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课件:基因分离定律及其应用.pptx





《【课件】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课件:基因分离定律及其应用.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件】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课件:基因分离定律及其应用.pptx(4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第13讲讲 基因的分离定律基因的分离定律豌豆:两性花,闭花授粉,自然条件下只能自己给自己授粉,自然条件下是纯种单性花:雌雄单性花:雌雄同株异花(同株异花(玉米玉米、黄瓜)和雌雄异株(银杏)黄瓜)和雌雄异株(银杏)一、相关概念一、相关概念自交:植物的自花植物的自花(或同株异花或同株异花)受粉;受粉;基因型相同的动物个体间的交配基因型相同的动物个体间的交配杂交:基因型不同的同种生杂交:基因型不同的同种生 物体之间相互交配。物体之间相互交配。自由交配自由交配(或随机交配或随机交配)纯合子:遗传因子组成相同的个体(纯合子:遗传因子组成相同的个体(AA/aa/AAbb/AABBcc)。纯合子能够)。纯
2、合子能够 稳定遗传,自交后代不会发生性状分离稳定遗传,自交后代不会发生性状分离AAaaAAaa是不是纯合子?是不是纯合子?性状:生物体的形态特征或生理特征的总称。生物体的形状、颜色和血型等都属于生物体的性状。相对性状:同种生物的同一性状的 不同表现类型,如豌豆植花植株有高茎与矮茎;果实的圆粒与皱粒子叶的颜色黄色与绿色遗传学中的一些常见符号遗传学中的一些常见符号P:表示亲本:表示母本:表示母本:表示父本F F:表示子代:表示子代:表示杂交:表示杂交:表示自交:表示自交F F1 1:表示子一代:表示子一代1.1.豌豆作为豌豆作为实验材料的优点豌豆作为豌豆作为实验材料的优点(1 1)自花自花传传粉粉
3、(自交)(自交),闭花闭花受受粉粉,在自然状态下一般都是,在自然状态下一般都是纯种纯种。(2 2)具有多对稳定、易于区分的具有多对稳定、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相对性状(3 3)子代)子代数目多,数目多,便便于统计分析于统计分析(4 4)繁殖周期短)繁殖周期短相对性状:同种生物的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相对性状:同种生物的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玉米、果蝇玉米、果蝇(染色体数(染色体数目少)目少)作为遗传实验材作为遗传实验材料的优点料的优点二、一对相对形状的豌豆杂交实验二、一对相对形状的豌豆杂交实验1.去雄(花粉未成熟前花粉未成熟前)2.套袋(防止其它花粉干扰)防止其它花粉干扰)3.传粉(将父本
4、的花粉授于母本将父本的花粉授于母本)4.套袋(防止其它花粉干扰)防止其它花粉干扰)2.豌豆杂交过程豌豆杂交过程提出问题提出问题 作出假说作出假说 演绎推理演绎推理 实验验证实验验证 得出结论得出结论高茎高茎矮茎矮茎P PF F1 1高茎高茎F F2 2高茎高茎矮茎矮茎比例比例 3 3 :1 1为什么为什么F F1 1只有高茎?只有高茎?为什么为什么F F2 2中出现矮茎?中出现矮茎?显性性状:显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两纯合亲本具有相对性状的两纯合亲本杂交,杂交,F F1 1表现出来的性状。表现出来的性状。隐性性状隐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两纯合亲本:具有相对性状的两纯合亲本杂交,杂交,F F1
5、1未表现出来的性状。未表现出来的性状。F F2 2中出现中出现3 3:1 1的性状分离比的性状分离比是偶然的吗是偶然的吗?性状分离:性状分离: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3.3.发现分离过程发现分离过程假说演绎法假说演绎法提出问题提出问题 作出假说作出假说 演绎推理演绎推理 实验验证实验验证 得出结论得出结论DDDD高茎高茎矮茎矮茎ddddP PF F1 1配子配子D Dd dDdDd高茎高茎F F2 2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显性性状由显性性状由显性遗传因子显性遗传因子决定,如高茎用大写字母决定,如高
6、茎用大写字母表示表示隐性性状由隐性性状由隐性遗传因子隐性遗传因子决定,如矮茎用小写字母决定,如矮茎用小写字母表示表示配子形成时,成对的配子形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遗传因子彼此分离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随机的体细胞中遗传因子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成对成对存在的存在的高茎高茎矮茎矮茎比例比例3 3 :1 1雄配子雄配子雌配子雌配子1/2D1/2D1/2d1/2d1/2D1/2D1/2d1/2d1/4DD1/4DD高高茎茎1/4Dd1/4Dd高茎高茎1/4Dd1/4Dd高茎高茎1/4dd1/4dd矮茎矮茎提出问题提出问题 作出假
7、说作出假说 演绎推理演绎推理 实验验证实验验证 得出结论得出结论F F1 1DdDd高茎高茎矮茎矮茎ddddD Dd dd dDdDd高茎高茎矮茎矮茎dddd配子配子测交后代测交后代预期结果:测交后代高茎与矮茎的比例为预期结果:测交后代高茎与矮茎的比例为1111测交:测交:杂合子与杂合子与隐性纯合子隐性纯合子之间的之间的一种特殊方式的杂交。一种特殊方式的杂交。(前提:已知显隐性)(前提:已知显隐性)纸上谈兵,未做实验!纸上谈兵,未做实验!提出问题提出问题 作出假说作出假说 演绎推理演绎推理 实验验证实验验证 得出结论得出结论4.4.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实验验证实验验证做实
8、验:做实验:用杂种子一代高茎豌豆与隐性纯合子杂交用杂种子一代高茎豌豆与隐性纯合子杂交实验结果:实验结果:测交测交后代后代的的高茎与矮茎的比例接近高茎与矮茎的比例接近 1 1:1 1提出问题提出问题 作出假说作出假说 演绎推理演绎推理 实验验证实验验证 得出结论得出结论5.5.预期结果与实验结果一致预期结果与实验结果一致-得出结论得出结论实验结果:实验结果:后代中高茎植株与矮茎植株的比例接近后代中高茎植株与矮茎植株的比例接近 1 1:1 1预期结果:测交后代高茎与矮茎的比例为预期结果:测交后代高茎与矮茎的比例为1111实际结果与预期结果一致,实际结果与预期结果一致,假说正确,得出假说正确,得出分
9、离定律分离定律注意:孟德尔所在时代,没有基因和染色体概念注意:孟德尔所在时代,没有基因和染色体概念 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遗传因子成对存在,不相融合;,不相融合;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进入不同的配子的配子中,随中,随配子配子遗传给后代。遗传给后代。三、分离定律的内容和实质三、分离定律的内容和实质(1)适用范围:进行有性生殖的真核生物的核基因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一对)适用范围:进行有性生殖的真核生物的核基因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一对 遗传因
10、子分离规律。遗传因子分离规律。(2)实质:)实质: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1 2A AB b3 4C cD d同源染色体:同源染色体:非同源染色体:非同源染色体:1和和2,3和和41和和3,2和和41和和4,2和和3B和和b,C和和c,D和和d等位基因:等位基因:相同基因:相同基因:非等位基因:非等位基因:A和和AA和和B,A和和b,C和和D,C和和d位于位于非同源染色体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上的非等位基因位于位于一对一对同源染色体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上的非等位基因位于位于一条染色体一条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上的非等位基因C和和d,C和和D等等A
11、和和C,A和和c,A和和D,A和和d符合自由组合定律符合自由组合定律不符合自由组合定律,通过交叉互换实现基因重组不符合自由组合定律,通过交叉互换实现基因重组四、四、F F1 1自交得到自交得到F F2 2,F F2 2中中显:隐显:隐=3:1=3:1出现应满足的条件出现应满足的条件1.F1.F1 1形成的两种配子的数目相等且生活力相同形成的两种配子的数目相等且生活力相同雄配子雄配子D:d=1:1,D:d=1:1,雌配子雌配子D:d=1:1D:d=1:1,但雄配子:雌配子但雄配子:雌配子 1:11:12.2.雌、雄配子结合的机会相等雌、雄配子结合的机会相等3.3.F F2 2不同基因型的个体存活
12、率相等不同基因型的个体存活率相等5.5.一对基因控制一对基因控制一对相对性状一对相对性状4.4.显性基因对隐性基因显性基因对隐性基因完全完全显性(显性(杂合子为显性性状)杂合子为显性性状)6.6.子代数目足够多子代数目足够多,符合统计学要求符合统计学要求五、性状分离比模拟实验五、性状分离比模拟实验五、五、分离定律题型与应用分离定律题型与应用1.1.显显性性状性性状、隐性性状的判断、隐性性状的判断(1)(1)根据根据子代性状子代性状判断判断若给出的生物材料为纯种若给出的生物材料为纯种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子代只出现一种性状子代只出现一种性状子代所出现的性状为
13、显性性状子代所出现的性状为显性性状定义法定义法若给出的生物材料不知是否是纯种若给出的生物材料不知是否是纯种自交法自交法植物植物 甲甲出现甲、乙性状出现甲、乙性状甲性状为显性性状甲性状为显性性状 甲甲全为甲性状全为甲性状甲为纯合子,甲为纯合子,但确定不了显隐性但确定不了显隐性杂交法杂交法植物植物动物(多对)动物(多对)甲甲乙乙若子代只出现一种性状若子代只出现一种性状则此性状为显性性状则此性状为显性性状甲甲乙乙若子代出现甲、乙性状若子代出现甲、乙性状确定不了显隐性确定不了显隐性但一定有一个是杂种但一定有一个是杂种 子代分别自交子代分别自交若子代甲自交出现甲、乙性状,若子代甲自交出现甲、乙性状,则甲
14、性状为显性性状则甲性状为显性性状若子代乙自交只出现乙性状,若子代乙自交只出现乙性状,则乙性状为隐性性状则乙性状为隐性性状先杂交再自交先杂交再自交先自交再杂交先自交再杂交子代出现性状分离,子代出现性状分离,亲本性状为显性性状亲本性状为显性性状例(2019海南高考)某自花传粉植物的矮茎/高茎、腋花/顶花这两对相对性状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这两对等位基因自由组合。现有该种植物的甲、乙两植株,甲自交后,子代均为矮茎,但有腋花和顶花性状分离;乙自交后,子甲自交后,子代均为矮茎,但有腋花和顶花性状分离;乙自交后,子代均为顶花,但有高茎和矮茎性状分离。代均为顶花,但有高茎和矮茎性状分离。回答下列问题。(1)
15、根据所学的遗传学知识,可推断这两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仅通过对甲、乙自交实验结果的分析进行推断的思路是_ 甲甲矮茎矮茎 乙乙腋花腋花顶花顶花 高茎高茎矮茎矮茎 顶花顶花若乙为高茎,则高茎是显性性状,矮茎是隐性性状;若乙为高茎,则高茎是显性性状,矮茎是隐性性状;若乙为矮茎,则矮茎为显性性状,高茎为隐性性状显性矮茎若乙为矮茎,则矮茎为显性性状,高茎为隐性性状显性矮茎若甲为腋花,则腋花为显性性状,顶花为隐性性状;若甲为腋花,则腋花为显性性状,顶花为隐性性状;甲为顶花,则顶花为显性性状,腋花为隐性性状。甲为顶花,则顶花为显性性状,腋花为隐性性状。(2 2)根据子代性状分离比判断根据子代性状分离比判断豌豆
16、:纯种高茎豌豆:纯种高茎纯种矮茎纯种矮茎 F F1 1高茎高茎FF2 2高茎高茎:矮茎矮茎=3:1=3:1具一对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具一对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F F2 2性状分离比为性状分离比为3131 分离比中占分离比中占3 3份的性状为显性性状份的性状为显性性状显性性状显性性状(3 3)假设法判断(假说演绎法)假设法判断(假说演绎法)用上述方法无法判断且题干中有实验过程及结果时用该方法用上述方法无法判断且题干中有实验过程及结果时用该方法例:已知牛的有角与无角为一对相对性状,由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A与a控制。在自由放养多年的一群牛中(有角的基因频率与无角的基因频率相等),随机选出1头有角公牛和6
17、头无角母牛分别交配,每头母牛只产了1头小牛。在6头小牛中,3头有角,3头无角。(1)根据上述结果能否确定这对相对性状中的显性性状?请简要说明推断过程。不能确定。不能确定。假设有角为显性性状,则有角公牛基因型为假设有角为显性性状,则有角公牛基因型为AaAa时,与时,与6 6头无角母牛(头无角母牛(aaaa)交配,)交配,每个交配组合的后代或为有角或为无角,概率各占每个交配组合的后代或为有角或为无角,概率各占1/21/2;6 6个组合后代合计会出现个组合后代合计会出现3 3头无角小牛,头无角小牛,3 3头有角小牛。头有角小牛。假设无角为显性性状,则上述亲本为假设无角为显性性状,则上述亲本为aaaa
18、AA或或aaaaAa,AAAA的后代均为无角。的后代均为无角。AaAa的后代或为无角或为有角,概率各占的后代或为无角或为有角,概率各占1/21/2,由于配子的随机结合及后代数量少,实际分离比例可能偏离由于配子的随机结合及后代数量少,实际分离比例可能偏离1/21/2;所以,只要母牛中具有所以,只要母牛中具有AaAa基因型的头数大于或等于基因型的头数大于或等于3 3头,那么头,那么6 6个组合后代合计也会出现个组合后代合计也会出现3 3头头无角小牛,无角小牛,3 3头有角小牛。头有角小牛。综合上述分析,不能确定这对相对性状中的显性性状。综合上述分析,不能确定这对相对性状中的显性性状。已知牛的有角与
19、无角为一对相对性状,由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A与a控制。在自由放养多年的一群牛中(有有角的基因频率与角的基因频率与无无角的基因频率相等角的基因频率相等),随机选出1头有角公牛和6头无角母牛分别交配,每头母牛只产了1头小牛。在6头小牛中,3头有角,3头无角。为了确定有角与无角这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用上述自由放养的牛群(假设无突变发生)为实验材料,再进行新的杂交实验,应该怎样进行?(简要写出杂交组合、预期结果并得出结论)从牛群中选择从牛群中选择多对多对有角公牛与有角母牛杂交有角公牛与有角母牛杂交若后代若后代出现出现无角小牛,无角小牛,则有角为显性性状,无角为隐性性状则有角为显性性状,无角为隐性性
20、状若后代若后代全部为全部为有角小牛,则有角为隐性性状,无角为显性性状有角小牛,则有角为隐性性状,无角为显性性状从牛群中选择从牛群中选择多对多对有角、无角的公牛母牛杂交有角、无角的公牛母牛杂交若后代若后代出现出现有角、无角小牛且有角、无角小牛且有角小牛有角小牛多于多于无角小牛无角小牛,则有角为显性性状,无角为隐性性状,则有角为显性性状,无角为隐性性状若后代若后代出现出现有角、无角小牛且有角、无角小牛且无角小牛多于有角小牛无角小牛多于有角小牛,则有角为隐性性状,无角为显性性状,则有角为隐性性状,无角为显性性状2.2.根据子代表现型及比例判断亲本表现型、基因型(基因用根据子代表现型及比例判断亲本表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课件 生物 一轮 复习 基因 分离 定律 及其 应用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