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考版)2023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特训卷单元清通关07生物的变异育种和进化.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统考版)2023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特训卷单元清通关07生物的变异育种和进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统考版)2023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特训卷单元清通关07生物的变异育种和进化.docx(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单元清通关卷(七)生物的变异、育种和进化(满分:100分 时间:90分钟)一、选择题(本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2022湖北省襄阳市五中模拟下列关于遗传、变异及进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各种生物的性状都是通过DNA遗传给后代的,DNA是遗传物质B大多数染色体结构变异对生物体是不利的,有的甚至会导致生物体死亡C基因中碱基序列的改变有可能导致它所编码的蛋白质及相应的细胞功能发生改变D可遗传变异为进化提供原材料,自然选择促进生物更好地适应特定的生存环境22022山东潍坊市一模甲基磺酸乙酯(EMS)可用来创建突变体库,EMS主要通过鸟嘌呤烷基化后与胸
2、腺嘧啶配对进而引发突变,在植物组织培养中,利用EMS处理获得突变体是育种的重要手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EMS处理获得的突变大多是有利突变BEMS诱变处理导致基因中发生碱基对缺失C应该用EMS处理愈伤组织以获得较多突变体D组织培养过程中细胞在分化时最易诱发突变32022陕西省西安市六中模拟某动物一对染色体上部分基因及其位置如下图所示,该动物通过减数分裂产生的若干精细胞中,出现了以下6种异常精子。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编号123456异常精子AB_CDAb_DAB_CdaB_CCDaB_DCab_CDA.1和6属于同一变异类型,发生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B2、4、5同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都一定
3、发生了染色体片段断裂C3发生的变异一般不改变碱基序列,是变异的根本来源D以上6种异常精子的形成都与同源染色体的交叉互换有关42022四川省眉山一中模拟下图是某基因型为AABb的生物(2n4)的细胞分裂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图甲正在进行减数第二次分裂B图甲所示分裂过程中可能发生基因重组C图乙中和上相应位点的基因A、a一定是基因突变造成的D图乙细胞中染色体、染色单体和核DNA数量之比为11252022辽宁沈阳市一模下列关于可遗传变异的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染色体结构变异可导致果蝇棒状眼的形成B基因重组可发生在细胞减数分裂的四分体时期C基因突变改变了基因结构但并未改变基因的数目D染色体数目
4、的变异可改变基因数目或基因排列顺序62022广东省蛇口育才中学模拟下图表示培育新品种(或新物种)的不同育种方法,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过程自交的目的不同,后者是筛选符合生产要求的纯合子B过程的育种和过程的育种原理相同,均利用了染色体变异的原理C过程的育种方法能产生新的基因型,过程的育种方法能产生新的基因D图中A、B、C、D、E、F中的染色体数相等,通过过程产生的新物种的染色体数是B的两倍72022湖南永州市二模人21号染色体上的短串联重复序列(STR,一段核苷酸序列)可作为遗传标记,对21三体综合征作出快速的基因诊断(遗传标记可理解为等位基因)。现有一个21三体综合征患儿,遗传标记的基因型为
5、,其父亲该遗传标记的基因型为 ,母亲该遗传标记的基因型为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假设同源染色体的联会和分离是正常的,那么该遗传标记未发生正常分离的最可能是()A初级精母细胞 B初级卵母细胞C次级精母细胞 D次级卵母细胞82022河南省登封市一中模拟八倍体小黑麦(8N56)是六倍体普通小麦和黑麦杂交后经人工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而形成的,据此可推断出()A普通小麦与黑麦之间不存在生殖隔离B秋水仙素能促进染色单体分离使染色体数目加倍C八倍体小黑麦的花药离体培养出来的植株是四倍体D八倍体小黑麦产生的单倍体植株不可育92022江西省鹰潭市模拟用物理因素或化学因素处理生物后,可能诱发基因突变而改变生物的某些性
6、状。下列处理过程最可能引发基因突变,并由此产生相应实验结果的是 ()A.用缺镁的“完全培养液”培养水稻幼苗,幼苗叶片失绿变黄B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处理未受粉的番茄雌蕊,获得无子果实C用X射线等射线综合处理青霉菌,获得青霉素高产菌株D用含有S型肺炎双球菌DNA的培养基培养R型细菌,获得S型细菌102022山东青岛模拟选取生理状况相同的二倍体草莓(2N14)幼苗若干,随机分组,每组30株,用不同浓度的秋水仙素溶液处理幼芽,得到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该实验的自变量有两个B高倍镜下观察草莓茎尖细胞的临时装片,发现有的细胞分裂后期的染色体数目为56C.秋水仙素与龙胆紫一样属于碱性
7、染料,能对染色体着色,从而诱导染色体加倍D实验表明:用质量分数为0.2%的秋水仙素溶液处理草莓幼苗的幼芽1d,诱导成功率最高112022安徽省安庆市七中模拟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自由交配是保持种群基因频率不变的充分条件B自然选择直接对生物个体的表现型进行选择C.新物种的产生不一定都要经过地理隔离D“精明的捕食者”策略有利于保持生物多样性122022江苏省如皋中学模拟研究小组对某公园的金鱼草种群进行调查及基因鉴定,得知红花(CC)金鱼草35株、粉红花(Cc)40株、白花(cc)25株。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金鱼草种群中全部C和c的总和构成其基因库B不同花色数量的差异是由适
8、应环境的变异造成的C基因重组产生的粉红花为自然选择提供选择材料D种群中C的基因频率为55%,Cc的基因型频率为40%132022浙江省温州二中模拟下图是某种动物的生活区域被一条20米宽、南北向的公路和一条也是20米宽、东西向的铁路分割成大小相等的四个区域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该物种的基因多样性可能会增加B地理隔离影响该物种个体间的基因交流C该物种在四个区域内的生存斗争均可能加剧D该物种在区域进化方向不同的主要原因是突变和基因重组142022河北省秦皇岛市一中模拟下列关于生物变异和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A种群之间的生殖隔离必须经长时间的地理隔离才能实现B人工繁育的大熊猫放归自然将改
9、变保护区内大熊猫种群的基因频率C在生物的变异过程中,非同源染色体之间交换部分片段,属于突变D基因频率改变的快慢与其控制的性状对环境适应的程度有关152022山西省长治市六中模拟下图为一只果蝇两条染色体上部分基因分布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朱红眼基因ca、辰砂眼基因v为非等位基因B在减数分裂四分体时期,基因cb与基因w互换实现了基因重组C常染色体DNA上碱基对的增添、缺失和替换一定导致基因突变D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基因ca、cb、v、w不会出现在细胞的同一极162022广东韶关模拟已知三体豌豆(2n1)减数分裂形成的n1型雄配子不能成活,而雌配子则育性正常,现有一株2三体(指2号染色体为
10、3条的生物)高茎豌豆,收集该植株的种子种植,若子代高茎矮茎为()A10,则亲本基因型是AA,决定株高的基因不位于2号染色体上B31,则亲本基因型是Aa,决定株高的基因位于2号染色体上C21,且高茎豌豆中三体的比例为7/12,则亲本基因型是AaaD181,且染色体数目正常的比例为1/2,则亲本基因型是AAa172022吉林省松原市实验中学模拟下图是培育三倍体无子西瓜的流程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四倍体西瓜能进行正常的减数分裂B秋水仙素能抑制细胞分裂前期纺锤体的形成C上述三倍体无子西瓜的育种原理是染色体数目变异D三倍体植株所结的无子西瓜一定不会形成种子182022黑龙江省绥化市模拟假设某一地区白
11、化病的致病基因频率为a,红绿色盲的致病基因频率为b,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致病基因频率为c。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该地区正常个体中白化病致病基因携带者所占的比例为2a/(1a)B该地区男性个体中患红绿色盲的个体所占的比例为b2C该地区女性个体中不患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个体所占的比例为(1c)2D该地区女性个体中同时患红绿色盲和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个体所占的比例为b2(2cc2)192022浙江省龙泉中学模拟肝豆状核变性是先天性铜代谢障碍疾病。临床上以肝损害、锥体外系症状与角膜色素环等为主要表现。下图表示某患者家系的遗传图谱及用DNA凝胶电泳的方法得到的该患者家系的基因带谱,据图分析,下列推断正确
12、的是()A凝胶电泳法利用碱基互补配对的原理将同源染色体上的两个基因分开B该疾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C2号为该病携带者,5号为杂合子的概率是2/3D1号和2号再生一个正常男孩的概率是3/8202022江西九江模拟下列说法正确的有()同一生物体在不同时刻产生精子或卵细胞,染色体数一般是相同的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性状分离是指杂种显性个体与纯种隐性个体杂交产生隐性后代女儿的性染色体必有一条来自父亲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可以控制性别受精卵中全部的遗传物质,来自父母双方的各占一半有些植物没有X、Y染色体,但有雌蕊和雄蕊A BC D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60分。)21(15分)2022广东韶关
13、市模拟大豆抗花叶病毒性状(以下简称抗病)和抗胞囊线虫性状(以下简称抗虫)各受一对基因控制且独立遗传,科研人员从野生大豆资源库中筛选出纯系的抗病、抗虫品系(甲),与不抗病、不抗虫但具有高产、高油等具有多种优良性状的品种(乙)杂交,流程如下:注:F2、F3是指从当前世代中筛选出的符合育种要求的个体。(1)杂交育种依据的原理是_,大豆自然状态下是自花受粉作物,故异花授粉前,需对母本进行_等操作。(2)从F2代开始筛选出符合要求的植株与_进行多轮回交,目的是_。F3中具有抗虫、抗病的比例占_。(3)若大面积连续种植该大豆品系,其抗病能力会减弱甚至丧失,从变异与进化的角度分析可能的原因是_、_。22(1
14、5分)2022安徽省模拟脆性X染色体综合征是一种X连锁智力低下的疾病,在X染色体长臂末端有一脆性部位(细丝部位),是X染色体上F(显性)基因CGG重复过度扩增突变成f基因导致的。请回答下列问题:(1)脆性X染色体综合征_(填“能”或“不能”)通过显微镜检测,为什么?_。(2)某同学推测CGG重复过度扩增会导致相应基因编码蛋白氨基酸数量增多,该推测科学吗? _,原因是_。(3)不携带致病基因人群中大约1/230的女性和1/360的男性携带一个所谓的前突变(F基因),其本身并无症状,但女性传递给子女时,会进一步扩增CGG变成f基因。某健康女性(无致病基因)与一健康但带前突变的男性结婚,其子女患该病
15、的概率为_。为什么患病的一定不是女儿?_。23(15分)2022江西省赣州市二中模拟大豆是雌雄同花植物,科学家从大豆种群中分离得到一株雄性不育单基因突变体甲,为确定其遗传机制,进行了以下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1)雄性不育突变体甲的出现,可能是因为基因的碱基对发生了_,导致其基因结构发生了改变。(2)让野生型大豆与该雄性不育突变体甲进行杂交,F1均为雄性可育,F1自交得F2,其中雄性可育雄性不育31,说明雄性不育属于_性状,该性状的遗传遵循_。(3)已知大豆M基因的隐性突变也会导致雄性不育(雄性不育突变体乙),科学家为确定两种突变体是否属于同一突变基因,做了以下实验:将雄性不育突变体乙与野生型
16、大豆杂交得到F1,再将F1与雄性不育突变体甲进行杂交,得到F2。若F2_,则说明二者都属于M基因发生的突变。若F2_,则说明二者属于不同基因发生的突变。24(15分)2022广东佛山一中一模1万年前,科罗拉多大峡谷中的松鼠被一条河流分隔成两个种群,两个种群现在已经发生明显的分化。研究人员指出,经过长期演化已经形成两个物种,如图所示。(1)结合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分析可知,a、c分别表示_;b表示_。(2)的存在说明了_,物种1、2的形成过程需要经过_三个环节。(3)松鼠种群中存在控制毛色的一对等位基因(A黑色,a浅色)。原松鼠种群中AA、Aa、aa的基因型频率分别为20%、50%、30%,环境变化
17、后,峡谷北侧山高林密,生活于其中的松鼠种群中基因型为AA、Aa的个体数量在一年后各增加 20%,基因型为aa的个体数量减少20%,则一年后a的基因频率为_。单元清通关卷(七)生物的变异、育种和进化1A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少数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A错误;变异具有多害少利性,B正确;基因可控制蛋白质的合成,因此基因中碱基序列的改变有可能导致它所编码的蛋白质及相应的细胞功能发生改变,C正确;可遗传变异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自然选择是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可促进生物更好地适应特定的生存环境,D正确。2CEMS处理使植物细胞突变率提升,获得更多突变体,但是基因突变具有多害少利性,得
18、到的突变大多是有害突变,A错误;鸟嘌呤原本是与胞嘧啶配对,而EMS使得鸟嘌呤烷基化后与胸腺嘧啶配对,这是错误配对导致碱基对替换,B错误;由于基因突变主要发生在DNA复制时期,而愈伤组织具有持续的细胞分裂能力,故处理后可获得较多突变体,C正确;由于基因突变主要发生在DNA复制时期,所以细胞分裂时期最易诱发突变,D错误。3B题图中1和6的变异类型为基因突变或基因重组中的交叉互换,发生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或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四分体时期,A错误;题图中2、4、5均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分别发生了缺失、重复和倒位,因而都一定发生了染色体片段断裂,B正确;题图中3发生的变异是基因突变,会改变碱基序列,C错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统考 2023 高考 生物 一轮 复习 特训卷 单元 通关 07 变异 育种 进化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