,D正确。 5(2020山东卷)癌细胞即使在氧气供应充足的条件下也主要依赖无氧呼吸产生ATP,这种现象称为“瓦堡效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瓦堡效应”导致癌细胞需要大量吸收葡萄糖B癌细胞中丙酮酸转化为乳酸的过程会生成少量ATPC癌细胞呼吸作用过程中丙酮酸主要在细胞质基质中被利用D消耗等量的葡萄糖,癌细胞呼吸作用产生的NADH比正常细胞少B解析:在产生等量的ATP时,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较多,故“瓦堡效应”导致癌细胞需要吸收大量的葡萄糖,A正确;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丙酮酸转化为乳酸的过程中不生成ATP,其生成ATP的过程仅发生在第一阶段,B错误;无氧呼吸过程中丙酮酸被利用生成乳酸,其
7、发生场所是细胞质基质,C正确;癌细胞主要进行无氧呼吸,其产生NADH的过程仅发生在第一阶段,因此消耗等量的葡萄糖,癌细胞呼吸作用产生的NADH比正常细胞少,D正确。6线粒体的外膜含很多称作孔道蛋白的整合蛋白,通透性较大,可允许离子和小分子通过。线粒体内膜则不含孔道蛋白,通透性很弱,几乎所有离子和分子都需要特殊的跨膜转运蛋白来进出基质。分析下图,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线粒体内外膜组成成分类似,内膜的蛋白质含量较高B图中糖酵解形成丙酮酸的过程和无氧呼吸的场所相同C丙酮酸穿过外膜和内膜的方式均为协助扩散,不消耗能量D丙酮酸在线粒体内进行有氧呼吸第二阶段反应,释放出的能量只有少部分储存在ATP中C解析
8、:线粒体内外膜组成成分类似,都是由蛋白质和磷脂分子组成,线粒体内膜含有许多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因此内膜的蛋白质含量明显高于外膜,A正确;题图中糖酵解形成丙酮酸的过程指的是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和无氧呼吸的场所相同,都是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的,B正确;线粒体的外膜和内膜都存在协助丙酮酸进入线粒体的蛋白质,并且丙酮酸通过线粒体外膜不消耗能量,而通过内膜时需要H浓度差产生势能,可见丙酮酸通过线粒体外膜和内膜的方式分别为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C错误;丙酮酸在线粒体内进行有氧呼吸第二阶段反应,释放出的能量大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失,只有少部分储存在ATP中,D正确。7某科研小组为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进行了下
9、图所示实验(假设细胞呼吸产生的热量不会使瓶中气压升高),开始时溴麝香草酚蓝溶液的颜色基本不变,反应一段时间后溶液颜色由蓝逐渐变黄。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A溴麝香草酚蓝溶液的颜色由蓝变黄说明酵母菌的呼吸强度在增强B溴麝香草酚蓝溶液的颜色一开始不变是因为酵母菌只进行了有氧呼吸C14C6H12O6不能进入线粒体,故线粒体中不能检测出放射性D实验过程中酵母菌细胞呼吸释放的CO2全部来自线粒体B解析:溴麝香草酚蓝溶液的颜色由蓝变黄说明酵母菌呼吸产生的CO2增多,A错误;溴麝香草酚蓝溶液的颜色一开始不变是因为酵母菌只进行了有氧呼吸,瓶中压强不变,B正确;14C6H12O6不能进入线粒体,但其分解形成的丙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新高 生物 一轮 复习 人教版 细胞 呼吸 原理 应用 作业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