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佛山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docx
《广东省佛山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佛山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docx(1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广东省佛山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1. 诗句“彩蝶双起舞,蝉虫树上鸣”描写了一幅美丽的画面。下列关于蝶、蝉、树的说法正确的是()A它们共同构成生物群落B它们具有完全相同的生命系统结构层次C它们的生活会受到环境影响D地球上所有的蝴蝶构成了一个种群2. 下列关于细胞的说法,错误的是()A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B细胞学说揭示了动物和植物的统一性C细胞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D蓝细菌没有叶绿体也能进行光合作用3. 土壤中的溶磷菌能够把难溶态的磷转化为可被植物直接吸收的可溶性磷。磷参与植物细胞的多项生命活动,但不包括()AATP与ADP的转化B细胞膜
2、成分的更新C分裂间期DNA复制D参与多肽链的合成4. 新冠疫情防控期间,我国政府有组织地开展了新冠肺炎病毒核酸免费检测。下图为某同学的检测报告单,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检测对象是该同学细胞中的核酸B新冠肺炎病毒的核酸中含有核糖C报告说明该同学感染了新冠病毒D新冠肺炎病毒在空气中也能繁殖5. 某同学在显微镜下观察了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玫瑰花瓣细胞和大豆根毛细胞,发现这些植物细胞都有液泡,于是运用不完全归纳法得出了植物细胞都含有液泡的结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不完全归纳法是一种科学方法B不完全归纳法得出的结论都是不可信的C运用不完全归纳法时,需要注意例外D细胞学说的建立也采用了不完全归纳法
3、6. 下列关于生物组织中有机物检测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用西瓜汁作材料适合于检验还原糖B鲜榨甘蔗汁与碘液混合后会呈现蓝色C使用双缩脲试剂检验蛋白质时需要加热D花生子叶切片用苏丹染液染色呈现橘黄色7. 某科学家向豚鼠的胰腺细胞中注射3H标记的亮氨酸,追踪胰腺细胞形成分泌蛋白的过程(如下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图中的为核糖体,为高尔基体,为内质网B带有3H标记的物质依次出现在、C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仅与图中所示的细胞结构有关D合成分泌蛋白时,先在上利用氨基酸合成一段肽链,然后转移到上8. 以下事实不支持生物膜系统在结构上或功能上紧密联系的是()A内质网膜与核膜、细胞膜直接相连B葡萄糖
4、通过易化扩散穿过细胞膜进入红细胞C囊泡将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运送到高尔基体进行加工D细胞膜、核膜、线粒体膜等生物膜的组成和结构相似9. 下列关于细胞核的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核是生物体代谢和遗传的基本单位B核仁与某种RNA的合成和核糖体的形成有关C核孔是实现核质之间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的通道D染色质和染色体是同一物质在不同时期的两种存在状态10. 用0.3gmL-1的蔗糖溶液短时间处理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显微镜下观察到如下图像。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该细胞处于质壁分离的状态B滴加清水后可观察到细胞复原C此时液泡的颜色较正常状态时浅D该过程中原生质层相当于半透膜11. 在东京奥运会上,广东籍运
5、动员苏炳添以9秒83的成绩创造了男子100米跑的亚洲新纪录,成为首位突破10秒大关的亚洲人。下列有关短跑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A葡萄糖直接为短跑运动提供能量B短跑过程中细胞内的ATP含量急剧下降C单独通过肌肉细胞的收缩与舒张就能完成短跑运动D短跑过程中的细胞代谢需要多种酶的参与才能完成12. 细胞呼吸原理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应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面包的制作利用了酵母菌的呼吸作用B提高氧气含量有利于水果蔬菜的储藏C松土能促进作物根系的有氧呼吸D包扎伤口时要注意选用透气的敷料13. “天宫二号”是我国自主研发的空间站,绿叶植物拟南芥在空间站的培养箱内完成了种子萌发、生长、开花和结果的全过程
6、。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该过程需要提供的物质只有水和无机盐B该过程必定发生了细胞分裂和细胞分化C该实验表明人类有可能在太空种植蔬菜D培养箱的温度应控制在适宜的范围内14. 下表关于“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操作与目的相匹配的是()选项操作目的A加入无水乙醇分离色素B加入碳酸钙防止细胞破裂C加入二氧化硅有助于研磨充分D重复多次画滤液线确保滤液线足够宽AABBCCDD15.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通过显微镜观察木栓组织发现了细胞B恩格尔曼利用好氧细菌和水绵做实验证明了氧气来自叶绿体C卡尔文等用14C标记的CO2探明了暗反应中碳转移的过程D科学家用荧光染料标记膜蛋白证明
7、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16. 在进行“观察根尖分生区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时,某同学用光学显微镜观察了洋葱根尖不同分裂时期的细胞,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洋葱根尖各区域的细胞都可以作为观察材料B以上四个图片可以来自对同一个细胞的观察C图丙时期细胞内有两套形态和数目相同的染色体D该实验制作装片流程为解离染色漂洗制片17. 某同学进行了以下实验,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试管甲和乙中,葡萄糖释放的能量大部分转移到ATPB试管乙隔绝空气放置一段时间,其中的溶液可与酸性重铬酸钾反应呈灰绿色C据实验推测,葡萄糖先在细胞质基质分解成丙酮酸,再在细胞器中转化为CO2和水D可利用差速离心法进一步分离
8、出各种细胞器以确定呼吸作用的场所18. 科学家通过体外诱导成纤维细胞,获得了类似胚胎干细胞的一种细胞,称为iPS细胞。该细胞能够“转化”为多种类型的动物体细胞,流程如下。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由iPS细胞培育出多种体细胞的过程体现了细胞的全能性B成纤维细胞、iPS细胞和分化成的体细胞中具有不同的遗传信息C流程当中的两个“转化”步骤都涉及到细胞中基因的选择性表达DiPS细胞转化为多种体细胞的过程说明细胞分化也受到外界因素影响19. 构建模型是帮助我们直观认识抽象事物的重要手段。某学习小组以下图甲为蓝本构建了一个细胞实物模型,根据实验结果画出了酶活性与pH的关系曲线图乙。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
9、据图甲制作出来的实物模型属于物理模型B显微镜下拍摄到的细胞照片也属于物理模型C图乙中酶的活性与pH的关系曲线属于数学模型D构建模型的过程中,科学性应放在第一位,其次是美观20. 下图为酶催化、无机催化剂催化、无催化剂三种情况下的反应能量变化曲线。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曲线对应的情况分别为无催化剂、无机催化剂催化、酶催化B曲线表明酶提供了反应过程所必需的能量,其能量值为(c-d)C若要验证酶具有高效性,应比较两种情况D若要验证酶具有催化作用,应比较两种情况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21. 姜撞奶是广东著名风味小吃,其做法是将一定温度的牛奶按比例倒入常温下的姜汁中,一段时间后牛奶发生凝固现象(
10、凝乳)。甲同学尝试制作姜撞奶,他将煮沸后的牛奶与姜汁混合,结果没有成功凝乳。为探究凝乳的最佳温度,乙同学进行了以下实验:取锥形瓶7个,标号17,各加入牛奶100mL;实验操作是?将等量的姜汁加到17号锥形瓶中,搅拌均匀;观察记录,结果如下:锥形瓶号1234567牛奶温度/30405060708090凝乳时间/min191054515未凝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该实验的自变量是_,无关变量包括_(举出2个)。(2)步骤的具体操作是_。(3)推测姜汁中可能含有一种能使牛奶蛋白质凝固的酶,那么根据上述实验结果,甲同学尝试制作姜撞奶失败的原因很可能是:_。(4)有同学怀疑6号锥形瓶的实验结果,为确定
11、该结果是否由偶然因素造成,你给甲同学的建议是:_。22. 人体胃壁细胞中存在甲、乙两种运输H+的载体蛋白,如下图所示。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若甲载体存在于胃壁细胞靠近胃腔一侧的细胞膜上,则A侧为_(填“胃腔”“或“细胞内”)。H+借助甲载体跨膜运输的方式是_。(2)甲载体会借助ATP的水解实现自身的磷酸化。用、和表示ATP上三个磷酸基团所处位置(A-PPP),则与甲载体结合的磷酸基团原来位于_(填“”、“”或“”)位上。(3)膜两侧的H+顺浓度梯度通过时,乙载体催化ATP的合成。据此分析,乙载体最可能位于_(细胞器的结构)。该实例体现了膜蛋白的_功能。23. 科学家利用细胞松弛素B处理正在分
12、裂的人体癌细胞(2n46),结果细胞质不能正常分裂,从而形成“双核细胞”。下图表示该癌细胞在一个细胞周期中的染色体和DNA数量变化,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上图曲线中,实线表示_的数量变化,虚线表示_的数量变化。(2)间期时细胞内发生的重要变化是完成了_,从d到e的变化是因为发生了_。(3)“双核细胞”的出现发生在曲线的_段,此时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_,染色单体数目为_,DNA数量为_。24. 将生长状况相同的三种作物每种平均分成甲、乙、丙三组,甲组提供大气CO2浓度环境,乙组提供CO2浓度倍增环境,丙组作物先在CO2浓度倍增环境中培养60d,测定前一周恢复到大气CO2浓度。整个培养过程水分供应
13、充足,选择晴天上午测定各组光合作用速率。结果如下图所示。(1)CO2进入叶绿体后,首先与_结合,这个过程称作_。(2)乙组与甲组相比,CO2浓度倍增,光合作用速率却并未倍增,从光反应和暗反应间的关系分析,这是因为:_。(3)丙组的光合作用速率比甲组低,其原因可能是_,导致相关酶的活性或含量降低,当恢复到大气CO2浓度后,_未能恢复。参考答案1. 【答案】C【解析】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包括:细 胞: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组 织:由形态相似、结构和功能相同的一群细胞和细胞间质联合在一起构成器 官: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系 统: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
14、序组合在一起个 体:由不同的器官或系统协调配合共同完成复杂的生命活动的生物种 群: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是一个种群群 落: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所有的种群组成一个群落生态系统:生物群落与他的无机环境相互形成的统一整体生 物 圈:由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和这些生物生活的无机环境共同组成。【解答】A、群落是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所有的种群组成一个群落,诗中知只提到蝶、蝉、树,不属于群落,A错误;B、树不具有系统层次,与蝶和蝉的生命系统层次不完全相同,B错误;C、蝶、蝉、树生命活动都受环境影响,C正确;D、种群是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蝴蝶种类很多,地球上所有的蝴蝶不是一个种群
15、,D错误。故选C。2. 【答案】C【解析】1、细胞类生物(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含有DNA和RNA两种核酸,但它们的遗传物质均为DNA,病毒只有一种核酸,DNA或RNA。2、细胞学说主要是由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提出,内容: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新细胞可以通过老细胞的分裂产生。意义:证明了动植物界具有统一性。【解答】A、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A正确;B、细胞学说揭示了动物和植物的统一性,从而阐明了生物界的统一性,B正确;C、细胞的遗传物质是DNA,病毒的遗传物质可能是RNA,C错误;D、蓝细菌具有藻蓝素和叶绿素,所以没有叶绿体也能进
16、行光合作用,D正确。故选C。3. 【答案】D【解析】1、ATP和ADP的元素组成为C、H、O、N、P。2、细胞膜的主要成分为蛋白质和磷脂。3、DNA元素组成为C、H、O、N、P。4、肽链是由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的,主要组成元素为C、H、O、N。【解答】A、ATP和ADP的元素组成为C、H、O、N、P,磷参与ATP与ADP的转化,A错误;B、细胞膜的主要成分为蛋白质和磷脂,磷参与细胞膜成分的更新,B错误;C、DNA元素组成为C、H、O、N、P,磷参与分裂间期DNA复制,C错误;D、肽链是由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的,主要组成元素为C、H、O、N,磷没有参与多肽链的合成,D正确。故选D。4. 【答案】B【
17、解析】病毒是一类没有细胞结构的特殊生物,只有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构成,不能独立的生活和繁殖,只有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内才能生活和繁殖,一旦离开了活细胞,病毒就无法进行生命活动。【解答】A、检测对象是新冠病毒核酸,A错误;B、新冠肺炎病毒属于RNA病毒,核酸中含有核糖,B正确;C、报告说明该同学未感染新冠病毒,C错误;D、病毒只有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内才能生活和繁殖,D错误。故选B。5. 【答案】B【解析】归纳法是指由一系列具体事实推出一般结论的思维方法,分为完全归纳法和不完全归纳法。(1)完全归纳法:通过对某类事物中的每一个对象或每一子类的考察,从中概括出关于此类事物的一般性结论的推
18、理。由于完全归纳法考察了某类事物的全部情况,因而由正确的前提必然能得到正确的结论,所以完全归纳法可以作为数学严格证明的工具,在数学解题中有着广泛的应用。(2)不完全归纳法:通过对某类事物的一部分对象或一部分子类的考察,从中概括出关于该类事物的一般性结论的推理。由于不完全归纳法是对某类事物中的某一部分对象进行考察,因此,前提和结论之间未必有必然的联系,由不完全归纳法得到的结论,结论不一定正确,结论的正确与否,还需要经过严格的逻辑论证和实践检验。【解答】A、不完全归纳法是一种科学方法,A正确;B、不完全归纳法得出的结论可能是可信的,如细胞学说中应用不完全归纳法得出一切动植物由细胞组成,此结论可信,
19、B错误;C、进行不完全归纳时需要抓住所归纳对象的本质特征,要考虑是否有特例的存在,C正确;D、细胞学说的建立也采用了不完全归纳法,D正确。故选B。6. 【答案】D【解析】生物组织中化合物的鉴定:(1)斐林试剂可用于鉴定还原糖,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溶液的颜色变化为砖红色(沉淀)。(2)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3)脂肪可用苏丹染液鉴定,呈橘黄色。【解答】A、西瓜汁呈红色,对还原糖的检测有颜色干扰,不适合于检验还原糖,A错误;B、鲜榨甘蔗汁主要含蔗糖,几乎不含淀粉,与碘液混合后不会呈现蓝色,B错误;C、使用双缩脲试剂检验蛋白质时不需要加热,C错误;D、花生子叶富含脂肪,切片后用苏丹染液染
20、色呈现橘黄色,D正确。故选D。7. 【答案】C【解析】据图可知,表示核膜和核孔,表示游离的核糖体,表示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表示高尔基体,表示囊泡,表示内质网。【解答】A、据图可知,表示游离的核糖体,表示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都表示核糖体,是由扁平的囊状结构构成的,是高尔基体,表示内质网,A正确;B、分泌蛋白合成与分泌过程:核糖体合成蛋白质内质网进行粗加工高尔基体进行再加工形成成熟的蛋白质细胞膜,因此带有3H标记的物质依次出现在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B正确;C、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除了与图中所示的细胞结构有关,还与线粒体有关,线粒体能为该过程提供能量,C错误;D、合成分泌蛋白时
21、,先在上利用氨基酸合成一段肽链,然后转移到上,D正确。故选C。8. 【答案】B【解析】各生物膜的联系 :1、组成上的联系:各生物膜的组成成分相似,都由脂 质(主要为磷脂)、蛋白质及少量 的糖类组成,但每种成分所占的比例不同。2、结构上的联系:直接或间接相连,内质网内连核膜,外连细胞膜,体现生物膜的直接联系;内质网膜、高尔基体膜和细胞膜以囊泡形式相连,体现了各种生物膜的间接联系。3、功能上的联系:分泌蛋白的合成并分泌过程将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和线粒体联系起来。【解答】A、内质网膜内连核膜,外连细胞膜,与核膜、细胞膜直接相连,A不符合题意;B、葡萄糖通过易化扩散穿过细胞膜进入红细胞,不支持生物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广东省 佛山市 2021 2022 学年 高一上 学期 期末 生物试题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