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兰亭集序》课件31张.pptx
《【高中语文】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兰亭集序》课件31张.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兰亭集序》课件31张.pptx(3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兰亭集序飘若浮云飘若浮云 矫若惊龙矫若惊龙 王羲之王羲之:东晋书法家、文学家。字逸少。为官至右丞参军,世称王右军。因与扬州刺史不和称病离郡,放情山水,弋钓自娱,以寿终,后人辑有王右军集2卷。他的行草书最能体现雄逸流动的艺术美。论者称其笔势,以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后世誉之为书圣。学习目标1有感情的 诵读并背诵课文。2理清文章线索,了解文章内容,揣摩作 者的感情。3联系时代背景,正确评价作者的生死观。知识链接一、序。一、序。序,又名“序言”“前言”,一般写在书籍或者文章的前面,也有列在后面的,称为“跋”或“后序”。序的作用在于推荐介绍某人的著作或某一文章,说明其写作过程、写作目的、主要内容或者说
2、明一些同著作或文章相关的事情,帮助读者更好地阅读和理解其内容。(其它见学与测P43)古人参加宴会时,常常一同赋诗,后公推一人作序。本文即在兰亭集会的文人们所作的诗文集的序,对集会情况作了生动的描绘,并抒发了作者的感情。王羲之及其书法王羲之及其书法 东晋书法家,有书圣之称。字逸少,祖籍琅琊,后迁居会稽(绍兴),写下兰亭集序,晚年隐居会稽下辖剡县金庭。王羲之幼年即从父辈学习书法,稍后又从当时有名的书法家卫夫人(名铄)学书。后四处游历,于是开始精研各书体势,博取众家之长,其楷书随字本身特征而赋形,出于前师但有所创新,“潇洒纵横,何拘平正”。他的行书更是别具风格,在前人行书基础上,将各家用笔、结字中的
3、一些长处加以融会贯通,创出享誉后世的行书体。他的兰亭集序被后世称为“天下第一行书”。梁武帝赞其书:“字势雄逸,如龙跳天门,虎卧凤阁,故历代宝之,永以为训。”唐太宗李世民对其书法更是情有独钟。大费周折从民间得来兰亭集序,一再把玩,临逝前又嘱咐用其真迹为自己殉葬。在他看来,羲之之书乃“尽善尽美”,“其余区区之类,何足论哉!”太宗对羲之书法是有些偏爱了,然其确有过人之处则是无可争议的。文章背景文章背景 兰亭,是东晋时期会稽郡治山阴(今浙江绍兴市)城西南郊名胜。这里山清水秀、风景幽雅,是当时名流雅士时常集会的地方。晋穆帝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三月二日,五十一岁的王羲之(当时任会稽内史)邀请友人谢安、
4、孙绰等四十一人在兰亭聚会,他们做曲水流觞之饮,当时要求每人作四言、五言诗各一首。之后王羲之将诸名家及诗作一一记录集结成集,是为兰亭集,并为此集作序一篇,这就是兰亭集序。王羲之写这篇序时,已经喝醉了酒,下笔如有神助,醒后自己也感到惊异;他日更书数十本,比起原来的这一稿本,终莫能及。稿本珍藏在王家,到了唐初为太宗所得,尊为“天下第一行书”,并命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等临写了几本。被呼为“行书之龙”的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在古代书迹里,像一盏灿烂的明灯,照耀着东晋以来我国书体的前进道路。文化常识文化常识(1)纪年法:A.干支纪年(岁在癸丑)B.帝王年号(宣德间)C.王公纪年(赵惠文王16年)D.年号干支
5、并用(顺治二年乙酉四月)(2)暮春(孟春、仲春、季春)(3)修禊:中国古代民间的一种风俗,古人视暮春三月是万物萌生的时节,早在周代,人们在三月的第一个巳日到河边以香草浸水沐浴,祛病除邪,诗经、周礼中都有记载。孔子和子路、曾皙、冉有等一起谈论志向时,当问到曾皙时,他答说:“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曾皙的春风沂水、民生和乐大得孔子赞赏。(论语先进)南北朝丘迟在与陈伯之书中也说:“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想以江南暮春之美景、故国之思激发屈膝事敌的陈伯之幡然悔悟。可见暮春三月是人间一段最美的时光。又因为修禊,可知是3日,古人在这一天举行祈
6、福消灾的仪式,这是一个吉祥美好的日子!第一课时第一课时一、检查预习。字音、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学与测P42)二二、作者介绍和写作背景(学与测P43)三、整体感知,理清思路,赏读课文。1.欣赏配乐朗读,在课前预习的前提下,熟悉抑扬顿挫的朗读,并尝试体察兰亭集序的写作思路与诗人的情感变化。从文中找出能概括从文中找出能概括作者的情感变化的几个词。作者的情感变化的几个词。明确:明确:“乐乐”、“痛痛”、“悲悲”。2.赏读第1、2段。思考:作者“乐”在何处?(从文中找出相应的语句)明确:暮春之初,会於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良辰)群贤毕至,少长咸集。(贤人)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
7、流激湍,映带左右(美景)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乐事)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闲景)合作探究合作探究 文章第1、2段概述了兰亭集会的情况,说说作者为什么会有“信可乐也”的感受?明确:一、前来聚会的人多。“群贤毕至,少长咸集”;二、聚会地点环境优美。“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急湍,映带左右”;三、聚会时的活动的活动雅洁有趣。“流觞曲水”是文人雅士喜欢的游乐形式,“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友情”;四、聚会时天气晴朗。正值春日,“天朗气清,惠风和畅”,可以“游目骋怀”,“极视听之余”。也可以概括为两个原因:易逝一觞一咏
8、,足以畅叙幽情;一是可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第二课时第二课时【自主学习自主学习】一、检查学生第1、2段的背诵情况。二、赏读第3段。思考:作者“痛”在何处?从文中找出相应的语句。明确: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形骸之外。(解析:作者概括了两种生活态度一是把自己的胸怀抱负,在室内畅谈,谈玄论道,即“悟言一室之内”;一是归隐山林,就着自己所喜爱的事物,就着自己所喜爱的事物,寄托自己的情怀,不受约束,放纵无羁地生活,寄情于山水,寻求生命的意义。)第二课时第二课时二、赏读第3段。思考:作者
9、“痛”在何处?从文中找出相应的语句。【自主学习自主学习】一、检查学生第1、2段的背诵情况。第二课时第二课时【自主学习自主学习】一、检查学生第1、2段的背诵情况。第二课时第二课时二、赏读第3段。思考:作者“痛”在何处?从文中找出相应的语句。【自主学习自主学习】一、检查学生第1、2段的背诵情况。第二课时第二课时 虽虽取取舍舍万万殊殊,静静躁躁不不同同,当当其其欣欣於於所所遇遇,暂暂得得於於己己,快快然然自自足足,曾曾不不知知老老之之将将至至。及及其其所所之之既既倦倦,情情随随事事迁迁,感感慨慨系系之之矣矣。(解析:无论哪一种生活态度,人们无不陶醉于一时的快乐,追求暂时的满足,又在一时的陶醉和满足中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语文 兰亭集序 2023 2024 学年 统编 选择性 必修 下册 课件 31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