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江门市新会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第一次月考生物学试题(含答案).docx





《广东省江门市新会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第一次月考生物学试题(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江门市新会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第一次月考生物学试题(含答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新会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第一次月考生物学科本试卷共7页,共21小题,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第1-12题每小题2分,第13-16题每小题4分,共40分。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对种群数量特征描述的是A某城市常住人口性别比例为1.08:1B某城市65岁及以上的人口比例增大C橡树种子散布能力差,常在母株附近集中分布D某种原因导致某害虫种群死亡率升高2.能够预测种群未来数量变化的是A出生率和死亡率B性别比例C年龄组成D迁入率和迁出率3.某地区由于秋天过早降温,许多蝗虫在产卵前死亡。第二年,该地区蝗虫的种群密度明显下降。对蝗虫种群密度下降
2、合理的解释是A.出生率下降B.死亡率上升C.迁入率下降D.迁出率上升4.对一个生物种群来说,环境容纳量取决于环境条件。据此判断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对甲乙两地的蝮蛇种群来说,环境容纳量是相同的B.对生活在冻原的旅鼠来说,不同年份的环境容纳量是不同的C.当种群数量接近环境容纳量时,死亡率会升高,出生率不变D.对生活在同一个湖泊中的鲢鱼和鲤鱼来说,环境容纳量是相同的5.根据图所示数学模型做出的下列推断中,错误的是A.该种群生活在资源和空间有限的环境中B.D点时种群密度最大C.B点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D.渔业生产上在D点开始捕捞最有利6.下列有关非生因素对种群数量影响的说法错误的是A森林中林下植物的种群
3、密度主要取决于林下植物受到的光照强度B温度是影响许多植物种子萌发的主要非生物因素C蚊虫在寒冷季节到来时一般会死亡的原因是光照不足D干旱缺水常常导致许多植物种群的死亡率升高7.下列群落中既具有明显的季相变化,又具有明显的垂直结构的是A热带雨林B温带落叶阔叶林C北方针叶林D草原8.“螟蛉有子,蜾蠃负之。”意思是螟蛉如若生幼子,蜾蠃会把它背来。南北朝时期,医学家陶弘景发现,蜾蠃把螟蛉衔回窝中,用尾上的毒针刺人螟蛉体内,并在其身上产卵。所以,他认为螟蛉不是蜾蠃的“义子”,而是蜾蠃幼虫的食物。这两种生物的种间关系是A.原始合作 B.互利共生 C.捕食 D.寄生9.长白山北坡从山麓到山顶依次会现针阔叶混交
4、林、针叶林、岳桦林和高山冻原。针阔叶混交林中的乔木层有红松、红皮云杉、白桦等多种植物,在林冠层生活着小杜鹃、大杜鹃、黑枕黄鹂等鸟类。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从山麓到山顶依次出现的不同森林类型是群落的垂直结构B.小杜鹃主要在林冠层生活,这就是小杜鹃的生态位C.针阔叶混交林中物种多样,营养结构复杂D.黑枕黄鹂等生活在同一区域的所有动物、植物构成了生物群落10.下列关于生态系统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A.生态系统的成分是指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B.生产者都属于自养型生物,可以是真核生物,也可以是原核生物C.消费者都属于动物,其中食草动物处于第二营养级D.细菌都属于分解者,营腐生生活11.中科院康乐院士团
5、队通过分析飞蝗的体表和粪便挥发物,发现了飞蝗群聚信息素:4-乙烯基苯甲醚(4VA),4VA能够响应蝗虫种群密度的变化,并随着种群密度增加而增加;利用基因编辑技术获得飞蝗OR35缺失突变体,发现其对4VA的响应行为丧失。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飞蝗群聚信息素传播的信道为空气B.利用人工合成的4VA诱杀蝗虫属于化学防治C.OR35缺失突变体可能缺乏信息素4VA的受体D.OR35缺失突变体长期释放到野外,可能构建不能群居的蝗虫种群12下图表示某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图解,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Aa为抵抗力稳定性,b为恢复力稳定性B一般生态系统中物种丰富度与a呈正相关,与b呈负相关C北极苔原营养结构简单,抵抗力稳定
6、性低,但恢复力稳定性强D外来物种入侵一般使物种多样性减小,降低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13.在调查某林场松鼠的种群数量时,计算当年种群数量与一年前种群数量的比值(),并得到如图所示的曲线。下列结论错误的是A.如果持续第0年到第5年趋势,种群数量将呈“J”形增长B.第12年的年龄结构可能为衰退型,第20到25年间种群数量基本不变C.第10年到第15年间种群数量下降,原因可能是食物短缺和天敌增多D.第15年的种群数量最少,第15年到第20年间种群数量增加14.某草场总面积为80hm2,野兔在此大量繁殖使草场退化。为有效治理草场,研究人员利用标记重捕法对该草场野兔的种群密度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下表。检测到
7、第一次标记的野兔有52只在重捕前由于竞争、天敌等自然因素死亡,但该段时间内有野兔出生,故种群总数量稳定。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草场野兔的种群密度约为12.9只/hm2B.若被捕获过的野兔不易再次被捕,则调查结果比实际值偏小C.野兔种群密度过大,可能会导致草场物种丰富度降低D.草场的退化是野兔种群数量变化的非密度制约因素15.下图为能量流经生产者的过程图解,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流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可用a+b或a+c+d + e表示B.初级消费者粪便中的能量属于d中的一部分C.能量从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传递效率是(e/b)100%D.图中c的能量若为正值,说明这个生态系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广东省 江门市 第一 中学 2022 2023 学年 下学 第一次 月考 生物学 试题 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taowenge.com/p-96448709.html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