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考名校考前提分仿真卷生物(四)解析版(通用版).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2年高考名校考前提分仿真卷生物(四)解析版(通用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高考名校考前提分仿真卷生物(四)解析版(通用版).docx(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年高考名校考前提分仿真卷此卷只装订不密封班级 姓名 准考证号 考场号 座位号 生 物 (四)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一、选择题(36分)1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下列关于真核生物细胞内蛋白质的叙述,错误的是A蛋白质合成时
2、需要mRNA提供模板B抗体分泌前需经过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加工C叶绿素的化学本质是含有Mg2+的蛋白质D细胞器间功能的差异主要取决于蛋白质的种类【答案】C【解析】蛋白质的合成需要经过转录和翻译两个阶段,翻译的模板是mRNA,A正确;抗体是分泌蛋白,在核糖体上合成后,需要经过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加工,B正确;叶绿素不是蛋白质,C错误;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细胞器间功能的差异主要取决于蛋白质的种类,D正确。2下列关于生物学实验和研究方法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提取色素的原理是色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越大,在滤纸上扩散越快B验证淀粉酶和蔗糖酶对淀粉作用的专一性时,可用碘液替代本尼迪特试剂进行鉴定C探究酵
3、母菌的呼吸方式可以用是否产生二氧化碳来予以确定D用纸层析法分离色素滤纸条上的色素带颜色自上而下依次呈黄绿色、蓝绿色、黄色、橙黄色【答案】B【解析】分离色素的原理是色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越大,在滤纸上扩散越快,A错误;验证淀粉酶和蔗糖酶对淀粉作用的专一性时,可用碘液替代本尼迪特试剂,检测淀粉是否被分解进行鉴定,B正确;酵母菌无氧呼吸和有氧呼吸都会产生二氧化碳,故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不可以用是否产生二氧化碳来予以确定,C错误;用纸层析法分离色素滤纸条上的色素带颜色自上而下依次呈橙黄色、黄色、蓝绿色、黄绿色,D错误。3四环素能特异性地与细菌核糖体某部位结合,阻止tRNA在该位上的结合,从而抑制肽链的增
4、长和影响细菌蛋白质的合成,可以用于治疗一些细菌引起的疾病。下图表示细菌核糖体上合成蛋白质的过程,E、P、A表示核糖体上与tRNA结合的不同位点。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据图可知,色氨酸的密码子为ACCB图中的mRNA是由DNA转录后经加工形成C据图可知,四环素作用于A位点抑制了新肽键的合成D一条mRNA上可结合多个核糖体共同完成一条多肽链合成【答案】C【解析】图中携带色氨酸的tRNA的反密码子为ACC,因此色氨酸的密码子为UGG,A错误;细菌转录后形成的mRNA无需加工,B错误;四环素作用于A位点时,tRNA不能进入A位点,从而抑制了新肽键的合成,C正确;一条mRNA上可结合多个核糖体同时完成
5、多条多肽链合成,D错误。4肾上腺素既是肾上腺髓质分泌的激素,也是某些神经元分泌的神经递质。这种神经递质可与相应的受体结合,引起内脏及皮肤血管收缩,心跳加速,汗腺分泌,肝糖原分解。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肾上腺髓质分泌肾上腺素受神经的直接支配B肾上腺素可引起突触后膜发生由“电信号化学信号”的变化C肾上腺素能通过体液运输到达心脏,引起心跳加速D神经元分泌肾上腺素的过程与细胞呼吸有关【答案】B【解析】肾上腺的髓质分泌肾上腺素,受内脏神经的直接支配,A正确;肾上腺素可引起突触后膜发生由“化学信号电信号”的变化,B错误;肾上腺素也属于激素,能随体液运输达到靶器官,与靶细胞、靶细胞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C正
6、确;神经元分泌肾上腺素的过程为胞吐,需要细胞呼吸产生的能量参与,D正确。5小麦原产地在西亚的新月沃地,后来沿着丝绸之路传人我国。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传人我国的小麦与原产地小麦的基因库之间有区别B在人们拓荒种植小麦的过程中,实现了群落的初生演替C麦田群落与森林群落相比,不存在空间结构D引入外来物种均会对本地原有物种的生存构成威胁【答案】A【解析】传入我国的小麦与原产地小麦存在地理隔离,由于基因突变的不定向性和不同自然条件的选择作用,导致它们的基因库之间存在区别,A正确;在人们拓荒种麦的过程中发生了群落的次生演替,B错误;麦田群落与森林群落一样,都存在空间结构,C错误;外来物种引进后若能大量繁殖
7、,才会对本地原有物种的生存构成威胁,D错误。6中国早在诗经中,就有“田祖有神,秉畀炎火”的记载(诗小雅大田),意思是将田中害虫捉去烧掉。宋代朱熹认为这就是指夜里以火诱捕蝗虫以消灭之。雌蝗虫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X,雄蝗虫只有1条X性染色体,没有Y染色体,可表示为XO。控制蝗虫复眼正常基因(B)和异常基因(b)位于X染色体上,且基因b会使雄配子致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雄蝗虫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与其体细胞相同B基因b会使雄配子致死,所以子代蝗虫中不存在复眼异常雌蝗虫C蝗虫的群体中,仅考虑B、b基因,共4种基因型D杂合复眼正常雌体和复眼异常雄体杂交,后代中复眼正常复眼异常=11【答案】A
8、【解析】雄蝗虫由于性染色体只有一条,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体细胞多一条或少一条,A错误;基因b会使雄配子致死,所以无XbXb个体,子代蝗虫中不存在复眼异常雌蝗虫,B正确;根据分析可知,蝗虫的群体中,仅考虑B、b基因,共4种基因型,C正确。杂合复眼正常雌体基因型为XBXb,复眼异常雄体基因型为XbO,由于基因b使雄配子致死,因此两者杂交后代为:复眼正常雄性(XBO)复眼异常雄性(XbO)=11,D正确。二、非选择题(一)必考题(39分)29为了探究某地夏日晴天中午,气温和相对湿度对A品种小麦光合作用的影响,某研究小组将生长状态一致的A品种小麦植株随机地分为5组,其中1组在田间生长
9、作为对照,其余4组在人工气候室中生长作为实验组,并调节各实验组的光照、CO2浓度等条件与对照组相同,于中午12:30测定各组叶片的光合速率,实验处理和结果如下表所示,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光反应发生在叶绿体的_中,H2O在光反应中裂解为_。光反应产生的ATP可为碳反应提供_。(2)若以14CO2作为光合作用的原料,在卡尔文循环中首先出现14C的三碳化合物是_。与实验组一相比,组二的条件下的小麦叶肉细胞内RuBP的含量较_。(3)根据实验结果可推测,中午对小麦光合作用影响较大的环境因素是_,通过_(填“增加”或“降低”)麦田环境的相对湿度可降低小麦光合作用“午休”的程度。(4)在实验组中,若
10、适当提高第_组的环境温度能提高小麦的光合速率。【答案】(1)类囊体薄膜 H+、O2、电子(e)(或氧气和H) 能量和磷酸基团 (2)3-磷酸甘油酸 低 (3)相对湿度 增加 (4)四【解析】(1)光合作用分为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光反应的场所是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中,水在光反应中裂解成氧气、H+和电子(或氧气和H)。暗(碳)反应的场所是叶绿体基质,包括二氧化碳固定和三碳化合物还原两个过程,光反应产生的ATP用于碳反应三碳化合物的还原,为碳反应提供能量的同时提供了磷酸基团。(2)以14CO2作为光合作用的原料,在卡尔文循环中14CO2首先与五碳化合物RuBP在RuBP羧化酶的作用下结合形成3-磷酸
11、甘油酸。该实验是在夏季晴天中午,故与实验组一相比,组二的条件下相对湿度更高,气孔开放更多,CO2消耗的RuBP更多,故组二叶肉细胞内RuBP的含量较低。(3)根据实验结果,可以推测中午时对小麦光合速率影响较大的环境因素是相对湿度,其依据是相同温度条件下,小麦光合速率随相对湿度的增加而明显加快,但相对湿度相同时,小麦光合速率随温度的变化不明显。并可推测,增加麦田环境的相对湿度可降低小麦光合作用“午休”的程度。(4)比较实验组二、三、四组的实验数据可知,其自变量为温度,第四组光合速率最低,故可适当提高第四组的环境温度能提高小麦的光合速率。30欲研究葡萄糖摄入量对餐后血糖和尿糖的影响,某同学以正常大
12、鼠(A品系)和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模型大鼠(B品系)为实验材料进行了实验。补充下列实验思路:取A品系大鼠分为若干组,每组分别灌胃不同浓度的葡萄糖溶液,适宜时间后进行餐后血糖和尿糖检测;取B品系大鼠分为若干组,每组分别灌胃不同浓度的葡萄糖溶液,_;分析统计实验结果。回答下列问题:(1)预测实验结果(以一个坐标曲线图表示实验结果,其中横坐标为葡萄糖摄入量)。_。(2)分析与讨论:上述实验思路中,大鼠在实验前应处于空腹状态。原因是_。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模型大鼠在进食前注射胰岛素能有效减轻病症。为验证上述结论,在上述实验基础上增设若干组,其处理是_,适宜时间后进行餐后血糖和尿糖检测。若注射胰岛素后未及时
13、进食,大鼠出现低血糖症状,此时应采取的措施是_。胰岛素是由胰岛组织的_分泌的。胰岛素可以促进细胞摄取、贮存和利用葡萄糖,还可抑制_,从而发挥降血糖的作用。同时,胰岛素可以促进_,从而使大鼠在正常情况下无尿糖。【答案】相同时间后进行餐后血糖和尿糖检测 (1) (2)减少大鼠原来的血糖水平对实验结果的干扰 取B品系大鼠分为若干组,注射胰岛素后分别灌胃不同浓度的葡萄糖溶液 补充葡萄糖溶液 胰岛B细胞 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 肾小管对过滤液中葡萄糖的吸收【解析】实验设计遵循单一变量原则,欲研究葡萄糖摄入量对餐后血糖和尿糖的影响,选取正常大鼠(A品系)和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模型大鼠(B品系)为实验材料,其他
14、条件应该相同。(1)A品系是正常大鼠,自身能合成胰岛素,灌胃葡萄糖后,可以分泌 胰岛素降低血糖,因而餐后血糖上升比较缓慢,尿糖量较低;B 品系大鼠不能合成胰岛素,灌胃葡萄糖后,血糖浓度高于A品系,而后葡萄糖随尿液排出,尿糖量也高于A品系大鼠。(2)为了减少大鼠原来的血糖水平对实验结果的干扰,上述实验中大鼠在实验前应处于空腹状态。要验证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模型大鼠在进食前注射胰岛素能有效减轻病症,需要取B品系大鼠分为若干组,注射胰岛素后分别灌胃不同浓度的葡萄糖溶液,在适宜时间后进行餐后血糖和尿糖的检测。若注射胰岛素后未及时进食,大鼠出现低血糖症状,此时应采取的措施是立即补充葡萄糖溶液。胰岛素是由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年高 名校 前提 仿真 生物 解析 通用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