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新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人教版9 捕获光能的色素和结构及光合作用过程作业.docx





《2023届新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人教版9 捕获光能的色素和结构及光合作用过程作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届新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人教版9 捕获光能的色素和结构及光合作用过程作业.docx(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课时质量评价(九)(建议用时:40分钟)一、选择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1下列对探究温度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实验甲)、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实验乙)、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固定装片(实验丙)、测量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对不同波长光的反应来绘制的作用光谱(实验丁)的叙述,正确的是()A实验甲:pH和淀粉用量均属于无关变量,可以任意设定温度B实验乙:该实验为对照实验,有氧组为对照组、无氧组为实验组C实验丙:可以通过显微镜观察染色体形态、位置和数目来判断具体分裂时期D实验丁:作用光谱中类胡萝卜素在红光区吸收的光能可用于光反应中ATP的合成C解析:实验甲是探究温度对淀粉酶活性的影
2、响实验,其自变量是温度,不能随意设置,A错误;实验乙是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该实验为对比实验,有氧组与无氧组均为实验组,无对照组,B错误;实验丙是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实验,该实验可以通过显微镜观察染色体形态、位置和数目来判断具体分裂时期,C正确;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蓝紫光,因此实验丁中作用光谱中类胡萝卜素在蓝紫光区吸收的光能可用于光反应中ATP的合成,D错误。2(2021海南调研)下列有关“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提取色素时加入SiO2的目的是防止研磨中色素被破坏B画滤液细线时要等上一次滤液线干燥后再进行画线C研磨时一次性加入足量无水乙醇的提取效果最好D分离色素时
3、,滤液细线浸入层析液中会导致色素带变浅B解析:提取色素时需要加入一些特定试剂,加入SiO2的目的是使研磨更充分,加入CaCO3的目的是防止色素被破坏,A错误;重复画滤液细线时要等上一次滤液线干燥后再进行画线,B正确;研磨时无水乙醇应分次少量加入,C错误;分离色素时,滤液细线浸入层析液中会导致色素溶解在层析液中,最终滤纸上会得不到色素带,D错误。3下图为叶绿体结构与功能示意图,字母表示叶绿体的结构(A为膜结构),数字表示有关物质。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参与光合作用的色素位于图中的A部分B进入叶绿体后,通过固定形成物质C若突然停止光照,B中的含量会升高D用18O标记,可在中检测到较高放射性B解析
4、:结构A为叶绿体类囊体薄膜,参与光合作用的色素位于图中的A部分,A正确;CO2进入叶绿体后,通过固定形成C3,(CH2O)的形成还需要经过C3还原的过程,B错误;若突然停止光照,光反应合成的NADPH与ATP减少,被还原的C3减少,则B叶绿体基质中C3的含量会升高,C正确;O2中的O来源于H2O,用18O标记H2O,可在O2中检测到较高放射性,D正确。4(2021湖南怀化期末)为探究叶绿体在光下利用ADP和Pi合成ATP的动力,科学家在黑暗条件下进行了如下实验,有关分析正确的是()A黑暗的目的是与光照作对照BpH4的缓冲溶液模拟的是叶绿体基质的环境CADP和Pi形成ATP后进入类囊体腔内D类囊
5、体膜两侧的pH差是叶绿体形成ATP的动力D解析:黑暗处理的目的是避免光照对ATP的合成产生干扰,A错误;pH4的缓冲溶液模拟的是叶绿体类囊体内部的环境,B错误;ADP与Pi在类囊体薄膜上形成ATP,ATP形成后进入叶绿体基质中,C错误;分析实验结果可知,类囊体转移至pH8的缓冲溶液中,立即加入ADP和Pi有ATP产生,而平衡之后加入ADP和Pi无ATP产生,说明叶绿体中ATP形成的动力来自类囊体膜两侧的pH差,D正确。5(2021湖北黄冈模拟)下图甲表示叶肉细胞中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的过程,A、B代表物质,下图乙表示叶绿体色素分离的结果,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光合作用的光反应是在图中上进行的,而
6、暗反应是在中进行的B上产生的B物质移动到中参与C5和C3的还原C中产生的NADP移动到上接受水光解产生的氢D图乙中色素带从上往下分别是胡萝卜素、叶黄素、叶绿素a、叶绿素bB解析: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光反应是在类囊体薄膜()上进行的,而暗反应是在叶绿体基质()中进行的,A正确;类囊体薄膜上产生的B物质(NADPH)移动到叶绿体基质中,参与C3的还原,B错误;叶绿体基质中产生的NADP移动到类囊体薄膜上接受水光解产生的氢,C正确;叶绿体色素在滤纸上的分布,由上往下分别是胡萝卜素、叶黄素、叶绿素a、叶绿素b,D正确。6下图表示在一定的光照强度和温度下,植物光合作用增长速率随CO2浓度变化的情况,
7、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与D点相比,C点时细胞内NADPH的含量较高B与A点相比,B点时细胞内的C5含量较低C图中C点时光合作用速率达到最大值D图中D点以后限制光合速率的主要环境因素是光照强度或温度C解析:与D点相比,C点时细胞内CO2含量少,CO2固定产生的C3少,需要的NADPH少,因此NADPH的含量较高,A正确;与A点相比,B点时细胞内的CO2含量多,CO2固定消耗的C5多,因此C5的含量较低,B正确;图中纵轴代表光合作用增长速率,D点之前光合速率一直在增长,因此D点时光合速率最大,C错误;横坐标表示CO2浓度,D点时光合速率不再随着CO2浓度的升高而加快,说明D点时CO2不再是限制
8、因素,此时限制光合作用速率的主要环境因素是光照强度或温度,D正确。71941年,鲁宾和卡门为了研究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是否来自水,设计了如图甲的装置,得到了图乙所示的氧气中18O百分比的三个实验结果。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实验的自变量为18O标记的反应物类型B该装置加 NaHCO3溶液的目的是保持溶液pH的稳定C实验中阀门1必须打开用于收集试管中产生的气体,阀门2要保持关闭D科学家可根据在水与氧气中18O的百分比的一致性得出“氧气来自水”的结论C解析:该实验的自变量为18O标记的H2O的百分比,A错误;该装置加 NaHCO3溶液的目的是给小球藻的光合作用提供CO2,B错误;实验中阀门1必须打开
9、用于收集试管中产生的氧气,阀门2要保持关闭,C正确;可根据在水与氧气中18O的百分比和水与氧气中16O的百分比的一致性得出“氧气来自水”的结论,D错误。 8用14CO2“饲喂”叶肉细胞,让叶肉细胞在光下进行光合作用。一段时间后,关闭光源将叶肉细胞置于黑暗环境中,含放射性的C3浓度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叶肉细胞利用14CO2的场所是叶绿体基质B若a点时突然停止供应CO2,则叶肉细胞中C5浓度将会上升,C3浓度将会下降Cab段含放射性的C3浓度不变的原因是14CO2消耗殆尽Db点后曲线上升是因为黑暗条件下,叶绿体基粒不能继续产生NADPH和ATPC解析:叶肉细胞中固定CO2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新高 生物 一轮 复习 人教版 捕获 光能 色素 结构 光合作用 过程 作业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