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适用2023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提升练3细胞的生命历程.docx
《新教材适用2023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提升练3细胞的生命历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教材适用2023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提升练3细胞的生命历程.docx(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专题提升练3一、选择题1.(2022重庆模拟)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有3种: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下列有关细胞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都来源于先前存在的细胞的分裂B.精原细胞只能通过减数分裂的方式进行增殖C.3种分裂方式的细胞分裂过程中,都会发生DNA复制和染色体的形态变化D.二倍体生物体内含4个染色体组的细胞处于有丝分裂过程中2.(2022山东德州二模)维管组织中心(MTOC)是细胞内能够发出蛋白纤维并使之延伸的细胞结构,参与纺锤体的形成。研究发现,长春碱能够抑制MTOC发出的蛋白纤维的解聚和组装。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动、植物细胞的MTOC中具有一对中心粒B.真核细胞在分
2、裂过程中细胞两极均会出现MTOCC.洋葱根尖细胞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分离与MTOC有关D.长春碱能将连续分裂的细胞的细胞周期抑制在分裂期3.(2022北京西城二模)将分生区细胞培养在含放射性标记胸腺嘧啶的培养基中,短时间后更换到无放射性的培养基中再培养一段时间。测定分裂期细胞中带放射性DNA的细胞的百分率,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1020 h曲线下降,与被标记的细胞逐渐完成分裂有关B.20 h后曲线再次开始上升,是因为被标记的细胞进入第二轮分裂的分裂期C.每一个被标记的细胞分裂两次形成的四个细胞中,均只有两个细胞带有放射性DNAD.从DNA复制完成到分裂期开始的时长约为2 h4
3、.某研究小组利用电子显微镜观察动物肝脏临时装片,得到如图所示图像(仅显示部分)。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A.视野中还可以观察到染色体、纺锤体和中心体B.该细胞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着丝粒均排列在赤道板位置C.该时期之后,细胞中的同源染色体在纺锤丝的牵引下分别移向两极D.统计多个视野中的细胞,会发现处于此时期的细胞数少于间期的细胞数5.(2022山东日照模拟)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某些正常的染色体容易断裂,若断裂发生于染色体的两个末端,那么断裂下来的两个片段彼此可以黏合成无着丝粒片段,而带着丝粒的部分可通过两断端的黏合形成环状染色体(如图)。不带着丝粒的片段往往消失,而带着丝粒的部分能继续进行有丝分裂。
4、已知基因型为Aa的细胞中含有一条环状染色体,下列关于该细胞进行有丝分裂(不考虑其他变异)的说法,错误的是()A.在间期时可形成两条环状染色单体B.其子细胞中可能不含有环状染色体C.其子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与母细胞相同D.其子细胞的基因型可能为A、a或Aa6.(2022河北沧州一模)某精原细胞中m、n为一对同源染色体,其中m为正常染色体。该对同源染色体联会后发生的特殊过程如图所示,其中AE表示染色体片段,染色体桥在减数分裂时随机断裂。后续的分裂过程正常进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精原细胞形成配子的过程中存在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数目变异B.该精原细胞形成的染色体正常的配子占1/4C.图中所示过程发生
5、在次级精母细胞中D.形成该精原细胞的分裂过程中发生了互换7.(2022湖南怀化一模)每条染色体的两端都有一段特殊序列的DNA,称为端粒。端粒DNA序列在每次细胞分裂后会缩短一截。当端粒缩短到一定程度,细胞停止分裂。端粒酶由催化蛋白和自身携带的RNA组成,能够将变短的DNA末端重新加长,其作用机理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抑制端粒酶的作用可抑制癌细胞增殖B.端粒酶能够催化染色体末端DNA的合成C.细胞衰老与染色体DNA随复制次数增加而缩短有关D.端粒酶以自身DNA序列为模板不断延长端粒DNA序列8.(2022广东汕头一模)2017年,我国科学家利用化学小分子组合,建立了具有高发育潜能
6、的干细胞CiPS细胞,其与胚胎干细胞相似,单个细胞就可以分化形成胚胎。科学家首先将Oct4基因导入小鼠成纤维细胞中,在化学小分子组合的作用下,最终获得CiPS细胞。根据所学知识和以上信息推测可知()A.小鼠成纤维细胞诱导形成CiPS细胞过程中,细胞的全能性逐渐下降B.小鼠成纤维细胞诱导形成CiPS细胞过程中,细胞的分裂能力逐渐下降C.这项技术有望用于器官移植,可以解决器官移植中的免疫排斥问题D.Oct4基因可能是一种抑癌基因,将其导入成纤维细胞中的目的是防止细胞癌变9.(2022广东汕头一模)细胞焦亡是一种新发现的炎症细胞程序性死亡方式,主要通过炎症小体介导包含Caspase-1(一种蛋白酶)
7、在内的多种Caspase的激活,造成多种Gasdermin家族成员蛋白发生剪切和多聚化,引起细胞穿孔,进而引起细胞死亡。相比于细胞凋亡,细胞焦亡发生得更快,并会伴随着大量促炎症因子的释放。下列有关推测正确的是()A.细胞焦亡是由炎症引起的细胞坏死现象B.细胞焦亡过程中发生了基因的选择性表达C.细胞焦亡主要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D.细胞凋亡对机体有利,细胞焦亡对机体有害10.(2022江苏南通模拟)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移向两极的机制有三种假说:假说1认为由微管发生中心端微管解聚引起,假说2认为由动粒端微管解聚引起,假说3认为由微管发生中心端和动粒端微管同时解聚引起。用不同荧光标记纺锤丝和染色体如
8、图1,用激光使纺锤丝上箭头处的荧光淬灭(不影响其功能)如图2,一段时间后结果如图3,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图1图2图3A.图示过程发生在高等植物细胞中,纺锤丝的成分是蛋白质B.图2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细胞中有4对同源染色体C.纺锤丝的牵引导致着丝粒分裂,染色体移向细胞两极D.实验结果表明染色体移向两极是由动粒端微管解聚引起的11.磷酸化的Cdc2发生去磷酸化后才能被激活,从而使细胞进入分裂期,Cdc2的磷酸化受基因Cdc25和基因Wee1调节。裂殖酵母经过自身延长后从中间断裂进行生殖,科研人员通过培养野生型、Weel突变体和Cdc25突变体裂殖酵母进行了细胞周期的研究,表型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
9、述错误的是()A.基因Cdc25正常表达、基因Wee1正常表达时细胞才能正常分裂B.基因Wee1和基因Cdc25分别抑制和促进了Cdc2的去磷酸化C.正常细胞中磷酸化的Cdc2发生去磷酸化后,核膜解体D.基因Cdc25在分裂期表达,基因Wee1在分裂间期表达12.某种动物(2N=6)的基因型为AaBbRrXTY,其中A、B在一条常染色体上,R、r在另一对常染色体上。该动物的一个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产生甲、乙、丙、丁四个精细胞,甲和乙来自一个次级精母细胞,丙和丁来自另一个次级精母细胞。已知甲的基因型是AbRXTY,不考虑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结构变异,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产生甲的次级精母细胞减数分
10、裂后期含8条染色体B.乙的基因型是ABRXTY或abRXTYC.丙含有2条染色体D.丁的基因型可能是abR二、非选择题13.(2022山东临沂模拟)某雄性哺乳动物的基因型为HhXBY,图1是该动物某器官内的细胞分裂模式图,图2是测定的该动物体内细胞中染色体数和核DNA分子数的关系图。请回答下列问题。图1图2(1)图1细胞分裂的方式和时期是,其染色体数量和核DNA数量与图2中的细胞相同。(2)图1细胞中的基因h可能是的结果,该细胞继续分裂,形成的子细胞的基因型为。(3)图2中,肯定不含姐妹染色单体的细胞有,正在进行DNA复制的细胞有,可能会出现四分体的细胞是。图3(4)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因
11、失去端粒而不稳定,其姐妹染色单体可能会连接在一起,着丝粒分裂后向两极移动时出现“染色体桥”结构,如图3所示。若在形成图2中细胞的过程中,H基因所在的染色体出现“染色体桥”,并在两着丝粒间任一位置发生断裂,形成的两条子染色体移到两极,不考虑其他变异和性染色体的情况下,该细胞产生的子细胞基因型可能为,该变异属于。14.(2022山东威海模拟)烟酰胺磷酸核糖转移酶(NAMPT)是一种蛋白质类物质,普遍存在于哺乳动物体内,对延缓细胞衰老有重要作用。(1)对哺乳动物而言,细胞衰老与个体衰老并不是一回事,二者的关系是。细胞衰老是细胞的生理状态和化学反应发生复杂变化的过程,最终细胞核会表现出的特征。(2)研
12、究发现,衰老细胞中NAD+的含量明显降低。通常情况下,在哺乳动物细胞的(填场所)中可通过有氧呼吸将NAD+转化成NADH。NAMPT是NAD+合成的关键限速酶(指整条代谢通路中催化反应速度最慢的酶),其可决定代谢中NAD+的水平。为探究细胞衰老与NAMPT之间的关系,研究小组选取了两组健康的小鼠,甲组注射补充剂,乙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结果发现甲组小鼠的平均寿命约为2.8年,乙组小鼠的平均寿命约为2.4年;且与乙组相比较,甲组小鼠的脂肪细胞、心肌细胞等处均检测出了高水平的NAD+。由此推测,NAMPT延缓细胞衰老的机制是。(3)NAMPT合成后分泌到细胞外的方式是。NAMPT在血液中运输时需包裹
13、在囊泡中,若脱去囊泡则会失去活性。试推测NAMPT在血液中运输时脱掉囊泡会失去活性的原因:。15.(2022北京朝阳模拟)S基因参与减数分裂过程,与雄性动物少精子症和无精子症相关,研究人员围绕S基因展开了一系列实验。(1)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只一次,而细胞连续分裂两次,结果导致。早期精母细胞处于减数分裂前期,其重要特征是,该时期可依次划分为细线期、偶线期、粗线期、双线期和终变期五个亚时期。(2)雄性小鼠出生第10天可启动减数分裂。收集出生后1018 d小鼠的睾丸制作切片并染色,观察野生小鼠(WT)与S基因敲除小鼠(KO)的生精小管横切结构,结果如图1所示;统计18 d两组小鼠睾丸中早期精母
14、细胞在各时期的数目比例,结果如图2所示。图1图2图3据图1可知,时,两组小鼠的生精小管中均出现了染色质浓缩的早期精母细胞;但随着时间的推移,WT的管壁精母细胞层数、形态规则且排列整齐,KO的管壁精母细胞;据图2可知,S基因缺失导致精子的发生被阻滞于减数分裂的。结合图1、图2,18 d时,KO的生精小管出现空泡状的原因是,而不是细胞分化。(3)已有研究表明多个基因参与精子发生的调控,为进一步探究S基因的作用机制,研究人员检测了WT和KO睾丸中相应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如图3所示。图3中-Actin蛋白的作用是。据图3可知,与S基因发挥作用有关的是R基因和E基因,判断依据是。(4)基于以上研究,请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教材 适用 2023 高考 生物 二轮 复习 专题 提升 细胞 生命 历程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