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2023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8单元第5课时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关系讲义.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新教材)2023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8单元第5课时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关系讲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教材)2023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8单元第5课时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关系讲义.docx(2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5课时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关系课标要求1.举例说出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相互协调共同维持机体的稳态,如体温调节和水盐平衡的调节等。2.举例说明其他体液成分参与稳态的调节,如二氧化碳对呼吸运动的调节等。考点一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的比较1体液调节(1)概念:激素等化学物质,通过体液传送的方式对生命活动进行调节。(2)体液因子:激素(主要)、组胺、某些气体分子(NO、CO等)以及一些代谢产物(如CO2)。(3)实例CO2调节呼吸运动示意图选择性必修1P57“相关信息”:临床上给患者输入O2时,往往采用含有5%左右的CO2的混合气体,以达到刺激呼吸中枢的目的。2体液调节和神经调节的区别、联系和协调意义比较
2、项目神经调节体液调节作用途径反射弧体液运输反应速度迅速较缓慢作用范围准确、比较局限较广泛作用时间短暂比较长联系不少内分泌腺本身直接或间接地受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体液调节可以看作神经调节的一个环节;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也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协调意义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相互协调,共同维持内环境稳态,保证各项生命活动正常进行,机体才能适应环境的不断变化归纳提升调节特点成因分析(1)反应速度:神经调节过程中信号以局部电流形式直达效应器;而体液调节中激素等化学物质通过体液运输。(2)作用范围:神经调节过程中由反射弧决定,直达并针对效应器,作用范围准确、比较局限;而体液调节中有相应受体的细胞都可以受到有关
3、激素的调控,作用范围较广泛。(3)作用时间:神经调节过程中神经递质作用后立即被分解或移走,作用时间短暂;而体液调节中激素与靶细胞结合后产生作用后会被灭活,但是血液中的各种激素的活性可以保持一段时间,作用时间长。考向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分析1人在遇到危险等紧急情况下会出现心率加速、呼吸频率加快、警觉性提高、反应灵敏的现象,这与肾上腺髓质在内脏神经的直接支配下分泌的肾上腺素的作用有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体液调节有时可以看作神经调节的一个环节B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可能会影响神经系统的功能C在紧急情况下,肾上腺髓质分泌肾上腺素的过程属于神经体液调节D紧急因素消除后,心率不会马上恢复正常水平,说明
4、体液调节持续时间较长答案C解析不少内分泌腺本身直接或间接地受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因此体液调节有时可以看作神经调节的一个环节,A正确;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可能会影响神经系统的功能,如甲状腺激素可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B正确;在紧急情况下,在相关神经的支配下肾上腺髓质分泌肾上腺素的过程属于神经调节,C错误。2(2022海南文昌中学高三模拟)人体正常生命活动中离不开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结构基础和作用方式都不一样,所以只有体液调节存在分级调节B在炎热环境中,机体通过体液调节增加排尿量是促进散热的重要途径C激素的作用与神经系统的作用密切相关,神经系统的某些结构
5、也能释放激素D在血糖平衡调节中,胰岛素水平升高,可加速糖原合成,说明激素具有酶的催化活性答案C解析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结构基础和作用方式都不一样,但是体液调节存在分级调节,神经调节也存在分级调节,如低级中枢受到高级中枢的控制,A错误;在炎热环境中,机体通过神经调节增加排汗量是促进散热的重要途径,B错误;激素的作用往往受到神经系统的控制,神经系统的某些结构也能释放激素,如下丘脑的某些神经细胞,C正确;在血糖平衡调节中,胰岛素水平升高,可加速糖原合成,说明激素具有调节细胞代谢的作用,并没有催化作用,D错误。考点二体温调节和水盐调节1体温平衡及调节(1)体温平衡思考有人认为一个人持续发烧39 时,他
6、的产热量大于散热量。你认为对不对,为什么?提示不对。因为当一个人持续发烧39 时,产热量等于散热量体温才能维持在39 不变,如果他的产热量大于散热量,那么他的体温会继续上升。这个人的体温由37 发烧到39 的过程中是产热量大于散热量。(2)调节过程调节方式:神经体液调节。体温调节的中枢:下丘脑;体温感觉中枢:大脑皮层。感受器为温度感受器,分为冷觉感受器和热觉感受器。(感受温度变化而非绝对温度,既存在于皮肤中,也存在于黏膜、内脏器官中)人体受到寒冷刺激时,会起鸡皮疙瘩(或打寒战)时反射类型为非条件反射,该反射的反射弧:皮肤冷觉感受器传入神经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传出神经立毛肌(骨骼肌)收缩。绘出人体
7、散热量随环境温度变化的曲线。提示如图所示2水和无机盐平衡的调节(1)水盐调节机制、相关结构和参与激素(2)水盐平衡调节过程水盐平衡调节示意图血钠的平衡(3)水盐平衡的意义水和无机盐的平衡,对于维持人体的稳态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人体各种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1)源于选择性必修1P60“旁栏思考”:一般情况下,冬天人的尿较多,夏天人的尿较少的原因:冬天相比于夏天,汗液分泌减少,同时由于环境温度低,机体因代谢生成的水增加,会导致尿液量增加。(2)源于选择性必修1P62“正文小字”:K不仅在维持细胞内液的渗透压上起决定性作用,而且还具有维持心肌舒张、保持心肌正常兴奋等重要作用。(3)源于选择
8、性必修1P64“复习与提高选择题4”:醛固酮具有吸钠排钾的作用。延伸应用(1)若人体内水和无机盐都减少,但细胞外液渗透压不变,机体能进行水盐平衡的调节吗?试说明理由。提示不能。机体是靠感受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变化进行调节的,而不是直接感受水盐含量的变化。(2)某同学为减少上厕所的次数而很少喝水,你认为这种做法是否可取?为什么?提示不可取。虽然人体每天摄入和排出的水量是基本相等的,但还是需要一定的水量来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如果喝水过少,尿量就会很少,那么应通过尿液排出的体内代谢废物无法正常排出,就会造成内环境的紊乱。易错提醒水平衡调节的考查侧重于“抗利尿激素”的来源(下丘脑产生)、作用部位及作用效果
9、,此外对抗利尿激素分泌的诱发因素即渗透压变化也多有考查。解题时,可采用如下方法简洁记忆5项指标的变化(记两头联中间,即两头一致中间相反)此外,做题时常混淆“渴觉感受器”与“渴觉形成场所”前者为“下丘脑”,后者为“大脑皮层”。考向一体温调节过程的分析3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存在冷敏神经元和热敏神经元,它们的放电频率因体温变化而相应改变,如图中实线所示,C、W曲线交于S点,此点对应的温度为正常体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冷敏神经元的放电频率低于热敏神经元的放电频率时,体温低于正常值B人感染流感病毒后S点左移,干活出汗时S点右移C某人体温24小时处在S点,则该时间段的产热量大于散热量D体温持续偏高会导致
10、内环境稳态失调,需要采取降温措施答案D解析根据题目中图像的信息可知,当体温低于正常值时,冷敏神经元的放电频率高于热敏神经元的放电频率,A错误;若人体感染流感病毒后体温持续偏高,体温高于正常值,S点将右移,B错误;S点,下丘脑的温度在39,某人体温24小时处在S点,则该时间段的产热量应该等于散热量,C错误;若体温持续偏高会导致酶的活性改变,内环境稳态失调,需要采取降温措施,D正确。4某同学从温暖的教室里走到寒冷的室外,机体经过一系列调节达到相对稳定状态。在此状态下,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皮肤血管收缩,在室外的散热速率大于室内B血液中促甲状腺激素增多,会促进甲状腺激素的分泌C细胞内ATP的分解
11、速率大于合成速率D机体的热量主要来自骨骼肌和肝脏产热答案C解析寒冷时,血液中促甲状腺激素增多,会促进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增强产热,B正确;正常机体内细胞内ATP的分解速率等于合成速率,C错误;机体的产热量主要来自骨骼肌和肝脏产热,体温的恒定是机体产热量与散热量相对稳定的结果,D正确。考向二水盐调节过程的分析5(2021辽宁1月适应性测试,18)下图为人体水平衡调节机理,据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图示中的b、c分别为肾小管和集合管、渴觉中枢B图示a是由垂体分泌,并通过体液运送才能发挥作用C当血浆渗透压升高时,能感受其变化的感受器在下丘脑D由图可知通过调节水的来源和去路可以维持水的平衡答案B解析
12、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后,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刺激,下丘脑合成、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多,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增加,使尿量减少;同时大脑皮层(渴觉中枢)产生渴觉,所以图中a、b、c依次是抗利尿激素、肾小管和集合管、大脑皮层(渴觉中枢),A正确;a抗利尿激素由下丘脑分泌,由垂体释放,B错误;渗透压感受器在下丘脑,C正确;水的来源和去路的相对平衡,可以维持水的平衡,D正确。6饮水不足导致血浆渗透压升高时,抗利尿激素(ADH)分泌增加,调节肾小管和集合管细胞对水分的重吸收,机理如下图所示。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ADH由垂体合成并释放到血液,运输至靶细胞B结合ADH的受体促进ATP水解过程
13、,为M蛋白供能CH2O通过自由扩散进入肾小管和集合管腔内(B侧)DM蛋白促进过程,增加膜上水通道蛋白数量答案D解析抗利尿激素(ADH)是由下丘脑合成与分泌的,垂体释放的,A错误;H2O通过协助扩散进入肾小管和集合管腔内(B侧),C错误。考向三体温和水盐调节的实验探究题7将10只月龄、体重等相同的健康大鼠随机分为甲、乙两组,将甲组从25的实验室移至1的低温室,乙组仍在25实验室,测得其中一组的平均体温变化如下图。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该实验的目的是_,图示体温应是_组大鼠的体温,设置对照组大鼠的目的是_。(2)图中01h期间,大鼠皮肤发生的生理反应是_,大鼠还通过_(填“神经”“体液”或“神
14、经体液”)调节促进甲状腺激素分泌,还通过负反馈调节,确保甲状腺激素的分泌量不会过多。(3)对于上述甲状腺激素的负反馈调节存在两种观点。观点一:这是促甲状腺激素(TSH)直接对下丘脑进行反馈调节的结果;观点二:这是TSH通过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进而对下丘脑进行反馈调节的结果。用生理状态相同、生长健壮的大鼠为实验材料,试证实观点一或观点二,设计实验写出简要实验思路。实验设计思路:_。预期实验结果:_。答案(1)探究环境(外界)温度变化对大鼠体温的影响甲排除1(环境温度)以外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以保证本实验的结果是由1(环境温度变化)引起的(2)毛细血管收缩,汗液分泌减少神经体液(3)将生理
15、状态相同的大鼠平均分为A、B两组,测定两组大鼠血液中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的含量。将A组大鼠的甲状腺切除,B组手术但不切除甲状腺。向A、B两组大鼠注射等量的一定浓度的促甲状腺激素(TSH)溶液,饲养一段时间后,分别测定A、B两组大鼠血液中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的含量若A组TRH不减少、B组TRH减少,则观点二正确;若A组大鼠和B组大鼠TRH减少的量相等,则观点一正确解析(1)将甲组从25的实验室移至1的低温室,乙组仍在25实验室,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环境(外界)温度变化对大鼠体温的影响。由图分析可知,图示大鼠体温先降低后增加,应是甲组大鼠的体温,设置对照组大鼠的目的是排除1(环境
16、温度)以外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以保证本实验的结果是由1(环境温度变化)引起的。(3)据题意可知,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TSH对下丘脑的作用是直接作用还是通过甲状腺间接作用,所以实验分组后要分别测定两组动物血液中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的含量,通过切除甲状腺来判断是否是通过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起作用。具体实验设计思路和预期实验结果见答案。8某实验小组探究不同因素对家兔尿量的影响,将三组家兔麻醉后固定于手术台上,首先记录一定时间内各组家兔的正常尿量,接下来分别从股静脉输液给药后记录一定时间内各组家兔的尿量。结果如表所示:不同因素对家兔尿量的影响(每分钟滴数)静脉输液项目实验前实验后0.9%
17、NaCl溶液(20.0mL)6.5414.4速尿(注射利尿药物)(20.0mg)6.4887.5注射抗利尿激素(20.0mg)7.332.63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开始首先记录一定时间内家兔的正常尿量的目的是_,各组家兔的选择需要注意的是_。(2)已知血容量会影响抗利尿激素的分泌。当静脉快速注入大量0.9%NaCl溶液时,一方面由于血浆蛋白被稀释,血浆渗透压_,肾小球血浆流量和滤过率增加,尿量增多;另一方面,由于_,使得尿量增多。(3)研究表明,速尿主要通过抑制肾小管髓袢厚壁段对Na、Cl的主动重吸收,导致管腔液的Na、Cl浓度升高,使渗透压梯度差_,从而导致水的排出增多。(4)有同学提出本
18、实验设置还不严谨,则还需设置的一组实验是_。答案(1)作对照每组选用家兔多只且选用的家兔均为健康、生理状况相同(2)降低注入大量0.9%NaC1溶液后血容量增加,抑制抗利尿激素的分泌,导致肾小管和集合管细胞对水的重吸收减少(3)降低(4)只进行麻醉与手术,不进行注射,检测尿量变化重温高考真题演练1(2021河北,17改编)高盐饮食后一段时间内,虽然通过调节饮水和泌尿可以使细胞外液渗透压回归Na摄入前的水平,但机体依旧处于正钠平衡(总Na摄入多于排泄)状态。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细胞外液渗透压主要来源于Na和ClB细胞外液渗透压回归与主动饮水、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有关C细胞内液不参与细胞外液渗透
19、压的调节D细胞外液渗透压回归但机体处于正钠平衡时,细胞外液总量和体液总量均增多答案C解析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以上来源于Na和Cl,A正确;高盐饮食一段时间后,细胞外液渗透压会升高,机体可以通过主动饮水和抗利尿激素分泌的增加降低细胞外液渗透压,从而使细胞外液渗透压回归Na摄入前的水平,B正确;细胞内液可以与细胞外液相互交换成分,因此,细胞内液参与细胞外液渗透压的调节,C错误;细胞外液渗透压回归但机体处于正钠平衡时,通过调节饮水和泌尿可以使细胞外液渗透压回归Na摄入前的水平,饮水和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可以增加细胞外液总量,体液由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组成,体液的总量也会增多,D正确。2(2020江苏,
20、26)如图是人体稳态调节机制的示意图,表示相关的激素。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某同学长跑时心跳加速,血压升高,压力感受器激活心血管中枢,传出神经释放神经递质,递质作用于心脏及血管细胞膜上的_,从而降低血压,该调节方式属于_调节。(2)该同学因运动大量出汗,血浆渗透压升高,激活位于_的神经元A,促使其合成和分泌_(填的名称),进而促进肾脏对水的重吸收,该调节方式属于_调节。(3)该同学因运动体温升高,体温调节中枢通过调节皮肤血管和汗腺,增加散热;运动后,神经元B合成和分泌减少,导致、合成和分泌_,减少产热,维持体温相对稳定。激素的名称是_,其生理作用是_。答案(1)(特异性)受体神经(或负反馈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教材 2023 高考 生物 一轮 复习 单元 课时 体液 调节 神经 关系 讲义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