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河南省TOP二十名校高三上学期调研考试(七)物理试卷含答案.pdf
《2024届河南省TOP二十名校高三上学期调研考试(七)物理试卷含答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4届河南省TOP二十名校高三上学期调研考试(七)物理试卷含答案.pdf(1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绝密启用前绝密启用前24 届高三年级届高三年级 TOP 二十名校调研考试七二十名校调研考试七 物理物理全卷满分全卷满分 110 分,考试时间分,考试时间 90 分钟分钟 注意事项: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指定位置。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2、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 8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4 分,共分,共 32 分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在物理学研究过程中科学家们创造了许多物理学研究方法,如理想实验法、控制变量法、极限法、等效替代法、理想模型法、微元法等,以下关于所用物理学研究方法的叙述错误的是()
3、A.根据速度定义式xvt=,当t非常小时,xt就可以表示物体在 t 时刻瞬时速度,这里采用了极限法 B.在不需要考虑物体的大小和形状时,用质点来代替实际物体,采用了等效替代法C.加速度的定义式vat=,采用了比值定义法D.在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这里采用了微元法2.5G 是“第五代移动通信网络”的简称,5G 网络使用的无线电波通信频率在 3.0GHz 以上的超高频段和极高频段(如图所示),比目前 4G 及以下网络(通信频率在 0.3GHz3.0GHz 间的特高频段)拥有更大的带宽和更快的传输速率.未来
4、5G 网络的传输速率(指单位时间传送的数据量大小)可达 10Gbps(bps 为bitspersecond 的英文缩写,即比特率、比特/秒),是 4G 网络的 50100 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与 4G 相比较,5G 频率更高,相同时间传递的信息量更大B.与 4G 相比较,5G 在真空中的波长更长2024届河南省TOP二十名校高三上学期调研考试(七)物理试卷 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C.与 4G 相比较,5G 衍射的本领更强 D.与 4G 相比较,5G 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更快 3.如图所示是乘客通过“刷身份证”进高铁站时的情景,将身份证靠近检验口,机器感应电路中就会产生电流,从而识别
5、乘客身份.下列物理教材上小实验能说明这一原理的是()A B C D 4.2021 年 5 月 15 日,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在火星乌托邦平原南部预选着陆区着陆,在火星上首次留下中国印迹,迈出了我国星际探测征程的重要一步.天问一号着陆器着陆于火星表面的过程可简化为如下过程:首先着陆器在距火星表面高为 h 处悬停,接着以恒定的加速度 a 竖直下降,下降过程火箭产生的反推力大小恒为 F.当四条“缓冲脚”接触火星表面时,火箭立即停止工作,随后着陆器经时间 t 速度减为 0.已知着陆器的质量为 m,火星半径为 R(R 远大于 h),引力常量为 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火星的质量为2(
6、)Fma RGm+B.火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Fm C.火箭反推力对着陆器所做的功为212Fat D.着陆器对火星表面的平均冲击力大小为2mahFmat+5.如图,圆形水平餐桌面上有一个半径为 r、可绕中心轴转动的同心圆盘,在圆盘的边缘放置一个质量为 m的小物块.物块与圆盘及与餐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现从静止开始缓慢增大圆盘的角速度,物块从圆盘上滑落后,最终恰好停在桌面边缘.若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为 g,圆盘厚度及圆盘与餐桌间的间隙不计,物块可视为质点.则()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A.物块从圆盘上滑落的瞬间,圆盘的角速度大小为gr B.物块从圆盘上滑落的瞬间,圆盘的边缘
7、线速度大小为gr C.物块随圆盘运动的过程中,圆盘对小物块做功为mgr D.餐桌面的半径为52r 6.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 R1、R2为定值电阻,电压表 V1、V2为理想电压表,A、B 间的电压恒定.若调节可变电阻 R 接入电路的阻值,使电压表 V2的示数增大2U,则在该过程中()A.可变电阻 R 接入电路的阻值增大 B.电压表 V1的示数减小,减小量大于2U C.通过电阻 R1的电流减小,减小量小于21UR D.通过可变电阻 R 的电流增大,增大量大于22UR 7.如图所示,空间有一正三棱锥 P-ABC,D 点是 BC 边上的中点,O 点是底面 ABC 的中心,现在顶点 P 点固定一个正点电荷
8、,在 O 点固定一个电荷量与之相等的负点电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B、C 三点的电场强度相同 B.A、B、C 三点电势相等,且底面 ABC 为等势面 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C.将一负的试探电荷从 B 点沿 BC 移到 C 点,静电力对该试探电荷先做负功再做正功 D.将一负的试探电荷从 P 点沿 PO 移动到 O 点,电势能先增大后减少 8.如图为小明设计的发电机的原理图.边长为 L 的 n 匝正方形线圈,线圈电阻不计,在磁感应强度为 B 的匀强磁场中,绕垂直于磁场的中心轴做匀速转动,角速度为,转动时线圈两端在固定的半圆环 P、Q 上滑动,且始终与半圆环保持良好接触,P、Q 通过导
9、线连接到电阻 R 的两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示位置线圈平面与中性面垂直 B.从图示位置开始计时,R 中流过的是正弦交流电 C.电路中电阻 R 两端的最大电压为2nBL D.线圈转动一个周期内 R 上产生的热量为2242n B LR 二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多项选择题:本题共 4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6 分,共分,共 24 分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个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或两个以上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 6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3 分,有选错的得分,有选错的得 0 分分.9.关于以下四个示意图,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甲 乙 丙 丁 A.甲图为双缝干涉示意图,可以用白炽灯直接照射双缝,在屏上可以得到等宽、等亮的干涉条纹 B.图乙所示是用平行单色光垂直照射一层透明薄膜,观察到的明暗相间的干涉条纹,该区域薄膜厚度一定沿x 轴正方向逐渐变厚 C.丙图为肥皂泡薄膜干涉示意图,将框架顺时针旋转 90,条纹不会跟着顺时针旋转 90 D.丁图所示泊松亮斑是由于光的衍射形成的 10.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分别接有额定电压相同的灯泡 a 和 b.当输入电压 U 为灯泡额定电压的 5倍时,两灯泡均能正常发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副线圈匝数之比为 5:1 B.原、副线圈匝数之比为 4:1 C.
11、此时 a 和 b 的电功率之比为 4:1 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D.此时 a 和 b 的电功率之比为 1:4 11.直角边 AC 长为 d 的三棱镜 ABC 置于水平桌面上,其截面图如图所示.D 为斜边 BC 的中点,桌面上的 S 点有一点光源,发射的一条光线经 D 点折射入棱镜后,垂直于 AB 边射出.已知 SC=CD,光在棱镜中的传播时间为32dtc=.真空中光速为 c,不考虑光的反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棱镜的折射率为3 B.该棱镜的折射率为2 33 C.入射光与 BC 的夹角为 30 D.入射光与 BC 的夹角为 60 12.一种升降电梯的原理如图所示,A 为电梯的轿厢,B
12、 为平衡配重.在某次运行时 A(含乘客)、B 的质量分别为 M=1000kg 和 m=800kg.A、B 由跨过轻质滑轮的足够长轻质缆绳连接.电动机通过牵引绳向下拉配重 B,使得电梯的轿厢由静止开始向上运动(轿厢 A、配重 B 一直未与滑轮相撞).电动机输出功率 P=2kW 保持不变.不计空气阻力和摩擦阻力,重力加速度取 g=10m/s2.则在 A 向上运动过程中()A.轿厢 A 先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再做加速度减小的直线运动,最后做匀速直线运动 B.轿厢 A 能达到的最大速度 vm=1m/s C.轿厢 A 向上的加速度为 a=2m/s2时,配重 B 下端的牵引绳上拉力 F=5600N D.轿厢
13、 A 从静止开始上升 5m 高时(箱体已处于匀速状态),所用的时间为 t=5.25s 三、非选择题:共三、非选择题:共 54 分分.13.(6 分)一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图甲装置测定滑块加速运动时与平直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甲 乙(1)实验过程如下:将长木板固定在水平桌面上,其右端安装定滑轮,左端固定位移传感器;总质量为 M 的滑块(含拉力传感器)在长木板上紧靠位移传感器放置,拉力传感器通过细绳跨过定滑轮与质量为 m 的重物连接,调节长木板右端定滑轮使细绳与长木板平行;由静止释放滑块,记录拉力传感器和位移传感器的数据,用计算机拟合得到滑块位移随时间变化的 s-t 图像
14、如图乙所示,该图线的函数表达式是21.20(m)st=,则可得滑块的加速度 a=m/s2(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若滑块的加速度为 a 时,拉力传感器示数为 FT,则滑块与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用题中物理量字母符号表示)(2)本实验中如果不满足滑块质量远大于重物质量,对实验结果的分析 (选填“有”“无”)影响.14.(10 分)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纯净水已经进入千家万户.确保用上放心水,郑州市会定期对市场出售的纯净水质量进行抽测,通过测量电导率判定是否合格(电导率是电阻率的倒数,电导率小于 10 为水质合格).测量时将采集的水样装入绝缘性能良好的圆柱形容器,容器两端用圆片形的金属电极密封
15、,两电极相距 L=0.50m,该实验还用到如下器材:电压表、毫安表、滑动变阻器、学生电源、单刀单掷开关一个和导线若干.图甲为用 10 分度的游标卡尺测量容器内径的图示.图乙为测量电路,图丙为根据毫安表和电压表的实验数据所画出的 U-I 图像.甲 乙 丙 请根据以上所述完成下列问题(1)容器的内径 d 的测量值为 mm.(2)请根据图乙所示的实物图画出电路图(被测电阻用符号表示)(3)根据图丙的 U-I 图像,求出水样的电阻 R=(保留两位有效数字).(4)计算出该水样的电导率=1(m)(保留三位有效数字),通过数据对比可以判定此水样水质 (选填“合格”或者“不合格”).15.(8 分)战绳训练
16、对运动员综合体能有非常好的训练效果,运动员挥舞战绳运动时,它在抖动的过程中由于方向节奏,方式和波形不同;产生的离心力会造成不稳定,而运动员的身体为了保持稳定,全身各个部分的机能都将做出对抗反应.某次训练时,有两位健身者甲、乙分别抓住相同的战绳上下舞动形成向右传播的简谐波,如图 1 所示.某时刻开始计时,t=0 时两列波的图像如图 2 所示,P、Q 曲线分别为甲、乙的一个绳波,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O 点为手握的绳子一端,向右为 x 轴正方向.已知绳波的速度为 v=15m/s,求:图 1 图 2(1)甲、乙的绳端振动频率 f甲和 f乙;(2)以图 2 所示为 t=0 时刻,写出乙运动员的绳
17、中,平衡位置为 6m 处质点的振动方程.16.(9 分)如图所示,间距为 L 的光滑“”形金属直导轨固定在绝缘水平面上,垂直于导轨的虚线 MN和 PQ 间有垂直于水平面向上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为 B,质量为 m、电阻为 R、长为 L 的金属棒静止在导轨上,金属棒到 PQ 的距离为2L,给金属棒一个水平向右的恒力 F(大小未知),金属棒刚要进入磁场时撤去 F,金属棒进磁场的一瞬间加速度大小为 a,金属棒离开磁场时的速度为进磁场时速度的一半,金属棒运动过程中始终与导轨垂直且与导轨接触良好,不计导轨电阻,求:(1)拉力 F 的大小;(2)PQ 和 MN 间的距离.17.(10 分)如图所示,水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4 河南省 TOP 名校 上学 调研 考试 物理 试卷 答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