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复习:古代诗歌鉴赏 .ppt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高考语文复习:古代诗歌鉴赏 .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复习:古代诗歌鉴赏 .pptx(5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走进诗人内心世界走进诗人内心世界品味思想情感品味思想情感高考一轮复习古代诗歌阅读专题“评价古诗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也是古诗考查的重要内容。包括概括主旨,简析作品的思想意义,赏析作者的生活情趣、审美情趣和艺术风格,指出局限性。概括起来,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内容、主题的评价;二是思想感情的评价;三是作者观点态度的评价。考点剖析这个考点,在古诗鉴赏题中,出现的频率也很高。01感知高考感知高考设问方式考查角度分析两首诗后两句在情感、写法上的不同。(2022年浙江卷)两首诗歌的情感对比词人在下阕发表议论,指出如果懂得做人的道理,每天都是人日。词中谈到哪些做人的道理?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202
2、2年新高考卷)整首诗歌的思想感情请简要概括本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2020全国卷)诗的尾联提到魏了翁的名言:“不欲于卖花担上看桃李,须树头枝底方见活精神也。”结合本诗主题,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2023年新高考卷)某一段或一句诗歌的思想感情诗歌后两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2020年江苏卷)诗题为“书喜”,请结合全诗指出诗人因何而喜。(2022年天津卷)某个词、某个典故的思想感情诗中运用任公子的典故,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2016全国卷)02错因分析错因分析从近几年的高考试卷中诗歌鉴赏答题情况来看,题目的难度都不算太大,但考生答题屡屡失误,主要原因是:1.从基础知识看,知识积累不足,难
3、以迁移运用。2.从诗歌内容看,读不懂诗歌,不知诗人表达的思想情感。3.从作答步骤看,答题不够规范,内容概括不完整。4.从答题技巧看,答题技巧欠缺。有的层次不够清晰,有的阐述不够充实,有的以感代析。03知识卡片知识卡片六、儿女情长类常见诗歌情感六大类型一、忧国忧民类二、建功立业类五、送别漂泊类四、生活杂感类三、思乡怀人类一、忧国忧民类分类示例1.抒写统治者的昏庸腐朽、穷兵黩武杜牧过华清宫绝句杜甫兵车行2.反映离乱的痛苦杜甫春望3.同情人民的疾苦白居易卖炭翁4.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杜甫登高5.表达广大劳动者或正直人士的呼声,反映现实生活杜荀鹤山中寡妇二、建功立业类分类示例1.建功立业的渴望曹操
4、龟虽寿2.保家卫国的决心王昌龄从军行3.报国无门的悲伤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4.山河沦丧的痛苦陆游示儿5.年华消逝、壮志难酬的悲叹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6.揭露统治者的穷兵黩武杜甫兵车行7.理想不为人知的愁苦心情屈原涉江三、思乡怀人类分类示例1.羁旅愁思,叙写漂泊之苦,抒发孤独,凄凉、思乡之情孟浩然宿建德江、温庭筠商山早行2.感念亲情之深,思亲念友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3.边关思乡,思念亲人范仲淹渔家傲秋思4.闺中怀人王昌龄闺怨5.抒发厌恶战争、思念家乡亲人之情柳中庸征人怨6.抒发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孤独与愤慨之情杜甫登高四、生活杂感类分类示例1.寄情山水、田园的悠闲
5、王维山居秋暝2.昔盛今衰的情怀姜夔扬州慢3.借古讽今的情怀刘禹锡乌衣巷4.青春易逝的伤感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5.仕途失意的苦闷白居易琵琶行并序6.告慰平生的喜悦杜甫春夜喜雨五、送别漂泊类分类示例1.依依不舍的留恋柳永雨霖铃2.情深意长的勉励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3.坦陈心志的告白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4.思乡念亲之情李白渡荆门送别5.漂泊哀伤之情刘长卿饯别王十一南游六、儿女情长类分类示例1.对恋人的挚爱诗经静女2.对自由幸福的追求韦庄思帝乡3.对负心者的不满氓4.控诉扼杀爱情的罪恶孔雀东南飞记忆古代文人的情感寄托方向(或悲或喜)记忆古代文人的情感寄托方向(或悲或喜)喜自然(1)对自然山水景物的热
6、爱;(2)对春夏秋冬的喜欢;(3)赞美祖国大好河山。人生(1)隐逸生活闲适、自由;(2)政治得意,功业有成;(3)热爱祖国,建功立业,保家卫国的雄心壮志;(4)历经战乱后暂得安宁,亲人(友人)团聚,回归故乡。(5)对征战沙场的无畏;(6)保家卫国的壮志;悲对国家(1)山河沦丧,权臣当道,报国无门;(2)有心报国,无人举荐;(3)统治者穷兵黩武,当权者昏庸腐朽,对官吏贪婪的厌恶,戍边将领腐败无能。(4)对朝廷昏庸的失望与批判;(3)对战争的厌弃;对人民人民遭受苦难,剥削者压榨人民,同情百姓苍生。对亲人儿女情长,闺中怀人,相思不得相见,离别却又担忧。对友人(1)依依不舍的留恋;(2)离别漂泊的忧愁
7、;(3)遥遥无期的相思;(4)被贬边疆的挂念和担忧。(5)对远方朋友的关心与劝慰。悲对历史(1)昔盛今衰,王朝兴替;(2)借古讽今,以史为鉴;(3)缅怀先贤,怀才不遇;(4)统治阶级昏庸,英雄无用武处;(5)国家沦丧,对国家离乱的哀叹,壮志未酬等。对人生对自身命运不幸的哀伤:(1)科场失意,仕途坎坷;(2)人生短暂,年华易逝;(3)年华已老,壮志未酬;(4)对羁旅漂泊天涯的忧愁,客居他乡,羁旅愁思,旅途劳顿,孤独寂寞;(5)人生无常,伤春悲秋。(6)理想不为人知的愁苦心情(7)遭贬后仍不忘为国效力、关注黎民,担忧无用武之地的矛盾心理04题型探究题型探究 题型三 评价观点态度题型一 词句情感题题
8、型二 整体情感题鉴赏诗歌思想感情的3题型典故情感题 意象情感题 诗句含意题解题技巧1.抓住题目。诗歌的题目往往透露了诗歌的感情基调,抓住题目,往往就抓住了解答鉴赏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类试题的“要害”。如李白的送友人入蜀,一个“送”字便透露了诗中的惜别之情。再如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着眼题目,即可知词中所蕴含的是怀古伤今之情。(抓住题材类型。如思乡诗多抒发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闺怨诗多抒发思念征人的孤寂愁苦之情。)2.关注作者、朝代。了解作者的人生经历和创作风格,了解作者所处朝代的特点,能帮助读者快速把握作品的情感基调。3.抓住注释。命题者给出注释,介绍写作背景,用以暗示作者的创作动机及
9、诗歌的思想内容;介绍作者,用以暗示诗歌的写作风格、感情基调等。解题技巧4.抓住关键词。有些诗歌,作者会有意识地用一两个关键词来点明感情基调。如李清照的一剪梅,作者用“相思”和“闲愁”两个关键词就把这首词的思想感情揭示得清清楚楚。(把握情语,显性情感词)5.抓意象。意象就是含有情感的物象,是作者审美创造的结晶和情感意念的载体。在中国古代诗歌中,许多意象常常含有特定的意义。如:松,往往寓含坚贞的意思;梧桐,常常表现凄苦之情;柳,表示离别时的难舍之情,也含有挽留之意。以诗歌的意象作为切入点来解读诗歌的内容和作者的情感,往往可以收到令人满意的效果。提醒:掌握常见意象的象征意义 关注意象前的修饰语 注意
10、意象构成的意境氛围解题技巧6.抓典故。了解典故的关联比照。典故辞约意丰,含蓄委婉常为古人在诗词中使用。提醒:明白典故本身的含义 明白作者使用典故所表达的意思如2016年高考新课标卷金陵望汉江。7.看表达技巧。有些诗歌的思想内容和情感态度的表达主要是借助于某些特定的表达技巧,如比喻、用典、反衬、托物言志、象征等。因此,把握诗中的表达技巧,分析它们的表达特点,也是鉴赏诗歌的有效方法。【解题角度】标题显情感(提示诗歌题材;情感类词语)作者推情感(知人论世,关注作者个人生平、思想、风格)注解点情感(借助注解疏通诗歌大意;联系注释中关于作者的境况)情语明情感(愁、悲、恨、孤、客、别、思、乡)意象寓情感,
11、景物融情感(积累常见意象的寓意)典故含情感情感的把握要全面,纵观全诗,切忌以偏概全【解题步骤】思想情感+描述内容(结合诗句及其运用的表达技巧)诗歌情感题答题思路分点答题,答题规范。答题必须全面有条理,结合相关诗句指出情感仔细阅读题干,把握答题方向,明确是分析全诗还是某一联或某一句的思想感情认真读诗,判定诗歌情感类别,抓住诗中透露诗人感情态度的词语,抓住抒情句、议论句,准确把握情感选用正确的情感词概括【典题体验】(2019全国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 1415 题。题许道宁画注 陈与义 满眼长江水,苍然何郡山?向来万里意,今在一窗间。众木俱含晚,孤云遂不还。此中有佳句,吟断不相关。【注】许道宁
12、:北宋画家。14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这首题画诗写景兼抒情,并未刻意进行雕琢,却能够于简淡中见新奇。B山水是这幅画的主要元素,特别是江水,占据了画面上大部分的篇幅。C诗人透过一扇小窗远距离欣赏这幅画作,领略其表现的辽阔万里之势。D颈联具体写到苍茫暮色中的树木与浮云,也蕴含了欣赏者的主观感受。15诗的尾联有什么含意?从中可以看出诗人对这幅画有什么样的评价?(6 分)读标题:题画写意诗,点明对象。诗歌鉴赏题材复习题画写意诗概念内涵壹什么是题画诗?题画诗就是指题在画作上的诗歌或吟咏画作的诗歌。由画家本人或他人题写。诗的内容或谈论艺术的见地,或咏叹画面的意境,或抒发作者的感
13、情。这类诗把有形的的画和含蓄的诗巧妙地融为一体,从而使画意与诗情互相弥补、互相延伸、互相丰富。惠崇春江晚景宋苏轼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题 画 诗 特 点 化静为动,生动形象 变无为有,虚实结合 借题发挥,抒发情感 描绘感觉,赞赏画技贰即运用联想将画面上静止的景物人物写活写动,画中景物、人物如在读者眼前。化静为动,生动形象 题侯明明先生雨过山色清图 一川烟雨过渔矶,减瘦山围水漫圻q。白鹭低飞知羽重,花红乱坠润人衣。化静为动虚写变无为有,虚实结合画面由于受画幅的限制,不可能全方位多角度的展现所画对象的内容,所以绘画的很多内容需要我们面对画面,展开想象,想象
14、出画面应有而没有的景物。而题画诗恰好弥补了绘画的这一不足,题画诗不仅写画面上有的景物(实),而且写画面上没有的景物(虚)。惠崇春江晚景 苏轼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实写想象借题发挥,抒发情感作者借题画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也就是借题发挥。抒发自己的感情,表白自己的心志,寄托深沉的感慨,或是宣泄内心的不满。借画咏志,使画面更具生命力。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郑燮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化静为动比喻描绘感觉,赞赏画技着重从画家的画风着笔,予以适当的赞美。或者触嗅视听感觉交融,或者正面侧面互相辉映。但要注意,这种赞美
15、要切合实际,不宜过分夸大,不然流于庸俗。丹青引赠曹将军霸(节选)杜甫先帝天马玉花骢,画工如山貌不同。是日牵来赤墀下,迥立阊阖生长风。诏谓将军拂绢素,意匠惨淡经营中。斯须九重真龙出,一洗万古凡马空。铺垫对比化静为动生动形象这首诗运用联想想象,化静为动,使画面上的景物、动物、人物活动起来,使画面富有动感,更具生命力,或生动形象,便于渲染气氛,表达情感。首先要弄清哪些是画中之景,哪些是画外之景、想象之景。诗歌展开联想想象,不仅写出画面上有的景物(实),而且写画面上没有的景物(虚),体现了画外之景和画外之趣,拓展了画面内容,使画面内容丰富多彩,便于诗人抒发自己的思想情感。化无为有虚实结合叁鉴赏策略围绕
16、绘画的特点和给人感受作答。一般要答出逼真、生动形象,引人联想,给人怎样的感受等等。作者借题画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也就是借题发挥。抒发自己的感情,表白自己的心志,寄托深沉的感慨,或是宣泄内心的不满。借画咏志,使画面更具生命力。借题发挥抒发情感描绘感觉赞赏画技【典题体验】(2019全国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 1415 题。题许道宁画注 陈与义 满眼长江水,苍然何郡山?向来万里意,今在一窗间。众木俱含晚,孤云遂不还。此中有佳句,吟断不相关。【注】许道宁:北宋画家。14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这首题画诗写景兼抒情,并未刻意进行雕琢,却能够于简淡中见新奇。B山水是这幅画的
17、主要元素,特别是江水,占据了画面上大部分的篇幅。C诗人透过一扇小窗远距离欣赏这幅画作,领略其表现的辽阔万里之势。D颈联具体写到苍茫暮色中的树木与浮云,也蕴含了欣赏者的主观感受。15诗的尾联有什么含意?从中可以看出诗人对这幅画有什么样的评价?(6 分)读标题:题画写意诗,点明对象。读作者+读注释:暗示时代。诗人观画,首先看到的是盈目的江水,“苍然”写尽山之远对画家的评价和赞美构图精妙具写苍茫暮色中的树木浮云,蕴含了欣赏者的主观感受用衬托手法,表达对画家作品的由衷赞叹 C15诗的尾联有什么含意?从中可以看出诗人对这幅画有什么样的评价?(6 分)此中有佳句,吟断不相关。概括分析诗句情感题的2大步骤1
18、.准确理解关键字词,阐明诗句的表面意思,并发掘其深层含意。2.结合表达技巧甚至全诗主旨来理解诗句的深层意思和蕴含的思想感情。答题规范:1.释句意。紧扣关键词(含典故的词,含意象的词),由表及里揭示其含意。2.表感情。把句子放在全篇表达的思想感情中来分析其意义。解答理解诗句内容类试题的方法(1)含意:“此中有佳句,吟断不相关”意思是画作里蕴含着美好的诗句,但是怎么吟诵也难以与 画意相合,也吟不尽画作包含的丰富意蕴。(2)评价:从中可以看到诗人对这幅画高度赞美,称赞画之精妙。【对点训练】(2020新高考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赠赵伯鱼(节选)韩 驹 荆州早识高与黄,诵二子句声琅琅。后生
19、好学果可畏,仆常倦谈殊未详。学诗当如初学禅,未悟且遍参诸方。一朝悟罢正法眼,信手拈出皆成章。【注】韩驹(?1135),字子苍,两宋之际著名诗人。高与黄:指前辈诗人高荷与黄庭坚。参:领悟,琢磨。诸方:各地方,各方面。正法眼:这里借指事物的诀要或精义。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从诗的内容可以得知,赵伯鱼是一位勤奋好学、转益多师的诗坛后辈。B诗中使用了古语“后生可畏”,表现出作者对赵伯鱼的嘉许以及劝诫。C面对后辈的请教,作者谦逊地表示,自己所谈不多,也较为简单粗略。D诗中以禅理喻诗的内容,既可为赵伯鱼提供指点,也具有普遍的意义。2.作者主张什么样的学诗途径?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语文精品资料 新高考语文精品专题 高考作文指导 统编版高中语文课件 高考语文解题指导 高中语文学案 高考语文拓展资料 高中语文模拟试卷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