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分层训练-【课后定时检测案】-6细胞器之间的分工合作.docx
《高考生物分层训练-【课后定时检测案】-6细胞器之间的分工合作.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生物分层训练-【课后定时检测案】-6细胞器之间的分工合作.docx(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课后定时检测案6细胞器之间的分工合作 基础巩固练学业水平一、二考点一主要细胞器的结构与功能()12020北京卷在口腔上皮细胞中,大量合成ATP的细胞器是()A溶酶体B线粒体C内质网D高尔基体2铅可导致神经元线粒体空泡化、内质网结构改变、高尔基体扩张,影响这些细胞器的正常功能。这些改变不会直接影响下列哪种生理过程()A无氧呼吸释放少量能量B神经元间的兴奋传递C分泌蛋白合成和加工DH与O2结合生成水3“分子伴侣”在细胞中能识别正在合成的多肽或部分折叠的多肽,并与多肽的一定部位相结合,以帮助这些多肽折叠、组装和转运,但其本身不参与最终产物(蛋白质)的形成。根据所学知识推测“分子伴侣”主要存在于()A
2、内质网B核糖体C高尔基体D溶酶体4江苏卷(不定项)下图为高等动物细胞结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结构的数量倍增发生于分裂前期的细胞中B.具有单层生物膜的结构与细胞分泌活动有关CRNA和RNA聚合酶穿过结构的方向相同D、处的核糖体均由RNA和蛋白质组成考点二生物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5下列关于生物膜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A原核细胞无核膜及各种细胞器膜,因而不具有生物膜B细胞膜功能的复杂程度取决于磷脂的种类和数量C内质网膜为多种酶提供了大量的附着位点D有丝分裂过程中核膜随着丝粒的分裂而消失6经典高考生物膜的结构与功能存在密切的联系。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存在催化
3、ATP合成的酶B溶酶体膜破裂后释放出的酶会造成细胞结构的破坏C细胞的核膜是双层膜结构,核孔是物质进出细胞核的通道D线粒体DNA位于线粒体外膜上,编码参与呼吸作用的酶考点三实验: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的流动7如图所示,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细胞质流动方向为逆时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装片中细胞内细胞质的实际流动方向为逆时针B观察细胞质流动的实验操作过程:取黑藻幼嫩小叶染色制片观察C图中叶绿体绕细胞核进行定向循环流动D观察细胞质流动时,应以液泡的运动作为参照物提能强化练学业水平三、四82023南阳模拟所谓“膜流”是指由于膜泡运输,真核细胞生物膜在各个膜性细胞器及细胞膜之间的常态性转移。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4、()A.质壁分离和复原现象是“膜流”现象的例证B.蛋白质和RNA进出细胞核发生“膜流”现象C.浆细胞分泌抗体的过程发生“膜流”现象D大肠杆菌和酵母菌都能发生“膜流”现象92020浙江1月选考研究叶肉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时,取匀浆或上清液依次离心将不同的结构分开,其过程和结果如图所示,P1P4表示沉淀物,S1S4表示上清液。据此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ATP仅在P2和P3中产生BDNA仅存在于P1、P2和P3中CP2、P3、P4和S3均能合成相应的蛋白质D.S1、S2、S3和P4中均有具膜结构的细胞器102023岳阳模拟线粒体内质网结构偶联(MAMs)是新发现的一个重要亚显微结构,该结构是线粒体
5、外膜和内质网膜某些区域高度重叠的部位,彼此相互“连接”,但又未发生膜融合,通过MAMs使线粒体和内质网在功能上相互影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亚显微结构MAMs中一定含C、H、O、N、P等大量元素BMAMs作为内质网和线粒体间的“连接”可进行信息的交流C线粒体结构异常可能通过MAMs影响内质网中蛋白质的加工过程D线粒体外膜与内质网膜都具有流动性,二者通过囊泡相互转换112023扬州调研内质网膜包裹损伤的线粒体形成自噬体时,LC3蛋白被修饰形成LC3蛋白,LC3蛋白促使自噬体与溶酶体融合,完成损伤线粒体的降解。将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中等强度运动组和高强度运动组,测量大鼠心肌细胞中LC3蛋白和LC
6、3蛋白的相对含量,结果如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自噬体与溶酶体融合依赖膜的流动性B.LC3/LC3的值随运动强度增大而增大C.运动可以抑制大鼠细胞的自噬D推测LC3蛋白可能在自噬体膜上,可向溶酶体发出“吃我”的信号122023湖南长沙一模(不定项)内质网是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合成加工场所,在粗面内质网中能将多肽链折叠、加工成具有一定空间结构的蛋白质。缺氧时可能会导致内质网腔内出现错误折叠蛋白和未折叠蛋白聚集等现象,被称为内质网应激。肿瘤细胞有保护机制可在内质网中促进未折叠蛋白的正常折叠并转运,以维持肿瘤细胞的存活和转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粗面内质网是由核糖体和内质网共同组成的复合体B内质网
7、膜鼓出形成囊泡,通过囊泡将蛋白质转运到高尔基体C蛋白质错误折叠和未折叠蛋白聚集有利于肿瘤细胞转移D肿瘤细胞这种保护机制可能使其能耐受缺氧等环境132023山东临沂三模(不定项)叶绿体是一种动态的细胞器,随着光照强度的变化,在细胞中的分布和位置也会发生相应改变,称为叶绿体定位。CHUP1蛋白能与叶绿体移动有关的肌动蛋白(构成细胞骨架中微丝蛋白的重要成分)相结合,用野生型拟南芥和CHUP1蛋白缺失型拟南芥进行实验,观察到在不同光照强度下叶肉细胞中叶绿体的分布情况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叶绿体中的光合色素可吸收、传递和转化光能,并将吸收的能量全部储存在ATP中B叶绿体随光照强弱发生的定位改变,有
8、利于叶肉细胞更充分地吸收光能C若破坏细胞微丝蛋白后叶绿体定位异常,可推测叶绿体是沿着微丝蛋白移动的D实验表明,CHUP1蛋白和光照强度在叶绿体与肌动蛋白结合及其移动定位中起重要作用142023河北二模(不定项)细胞内的囊泡能够附着在细胞骨架上定向转移,科学家筛选出一些突变型酵母菌,这些酵母菌在25时分泌功能正常,但在35条件下培养时,本应分泌到胞外的蛋白质会异常堆积在细胞内某处。科学家将这些突变型酵母菌与正常酵母菌进行基因比对,发现至少有25个基因与囊泡的定向运输有关。下图为正常酵母菌和突变型酵母菌的蛋白质分泌途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酵母菌细胞骨架是由纤维素构成的与物质运输等生命活
9、动有关的结构B推测正常酵母菌细胞中来自内质网的分泌泡能定向与高尔基体的膜相融合C分泌突变体A、B的差异,是温度升高与囊泡运输有关的基因发生缺失所致D利用同位素标记氨基酸可观察35条件下培养的正常酵母菌蛋白质的分泌过程大题冲关练综合创新求突破152023辽宁高三阶段练习图甲为某动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示意图(图中表示相应的结构,为核糖体)。图乙为细胞的生物膜系统概念图,AG为结构名称,、代表分泌蛋白的转移途径。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甲中,参与构成的结构有_(填图中序号),它们共同构成该细胞的生物膜系统。生物膜的组成成分相似,但功能各有不同,从组成成分上分析,其主要原因是_。(2)自由基是细胞正
10、常代谢过程中产生的强氧化物质,可损害机体的组织和细胞。当自由基攻击生物膜的组成成分磷脂分子时,图甲中不会受到损伤的细胞器是_(填名称)。(3)图乙中A所在细胞结构的功能是_。(4)结构D出现异常后,可能被E分解,结构E除具有此类功能外,还具有_的功能。因具有以上功能,被形象的称为细胞的_。(5)请在图中根据分泌蛋白合成前几种生物膜的膜面积,画出分泌蛋白分泌后几种生物膜的膜面积。162023泰州模拟科学家研究发现,细胞内脂肪的合成与有氧呼吸过程有关,机理如图1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据图1可知,蛋白A位于_(细胞器)膜上,Ca2进入该细胞器腔内的方式是_。Ca2在线粒体基质中参与调控有氧呼吸的
11、_阶段反应,进而影响脂肪合成。(2)棕色脂肪组织细胞内含有大量线粒体,其线粒体内膜含有UCP2蛋白,如图2所示。一般情况下,H通过F0F1ATP合成酶流至线粒体基质,驱动ADP形成ATP,当棕色脂肪细胞被激活时,H还可通过UCP2蛋白漏至线粒体基质,此时线粒体内膜上ATP的合成速率将_,有氧呼吸释放的能量中_能所占比例明显增大,利于御寒。(3)蛋白S基因突变后,细胞中脂肪合成减少的原因可能是_。课后定时检测案61解析:溶酶体的作用是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和病菌,A错误;线粒体中可进行有氧呼吸作用的二三阶段,第三阶段释放大量能量,合成大量ATP,B正确;内质网是蛋白质的加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课后定时检测案 高考 生物 分层 训练 课后 定时 检测 细胞器 之间 分工合作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