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考版2023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必修2第三单元现代生物进化理论.docx
《统考版2023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必修2第三单元现代生物进化理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统考版2023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必修2第三单元现代生物进化理论.docx(1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课堂互动探究案4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考点一比较自然选择学说和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国考5年未考)任务驱动探究突破任务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比较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基本观点_是自然选择的内因;_为自然选择提供更多的选择材料,加剧了生存斗争;变异一般是不定向的,定向的自然选择决定着生物进化的方向;生存斗争是自然选择的过程,是生物进化的动力;适者生存是自然选择的结果;自然选择过程是一个长期、缓慢、连续的过程_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_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_及_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突变和基因重组提供了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
2、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不同点没有阐明遗传变异的本质以及自然选择的作用机理,着重研究生物个体的进化从分子水平上阐明了自然选择对遗传变异的作用机理,强调群体的进化,认为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共同点都能解释_和生物的多样性、适应性易错警示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有关的3个误区(1)把“突变”误认为就是基因突变:“突变”不是基因突变的简称,而是包括“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2)变异在环境变化之前已经产生,环境只是起选择作用,不是影响变异的因素,通过环境的选择将生物个体中产生的有利变异选择出来,不利变异遭到淘汰,如喷洒杀虫剂只是将抗药性强的个体选择出来,使整个种群抗药性增
3、强,而不是使害虫产生抗药性变异。(3)把物种误认为种群:一个物种可以形成多个种群,一个种群内的各个个体必须属同一物种。同一物种的多个种群间存在地理隔离。考向分类对点落实考向一 自然选择学说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比较1.下列有关进化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任何一个物种都不是单独进化的B有利变异的逐代积累是生物进化的实质C.同一物种的两个不同种群间的地理隔离不会阻碍其基因交流D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奠定了进化论的基础,摒弃了拉马克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的观点2用达尔文进化学说的观点来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在长期有毒农药的诱导下,农田害虫产生了抗药性B.长颈鹿经常努力伸长颈和前肢去吃树上的叶子,因此
4、颈和前肢都变得很长C北极熊生活在冰天雪地的环境里,它们定向产生了适应白色环境的变异D野兔保护性的体色和鹰锐利的目光,是它们长期互相选择的结果考向二 现代进化理论基础知识的考查3.高考重组,判断正误。(1)生物进化的方向与基因突变的方向一致。江苏卷()(2)外来物种入侵能改变生物进化的速度和方向。江苏卷,T5C()(3)生物的种间竞争是一种选择过程。江苏卷,T5A()4海南卷关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错误的是()A基因的自发突变率虽然很低,但对进化非常重要B不同基因型的个体对环境的适应性可相同,也可不同C环境发生变化时,种群的基因频率可能改变,也可能不变D同一群落中的种群相互影响,因此进化的基
5、本单位是群落高考VS教材高考溯源以上内容主要源自人教必修2 P114121,相关知识的考查侧重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与达尔文进化论的比较,物种形成与生物进化的实质等。即时对练(人教必修2 P116探究改编)某地区有一种桦尺蠖,其体色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其中黑色(S)对浅色(s)为显性。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黑色基因和浅色基因哪种更能被淘汰或被保留取决于环境条件的选择B显性基因的基因频率总是越来越高C环境直接选择的是生物的基因型D深色环境下浅色基因将逐渐消失考向三 以案例分析考查对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理解5.2022云南昆明一中高三检测某岛屿内一年生的某植物种群,其个
6、体基因型均为aa型,某年外来了许多基因型为AA的种子,几年后该种群A和a的基因频率分别变化为95%、5%。以下分析错误的是()A该植物种群发生了进化B该种群所处环境可能没有发生变化C该植物种群内的个体不是进化的基本单位D该种群中有95%的个体表现出了更加适应环境的性状考向四 现代进化理论应用的考查6.江苏卷下图是某昆虫基因pen突变产生抗药性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杀虫剂与靶位点结合形成抗药靶位点B基因pen的自然突变是定向的C基因pen的突变为昆虫进化提供了原材料D野生型昆虫和pen基因突变型昆虫之间存在生殖隔离7经典高考某种兰花有细长的花矩(如图),花矩顶端贮存着花蜜,这种兰花的
7、传粉需借助具有细长口器的蛾在吸食花蜜的过程中完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蛾口器的特征决定兰花花矩变异的方向B花矩变长是兰花新种形成的必要条件C口器与花矩的相互适应是共同进化的结果D蛾的口器会因吸食花蜜而越变越长图形解读图解法构建生物进化模型8经典高考某医院对新生儿感染的细菌进行了耐药性实验,结果显示70%的致病菌具有耐药性。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孕妇食用了残留抗生素的食品,导致其体内大多数细菌突变B即使孕妇和新生儿未接触过抗生素,感染的细菌也有可能是耐药菌C新生儿体内缺少免疫球蛋白,增加了致病菌的耐药性D新生儿出生时没有及时接种疫苗,导致耐药菌形成考点二物种形成、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国
8、考5年1考)(全国卷:2018全国卷)任务驱动探究突破任务1共同进化的类型共同进化类型包含类型举例不同物种之间互利共生例如_等捕食例如_等寄生例如_等竞争例如_等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生物影响环境、环境影响生物地球上最早无氧环境_生物光合生物出现空气中有了氧气出现_生物任务2物种形成三个环节的关系图任务3地理隔离导致物种形成的过程任务4“图解法”把握物种形成的三大模式易错警示必明的两个“不等于”(1)突变基因突变基因突变是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突变”不是基因突变的简称,而是包括“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2)隔离生殖隔离隔离包括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隔
9、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只有地理隔离而没形成生殖隔离,可能产生亚种,但没有产生新物种。生殖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关键,是物种形成的最后阶段,是物种间的真正界限。生殖隔离有三种情况:不能杂交;杂交后代不能存活;杂交后代存活但不育。任务5物种形成与生物进化的比较内容物种形成生物进化标志出现生殖隔离基因频率改变变化前后生物间关系属于不同物种可能属于同一物种二者关系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_的改变,这种改变可大可小,不一定会突破_的界限,即生物的进化_导致物种的形成;进化是_变,物种形成是_变新物种的形成是长期进化的结果技能提炼对物种和进化的判断技巧(1)判断两个种群是否属于同一物种的标准,是看它们之间是否存在
10、生殖隔离,若存在生殖隔离,则一定是两个物种。(2)判断种群是否进化的标准,是看其基因频率是否发生了变化,若种群基因频率没有发生变化,则种群没有发生进化。任务6生物多样性三个层次之间的联系易错警示与物种形成有关的两个“不一定”(1)物种的形成不一定都需要经过地理隔离,如多倍体的产生。(2)生物进化不一定导致物种的形成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这种变化可大可小,不一定会突破物种的界限,即生物进化不一定导致新物种的形成。新物种一旦形成,则说明生物肯定进化了。考向分类对点落实考向一 物种形成过程的考查1.许多年前,某大峡谷中的松鼠被一条河流分隔成甲、乙两个种群。两个种群所发生的变化如下图所示
11、,表示不同的变异结果,ad表示进化的不同环节。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a表示地理隔离,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可能出现生殖隔离Bb过程表示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二者可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Cc过程可以定向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导致生物定向进化D通过渐变式和爆发式形成新物种,都需要经过d环节2某一小岛上的野兔原种群由于某种原因造成部分个体分别迁移到了两个其他的小岛上。如图表示野兔原种进化的过程,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新物种1与新物种2可能是同一物种B由野兔原种形成新物种显示了物种形成的一种方式,即经过地理隔离而达到生殖隔离C图中X、Y分别表示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Z仅表示自然选择过程D在新物种形
12、成的过程中一定存在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考向二 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3.创新改编下列关于共同进化和生物多样性形成的说法,正确的是()A共同进化表现在不同物种之间的相互影响上B生物多样性包括物种多样性、种群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C地球上厌氧生物比好氧生物出现得早D外来物种入侵不能改变生物进化的速度和方向4北京卷为控制野兔种群数量,澳洲引入一种主要由蚊子传播的兔病毒。引入初期强毒性病毒比例最高,兔被强毒性病毒感染后很快死亡,致兔种群数量大幅下降。兔被中毒性病毒感染后可存活一段时间。几年后中毒性病毒比例最高,兔种群数量维持在低水平。由此无法推断出()A病毒感染对兔种群的抗性具有选择作用B毒性过强不利
13、于病毒与兔的寄生关系C中毒性病毒比例升高是因为兔抗病毒能力下降所致D蚊子在兔和病毒之间的(共同)进化过程中发挥了作用考向三 综合考查生物进化、物种形成及生物的多样性5.北京卷豹的某个栖息地由于人类活动被分隔为F区和T区。20世纪90年代初,F区豹种群仅剩25只,且出现诸多疾病。为避免该豹种群消亡,由T区引入8只成年雌豹。经过十年,F区豹种群增至百余只,在此期间F区的()A豹种群遗传(基因)多样性增加B豹后代的性别比例明显改变C物种丰(富)度出现大幅度下降D豹种群的致病基因频率不变6有学者认为,共同进化就是“生态的舞台,进化的表演”,请回答以下问题:(1)共同进化是指_,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
14、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在帕米尔高原,因低温导致植物A(2N20)变成了植物B(4N40),植物A和B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的_多样性。(2)为研究捕食者在共同进化中的作用,生态学家通过实验获得了以下数据:引入捕食者之前适当引入捕食者10年之后生物有机物的量kJ/(hm2n)1510814829物种的种类数425451表中数据表明,适当引入捕食者之后,生物有机物的量变化不大,但物种的种类数却增加,出现该结果的原因是捕食者往往捕食_的物种,避免出现_生物占绝对优势的局面,为其他物种的形成腾出空间,科学家把此现象称作“收割理论”。考点三聚焦种群基因频率计算的相关题型(国考5年未考)任务驱动探究突破任务1
15、基因频率与基因型频率的比较基因频率基因型频率定义一个种群的基因库中,某个基因占全部等位基因数的比率指种群中具有某一基因型的个体所占的比例外延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基因型频率改变,基因频率不一定改变计算公式某基因频率(该基因的总数/该基因及其等位基因的总数)100%某基因型频率(该基因型个体数/该种群个体总数)100%任务2如何求算基因频率(1)已知调查的各种基因型的个体数,计算基因频率某基因频率该基因总数该基因及其等位基因的总数100%A2AA+Aa2AA+Aa+aa100%aAa+2aa2AA+Aa+aa100%(A、a为基因,AA、Aa、aa为三种基因型个体数)(2)已知基因型
16、频率计算基因频率设有N个个体的种群,AA、Aa、aa的个体数分别为n1、n2、n3,A、a的基因频率分别用PA、Pa表示,AA、Aa、aa的基因型频率分别用PAA、PAa、Paa表示,则:PA2n1+n22Nn1N+12n2NPAA12PAaPa2n3+n22Nn3N+12n2NPaa12PAa由以上公式可以得出下列结论:在种群中一对等位基因的频率之和等于1,而各种基因型频率之和也等于1。某等位基因的频率该等位基因纯合子的基因型频率1/2杂合子的基因型频率。任务3利用遗传平衡定律计算基因型频率(1)前提条件:种群个体数量足够多;所有雌雄个体之间自由交配;没有迁入和迁出;没有自然选择;没有基因突
17、变。(2)计算公式:当等位基因只有两个时(A、a),设p表示A的基因频率,q表示a的基因频率,则:基因型AA的频率p2基因型Aa的频率2pq基因型aa的频率q2且p22pqq21任务4伴性遗传中基因频率的计算p2NXAXA+NXAXa+NXAY2NXAXA+NXAXa+NXaXa+NXAY+NXaYq2NXaXa+NXAXa+NXaY2NXaXa+NXAXa+NXAXA+NXaY+NXAY(p为XA的基因频率,q为Xa的基因频率,N为个体数)特别提醒(1)根据公式计算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如果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就不必考虑性别问题,特别是在理想条件下,若符合哈代温伯格定律,可以直接代入公式进行
18、计算。(2)只要群体不发生变化,不论自由交配或自交,基因频率都不发生改变;但自由交配的基因型频率不变,自交基因型频率会发生变化。考向分类对点落实考向一 已知个体基因型频率,求基因频率1.蜗牛的有条纹(A)对无条纹(a)为显性。在一个地区的蜗牛种群内,有条纹(AA)个体占55%,无条纹个体占15%,在无自然选择的作用下,若蜗牛间进行自由交配得到F1,则A基因的频率和F1中Aa基因型的频率分别是()A30%,21%B30%,42%C70%,21% D70%,42%2经典模拟果蝇长翅(V)和残翅(v)由一对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控制。假定某果蝇种群有20 000只果蝇,其中残翅果蝇个体数量长期维持在4
19、%。若再向该种群中引入20 000只纯合长翅果蝇,在不考虑其他因素影响的前提下,关于纯合长翅果蝇引入后种群的叙述,错误的是()Av基因频率降低了50% BV基因频率增加了50%C杂合果蝇比例降低了50% D残翅果蝇比例降低了50%考向二 已知隐性个体的基因型频率求基因频率3.经典模拟某植物种群中,aa个体占36%,该种群随机交配产生的后代中AA个体百分比、A基因频率和自交产生的后代中AA个体百分比、A基因频率的变化依次是()A增大,不变;不变,不变 B不变,增大;增大,不变C不变,不变;增大,不变 D不变,不变;不变,增大42022大连模拟一对等位基因(F、f)位于常染色体上,经调查,兔群中雌
20、兔基因型频率为FF(30%)、Ff(60%)、ff(10%);雄兔基因型频率为FF(20%)、Ff(40%)、ff(40%)。假设随机交配,且后代生活力一致,则子代中()A基因型频率改变,该群体发生了进化BFf基因型频率为52%CF基因频率雌兔为60%、雄兔为40%D雌兔、雄兔的基因型频率不同,进化方向相同考向三 X染色体上的基因频率计算5.某生物兴趣小组抽样调查的200人中,各种基因型和人数情况如下表所示,则这200人中,Xb的基因频率为()基因型XBXBXBXbXbXbXBYXbY人数781487030A.85% B30%C20% D15%62022安阳模拟调查某校学生中关于某种性状的各种
21、基因型及比例为:XBXB42.32%、XBXb7.36%、XbXb0.32%、XBY46%、XbY4%,则该校学生中XB和Xb的基因频率分别是()A22%、78% B92%、8%C78%、22% D8%、92%考向四 已知基因频率求基因型频率7.安徽卷现有两个非常大的某昆虫种群,个体间可随机交配,没有迁入和迁出,无突变,自然选择对A和a基因控制的性状没有作用。种群1的A基因频率为80%,a基因频率为20%;种群2的A基因频率为60%,a基因频率为40%。假设这两个种群大小相等,地理隔离不再存在,两个种群完全合并为一个可随机交配的种群,则下一代中Aa的基因型频率是()A75% B50%C42%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统考 2023 高考 生物 一轮 复习 必修 第三 单元 现代 进化 理论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