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08-备战2022高考生物全真模拟卷(新课标)(解析版).docx
《卷08-备战2022高考生物全真模拟卷(新课标)(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卷08-备战2022高考生物全真模拟卷(新课标)(解析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备战2022】高考生物全真模拟卷(新课标)第八模拟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每题6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对醋酸杆菌与动物肝脏细胞结构与代谢过程的比较,不正确的是()A组成细胞膜的主要成分都是脂质、蛋白质B两者的遗传物质都是DNAC均可在线粒体中进行有氧呼吸D均依赖氧化分解有机物合成ATP,为生命活动供能【解答】解:A、细胞膜的主要成分都是脂质、蛋白质,A正确;B、醋酸杆菌属于原核细胞,动物肝脏细胞属于真核细胞,遗传物质都是DNA,B正确;C、醋酸杆菌属于原核细胞,没有线粒体,C错误;D、醋酸杆菌与动物肝脏细胞都能进行呼吸作用,依赖氧化分解
2、有机物合成ATP,为生命活动供能,D正确。故选:C。2某同学尝试用苔藓叶片开展“观察质壁分离”活动。叙述错误的是()A苔藓叶肉细胞有叶绿体,液泡中不含色素,不能作为实验材料B制片过程:取载玻片滴清水浸入叶片盖盖玻片C细胞液的水分透过原生质层进入外界溶液,使细胞壁和原生质层出现不同程度收缩D质壁分离过程中细胞吸水能力逐渐增强【解答】解:A、苔藓叶肉细胞有叶绿体,使得原生质层具颜色,能作为实验材料,A错误;B、制片过程:取载玻片滴清水浸入叶片盖盖玻片,如观察质壁分离,则一侧滴蔗糖溶液,另外一侧吸水纸吸引,重复几次,B正确;C、细胞液的水分透过原生质层进入外界溶液,使细胞壁和原生质层出现不同程度收缩
3、,细胞壁的伸缩性小于原生质层,C正确;D、质壁分离过程中,细胞失水,细胞液浓度增加,细胞吸水能力逐渐增强,D正确。故选:A。3如图为两种独立遗传的单基因遗传病甲、乙的家系图,甲病由等位基因B、b控制,乙病由等位基因D、d控制。已知女性群体中乙病的发病率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病和乙病的性状遗传可能均与性别相联系B6的乙病致病基因来自于4C1与3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或D若3不携带b基因,则1与和2婚配生育一个女孩,同时患两种病的孩子的概率为或【解答】解:A、由题干可知,甲病与乙病为两种独立遗传的单基因遗传病,因此控制两种病基因的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不可能都与性别相联系,A错误;B、由分析可知,
4、乙病可能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也可能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因此6的乙病致病基因可能来自I4或I3,B错误;C、由分析可知,若乙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则I1与I2的基因型均为Dd,I1的基因型及比例为DD、Dd,已知女性群体中乙病的发病率为,则d的基因频率为,D的基因频率为,因此不患乙病的II3的基因型及比例为DD、Dd,所以III与II3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若乙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则I1与I2的基因型为XDY和XDXd,II1的基因型及比例为XDXD、XDXd,已知女性群体中乙病的发病率为,则Xd的基因频率为,则XD的基因频率为,因此不患乙病的II3的基因型及比例为XDXD、XDXd
5、,所以II1与II3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C正确;D、由分析可知,若I3不携带b基因,则甲病为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2关于甲病的基因型为XBY,又甲病和乙病为两种独立遗传的单基因遗传病,则乙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根据II4患乙病而1不患病可推得1的基因型为DdXbXb,由d的基因频率为、D的基因频率为,可推得2关于乙病的基因型为DD、Dd,因此1与2婚配生育一个女孩同时患两种病的概率为,D错误。故选:C。4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新物种形成的三个环节是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和隔离B共同进化就是指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C“精明的捕食者”策略体现了物种间的共
6、同进化D人为因素不能导致种群发生定向进化【解答】解:A、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和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三个基本环节,A正确;B、共同进化是指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B正确;C、“精明的捕食者”策略体现了物种间的共同进化,有利于种群的发展,C正确;D、人为因素进行人工选择可导致种群发生定向进化,D错误。故选:D。52020年2月12日,持续了整整210天的澳大利亚山火终于结束。统计结果显示,这场大火烧掉了400公顷的森林,当地植被焚烧严重。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若失去负反馈调节,森林生态系统将不会保持稳定状态B火灾后,该地区植被焚烧严重,将发生初生演替C森林
7、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较强,但其调节能力依然有限D森林区域在火灾后,群落依旧有演替至森林阶段的潜力【解答】解:A、生态系统保持相对稳定状态的原因是自我调节能力,基础是负反馈调节,A正确;B、火灾后,该地区植被焚烧严重,但原有的土壤条件仍保留,土壤中还有繁殖体或种子存在,将发生次生演替,B错误;C、火灾后,该地区营养结构简单,恢复力稳定性增强,但其调节能力依然有限,C正确;D、火灾前,该地区被森林覆盖,说明该地区气候适宜,因此火灾后该地区群落依旧有演替至森林阶段的潜力,D正确。故选:B。6如图为突触结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结构为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受体的结合提供能量B储存在中的神
8、经递质通过的胞吐作用释放到突触间隙C当兴奋传导到时,会使膜电位由内负外正变为内正外负D神经递质在结构和结构之间的传递只能是单方向的【解答】解:A、结构能为神经递质的释放提供能量,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受体的结合不需要消耗能量,A错误;B、储存在突触小泡中的神经递质,通过突触前膜融合,通过胞吐作用释放到突触间隙,B正确;C、当兴奋传导到时,膜电位由内负外正(静息电位)变为内正外负(动作电位),C正确;C、由于神经递质只存在于轴突末端突触小体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兴奋只能从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递给另一个神经元的树突或细胞体,而不能反向传递,D正确。故选:A。 二、非选择题:本
9、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共54分。第29题第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37题、第38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一)必考题:共39分。29.(10分) 如图表示某生物体(二倍体)内细胞的分裂、分化模式图,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DNA的复制发生在图中 (填序号)所示的过程中。图甲和图乙所示细胞的名称是 。(2)过程 (填“会”或“不会”)导致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通过过程形成的四类细胞具有 (填“相同”、“不同”或“不完全相同”)的蛋白质。图示 (填序号)过程可发生突变和基因重组等变异,并通过有性生殖方式传递给后代。(3)若A为人体细胞,而d为骨骼肌细胞,则该细胞衰老时
10、,则细胞核的体积及核内变化为 。【解答】解:(1)DNA的复制发生在图中所示的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图甲和图乙所示细胞中不含同源染色体,着丝点已分裂,且细胞质均等分裂,所以名称是次级精母细胞或极体。(2)过程是细胞分化,其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该过程中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所以不会导致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通过细胞分化过程形成的四类细胞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所以具有不完全相同的mRNA和蛋白质。图示减数分裂过程中可发生基因重组或染色体变异或基因突变等变异,并通过有性生殖方式遗传给后代,从而为生物进化提供了丰富的原材料。(3)细胞衰老时,细胞核体积增大,染色体固缩,染色加深。故答案(10分,
11、除标注外,每空2分):(1) 次级精母细胞或极体(2)不会(1分) 不完全相同 (1分) (3)细胞核体积增大,染色体固缩,染色加深30.(10分) 目前医学上常使用抗生素治疗由细菌引起的疾病。图1中分别表示不同抗生素抑制细菌的作用情况,字母a、b、c表示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F、R表示不同的结构。图2表示该细菌细胞中某基因的表达过程。请据图回答:(1)图1中表示 ;表示 。(2)细菌在正常状态下,c过程中遗传信息的传递也会有损失,其原因是 。(3)人类滥用抗生素往往导致细菌产生耐药性,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其实质是 。(4)图2中含有五碳糖的物质有 (填标号),a过程所需的酶是 ,如果图中信使
12、RNA对应的DNA片段连续复制2次共需要游离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的数目为 个。(5)在基因工程构建基因表达载体时,常用到图1中的R,原因是含有多个限制酶切点,在受体细胞中能自我复制,并且含有 。(6)将N个细菌的F用32P标记后,放在31P的培养液中连续分裂m次,含31P标记的细菌有 个。【解答】解:(1)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中表示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形成,从而使细菌不能繁殖;F是大型环状DNA分子,b是转录过程,所以表示抑制细菌DNA的转录。(2)在翻译过程中,信使RNA上携带的遗传信息也会因存在终止密码而不能表达出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3)现代进化理论认为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进化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08 备战 2022 高考 生物 模拟 新课 解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