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西南大学附高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
《重庆市西南大学附高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庆市西南大学附高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2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2023学年度下期期末考试高一生物试题1. 某同学在两对相对性状的模拟杂交实验中进行了如图所示的操作。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操作可模拟等位基因的分离B. 操作模拟的现象发生在减数分裂I后期C. 操作模拟的是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D. 图中雌、雄卡片数量有差异不影响实验结果【答案】C【解析】【分析】分析题图可知,过程代表等位基因分离,操作代表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操作代表受精作用。减数分裂I后期,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A、Y和y、R和r代表等位基因,操作中等量的Y与y分离,等量的R和r分离,因此操作可代表等位基因分离,配子得到Y或y(R
2、或r)的概率相等,A正确;B、操作模拟的是Y/y和R/r这两对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该现象发生在减数分裂I后期,B正确;C、操做中,雄性产生YR雄配子和雌性产生yr雌配子发生精卵融合,即代表的是受精作用,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不是发生在受精作用中,C错误;D、由于雌、雄配子总数不等,因此雌卡片与雄卡片数量可以不同,这不影响实验结果,D正确。故选C。2. 科研人员在培育过程中发现一种突变赤蚕(幼龄蚕)纯种会出现高温胚胎致死现象,将该突变赤蚕纯种与黑蚕纯种雌蚕杂交,F1代中赤蚕:黑蚕=1:1,将F1分常温和高温两组进行培养,其中高温组赤蚕出现致死,选常温培养下的F1相互交配,F2代出现同样结果(假定
3、该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则下列推测最合理的是( )A. 能判断显隐,黑色为bbB. 能判断显隐,赤色为bbC. F1黑色全为雌,黑色为隐性D. F1赤色全为雌,赤色为隐性【答案】D【解析】【分析】蚕的性别决定是ZW型,雄蚕和雌蚕的性染色体组成分别是ZZ和ZW。AB、一对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后,F1出现赤蚕:黑蚕=1:1,若控制体色的基因在常染色体上,子代应该只出现一种体色,这与常染色体上的遗传规律不符,A、B错误;CD、换成伴性遗传的模型后则能判断显隐关系和表现型,遗传图解见下图,C错误,D正确。故选D。3. 杜洛克大红猪皮毛颜色由常染色体上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R、r和T、t)控制
4、。基因 R或T 单独存在的个体,能将无色色素原转化为沙色色素;基因 r、t不能转化无色色素原;基因 R 和 T 同时存在的个体,沙色色素累加形成红色色素。若将基因型为 RrTt 的雌雄个体杂交,所得子代表现型中红色沙色白色的比例为( )A. 961B. 1033C. 943D. 1231【答案】A【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信息可知,R_T_个体表型为红色,R_tt和rrT_个体表型为沙色,rrtt个体表型为白色。基因型为 RrTt 的雌雄个体杂交,后代比例为R_T_:R_tt:rrT_:rrtt=9:3:3:1。又根据题干信息可知,R_T_个体表型为红色,R_tt和rrT_个体表型为沙色,rrt
5、t个体表型为白色,因此所得子代表现型中红色沙色白色的比例为961,A正确,BCD错误。故选A。4. 位于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所控制的性状在遗传时往往表现与性别相关联的现象。下图为 XY 型性别决定的生物的性染色体组成示意图,其中区段为 X、Y 染色体的同源区段,、区段是非同源区段。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 T2噬菌体的主要组成成分与X、Y 性染色体的主要组成成分相同B. 人类红绿色盲基因、血友病基因均位于区段上C. 雄性个体在减数分裂后期的细胞中可能含有2条X 染色体或2条Y 染色体D. 受区段上基因控制的性状的遗传与性别没有关联【答案】D【解析】【分析】人类遗传病分为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
6、和染色体异常遗传病:(1)单基因遗传病包括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如并指)、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如白化病)、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如血友病、色盲)、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如抗维生素D佝偻病);(2)多基因遗传病是由多对等位基因异常引起的,如青少年型糖尿病;(3)染色体异常遗传病包括染色体结构异常遗传病(如猫叫综合征)和染色体数目异常遗传病(如21三体综合征)。A、T2噬菌体的主要组成成分是DNA和蛋白质,染色体的主要组成成分也是DNA和蛋白质,因此T2噬菌体的主要组成成分与X、Y 性染色体的主要组成成分相同,A正确;B、人类的红绿色盲、血友病为伴X隐性遗传病,红绿色盲基因、血友病基因均位于区段上,
7、B正确;C、雄性个体在减数分裂后期X、Y染色体分开,分别进入两个细胞中,在减数分裂后期着丝粒分裂,细胞中可能含有2条X 染色体或2条Y 染色体,C正确;D、受区段上基因控制的性状的遗传与性别有关联,如XaXaXaYA,子代女性均为隐性性状,男性均为显性性状,D错误。故选D。5. “狗是狗,边牧是边牧”是对宠物犬边牧智商的高度评价,但是其眼盲性状的遗传基因控制机制尚不清楚。下图为名叫里德尔的边牧关于眼盲的家族系谱图,实心符号代表眼盲,已知-d不带有隐性眼盲基因,根据下图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眼盲性状的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B. -a的眼盲基因来自于-a和-bC. -c和-e基因型
8、相同D. -d和-e的后代中出现雌性眼盲的概率为0【答案】A【解析】【分析】-d不带有隐性眼盲基因,说明眼盲性状为隐形性状,-d为显性纯合子。A、根据-d、-e均不眼盲,其子代出现眼盲,说明眼盲性状为隐性性状。已知-d不带有隐性眼盲基因,则其后代的眼盲基因只来自于母方,推断眼盲性状遗传方式为伴X隐性遗传,A错误;B、-a的眼盲基因位于两条X染色体上,来自于-a和-b,B正确;C、-c和-e均含有来自父方的眼盲基因,为杂合子,二者基因型相同,C正确;D、-d的正常显性基因一定会传给雌性后代,和-e的后代中出现雌性眼盲的概率为0,D正确。故选A。6. 一个基因型为AaXBY 的精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
9、。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处于减数分裂后期和处于减数分裂后期细胞中染色体组数相同,DNA数也相同B. 若产生的精子为AaXB,其原因可能是该精原细胞在减数分裂后期或减数分裂后期分裂异常C. 若产生四种精子 AXBaXBAYaY=1111,则可能是减数分裂后期自由组合的结果D. 若分裂过程中某时期不存在染色单体,且细胞的基因组成为 AAXBXB,则该时期为减数分裂后期【答案】D【解析】【分析】减数分裂过程:1、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染色体的复制。2、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互换;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10、。3、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排列在赤道板;后期: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A、处于减数分裂后期和处于减数分裂后期细胞中染色体组数相同,DNA数不同(前者DNA数目是后者的二倍),A错误;B、若产生的精子为AaXB,即A与a等位基因未分离,原因是该精原细胞在减数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未分离导致的,B错误;C、若产生四种精子 AXBaXBAYaY=1111,则可能是减数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染色单体互换的结果,C错误;D、若分裂过程中某时期细胞的基因组成为 AAXBXB,则该时期为减数分裂,
11、又因不存在染色单体,则为减数分裂后期,D正确。故选D。7.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学科,往往通过严谨的科学思维、巧妙的科学方法,增强直接经验,获得生动表象,有助于形成概念,理解原理,掌握规律。下列相关研究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萨顿采用假说演绎法证明基因在染色体B. 艾弗里利用减法原理设计肺炎链球菌的体外转化实验C. 可采用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设计思路来证明RNA是HIV的遗传物质D. 科学家通过同位素标记和差速离心技术验证DNA 的半保留复制【答案】B【解析】【分析】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包括格里菲斯体内转化实验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其中格里菲斯体内转化实验证明S型细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
12、能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A、萨顿提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假说,摩尔根以果蝇为实验材料,通过假说演绎法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A错误;B、艾弗里通过加入相应的酶去除对应物质,利用自变量控制中的“减法原理”设计了肺炎链球菌体外转化实验,B正确;C、噬菌体和大肠杆菌的遗传物质都是DNA,不能用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设计思路来证明RNA是HIV的遗传物质,C错误;D、科学家通过同位素标记和密度梯度离心法验证DNA 的半保留复制,差速离心法可用于分离各种细胞器,D错误。故选B。8. PCR 是一项在生物体外复制特定 DNA 片段的核酸合成技术,具体流程如下:变性,
13、当温度 上升到90以上时,双链DNA解聚为单链;复性,温度下降到50左右,两种引物通过碱基互补配对与两条单链 DNA 结合;延伸,72左右时,TaqDNA 聚合酶有最大活性,可使 DNA新链由5端向3端延伸。与人体细胞内DNA分子复制相比,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都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B. 复制方式都是半保留复制C. 都是边解旋边复制的过程D. DNA 聚合酶作用的最适温度不同【答案】C【解析】【分析】PCR是体外DNA复制,先解旋(变性)再复制(复性、延伸)。A、无论是PCR还是人体细胞内DNA分子复制,都要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保证复制的准确性,A正确;B、无论是PCR还是人体细胞
14、内DNA分子复制,复制方式都是半保留复制,新合成的DNA都是一条子链一条母链,B正确;C、PCR复制DNA时,先解旋(变性)再复制(复性、延伸),C错误;D、PCR的DNA 聚合酶最适温度为72左右,而人体细胞内的DNA 聚合酶最适温度为37左右,D正确。故选C。9. 如图为某DNA分子部分片段的结构示意图,对该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若制作如图的DNA 结构模型,需要8个磷酸、8个脱氧核糖及4个碱基B. 该DNA分子片段有4种碱基对排列顺序,但不一定都能出现在生物体内C. 是构成DNA 的基本组成单位,名称是胞嘧啶脱氧核苷酸D. 若该双链 DNA 分子中,G 占总数的 30%,其中一条
15、链中的 T 占该链的 17%,那么另一条链中T在该链中的比例为23%【答案】D【解析】【分析】DNA是由两条单链组成的,这两条链按反向平行方式盘旋成双螺旋结构。DNA中的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碱基排列在内侧。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成碱基对,并且碱基配对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A(腺嘌呤)一定与T (胸腺嘧啶)配对;G(鸟嘌呤)一定与C(胞嘧啶)配对。A、若制作如图的DNA结构模型,需要8个磷酸、8个脱氧核糖及4对碱基(8个碱基),A错误;B、图中DNA分子序列已经确定,没有其他碱基对排列顺序, DNA分子中的遗传信息储存在碱基对的排列顺序中,即其中特定的脱氧核苷酸
16、序列代表了遗传信息,并不是所有的碱基对排列在生物体内都会存在, B错误;C、图中由、和组成,不是构成DNA 的基本组成单位,不能表示胞嘧啶脱氧核苷酸,、和下一个磷酸才能构成胞嘧啶脱氧核苷酸,C错误;D、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G占总数的30%,则T占总数的50%-30% =20%,若其中一条链中的T占该链的17%,即该条链中的T占总数的8.5%,那么另一条链中T在该链中的比例为(20%-8.5%)2= 23%,D正确。故选D。10. 将全部DNA分子双链经32P标记的雄性动物细胞(染色体数为2N)置于不含放射性的培养基中培养,经过连续两次细胞分裂后产生4个子细胞,检测细胞中放射性的情况,下列推断
17、正确的是( )A. 若子细胞都含32P,则该细胞进行一定是减数分裂B. 若所有子细胞中的染色体都含32P,则该细胞进行的可能是有丝分裂C. 若进行减数分裂,则含32P标记的染色体的子细胞比例为1/2D. 若进行有丝分裂,则含32P标记的染色体的子细胞比例可能为3/4【答案】D【解析】【分析】1、子代有4个子细胞,可能进行了2次有丝分裂或者1次减数分裂2、如果是减数分裂,在间期复制一次后,每条染色体的单体都含有放射性元素,随着减数分裂的过程的进行,同源染色体分开,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每个子细胞染色体数目减半,每个细胞的每条染色体都含有反射性。3、如果是有丝分裂,复制一次分裂一次,在第一次分裂结束时
18、,子代2个细胞的每条染色体的DNA分子中都有一条链带放射性,在第二次复制时,形成的染色体含有2条姐妹染色单体,其中一个单体的DNA分子两条链都没有放射性,另一条单体的DNA一条链有放射性,另一条没有,在后期姐妹染色体分开随机移向两极,所以子代还有放射性的细胞有2-4个,每个细胞中带放射性的染色体条数0-2N。A、根据分析若子细胞都含32P,则该细胞进行的可能是减数分裂或者有丝分裂,A错误;B、若所有子细胞中的染色体都含32P,则该细胞进行的一定是减数分裂,B错误;C、若进行减数分裂,则含32P标记的染色体的子细胞比例为1,C错误;D、若进行有丝分裂,则含32P标记的染色体的子细胞的个数是0-4
19、个,所以其中的比例可能是3/4,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结合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和DNA的半保留复制进行综合考查,要求考生识记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掌握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含量变化规律;识记DNA分子半保留复制的特点,在解答选项时,考生要细心辨认放射性是出现在染色体中还是细胞中。11. 最新研究发现白癜风致病根源与人体血清中的酪氨酸酶活性减小或丧失有关。当编码酪氨酸酶的基因中某些碱基改变时,表达产物将变为酶A。如表显示酶A与酪氨酸酶相比,可能出现的四种情况,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比较指标患者白癜风面积30%20%10%5%酶A氨基酸数目/酪氨酸酶氨基酸数
20、目1.1110.9A. 使tRNA种类增多,使tRNA数量减少,中tRNA的数量没有变化B. 白癜风与人的白化病都是由酪氨酸酶基因发生基因突变造成的,因此通过产前诊断无法确诊C. 可能导致控制酪氨酸酶合成的mRNA 中的终止密码子位置改变D. 中的氨基酸数目没有改变,对应的mRNA中的碱基排列顺序也不会改变【答案】C【解析】【分析】1、基因突变是指DNA分子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2、碱基对替换往往引起mRNA上的一个密码子变化,碱基对的增添或缺失往往引起多个密码子的变化。A、基因突变不会改变tRNA的种类和数量,因此中tRNA的数量都没有变化,A错误;B、白癜风、人
21、的白化病都是由酪氨酸酶基因发生基因突变造成的,可以通过产前诊断(基因诊断)进行确诊,B错误;C、可能是因为控制酪氨酸酶合成的mRNA中的终止密码子位置改变,可能是终止密码子延后出现,可能是终止密码子提前出现,C正确;D、中酶A的氨基酸数目没有发生变化,但是基因控制合成的酶的种类发生变化,说明发生了基因突变,故转录细胞的mRNA的碱基序列发生改变,D错误。故选C。12. 图中甲表示酵母菌携带丙氨酸的 tRNA 结构示意图。乙和丙是甲相应部分的放大图,其中I表示次黄嘌呤,能够与A、U或C配对。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tRNA的三叶草形状依靠其内部的氢键和磷酸二酯键来维持B. 图中tRNA的
22、P端是结合氨基酸的部位C. 丙氨酸的密码子与反密码子是一一对应的D. 转录丙所示序列的双链DNA片段含有2个腺嘌呤【答案】A【解析】【分析】tRNA是指具有携带并转运氨基酸功能的一类小分子核糖核酸。大多数tRNA由七十几至九十几个核苷酸折叠形成的三叶草形短链组成,主要作用是携带氨基酸进入核糖体,在mRNA指导下合成蛋白质,即以mRNA为模板,将其中具有密码意义的核苷酸顺序翻译成蛋白质中的氨基酸顺序。tRNA与mRNA是通过反密码子与密码子相互作用而发生关系的。A、tRNA分子内部存局部双链区,双链区存在碱基互补配对,碱基对之间通过氢键连接,tRNA的基本单位为核糖核苷酸,核糖核苷酸之间通过磷酸
23、二酯键连接,故tRNA的三叶草形状依靠其内部的氢键和磷酸二酯键来维持,A正确;B、图中tRNA的3-OH端是结合氨基酸的部位,B错误;C、据题意,丙氨酸的反密码子是IGC,则丙氨酸的密码子可能是ACG、UCG、CCG,即丙氨酸的密码子与反密码子不是一一对应的,C错误;D、转录时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转录丙所示序列的双链DNA片段为TGGACGAG/ACCTGCTC,含3个腺嘌呤,D错误。故选A。13. DNA甲基化是指DNA中的某些碱基被添加甲基基团,此种变化不影响DNA中碱基的排列顺序,但会影响基因的表达,对细胞分化具有调控作用。基因启动子区域被甲基化后,会抑制该基因的转录,如图所示。研究发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重庆市 西南 大学 2022 2023 学年 一下 学期 期末 生物试题 解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