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教学课件)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pptx
《第7课+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教学课件)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7课+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教学课件)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pptx(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选官制度先秦时期世卿世禄制两汉时期察举制三国两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标准:品德、才能标准:血缘关系标准:家世、道德和才能按九品之制,初因后汉建安中天下兴兵,衣冠士族,多离本土,欲征源流,遽难委悉。魏氏革命,州郡县俱置大小中正,各以本处人任诸府公卿及台省郎吏有德充才盛者为之,区别所管人物,定为九等。及法弊也,唯能知其阀阅,非复辨其贤愚。所以刘毅云: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南朝至于梁陈,北朝至于周隋,选举之法虽互相损益,而九品及中正至开皇中方罢。-杜佑通典影响:形成门阀士族政治科举制完善历程时期时期内容内容隋炀帝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进士科始于隋大业中,盛于贞观、永徽 之际缙绅
2、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其推重谓之“白衣公卿”,又曰“一品白衫”。其艰难谓之“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其有老死于文场者,亦无所恨。故有诗云:“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王定保唐摭言卷一科举制度对于隋唐或中国历代王朝的统治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谈谈你对隋唐科举制的认识?唐宋变革轮三省六部制草诏审核执行以上三图分别是什么时候的政治体制?反映了怎样的趋势?赋税制度宰相杨炎上疏,奏曰:请作两税法,以一其名。曰凡百役之费、一钱之敛,先度其数而赋于人,量出以制入。户无土客,以见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差。不居处而行商者,在所州县税三十之一。居人之税,秋夏两征之。俗有不便者正之。其租庸杂 徭悉
3、省,而丁额不废,申报出入如旧式。其田亩之税,率以大历十四年垦田之数为准,而均征之。夏税无过六月,秋税无过十一月。德宗善而行之。唐会要租税上根据材料,归纳两税法主要内容结合地图,从“租庸调”到“两税法”,唐朝赋税制度变化的主要原因?租庸调、两税法对比表租庸调租庸调两税法两税法征收依据政府依据授田记录向人民征收租庸调中央政府确定总税额分配到各地征收征收标准不论贫富,一律缴纳定额的租庸调无论主户,客户都编入居住地户籍,依照丁壮和财产的多少定出户等征收方式每丁每年要向国家交纳粟二石,称为“租”每户按田亩纳米粟每丁每年要向国家纳绢二丈,帛三两或布二丈五尺、麻三斤,称为“调”每户依户等缴纳户税每丁每年要为国家服力役二十天,国家若不需要其服役,每丁可“纳绢代役”,称为“庸取消“租庸调”和一切杂捐、杂税,一年分夏秋两次纳税两税法简化税收名目,扩大收税对象,保证国家财政收入,减轻了政府对农民的人民控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历史精品资料 新高考历史精品专题 统编版高中历史资料 高中历史课件 高中历史学案 高中历史设计 高中历史试卷 高考历史指导 高中历史练习
链接地址:https://www.taowenge.com/p-96440837.html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