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题第5单元微专题四分离定律在特殊情况下的应用新人教版.docx
《2023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题第5单元微专题四分离定律在特殊情况下的应用新人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题第5单元微专题四分离定律在特殊情况下的应用新人教版.docx(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微专题四分离定律在特殊情况下的应用题型一显性的相对性应用导学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若统计的样本数量足够大,子二代的性状分离比是121,原因可能是显性基因对隐性基因为不完全显性。归纳总结显性的相对性比较项目完全显性不完全显性共显性杂合子表型显性性状中间性状显性隐性杂合子自交子代的性状分离比显性隐性31显性中间性状隐性121显性(显性隐性)隐性121跟踪训练1研究发现基因家族存在一种“自私基因”,该基因可通过杀死不含该基因的配子来扭曲分离比例。若A基因是一种“自私基因”,在产生配子时,能杀死体内一半不含该基因的雄配子。某基因型为Aa的植株自交获得的F1中红花(AA)粉红花(Aa)白花(aa)2
2、31,则F1中个体随机受粉产生的后代的表型及比例为()A红花白花21B红花粉红花87C红花粉红花白花14175D红花粉红花白花9810525答案C解析若A基因是一种“自私基因”,能杀死一半不含该基因的雄性配子,即能杀死一半Aa产生的含基因a的雄配子,而基因型AA、aa个体产生配子时不存在致死现象。F1个体随机交配,则F1产生的雌配子基因型及比例是Aa75,产生雄配子的基因型及比例是Aa21,则AAAaaa14175,C正确。2(经典高考题)鲤鱼和鲫鱼体内的葡萄糖磷酸异构酶(GPI)是同工酶(结构不同、功能相同的酶),由两条肽链构成。编码肽链的等位基因在鲤鱼中是a1和a2,在鲫鱼中是a3和a4,
3、这四个基因编码的肽链P1、P2、P3、P4可两两组合成GPI。以杂合子鲤鱼(a1a2)为例,其GPI基因、多肽链、GPI的电泳(蛋白分离方法)图谱如下:请回答相关问题:(1)若一尾鲫鱼为纯合二倍体,则其体内GPI类型是_。(2)若鲤鱼与鲫鱼均为杂合二倍体,则鲤鲫杂交的子一代中,基因型为a2a4个体的比例为_。在其杂交子一代中取一尾鱼的组织进行GPI电泳分析,图谱中会出现_条带。(3)鲤鲫杂交育种过程中获得了四倍体鱼。四倍体鱼与二倍体鲤鱼杂交,对产生的三倍体子代的组织进行GPI电泳分析,每尾鱼的图谱均一致,如下图所示:据图分析,三倍体的基因型为_,二倍体鲤鱼亲本为纯合子的概率是_。答案(1)P3
4、P3或P4P4(2)25%三(3)a1a2a3100%解析(1)鲫鱼中编码GPI肽链的等位基因是a3和a4,编码的肽链分别为P3和P4,其纯合子(a3a3或a4a4)内GPI类型是P3P3或P4P4。(2)若鲤鱼与鲫鱼均为杂合二倍体,则其基因型分别为a1a2、a3a4,鲤鲫杂交子一代中a2a4个体所占比例为,即25%;因鲤鲫杂交子一代均为杂合子,任一尾鱼的组织均含有两种不同的肽链,其两两组合共有三种GPI类型,对其进行电泳分析,图谱中会出现三条带。(3)据图示分析,子代中出现了P1、P2和P3肽链,所以产生的三倍体子代的基因型为a1a2a3,未发生性状分离,推出亲本均为纯合子,所以二倍体鲤鱼亲
5、本必为纯合子。题型二性别对性状的影响应用导学常染色体上的基因受到性激素的影响,在不同性别中表达不同,称为从性遗传。山羊的有角和无角是一对相对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现有一只雌性无角山羊与一只雄性有角山羊杂交,产生的F1中雌雄个体各表现出一种性状。有人认为这是伴性遗传,B、b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也有人认为是从性遗传,基因型为BB的个体无论雌雄均表现为有角,基因型为bb的个体无论雌雄均表现为无角,基因型为Bb的个体在雄性中表现为有角,在雌性中表现为无角。请回答下列问题:(1)从性遗传和伴性遗传的相同点在于性状表现都与性别相关,不同点主要在于_。(2)若山羊的有角和无角性状为伴性遗传,则F1
6、中雌性山羊的基因型为_。(3)若山羊的有角和无角性状为从性遗传,则F1中雌雄个体的表型分别为_;在群体中,让无角雌雄山羊相互交配,后代_(填“会”或“不会”)出现有角雌山羊,试分析其原因:_。答案(1)从性遗传中控制性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而伴性遗传中控制性状的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或控制性状的基因所在的染色体不同)(2)XBXb(3)无角、有角不会雌性有角山羊的基因型为BB,雌性无角山羊的基因型为Bb或bb,雄性无角山羊的基因型为bb,无角雌雄山羊相互交配,后代不会出现基因型为BB的个体归纳总结(1)从性遗传:从性遗传的本质为:表型基因型环境条件(性激素种类及含量差异)。从性遗传和伴性遗传的
7、表型都与性别有密切的联系,但它们是两种截然不同的遗传方式。伴性遗传的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而从性遗传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从性遗传的基因在传递时并不与性别相联系,其与位于性染色体上基因的传递有本质区别。(2)限性遗传:是指常染色体或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只在一种性别中表达,而在另一种性别中完全不表达的现象。(3)母性效应:是指子代的某一表型受到母本基因型的影响,而和母本的基因型所控制的表型一样,因此正反交所得结果不同,但不是细胞质遗传。这种遗传不是由细胞质基因所决定的,而是由核基因的表达并积累在卵细胞中的物质所决定的。跟踪训练3(2022青岛市高三质量检测)已知牛的体色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其
8、中基因型为AA的个体为红褐色,aa为红色,在基因型为Aa的个体中,雄牛为红褐色,雌牛为红色。现有一群牛,只有AA、Aa两种基因型,其比例为11,且雌雄11。若让该群体的牛分别进行基因型相同的雌雄个体交配(自交)和自由交配,则子代的表型及比例分别是()A自交红褐色红色11;自由交配红褐色红色45B自交红褐色红色51;自由交配红褐色红色81C自交红褐色红色21;自由交配红褐色红色21D自交红褐色红色31;自由交配红褐色红色31答案D解析根据分析,该牛群自交后代中AAAaaa521,Aa的个体中雌雄各半,雌性为红色,雄性为红褐色,故红褐色红色6231;自由交配的后代中AAAaaa961,Aa中一半为
9、雌性红色,一半为雄性红褐色,故红褐色红色12431,D正确。4某雌雄异株植物的叶片有羽状浅裂和羽状深裂两种类型,雌株叶片都是羽状浅裂,叶形由基因A、a控制。某小组做了如图所示的杂交实验。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实验一F1中羽状浅裂雌株有3种基因型,且其中杂合子占1/2B实验二亲本雌株的基因型为AA,亲本雄株的基因型为aaC实验一F1雌株的基因型与实验二F1雌株的基因型相同的概率是1/2D若要确定某羽状浅裂雌株的基因型,最适合选用羽状深裂雄株与之杂交答案D解析根据题意分析可知,实验一的亲本基因型均为Aa,F1中雌性基因型AAAaaa121,杂合子占1/2,A正确;由题图可知,实验二亲本雌株基
10、因型为AA,雄株基因型为aa,子一代雌株基因型为Aa,实验一雌株基因型为Aa的概率为1/2,则实验一和实验二F1雌株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1/2,B、C正确;要确定某羽状浅裂雌株的基因型(AA、Aa、aa),最适合用羽状浅裂(aa)雄株与之杂交,观察后代雄株表型,D错误。5“母性效应”是指子代某一性状的表型仅由母本的核基因型决定,而不受自身基因型的支配,也与母本的表型无关。椎实螺是一种雌雄同体的动物,群养时一般异体受精,单独饲养时进行自体受精。椎实螺外壳的旋向由一对核基因控制,右旋(S)对左旋(s)是显性,外壳的旋向符合“母性效应”。以右旋椎实螺A(SS)和左旋椎实螺B(ss)作为亲本进行正反交实
11、验得F1后全部单独饲养进行相关实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任一椎实螺单独饲养,子一代都不会发生性状分离B椎实螺A、B正反交所得F1的螺壳旋向与各自母本相同CF1单独饲养后,所得F2的螺壳旋向为右旋左旋31D螺壳左旋的椎实螺基因型只有Ss、ss两种可能答案C解析由于子代性状的表型仅由母本的核基因型决定,椎实螺单独饲养时进行自体受精,子一代的表型与亲本相同,不会发生性状分离,A正确;子代性状的表型仅由母本的核基因型决定,椎实螺A、B正反交所得F1的螺壳旋向均与各自母本相同,B正确;右旋椎实螺A(SS)和左旋椎实螺B(ss)作为亲本进行正反交,F1的基因型为Ss,F1(Ss)单独饲养后进行自体受精,
12、所得F2的螺壳旋向由母本的核基因型决定,即全部为右旋,C错误;由于子代螺壳旋向的遗传规律只由其母本核基因型决定,而与其自身基因型无关,所以椎实螺螺壳表现为左旋的个体,其母本基因型为ss,而父本基因型可以是SS或Ss或ss,因此螺壳左旋的椎实螺的基因型可能为Ss或ss,不可能为SS,D正确。题型三复等位基因遗传1含义:在一个群体内,一对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上的基因有多种,彼此之间互为等位基因,复等位基因的出现是基因突变的结果。2遗传特点:复等位基因尽管有多个,但每个二倍体体细胞中含有复等位基因中的两个,遗传时仍符合分离定律,彼此之间可能是完全显性、不完全显性或共显性关系。跟踪训练6某种昆虫的翅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高考 生物 一轮 复习题 单元 专题 分离 定律 特殊 情况 应用 新人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