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2023届高考生物新人教版一轮复习讲义第3单元第3课时细胞呼吸的方式和过程.docx
《新高考2023届高考生物新人教版一轮复习讲义第3单元第3课时细胞呼吸的方式和过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高考2023届高考生物新人教版一轮复习讲义第3单元第3课时细胞呼吸的方式和过程.docx(2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3课时细胞呼吸的方式和过程课标要求说明细胞通过细胞呼吸将储存在有机分子中的能量转化为生命活动可以利用的能量。考点一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1实验材料2实验步骤(1)配制酵母菌培养液(酵母菌葡萄糖溶液)。(2)检测CO2产生的多少的装置如图所示。(3)检测酒精的产生:从A、B中各取2mL酵母菌培养液的滤液,分别注入编号为1、2的两支试管中分别滴加0.5mL溶有0.1g重铬酸钾的浓硫酸溶液振荡并观察溶液的颜色变化。3实验现象条件澄清石灰水的变化/出现变化的快慢重铬酸钾的浓硫酸溶液甲组(有氧)变混浊程度高/快无变化乙组(无氧)变混浊程度低/慢出现灰绿色4.实验结论(1)酵母菌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都能
2、进行细胞呼吸。(2)在有氧条件下产生大量CO2,在无氧条件下进行细胞呼吸产生酒精和CO2。(1)源于必修1P91:由于葡萄糖也能与酸性重铬酸钾反应发生颜色变化,因此,应将酵母菌的培养时间适当延长以耗尽溶液中的葡萄糖。(2)源于必修1P92“科学方法”:对比实验中两组都是实验组,两组之间相互对照。教材中对比实验的实例有:(填序号)。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鲁宾和卡门的同位素标记法实验;赫尔希和蔡斯采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考向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1甲、乙两组同学拟用下面装置探究细胞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CO2的产生量,为此展开了如下讨论。你认为其
3、中最不合理的观点是()A图中A用以除去充入的CO2,以所充气体中是否含氧作为自变量而不是是否充气B若图中B是酵母菌培养液,因其在不同条件下繁殖速度不同影响实验,可换成苹果小块C图中C若是溴麝香草酚蓝溶液,可用变色所用的时间比较CO2的产生量D若在有氧、无氧条件下产生等量的CO2,说明在两种条件下底物的消耗量相等答案D解析在有氧呼吸的过程中,每消耗1mol的葡萄糖就会消耗6molO2,同时产生6molCO2,在无氧呼吸过程中,每消耗1mol的葡萄糖,会产生2molCO2,若在有氧、无氧条件下产生等量的CO2,说明无氧条件下底物的消耗量多于有氧条件下底物的消耗量,D错误。2为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4、在连通CO2和O2传感器的100mL锥形瓶中,加入40mL活化酵母菌和60mL葡萄糖培养液,密封后在最适温度下培养。培养液中O2和CO2相对含量变化见下图。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At1t2,酵母菌的有氧呼吸速率不断下降Bt3时,培养液中葡萄糖的消耗速率比t1时快C若降低10培养,O2相对含量达到稳定所需时间会缩短D实验后的培养液滤液加入适量酸性重铬酸钾溶液后变成灰绿色答案C解析在t1t2时刻,单位时间内氧气的减少速率越来越慢,说明酵母菌的有氧呼吸速率不断下降,A正确;t3时刻,培养液中氧气的含量不再发生变化,说明酵母菌基本不再进行有氧呼吸,此时主要进行无氧呼吸,t1和t3产生CO2的速率基本
5、相同,因此t3时,溶液中消耗葡萄糖的速率比t1时快,B正确;图示所给温度是最适温度,此时酶的活性最高,反应速率最快,因此若降低温度,氧气相对含量达到稳定时所需要的时间会变长,C错误;据图可知,酵母菌进行了无氧呼吸,无氧呼吸过程会产生酒精,酒精与酸性重铬酸钾溶液反应后变成灰绿色,D正确。考点二细胞呼吸的方式和过程1有氧呼吸(1)概念:指细胞在氧的参与下,通过多种酶的催化作用,把葡萄糖等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释放能量,生成大量ATP的过程。(2)过程(3)写出有氧呼吸总反应式(标出氧元素的来源与去向)(4)能量转换:葡萄糖中稳定的化学能转化为ATP中活跃的化学能和热能。提醒有氧呼吸
6、的场所并非只是线粒体;真核细胞有氧呼吸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原核细胞无线粒体,有氧呼吸在细胞质和细胞膜上进行。2无氧呼吸(1)概念:无氧呼吸是指细胞在没有氧气参与的情况下,葡萄糖等有机物经过不完全分解,释放少量能量的过程。(2)场所:全过程都是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的。(3)过程第一阶段葡萄糖丙酮酸H少量能量第二阶段产酒精H丙酮酸酒精CO2大多数植物、酵母菌等产乳酸H丙酮酸乳酸高等动物、马铃薯块茎、甜菜块根、乳酸菌等(4)产物不同的原因直接原因:酶不同。根本原因:基因不同或基因的选择性表达。(1)源于必修1P93“相关信息”:细胞呼吸过程中产生的H是还原型辅酶(NADH)的简化表示方法。(2
7、)源于必修1P94“相关信息”:无氧呼吸过程中,葡萄糖中的能量主要储存在乳酸或酒精中;而彻底氧化分解释放的能量主要以热能的形式散失了。(3)源于必修1P94“小字部分”:蛋白质、糖类和脂质的代谢,都可以通过细胞呼吸过程联系起来。(4)源于必修1P96“思维训练”:科学家就线粒体的起源,提出了一种解释:有一种真核细胞吞噬了原始的需氧细菌,二者在共同繁衍的过程中,需氧细菌进化为宿主细胞内专门进行细胞呼吸的细胞器。3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中H和ATP的来源和去路(1)有氧呼吸过程中的H、ATP的来源和去路(2)无氧呼吸过程中的H、ATP的来源和去路无氧呼吸中的H和ATP都是在第一阶段产生的,场所是细胞质
8、基质。其中H在第二阶段被全部消耗。4细胞呼吸方式的判断(以真核生物以例)(1)依据反应方程式和发生场所判断(2)通过液滴移动法探究细胞呼吸的方式探究装置:欲确认某生物的细胞呼吸方式,应设置两套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以发芽种子为例):结果与结论实验结果结论装置一液滴装置二液滴不动不动只进行产生乳酸的无氧呼吸或种子已经死亡不动右移只进行产生酒精的无氧呼吸左移右移进行有氧呼吸和产生酒精的无氧呼吸左移不动只进行有氧呼吸或进行有氧呼吸和产生乳酸的无氧呼吸左移左移种子进行有氧呼吸时,底物中除糖类外还含有脂质误差校正:为使实验结果精确,除减少无关变量的干扰外,还应设置对照装置三。装置三与装置二相比,不同点是用
9、“煮熟的种子”代替“发芽种子”,其余均相同。思考为防止微生物呼吸对实验结果的干扰,应将装置进行灭菌、所测种子进行消毒处理。若选用绿色植物作实验材料,测定细胞呼吸速率,需将整个装置进行遮光处理,否则植物的光合作用会干扰呼吸速率的测定。考向一细胞呼吸过程的综合分析3(2022济南市高三模拟)线粒体呼吸链主要由线粒体呼吸链酶组成,由于线粒体中需要经呼吸链氧化和电子传递的主要是NADH和FADH2,所以可将呼吸链分为NADH氧化呼吸链和FADH2氧化呼吸链,下图是这两条呼吸链相关路径。据图分析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线粒体内膜向内折叠形成嵴,为细胞色素还原酶、细胞色素氧化酶等酶的附着提供了场所BNAD
10、H在有氧呼吸的前两个阶段产生,在第三阶段消耗C细胞呼吸产生的NADH和光合作用产生的NADPH都可用于还原O2D辅酶Q参与细胞的有氧呼吸过程,与ATP的形成关系密切答案C解析光合作用产生的NADPH只能用于光合作用的暗反应,而不能用于还原氧气,C错误。4罗哌卡因能抑制甲状腺癌细胞线粒体基质中的H(NADH等分解产生)向线粒体膜间隙转运,降低线粒体内膜两侧的H浓度差,从而抑制线粒体ATP的合成,促进癌细胞凋亡。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有氧呼吸过程中产生的NADH主要来自第二阶段B线粒体内膜两侧的H浓度差驱动ATP合成C罗哌卡因能促进线粒体对氧气的利用D罗哌卡因可通过抑制蛋白质的功能从而抑制H的
11、运输答案C解析结合题干信息分析可知,罗哌卡因能抑制有氧呼吸第三阶段ATP的合成,因此应该是抑制了线粒体对氧气的利用,C错误。5与传统的水稻、小麦等粮食作物相比,玉米具有很强的耐旱性、耐寒性、耐贫瘠性以及极好的环境适应性。玉米的营养价值较高,是优良的粮食作物。下图是玉米不同部位的部分细胞呼吸流程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晴朗夏季的中午,玉米叶肉细胞产生的物质b只可参与光合作用B人体细胞中也可产生物质c,c进入血浆后,血浆pH也会基本稳定C被水淹的玉米根进行细胞呼吸时葡萄糖中的能量只有2个去路D检测酒精时,试剂甲可以是溶有重铬酸钾的盐酸溶液答案B解析由题图可推知,物质a为CO2,物质b为水,晴
12、朗夏季的中午,玉米叶肉细胞可进行光合作用,发生水的光解,也可进行细胞呼吸,水在有氧呼吸第二阶段参与反应,A错误;检测酒精时,试剂甲可以是溶有重铬酸钾的浓硫酸溶液,不能用盐酸溶液代替浓硫酸溶液,D错误。考向二细胞呼吸类型的判断6葡萄糖和脂肪是细胞呼吸常用的物质,葡萄糖中的氧含量远多于脂肪,科学研究中常用RQ(释放的CO2体积/消耗的O2体积)来推测生物的呼吸方式和用于呼吸的能源物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水淹时植物根细胞的RQ1,该植物根细胞呼吸的产物可能有酒精B若测得酵母菌在葡萄糖培养液中的RQ1,说明进行的是有氧呼吸C若测得某植物种子在萌发初期的RQ1,该植物种子可能富含脂肪D人体在剧烈运动
13、的时候,若呼吸底物只有葡萄糖,RQ会大于1答案D解析水淹时,根细胞可进行产生酒精和CO2的无氧呼吸,释放的CO2体积/消耗的O2体积会大于1,A正确;酵母菌既可以进行有氧呼吸,又可以进行产生酒精和CO2的无氧呼吸,在葡萄糖培养液中RQ1,说明消耗的氧气与产生CO2一样多,则酵母菌进行的是有氧呼吸,B正确;由于相同质量的脂肪氧化分解时,消耗的氧气量大于产生的CO2的量,若呼吸底物为葡萄糖,则有氧呼吸消耗的氧气和产生的CO2一样多。所以若测得某植物种子在萌发初期的RQ1,说明该植物种子可能富含脂肪,C正确;人体在剧烈运动的时候,既能进行有氧呼吸,又能进行无氧呼吸,但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若呼吸底物
14、只有葡萄糖,则有氧呼吸消耗的氧气和产生的CO2一样多,故RQ1,D错误。7将苹果储藏在密闭容器中,较长时间后会闻到酒香。当通入不同浓度的O2时,其O2的消耗量和CO2的产生量如下表所示(假设细胞呼吸的底物都是葡萄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氧浓度/%abcdeCO2产生速率/(molmin1)1.21.01.31.63.0O2消耗速率/(molmin1)00.50.71.23.0A.氧浓度为a时,苹果的细胞呼吸只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B氧浓度为c时,苹果产生酒精的速率为0.6molmin1C氧浓度为d时,消耗的葡萄糖中有1/4用于酒精发酵D表中5个氧浓度条件下,氧浓度为b时,较适宜苹果的储藏答案C解
15、析氧浓度为d时,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CO2产生速率分别为1.2 molmin1和0.4 molmin1,消耗葡萄糖之比为11,即有1/2的葡萄糖用于酒精发酵,C错误。8某研究小组利用检测气压变化的密闭装置来探究微生物的细胞呼吸,实验设计如下。关闭活栓后,U形管右侧液面高度变化反映瓶中气体体积变化,实验开始时将右管液面高度调至参考点,实验中定时记录右管液面高度相对于参考点的变化(忽略其他原因引起的气体体积变化)。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甲组右侧液面高度变化,表示的是微生物细胞呼吸时O2的消耗量B乙组右侧液面高度变化,表示的是微生物细胞呼吸时CO2释放量和O2消耗量之间的差值C甲组右侧液面升高,乙
16、组右侧液面高度不变,说明微生物可能只进行有氧呼吸D甲组右侧液面高度不变,乙组右侧液面高度下降,说明微生物进行乳酸发酵答案D解析甲组右侧液面高度不变,说明微生物不消耗氧气,即进行无氧呼吸,乙组右侧液面高度下降,说明二氧化碳的释放量大于氧气的消耗量,因此微生物进行酒精发酵,不是乳酸发酵,D错误。重温高考真题演练1(2021广东,9改编)秸秆的纤维素经酶水解后可作为生产生物燃料乙醇的原料。生物兴趣小组利用自制的纤维素水解液(含5%葡萄糖)培养酵母菌并探究其细胞呼吸(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培养开始时向甲瓶中加入重铬酸钾以便检测乙醇生成B乙瓶的溶液由蓝色变成红色,表明酵母菌已产生了CO2C用甲紫
17、溶液染色后可观察到酵母菌中线粒体的分布D实验中增加甲瓶的酵母菌数量不能提高乙醇最大产量答案D2(2019全国,4)若将n粒玉米种子置于黑暗中使其萌发,得到n株黄化苗。那么,与萌发前的这n粒干种子相比,这些黄化苗的有机物总量和呼吸强度表现为()A有机物总量减少,呼吸强度增强B有机物总量增加,呼吸强度增强C有机物总量减少,呼吸强度减弱D有机物总量增加,呼吸强度减弱答案A解析种子在黑暗中萌发得到黄化苗,该过程中细胞代谢增强,呼吸强度增加,由于整个过程中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而且细胞呼吸需要消耗有机物,所以有机物总量减少。3(2020山东,2)癌细胞即使在氧气供应充足的条件下也主要依赖无氧呼吸产生ATP,
18、这种现象称为“瓦堡效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瓦堡效应”导致癌细胞需要大量吸收葡萄糖B癌细胞中丙酮酸转化为乳酸的过程会生成少量ATPC癌细胞呼吸作用过程中丙酮酸主要在细胞质基质中被利用D消耗等量的葡萄糖,癌细胞呼吸作用产生的NADH比正常细胞少答案B解析与有氧呼吸相比,产生相同ATP的情况下,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的量远大于有氧呼吸,癌细胞主要进行无氧呼吸,需要吸收大量葡萄糖,A项正确;癌细胞中丙酮酸转化为乳酸为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无氧呼吸只在第一阶段产生少量ATP,B项错误;癌细胞主要依赖无氧呼吸产生ATP,进行无氧呼吸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的场所均为细胞质基质,C项正确;无氧呼吸只在第一阶段
19、产生少量NADH,癌细胞主要进行无氧呼吸,消耗等量的葡萄糖产生的NADH比正常细胞少,D项正确。4(2019全国,2)马铃薯块茎储藏不当会出现酸味,这种现象与马铃薯块茎细胞的无氧呼吸有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马铃薯块茎细胞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和葡萄糖B马铃薯块茎细胞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是由丙酮酸转化而来C马铃薯块茎细胞无氧呼吸产生丙酮酸的过程不能生成ATPD马铃薯块茎储藏库中氧气浓度的升高会增加酸味的产生答案B解析马铃薯块茎细胞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无葡萄糖,A错误;马铃薯块茎细胞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葡萄糖被分解成丙酮酸,丙酮酸在第二阶段转化成乳酸,B正确;马铃薯块茎细胞无氧呼吸产生丙酮酸属于
20、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会生成少量ATP,C错误;马铃薯块茎储存时,氧气浓度增加会抑制其无氧呼吸,酸味会减少,D错误。5(2020全国,2)种子贮藏中需要控制呼吸作用以减少有机物的消耗。若作物种子呼吸作用所利用的物质是淀粉分解产生的葡萄糖,下列关于种子呼吸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A若产生的CO2与乙醇的分子数相等,则细胞只进行无氧呼吸B若细胞只进行有氧呼吸,则吸收O2的分子数与释放CO2的相等C若细胞只进行无氧呼吸且产物是乳酸,则无O2吸收也无CO2释放D若细胞同时进行有氧和无氧呼吸,则吸收O2的分子数比释放CO2的多答案D解析有氧呼吸的反应式为C6H12O66H2O6O26CO212H2O能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高 2023 高考 生物 新人 一轮 复习 讲义 单元 课时 细胞 呼吸 方式 过程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