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房山2022-2023高三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word解析版).docx
《北京市房山2022-2023高三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word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市房山2022-2023高三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word解析版).docx(2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北京市房山2022-2023高三上学期诊断性评价生物学一、选择题1. 在人体肝脏组织细胞中,大量合成 ATP 的细胞器是( )A. 叶绿体B. 中心体C. 内质网D. 线粒体【答案】D【解析】【分析】动物细胞主要靠呼吸作用合成ATP,植物可以依靠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合成ATP。【详解】A、动物细胞不含叶绿体,A错误;B、中心体与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相关,B错误;C、内质网与脂质代谢及蛋白质加工相关,C错误;D、光合作用、细胞呼吸可产生ATP,在人体肝脏组织等动物细胞中,细胞呼吸主要发生在线粒体,D正确。故选D。2. 在“探究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水解作用”实验中,在选择淀粉酶时,购买了3种酶进行实验,
2、实验过程及结果如下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项目试管1234加入3%的可溶性淀粉溶液2ml加入淀粉酶或蒸馏水蒸馏水2ml2%的-淀粉酶溶液2ml2%的-淀粉酶溶液2ml2%的糖化酶溶液2ml将4支试管放入水浴锅加热60水浴加热5min加入斐林试剂2ml将4支试管放入水浴锅加热60水浴加热5min实验现象出现蓝色沉淀少许砖红色沉淀,较多蓝色沉淀出现砖红色沉淀,较少蓝色沉淀明显砖红色沉淀,无蓝色沉淀A. 三种酶都可催化淀粉水解,但催化效率不同B. 1号试管属于对照组,没有还原糖产生,实验组均有还原糖产生C. 高温影响酶的活性,60的高温导致蓝色沉淀的产生D. 4 号试管砖红色沉淀最多,实验现象
3、明显,应选择糖化酶进行该实验【答案】C【解析】【分析】酶的特性:高效性:酶能显著降低反应活化能,加快反应速率;专一性:每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酶的作用条件温和。【详解】A、由现象可知,三种酶均催化淀粉水解成还原糖,但出现的还原糖数量不同,说明催化效率不同,A正确;B、1号试管属于对照组,没有还原糖产生,实验组均有还原糖产生,均出现砖红色沉淀,B正确;C、本实验中温度不是自变量,60的高温不会导致蓝色沉淀的产生,C错误;D、4 号试管砖红色沉淀最多,实验现象明显,催化效果最好,应选择糖化酶进行该实验,D正确。故选C。3. 研究高温和增施 CO2对番茄叶片净光合速率的影响,结果如下图。下
4、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11:00 时,所有处理的净光合速率出现最高值B. 13:00 时,各处理因中午气孔关闭导致净光合速率快速下降C. 增施 CO2可提高番茄叶片的胞间 CO2浓度,促进暗反应D. 高温+ CO2处理可以缓解高温对光合作用的抑制【答案】B【解析】【分析】光合作用,通常是指绿色植物(包括藻类)吸收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富能有机物,同时释放氧气的过程。光合作用分为光反应阶段和暗反应阶段。光反应阶段的特征是在光驱动下生成氧气、ATP和NADPH的过程。暗反应阶段是利用光反应生成NADPH和ATP进行三碳化合物的还原,合成有机物。【详解】A、由图可知,所有处理的净光合速
5、率在11:00时出现最高值,A正确;B、13:00 时,常温和高温组植物因叶片上的部分气孔会关闭,导致细胞间的二氧化碳的含量下降,从而引起净光合速率下降,而增施 CO2组由于增大了CO2的浓度,番茄叶片的净光合速率没有快速下降,B错误;C、增施 CO2可提高番茄叶片的胞间 CO2浓度,促进暗反应中CO2的固定,C正确;D、高温条件下植物为了减少蒸腾作用对水分的散失,叶片上的部分气孔会关闭,导致细胞间的二氧化碳的含量下降,从而引起光合速率下降,由图可知,与高温组相比,增施 CO2使番茄叶片净光合速率增大,说明高温+ CO2处理可以缓解高温对光合作用的抑制,D正确。故选B。4. 酵母菌的 DNA
6、中 C 约占 18%,关于酵母菌核酸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DNA 复制后 C 约占 18%B. DNA 中(A+T)/(C+G)=1C. DNA 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苷酸D. 酵母菌的核酸含有五种碱基【答案】B【解析】【分析】1、DNA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苷酸,脱氧核苷酸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脱氧核糖,一分子含氮碱基组成,四种碱基分别是A、T、C、G。2、DNA的复制是指以亲代DNA为模板合成子代DNA的过程。这一过程是在细胞有丝分裂的间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随着染色体的复制而完成的。【详解】A、由于DNA是半保留复制,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所以DNA 复制后 C 约占 18%,A
7、正确;B、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可知,(A+C)/(T+G)=1,但(A+T)/(C+G)不一定等于1,B错误;C、DNA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苷酸,脱氧核苷酸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脱氧核糖,一分子含氮碱基组成,C正确;D、酵母菌是真核生物,含有DNA和RNA两种核酸,所以核酸含有五种碱基(A、T、C、G、U),D正确。故选B。5. 黑腹果蝇的性别决定方式为 XY 型,偶然出现的 XXY 个体为雌性可育。现有两组杂交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控制果蝇红眼和白眼的基因位于 X 染色体B. 果蝇红眼对白眼为显性C. 实验中亲代红眼雌蝇产生 2 种类型配子D. 实验F1中白眼雌
8、蝇的出现可能源于亲本减数分裂异常【答案】C【解析】【分析】伴性遗传 是指在遗传过程中的子代部分性状由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这种由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所控制性状的遗传上总是和性别相关的遗传方式就称为伴性遗传。【详解】A、根据实验的结果,雌性中有红眼和白眼,雄性中只有白眼,可知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且红眼为显性,实验的亲本为白眼雌性(XbXb)、红眼雄性(XBY),出现的一只白眼雌性基因型为XbXbY,A正确;B、根据实验可知,果蝇红眼对白眼为显性,B正确;C、实验中后代无论雌雄均为红眼,因此亲代红眼雌蝇为纯合子,基因型为XBXB,产生 1 种类型配子(XB),C错误;D、偶然出现的 XXY 个体为雌性
9、可育,实验F1中白眼雌蝇(XbXbY)的出现可能源于亲本减数分裂异常,产生了XbXb的雌配子,D正确。故选C。6. 为研究萘乙酸对拟南芥根生长发育的影响,进行相关实验结果如下,据图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对照组使用蒸馏水以排除无关变量的干扰B. 萘乙酸属于植物激素类似物,能调节植物生命活动C. 萘乙酸能抑制主根的生长,浓度越高抑制作用越强D. 萘乙酸对主根和侧根的作用相反,属于拮抗作用【答案】D【解析】【分析】植物激素指的是在植物体内一定部位合成,从产生部位运输到作用部位,并且对植物体的生命活动产生显著调节作用的微量有机物。植物生长调节剂:人工合成的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调节作用的化
10、学物质。【详解】A、对照组使用蒸馏水,实验组使用不同浓度的萘乙酸,对照组使用蒸馏水以排除无关变量的干扰,A正确;B、萘乙酸不是植物激素,是植物生长调节剂,能调节植物生命活动,B正确;C、由柱形图可知,与对照组(蒸馏水组)相比,萘乙酸的浓度越高,主根的长度越低,说明萘乙酸能抑制主根的生长,浓度越高抑制作用越强,C正确;D、拮抗作用是指不同激素对某一生理效应发挥相反的作用,该实验只有一种激素植物生长调节剂,并不属于拮抗作用,D错误。故选D。7. 甲基苯丙胺(冰毒)可与多巴胺转运载体的结合,改变多巴胺转运载体空间结构从而使其改变原有功能、具有运输多巴胺至突触间隙的能力。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11、 A. 神经冲动传导至轴突末梢,可引起与突触前膜融合B. 多巴胺受体位于突触后膜,其化学本质是蛋白质C. 冰毒与多巴胺受体结合,代替多巴胺引起突触后膜电位变化D. 冰毒引起多巴胺的回收受阻,突触后神经元持续兴奋【答案】C【解析】【分析】据图可知,多巴胺合成后,贮存在突触小泡中,神经递质释放依赖于突触小泡的膜和突触前膜融合,体现膜的流动性。当多巴胺释放后,可与下一个神经元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引发突触后膜兴奋。突触间隙中的多巴胺可被突触前膜上的多巴胺转运载体回收,甲基苯丙胺(冰毒)可与多巴胺转运载体结合,阻止多巴胺的回收。【详解】A、神经冲动传导至轴突末梢,可引起突触小泡与突触前膜融合,释放多巴
12、胺,A正确;B、由图可知,多巴胺受体位于突触后膜,其化学本质是蛋白质,B正确;C、冰毒与突触前膜上的多巴胺转运载体结合,抑制多巴胺回收,C错误;D、冰毒与突触前膜上的多巴胺转运载体结合,抑制多巴胺回收,突触后神经元持续兴奋,D正确。故选C。8. 甲亢患者体内,产生了一种甲状腺免疫球蛋白(TSI),其化学结构与促甲状腺激素(TSH) 相似,能与 TSH 竞争甲状腺细胞膜上的受体,刺激甲状腺细胞持续分泌甲状腺激素,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甲亢患者体温比正常人略高B. 由于负反馈调节作用,患者体内 TSH 浓度偏低C. 甲状腺激素可通过体液运送作用于全身靶细胞D. TSI 可作
13、用于下丘脑和垂体调节甲状腺激素分泌【答案】D【解析】【分析】甲亢患者血液中甲状腺激素浓度高,甲状腺激素能提高细胞代谢的速率,使机体产生更多的热量。机体产热量增加后,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会发送调节信息,促使汗腺分泌增加,因此在比较温暖的环境中,甲亢病人的汗液分泌量往往比健康人要多。【详解】A、与健康者相比,甲亢患者体内甲状腺激素分泌更多,甲状腺激素能提高细胞代谢的速率,使机体产生更多的热量,A正确;B、甲亢患者体内,产生了一种甲状腺免疫球蛋白(TSI),其化学结构与促甲状腺激素(TSH) 相似,能与 TSH 竞争甲状腺细胞膜上的受体,刺激甲状腺细胞持续分泌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通过负反馈
14、调节,对垂体的抑制作用增强,因此患者体内TSH浓度偏低,B正确;C、甲状腺激素可通过体液运送至全身各处,作用于全身的靶细胞,C正确;D、根据图示,TSI 作用于甲状腺细胞膜上的受体,D错误。故选D。9. 生菜是我国消费最多的一类即食蔬菜,极易受到食源性金黄色葡萄球菌污染,现对生菜中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取样、分离、培养和计数,结果如下图。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使用从生菜表面取样后的无菌棉拭子在固体培养基上涂布B. 15可有效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繁殖,建议生菜在该温度及以下贮藏运输C. 在培养基中加入刚果红,以便于快速筛选出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培养D. 生活中可用高压蒸汽对生菜灭菌以避免金黄色
15、葡萄球菌感染【答案】B【解析】【分析】 稀释涂布平板法:稀释涂布平板法除了可以用于分离微生物外,也常用来统计样品中活菌的数目。当样品的稀释度足够高时,培养基表面生长的一个单菌落,来源于样品稀释液中的一个活菌。通过统计平板上的菌落数,就能推测样品大约含有多少活菌。【详解】A、取样后的棉拭子不能直接涂布,应该将棉拭子上的微生物制成菌悬液,再在固体培养基上涂布,A错误;B、由图可知,15可有效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繁殖,建议生菜在该温度及以下贮藏运输,B正确;C、刚果红用于筛选能分泌纤维素酶的菌种,C错误;D、生活中不可用高压蒸汽对生菜灭菌,如果是即食,高温会破坏生菜的风味,D错误。故选B。10. 在
16、进行香葱根尖细胞分裂实验中,观察到如下图像,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图中细胞分裂顺序为B. 图正在进行同源染色体分离C. 图示过程可发生可遗传变异中的基因突变D. 在小鼠睾丸中也可进行图中分裂过程【答案】B【解析】【分析】有丝分裂特点:分裂间期: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分裂期(以高等植物细胞为例):前期:染色质丝螺旋化形成染色体,核仁解体,核膜消失,细胞两极发出纺缍丝,形成纺缍体。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赤道板只是一个位置,不是真实的结构,因此赤道板在显微镜下看不到)上。染色体的形态稳定,数目清晰,便于观察。这个时期是观察染色体的最佳时期。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
17、体分开,成为两条染色体,分别移向细胞两极,分向两极的两套染色体形态和数目完全相同。末期:染色体变成染色质,纺缍体消失,出现新的核膜和核仁,出现细胞板,扩展形成细胞壁,将一个细胞分成两个子细胞。【详解】A、图中细胞分裂顺序为前期(染色体散乱分布)、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形成新的染色体,向两极移动)、末期(重新形成核膜核仁),A正确;B、根尖细胞分裂是有丝分裂,不出现同源染色体的分离,B错误;C、在有丝分裂间期,由于DNA复制时,两条链解开容易发生基因突变,图示过程可发生可遗传变异中的基因突变,C正确;D、在小鼠睾丸中精原细胞也可进行图中有丝分裂,产
18、生更多的精原细胞,D正确。故选B。11. 破伤风是一种威胁生命的可致死性疾病,可通过疫苗接种实现预防,创伤穿刺创口的低氧微环境是有利于破伤风杆菌生长的环境,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破伤风杆菌进行厌氧呼吸B. 创伤导致破伤风杆菌突破了人体第一道防线C. 破伤风疫苗的预防发挥了免疫监控功能D. 破伤风疫苗刺激机体产生大量记忆细胞【答案】C【解析】【分析】1、免疫系统的功能主要有以下三大类:免疫防御、免疫监视和免疫自稳。免疫防御是机体排除外来抗原性异物的一种免疫防护作用。免疫自稳是指机体清除衰老或损伤的细胞,进行自身调节,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功能。免疫监视是指机体识别和清除突变的细胞,防止肿瘤
19、的发生。2、人体免疫系统的第一道防线是皮肤和体内的各种黏膜,第二道防线是人体体液中的吞噬细胞和杀菌物质,第二道防线和第一道防线的防御作用针对多种病原体和异物,不具有特异性。第三道防线是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借助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组成的,其防御功能并不是先天的,而是人体在后天逐渐建立起来的【详解】A,由于题目中说低氧环境有利于破伤风杆菌的生长,从而证明破伤风杆菌是厌氧菌,进行厌氧呼吸,A正确。B、人体的第一道防线是皮肤和黏膜,由于创伤导致破伤风杆菌穿过第一层防线,B正确。C、免疫监视指的是机体识别和清除突变细胞。而清除破伤风杆菌属于排除外来抗原性异物,属于免疫防御,C错误。D、疫苗进入人体之后,作为
20、抗原,使机体产生大量的抗体和记忆细胞。D正确。故选:C12. 以下生物学实验的部分操作过程,正确的是( )实验名称实验操作A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先将盖玻片放在计数室上,再在盖玻片边缘滴加培养液B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将无菌空气先通过酵母菌培养液,再通入10%NaOH溶液发生反应C观察细胞有丝分裂清水漂洗后依次滴加HCl、龙胆紫D模拟生物体维持pH稳定先在肝匀浆中滴加5滴0.1mol/LHCl,再滴加5滴0.1mol/LNaOH后测定并记录pHA. AB. BC. CD. D【答案】A【解析】【分析】模拟生物体维持pH的稳定实验原理:(1)在溶液中加入酸或碱,缓冲对能使溶液pH的变化减弱。(2
21、)与自来水相比,生物组织匀浆更类似于缓冲液。【详解】A、在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过程中,制片时,先将盖玻片放在计数室上,用吸管吸取培养液,滴于盖玻片边缘,让培养液自行渗入,多余培养液用滤纸吸取,A正确;B、在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实验过程中,应将质量分数为10的NaOH溶液置于酵母菌培养液装置前,在空气间歇性通入后,吸收空气中CO2,B错误;C、在观察细胞有丝分裂过程实验中,先用质量分数为15的HCl和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制成解离液,对洋葱根尖进行解离,用清水漂洗10分钟后,用质量浓度为0.01g/mL或0.02g/mL的龙胆紫溶液(或醋酸洋红溶液)染色3至5分钟,C错误;D、
22、模拟生物体维持pH的稳定实验中,应一次加一滴0.1mol/L的HCl,然后轻轻摇动,加入5滴后再测pH,重复该步骤直到加入了30滴为止;充分冲洗烧杯并向其中倒入25mL肝匀浆,测定并记录起始的pH,重复上述步骤一滴一滴地加入0.1mol/L的NaOH,D错误。故选A。13. 下列高中生物学实验中,对实验结果需要精确定量的是( )A. 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B. 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的流动C. 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D. 探究生长素类调节剂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答案】D【解析】【分析】1.实验: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1)实验原理:Fe3能催化过氧化氢的分解,新鲜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北京市 房山 2022 2023 生物 学期 期末考试 试题 word 解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