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一轮单元训练第十一单元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人与环境a卷.docx
《高考生物一轮单元训练第十一单元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人与环境a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生物一轮单元训练第十一单元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人与环境a卷.docx(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11单元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人与环境(A)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第卷(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关于土壤微生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土壤微生物参与生态系统的
2、物质循环B土壤微生物可作为生态系统的分解者C秸秆经土壤微生物分解后可被农作物再利用D土壤中的硝化细菌是异养生物,因而不属于生产者2有一种生态农业模式是在水稻田中养鸭,利用鸭控制稻田中的杂草和害虫,鸭粪用作肥料。下列关于该模式的叙述,错误的是( )A杂草和水稻是生产者B鸭与害虫的种间关系为捕食关系C杂草和水稻的种间关系为种间竞争关系D水稻、鸭、害虫和杂草组成了一个农田生态系统3下列有关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叙述,错误的是( )A通过物质多级利用可以提高能量的利用效率B处于稳定状态的生态系统能量输入与输出相对稳定C太阳能只有通过生产者才能输入流动渠道D通过兔子的粪便流入分解者体内的能量属于兔子通过同化
3、作用获得的能量的一部分4为更好地建设雄安新区,科研人员调查白洋淀水域生态系统各成分中难降解的有机氯农药DDT污染的状况,得到下表所示检测结果。由数据不能作出的判断是( )注:鲫鱼主要以植物为食,乌鳢为肉食鱼。ADDT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间循环往复BDDT几乎污染了白洋淀生态系统所有成分C营养级越高,生物体内的DDT含量越高D水生植物同化的太阳能只有少部分传递给乌鳢5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包括碳循环和氮循环等过程。下列有关碳循环的叙述,错误的是( )A消费者没有参与碳循环的过程B生产者的光合作用是碳循环的重要环节C土壤中微生物的呼吸作用是碳循环的重要环节D碳在非生物环境与生物群落之间主要以CO2形式
4、循环6下列有关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叙述正确的是( )A动物和植物都能感受到多样化的物理信息B动物通过特定的行为只能在同种生物个体间传递信息C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和能量流动一样都是单向的D信息的传递对于生态系统的稳定是不利的7在某一动物种类丰富的森林中,消费者、分解者的种类和数量基本保持稳定,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保持动态平衡B食物链和食物网数量保持相对稳定C各类生物所含有的能量值基本不变D各种群的年龄结构维持增长型8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自然生态系统常趋于稳态B生态系统保持稳态不需要外界能量的输入C生态系统结构越复杂功能越完善D自我调节能力是生
5、态系统实现稳态的基础9下图是反映人与环境关系的三种模式,下列对“环境容纳量”的理解,错误的是( )A曲线图中的环境容纳量是指生态系统对人口的最大承载能力B按照人与环境关系的理想程度高低排列,三种模式的顺序依次为、C据图可知人类能改造环境,使人口数量超越环境容纳量D现在的人口问题造成环境恶化,环境容纳量有下降的趋势 10三叶草是牛的主要饲料,三叶草传粉受精靠土蜂,土蜂的天敌是田鼠,田鼠不仅喜食土蜂的蜜和幼虫,而且常常捣毁土蜂的蜂巢。土蜂的多少直接影响三叶草的传粉结籽。猫是田鼠的天敌。由此不能得出的推论是( )A牛和土蜂均从三叶草获得能量 B上述关系中最长的食物链有四个营养级C若要养牛业发达必须大
6、量养猫 D三叶草和土蜂共同进化11生态系统之所以能维持自身结构与功能的相对稳定,是因为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以下不属于生态系统自我调节实例的是( )A某森林经过火灾后,许多种子萌发,迅速长成新植株B某种动物在其种群密度较高时繁殖能力下降C使用毒鼠药控制农田中老鼠的种群增长D某森林食虫鸟的数量因害虫数量的增加而增加12初级生产量是指生产者所固定的能量,生物量是指净生产量在某一调查时刻前的积累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初级生产量即为进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B生物量是经食物链传递给下一营养级生物的全部能量C初级生产量与生产者呼吸量的差值是净初级生产量D净初级生产量有一部分会流向分解者13下表为养鱼
7、对水稻产量和稻田土壤有机质含量影响的实验结果。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处理水稻产量(kg/hm2)土壤有机质(%)稻田养鱼40232.72对照34742.56A引入稻田中的鱼同样受到食物和生存空间等因素的限制B鱼可以吃掉稻田中的害虫和杂草,从而提高了水稻产量C稻田养鱼使水稻更多的从土壤中吸收鱼粪中的有机质D稻田养鱼使稻田生态系统中的营养结构复杂程度提高14社会文明与生态兴衰有着密切的关系。以下关于生态的叙述,错误的是( )A低碳生活方式有助于维持生物圈中碳循环的平衡B退耕还草恢复草原生态系统需要利用群落演替的规律C发展生态农业可以提高能量传递效率和减少环境污染D建立自然保护区和濒危动植物繁育
8、中心都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15大蓝蝶幼虫能够分泌蜜汁吸引红蚁将其搬回蚁巢,当蜜汁被吃完后,大蓝蝶幼虫则像红蚁幼虫那样蠕动、发出红蚁的声音以保护自己,同时在蚁巢内四处走动大吃红蚁的卵和幼虫,以下分析错误的是( )A大蓝蝶幼虫利用化学信息吸引红蚁将其搬回巢穴B大蓝蝶幼虫利用行为信息和物理信息保护自己C大蓝蝶幼虫与红蚁间为共生关系D信息传递在种群的繁衍中起重要作用二、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每小题有一个或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16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叙述,错误的是( )A作为肥料的粪便中的能量可以流向植物
9、,从而实现对能量的多级利用B一只狼捕食了一只兔子,则这只兔子中有10%20%的能量流入狼体内C碳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是以CO2的形式进行的D食物链中,生物所处的营养级越高,其数量一定越少17研究人员在不同季节对一小型湖泊水体进行采样,调查浮游藻类的数量和种类,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温度是影响该水体中藻类种群变化的重要因素B如果该水体发生富营养化,藻的种类会有所增加C春季可能是该湖泊中浮游动物数量最多的季节D浮游藻类中的氧元素会有10%20%进入浮游动物18湿地生态系统被誉为“地球之肾”,湿地的破坏加剧了洪涝与干旱灾害,使渔业资源严重受损。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10、)A建立湿地公园属于就地保护,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有效措施B湿地群落的重要特征包括物种丰富度、种群个体的随机分布等C湿地生态系统作为“气候调节器”,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D湿地群落中,害虫与其天敌之间为捕食或寄生关系19已有研究表明,野生扬子鳄种群的雌、雄比例一般稳定在51左右,这样的性别比是由孵化时的温度所决定的。繁殖季节雄性扬子鳄发出“轰轰”的声音,雌性扬子鳄则根据声音大小选择巢穴位置。当雄性个体多发出声音大时,雌鳄选择将巢穴筑于山凹浓荫潮湿温度较低处,孵化会产生较多的雌鳄。以上事实说明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能够( )A调节生物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B维持生物体正常生命活动,调节生物
11、内环境的稳态C影响生物种群的繁衍,维持种群的性别比例D对生物进行自然选择,促进生物进化20蚯蚓分解处理技术可实现固体废物的减量化和资源化。下图为某农业生态系统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该生态系统中的蚯蚓和各种微生物均属于分解者B该生态工程设计突出体现了物质循环再生的原理C农作物、果树等植物获取的物质和能量主要来自有机肥D影响蚯蚓分解处理效率的因素有温度、含水量等第卷(非选择题)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5分。21(12分)研究发现某湖泊中小球藻为水蚤提供食物,对河蚌消化道内的食物进行分析,发现既有小球藻也有水蚤,水蚤可以被鱼甲捕食,鱼甲又可被鱼乙所捕食(鱼甲和鱼乙生活的水体空间相
12、同)。请回答下列问题:(1)请画出以上生物之间的食物网简图。 。(2)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分析,除上述成分外,此湖泊生态系统还应该包括;鱼甲和鱼乙之间的关系是。(3)已知各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0%,若鱼甲的同化量是M,水蚤同化的能量为N,则(MN)100%(填“”“=”或“”)10%,原因是。(4)农业生产使用的化肥、农药有一部分随着水流最终汇入湖泊,但并未对其生物的种类和数量造成很大的影响,说明该湖泊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其稳定性较强。(5)随着生态环境的改善,该湖泊现已成为鸟类的乐园。当地曾多次举办观鸟摄影大赛、湿地科普知识展等系列活动,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价值。22(12分)研究人
13、员在研究某生态系统中植物与草食性昆虫之间的关系时发现,当烟草叶片受到甲种蛾幼虫的采食刺激后,会释放出挥发性的化学物质。这种化学物质白天会吸引甲种蛾幼虫的天敌,夜间会驱赶乙种蛾,使其不能在烟草叶片上产卵(乙种蛾幼虫也采食烟草叶片)。(1)该生态系统中信息的种类主要有_。烟草叶片释放的挥发性化学物质属于_信息,这一信息将_种生物联系起来。(2)甲种蛾幼虫与烟草的种间关系是_ ,甲种与乙种蛾幼虫的种间关系是_。(3)上述现象说明,生态系统内的信息能够调节_ ,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4)中国农业科学院培育的抗虫烟草的推广,在_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23(10分)为保护动物Y及其栖息地,国家在当地建立了
14、自然保护区。研究人员对该地区的鸟类进行了调查,获取了某些数据。回答下列问题:(1)建立自然保护区后,该地生态系统稳定性不断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是指_。(2)对该自然保护区鸟类丰富度的调查结果显示,主要在森林中生活的鸟类有73种,主要在灌木中生活的鸟类有42种,主要在草原中生活的鸟类有24种。主要在森林中生活的鸟类种数远多于主要在灌木和草原中生活的鸟类种数,原因是_。(3)保护区内动物Y种群(假设该食物链中每个营养级只有一种生物)的能量流动如下表所示。动物Y种群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为_。一个生态系统中,食物链越长,最高营养级个体数量则一般较少。从能量流动方面分析,原因是能量沿食物链流动具有
15、_的特点。摄食量粪便量呼吸散失流向下一个营养级abcd(4)该生态系统中,动物P能依据动物Q留下的气味猎捕动物Q,动物Q也同样能够依据动物P的气味或行为特征躲避猎捕,说明信息传递在P与Q之间的方向是_的。24(11分)随着人口增长,某湖泊富营养化日益严重,生态学家对该湖泊水体的理化指标和各类浮游植物丰富度进行了监测分析,得到下图所示结果。(1)浮游植物在水生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属于_,在该生态系统中的功能是_。(2)单细胞藻类植物个体微小,可利用血球计数板在_下对浮游植物进行观察、鉴定和计数。 (3)据图分析,该湖泊浮游植物的优势类群逐渐替换为_。该湖区群落演替的类型为_。(4)环境因子对不同类
16、群浮游植物的影响如下表所示。据表分析,_和_是蓝藻丰富度增加的主要原因。 注:“+”表示正相关,“”表示负相关,“/”表示无相关性。“+”、“”多少表示程度。(5)基于以上研究,在全球变暖背景下,请提出该湖水华治理的建设性措施:_。25(10分)“四位一体”(人居种植养殖沼气)生态农业是我国北方典型的生态农业模式,它以沼气为纽带,将养猪、养鸭、种植农作物、养蘑菇、沼气工程等多个生产过程有机地结合起来,成为一种高效良性的循环,生态效益得到了良性发展。如图是该系统物质循环的示意图,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生态工程建设的目的就是遵循自然界 的规律,充分发挥资源的生产潜力,防止环境污染,达到经济效益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考 生物 一轮 单元 训练 第十一 生态系统 及其 稳定性 环境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