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适用2023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热点突破练7生态文明建设.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新教材适用2023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热点突破练7生态文明建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教材适用2023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热点突破练7生态文明建设.docx(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7.生态文明建设微网构建考向探析近年来,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与经济的迅速发展,人类越来越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我国对环境保护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并提出了一些治理环境的理念和观点。这些理论和观点与生物学科中生态环境的保护相关内容高度契合,近几年高考试题中以生态文明建设、生态农业为背景和切入点的试题已悄然出现,试题可结合大气污染、水污染、垃圾处理、生态恢复等方面进行考查。针对练习1.(2022山东模拟)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定不移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强烈意识和绿色发展理念,大力推进湿地保护与修复。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湿地生态系统可因地制宜建设成公园
2、,作为人们休闲的好去处,这是生物多样性间接价值的体现B.随着退耕还湿的推进,湿地的生物多样性增加,这是由于生活在其中的生物发生了适应性变异,更加适应环境C.鸣翠湖国家湿地公园中的中华秋沙鸭粪便中的能量不属于自身同化能量的一部分D.湿地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大于农田生态系统,是由于湿地中生物的数量更多2.(2022江西上饶二模)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第一阶段会议于2021年10月11日在云南昆明召开,这与云南良好的生态环境及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资源密不可分,大会以“生态文明: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为主题,旨在倡导推进全球生态文明建设,强调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强调尊重自然、顺应自然
3、和保护自然。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生态系统中物质可以循环利用、能量是单向流动而信息往往是双向传递的B.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C.易地保护就是将各种野生动物迁入动物园水族馆、自然保护区等进行保护D.超过25%的现代药物是从热带雨林植物中提炼出来的,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3.(2022黑龙江四模)“绿色”是北京冬奥会的鲜亮底色。在北京冬奥会上使用了生物可降解餐具,这种餐具的材料是聚乳酸,而聚乳酸是以玉米、薯类、农作物秸秆等为原料发酵得到乳酸,再聚合而成的生物降解材料。聚乳酸能被微生物完全降解为农作物的养分,实现循环再生利用,有效减少碳排放。下列有关说
4、法不正确的是()A.减少碳排放可有效缓解温室效应,有助于碳循环的平衡B.能降解这种餐具的微生物属于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C.用玉米、薯类等生物生产可降解餐具是其间接价值的体现D.绿色植物不能以聚乳酸作为能源物质,而某些微生物可以4.(2022辽宁模拟)低碳生活代表着更健康、更自然、更安全,返璞归真地去进行人与自然的活动。如今,这股风潮逐渐在我国一些城市兴起,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制定了解决碳排放达峰的行动方案,其中包括植树造林、节能减排、利用新能源等形式。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碳在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环境之间是以有机物的形式进行循环的B.植树造林、节能减排可以从根本上
5、解决碳排放的问题C.人类生活中利用石油和利用新能源对维持碳平衡没有太大区别D.自养型生物的光合作用和化能合成作用可以降低大气中的CO2的含量5.(2022海南海口模拟)我国政府倡导生态文明建设,将“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作为基本国策。近些年来,我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使整体生态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下列有关生态环境问题的叙述,错误的是()A.与食用蔬菜相比,吃牛羊肉会增大生态足迹B.人口剧增以及人类活动会加剧水资源短缺危机C.大量使用化肥、农药可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D.处理好生物与环境的协调与平衡需要考虑K值6.(2022江西新余二模)2021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扎实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各项工
6、作,优化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碳中和是指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以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碳达峰指的是碳排放进入平台期后,进入平稳下降阶段。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目前全球大气中温室气体的含量仍在增加,可能与人类活动有关B.实现碳中和有利于减轻温室效应,减缓全球气温上升C.植树造林和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有利于碳中和提前实现D.CO2、SO2等温室气体大量排放会引起全球气候变暖7.(2022山东济南模拟)十九大提出的生态文明建设有力地促进了环境的保护和修复等。下列不符合生态学相关原理的是()A.利用秸秆作为原料养殖
7、蘑菇,可以提高生态系统的能量利用率,但不能提高食物链中的能量传递效率B.化石燃料的过量燃烧是温室效应的根本原因,所以减少CO2的排放量是治理温室效应的唯一措施C.生态浮床上种植一些陆生植物可以治理因N、P富营养化造成的水体污染D.对于一些人工生态系统如养鱼池,需要人为增加一些物质和能量以增加养殖动物的环境容纳量8.(2022北京一模)中国塞罕坝林场的建设者们艰苦创业、接力奋斗,近60年来创造了荒漠变绿洲的人间奇迹,树立了世界生态文明建设史上的生动范例。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塞罕坝的变迁说明人类活动可以改变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B.塞罕坝几十年来物种丰富度逐渐增加,群落的结构变得复杂C.塞
8、罕坝成为著名旅游景区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D.塞罕坝生态系统稳定性不断提高与群落中生物种类的不断增加有关9.如图是某人工湿地生态系统中各营养级间的能量流动关系简图,相关数值用有机物干物质量表示(单位:tkm-2a-1)。请据图分析下列问题。(1)湿地中从岸边到中央区域,生物分布也有明显差异,这体现了群落的空间结构,湿地中生物有序分布的意义是。从生态系统成分的角度分析,湿地中浮游动物可以作为。(2)若该湿地在相同环境及养殖条件下,鱼虾总投放量不变,增加食鱼性鱼类的投放比例,则小型鱼虾类的产量将(填“升高”“不变”或“降低”)。小型鱼的能量只有1.2%传递给食鱼性鱼类,该数据不在10%20%这
9、一范围,据图分析,最可能的原因是。由此可知,对生态系统的利用应该适度,不应超过生态系统的,否则容易导致湿地生态系统稳定性下降。(3)湿地生态系统中存在两类食物链,一种是通过生物间捕食关系形成的捕食食物链,还有一种是以死亡生物或有机碎屑为起点的腐生食物链,使能量有效地被人们利用,其原因除了实现对能量的多级利用外,让能量更多地流向,二者同时存在,各有侧重。植物直接流入浮游动物的能量仅占浮游动物总能量的%(保留小数点后两位),这说明食物链在湿地生态系统能量流动中起更重要作用。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具有的特点。10.(2022重庆二模)重庆市万盛经开区有着70多年的企业化采煤历史,形成了180平方千米的沉陷
10、影响区。近年来,万盛加快采煤沉陷区生态环境修复,将绿色还给矿山,加快推进转型发展,把开展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山体植被恢复、水资源恢复、土地整治等与美丽乡村建设同步推进。例如,启动了青山湖生态文明建设,通过湿地恢复、景观打造、污染防控等措施,将一座功能单一的水库打造成了既能涵养生态,又能带动周边生态产业发展的国家湿地公园。请回答下列问题。(1)通过治理,湿地公园生物群落发生较大的变化,这种变化属于群落演替。湿地公园不同地段往往分布着不同的种群,同一地段上种群密度也有差别,呈现镶嵌分布,这种分布属于群落的结构,造成这种分布的因素有(答出3点即可)。(2)治理后出现了湖水清、芦苇绿、荷花红、鱼虾肥等胜
11、景。影响湖水中多种鱼类呈现一定的分层的主要因素有(至少答两点)。若要预测某种鱼的种群数量变化趋势,则需调查该种群的。通过治理提高了湿地公园的(填“抵抗力”或“恢复力”)稳定性。11.(2022山西太原一模)生态农业“田园综合体”是集现代农业、休闲旅游、田园社区为一体的乡村可持续性综合发展新模式。请回答以下相关问题。(1)区别生态农业群落和传统农业群落的重要特征是。生态农业“田园综合体”更好地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价值。(2)在生态采摘园内设置一些鸟巢,招引更多的鸟类防治害虫,从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这样做的目的是。(3)建设农村生态文明的重点工作之一是农村的污染防治。某地农民通过发展鳊鱼养殖已经逐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教材 适用 2023 高考 生物 二轮 复习 热点 突破 生态 文明 建设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