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版)2023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小题必练7-细胞的生命历程解析版.docx
《(通用版)2023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小题必练7-细胞的生命历程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通用版)2023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小题必练7-细胞的生命历程解析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3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小题必练7:细胞的生命历程考点透视1CDK1是推动细胞由分裂间期进入分裂期的关键蛋白。在DNA复制开始后,CDK1发生磷酸化导致其活性被抑制,当细胞中的DNA复制完成且物质准备充分后,磷酸化的CDK1发生去磷酸化而被激活,使细胞进入分裂期。大麦黄矮病毒(BYDV)的M蛋白通过影响细胞中CDK1的磷酸化水平而使农作物患病。正常细胞和感染BYDV的细胞中CDK1的磷酸化水平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正常细胞中DNA复制未完成时,磷酸化的CDK1的去磷酸化过程受到抑制B正常细胞中磷酸化的CDK1发生去磷酸化后,染色质螺旋化形成染色体C感染BYDV的细胞中,M蛋白
2、通过促进CDK1的磷酸化而影响细胞周期DM蛋白发挥作用后,感染BYDV的细胞被阻滞在分裂间期【答案】C【解析】由题图分析可知,正常细胞中DNA复制未完成时,磷酸化的CDK1去磷酸化过程受到抑制,使其磷酸化水平较高,A正确;正常细胞中,磷酸化的CDK1发生去磷酸化后,会使细胞进入分裂期,在分裂期的前期染色质会螺旋化形成染色体,B正确;由题图分析可知,感染BYDV的细胞中,M蛋白可能是通过抑制CDK1的去磷酸化过程而影响细胞周期的,C错误;由题图分析可知,M蛋白发挥作用后,感染BYDV的细胞不能进入分裂期而停留在分裂间期,D正确。【点睛】本题通过题图信息介绍了CDK1与细胞周期的关系以及感染BYD
3、V的细胞发生病变的原因,准确获取题干信息,并能结合所学知识灵活运用判断各选项是解题的关键。2细胞凋亡是细胞死亡的一种类型。下列关于人体中细胞凋亡的叙述,正确的是( )A胎儿手发育过程中不会发生细胞凋亡B小肠上皮细胞的自然更新过程中存在细胞凋亡现象C清除被病原体感染细胞的过程中不存在细胞凋亡现象D细胞凋亡是基因决定的细胞死亡过程,属于细胞坏死【答案】B【解析】胎儿手发育的过程中,手指间隙的细胞会发生细胞凋亡,A错误;小肠上皮细胞中衰老的细胞将会发生细胞凋亡,不断完成细胞的自然更新,B正确;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属于靶细胞,机体通过细胞免疫将靶细胞裂解死亡,释放抗原,属于细胞凋亡,C错误;细胞凋亡是由
4、基因所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细胞坏死是在种种不利因素的影响下导致的细胞非正常死亡,D错误。故选B。3已知药物X对细胞增殖有促进作用,药物D可抑制药物X的作用。某同学将同一瓶小鼠皮肤细胞平均分为甲、乙、丙三组,分别置于培养液中培养,培养过程中进行不同的处理(其中甲组未加药物),每隔一段时间测定各组细胞数,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分析,下列相关叙述不合理的是( )A乙组加入了药物X后再进行培养B丙组先加入药物X,培养一段时间后加入药物D,继续培养C乙组先加入药物D,培养一段时间后加入药物X,继续培养D若药物X为蛋白质,则药物D可能改变了药物X的空间结构【答案】C【解析】本题以“探究药物X对细胞增
5、殖有促进作用,药物D可抑制药物X的作用”为载体,考查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通过分析出该实验的自变量,设置实验组和对照组,通过观察指标从而得出实验结论。根据图示,相同时间内,乙和丙两组中的细胞数目都大于甲组,由于甲组未加药物,且药物X对细胞增殖有促进作用,所以甲组为对照组,乙组和丙组为加入药物组X组,丙组后半段的细胞数目低于乙组,药物D可抑制药物X的作用,说明丙组培养一段时间后又加入了药物D,因此乙组加入了药物X,丙组先加入药物X,后加入药物D,故AB正确,C错误;若药物X为蛋白质,药物D可抑制药物X的作用,因此D可能改变了药物X的空间结构,使得药物X失去活性,D正确。【点睛】解答此题关键能从题干
6、中药物D和药物X的作用,分析出两种药物对培养液中细胞数目的影响,从而分析出乙组和丙组所加的药物种类,从而对选项作出正确的判断。考点突破1高等动物胚胎干细胞分裂过程中,发生在同一时期的是( )A核糖体的增生和环沟的形成 B染色体的出现和纺锤体的出现C染色单体的形成和着丝粒的分裂 D中心体的复制和染色体组数的加倍【答案】B【解析】核糖体的增生发生在分裂间期的G1期,环沟的形成发生在有丝分裂末期,A错误;染色体和纺锤体的出现均发生在有丝分裂前期,B正确;染色单体的形成在分裂间期,着丝粒的分裂在有丝分裂后期,C错误;中心体的复制在分裂间期的G2期,染色体组的加倍发生在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粒分裂后,D错误。
7、【点睛】高等动物胚胎干细胞的分裂方式为有丝分裂,整个细胞周期包括分裂间期和有丝分裂的前期、中期、后期、末期,根据有丝分裂各个时期的物质变化分析选项进行判断。2下列有关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内产生的自由基会攻击细胞内的DNAB癌细胞的形成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C细胞的衰老、凋亡和坏死都受基因的控制D人的造血干细胞和成熟红细胞的染色体数目都能出现周期性变化【答案】A【解析】细胞内产生的自由基会攻击细胞内的DNA,A正确;癌细胞的形成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突变的结果,B错误;细胞的衰老和凋亡都受基因的控制,但是细胞的坏死受环境的影响,不受基因控制,C错误;人的造血干细胞可
8、以连续分裂,染色体数目能出现周期性的变化,而人的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和多种细胞器,不存在DNA变化,D错误。3若某二倍体高等动物(2n=4)的基因型为DdEe,其1个精原细胞(DNA被32P全部标记)在培养液中培养一段时间,分裂过程中形成的其中1个细胞如图所示,图中细胞有2条染色体DNA含有32P。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形成图中细胞的过程中发生了基因突变B该精原细胞至多形成4种基因型的4个精细胞C图中细胞为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次级精母细胞D该精原细胞形成图中细胞的过程中至少经历了两次胞质分裂【答案】B【解析】图示细胞中,分别移向两极的由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形成的两条子染色体上同一位置的基因
9、分别为d和D,且除该基因外染色体形态无其他差异,可推测形成该细胞的过程发生了基因突变,A正确;该精原细胞至多形成3种基因型的4个精细胞,B错误;由分析可知,图中细胞为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次级精母细胞,C正确;由于图中细胞只有2条染色体DNA含有32P,说明该精原细胞至少经过2次DNA复制,则至少经历了一次有丝分裂的胞质分裂和减数第一次分裂的胞质分裂,才形成图示细胞,D正确。【点睛】已知该二倍体高等动物体细胞中染色体数量为4,分析图示细胞可知,细胞中含有4个染色体,两两分别移向两极,移向同一极的两条染色体不含染色单体,因此该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4同一个体的神经细胞与巨噬细胞的功能不同
10、。下列关于这两种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不会脱分化到受精卵的状态B细胞核中的染色体数目相同C功能不同是由于发生了细胞分化D功能差异是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形成的【答案】D【解析】神经细胞和巨噬细胞均为高度分化的细胞,细胞分裂一般是不可逆的,故二者不会脱分化到受精卵状态,A正确;同一个体中的神经细胞和巨噬细胞拥有完全相同的遗传物质,只是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而形成了不同结构和功能的细胞,所以它们的染色体数相同,B正确;功能不同是由于细胞中的遗传物质发生了选择性表达,即分化,C正确;功能的差异是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且神经细胞和巨噬细胞不会进行减数分裂,D错误。5下列关于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
11、A数量变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A染色体复制完成后核DNA数量是之前的两倍BDNA的复制和数量加倍都发生在细胞分裂间期C着丝点分裂将导致染色体和DNA数量成倍增加D处于分裂中期和分裂末期的细胞染色体数量不同【答案】C【解析】染色体复制完成后核DNA数量是之前的两倍,染色体数目不变,A正确;在细胞分裂间期,DNA完成复制后其数目就加倍了,B正确;着丝点分裂将导致染色体数目加倍,但DNA数目不变,C错误;处于分裂中期和末期的细胞,染色体数量是不同的,中期染色体数目是末期的一半,D正确。【点睛】此题考查细胞增殖的过程及特点,侧重考查理解能力。6图1为某动物细胞分裂某个时期的示意图(仅示部分染色体)图
12、2中细胞类型是依据该动物不同分裂时期细胞中染色体数和核DNA分子数的数量关系而划分的。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图1细胞中能观察到4个染色体组,它属于图2中类型a的细胞B类型c的细胞只能出现在该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中C类型e的细胞中没有同源染色体,若取自精巢,那么该细胞是精细胞D在图2的5种细胞类型中,存在染色单体的细胞有b、d【答案】B【解析】图1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能观察到4个染色体组,它属于图2中类型a有丝分裂后期,A正确;c可以是体细胞也可以是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细胞,B错误;类型ee细胞为精细胞、卵细胞或极体,故e的细胞中没有同源染色体,若取自精巢,那么该细胞是精细胞,C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通用版 2023 高考 生物 二轮 复习 小题必练 细胞 生命 历程 解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