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经典题汇编原子物理.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经典题汇编原子物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经典题汇编原子物理.docx(2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原子物理一选择题(共9小题)1根据粒子散射实验,卢瑟福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图中虚线表示原子核所形成的电场的等势线,实线表示一个粒子的运动轨迹在粒子从a运动到b、再运动到c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动能先增大,后减小B电势能先减小,后增大C电场力先做负功,后做正功,总功等于零D加速度先变小,后变大2根据粒子散射实验,卢瑟福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下图表示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的粒子散射图景图中实线表示粒子的运动轨迹其中一个粒子在从a运动到b、再运动到c的过程中(粒子在b点时距原子核最近),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粒子的动能先增大后减小B粒子的电势能先增大后减小C粒子的加速度先变小后变大D电
2、场力对粒子先做正功后做负功3如图所示为粒子散射实验装置,粒子打到荧光屏上都会引起闪烁,若将带有荧光屏的显微镜分别放在图中A、B、C、D四处位置则这四处位置在相等时间内统计的闪烁次数可能符合事实的是()A1305、25、7、1B202、405、625、825C1202、1010、723、203D1202、1305、723、2034氢原子光谱的巴耳末系中波长最长的光波的光子能量为E1,其次为E2,则为()ABCD5关于光谱和光谱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太阳光谱和白炽灯光谱是线状谱B霓虹灯和煤气灯火焰中燃烧的钠蒸气产生的是光谱是线状谱C进行光谱分析时,可以利用线状谱,不能用连续谱D观察月亮光谱,
3、可以确定月亮的化学组成6已知氢原子的基态能量为E1,激发态能量En=,其中n=2,3用h表示普朗克常量,c表示真空中的光速能使氢原子从第一激发态电离的光子的最大波长为()ABCD7根据玻尔的原子理论,原子中电子绕核运动的半径()A可以取任意值B可以在某一范围内取任意值C可以取一系列不连续的任意值D是一系列不连续的特定值8氢原子的核外电子从距核较近的轨道跃迁到距核较远的轨道过程中()A原子要吸收光子,电子的动能增大,原子的电势能增大,原子的能量增大B原子要放出光子,电子的动能减小,原子的电势能减小,原子的能量也减小C原子要吸收光子,电子的动能增大,原子的电势能减小,原子的能量增大D原子要吸收光子
4、,电子的动能减小,原子的电势能增大,原子的能量增大9分别用波长为和2的单色光照射同一金属板都发生了光电效应,且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之比为3:1以h表示普朗克常量,c表示真空中的光速,则此金属的逸出功为()ABCD二选择题(共1小题)10氢原子内有一个氢原子核和一核外电子,电子和原子核都带一个元电荷e,电子带负电,原子核带正电,电子质量为m,设电子绕原子核运动的轨道半径为r求:(1)电子的运动周期;(2)电子的动能(3)等效电流三选择题(共1小题)11粒子的质量大约是电子质量的7300倍,如果粒子以速度v跟电子发生弹性正碰(假设电子原来是静止的),则碰撞后粒子的速度变化了多少?四多选题(共7小题)
5、12关于太阳光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太阳光谱是吸收光谱B太阳光谱中的暗线,是太阳光经过太阳大气层时某些特定频率的光被吸收后而产生的C根据太阳光谱中的暗线,可以分析太阳的物质组成D根据太阳光谱中的暗线,可以分析地球大气层中含有哪些元素13对于光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大量原子发生的光谱是连续谱,少量原子发光的光谱是线状谱B线状谱是由不连续的若干波长的光所组成C太阳光谱是连续谱D太阳光谱是吸收光谱14氢原子核外电子分别在第1、2条轨道上运动时,其有关物理量的关系是()A半径r1r2B电子转动角速度12C电子转动向心加速度a1a2D总能量E1E215用频率为0的光照射大量处于基态的氢原子,在所
6、发射的光谱中仅能观测到频率分别为1、2、3的3条谱线,且321,则以下关系错误的是()A01B3=2+1C0=1+2+3D=+16如图为玻尔为解释氢原子光谱画出的氢原子能及示意图,一群氢原子处于n=4的激发态,当它们自发地跃迁到较低能级时,以下说法符合玻尔理论的有()A电子轨道半径减小,动能也要增大B该氢原子跃迁时,可发出连续不断的光谱线C由n=4跃迁到n=1时发出光子的频率最小D该氢原子跃迁时,可发出的光谱线中有两条可见光17氢原子在某三个相邻能级间跃迁时,可发出三种不同波长的辐射光已知其中的两个波长分别为1和2,且12,则另一个波长可能是()A1+2B12CD18如图为氢原子能级图下列说法
7、正确的是()A一个处于n=3能级的氢原子,可以吸收一个能量为0.7eV的光子B一个处于n=3能级的氢原子,可以吸收一个能量为2eV的光子C大量处于n=3能级的氢原子,跃迁到基态的过程中可以释放出3种频率的光子D氢原子从高能级向低能级跃迁的过程中释放的光子的能量不可能大于13.6eVE用能量为10eV和3.6eV的两种光子同时照射大量氢原子,有可能使处于基态的氢原子电离五解答题(共2小题)19氢原子光谱除了巴耳末系外,还有莱曼系,帕邢系等,其中帕邢系的公式为=R(),n=4,5,6,R=1.10107m1若已知帕邢系的氢原子光谱在红外线区域,试求:(1)n=6时,对应的波长;(2)帕邢系形成的谱
8、线在真空中的波速为多少?n=6时,传播频率为多大?20有一群氢原子处于n=4的能级上,已知氢原子的基态能量E1=13.6eV,普朗克常量h=6.631034Js,求:(1)这群氢原子的光谱共有几条谱线?(2)这群氢原子发出的光子的最大频率是多少?(3)这群氢原子发出的光子的最长波长是多少?原子物理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9小题)1根据粒子散射实验,卢瑟福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图中虚线表示原子核所形成的电场的等势线,实线表示一个粒子的运动轨迹在粒子从a运动到b、再运动到c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动能先增大,后减小B电势能先减小,后增大C电场力先做负功,后做正功,总功等于零D加速
9、度先变小,后变大【分析】粒子在原子核形成的电场中运动时,电荷间的电场力做功,根据电场力做功情况,即可判断粒子动能、电势能的变化情况【解答】解:粒子受到斥力作用,根据电场力做功特点可知:从a运动到b过程中电场力做负功,电势能增加,动能减小,从b运动到c过程中,电场力做正功,电势能减小,动能增加,整个过程中由于a与c在同一等势线上,故电场力不做功,AB错误,C正确;根据点电荷周围电场可知,距离原子核近的地方电场强度大,故越靠近原子核加速度越大,因此粒子加速度先增大后减小,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借助粒子散射实验考查了带电粒子在电场中运动时动能、势能、加速度等物理量的变化情况,根据电场有关知
10、识即可解答2根据粒子散射实验,卢瑟福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下图表示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的粒子散射图景图中实线表示粒子的运动轨迹其中一个粒子在从a运动到b、再运动到c的过程中(粒子在b点时距原子核最近),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粒子的动能先增大后减小B粒子的电势能先增大后减小C粒子的加速度先变小后变大D电场力对粒子先做正功后做负功【分析】粒子在原子核形成的电场中运动时,电荷间的电场力做功,根据电场力做功情况,即可判断粒子动能、电势能的变化情况【解答】解:粒子受到斥力作用,根据电场力做功特点可知:从a运动b过程中电场力做负功,电势能增加,动能减小,从b运动到c过程中,电场力做正功,电势能减小,动能增
11、加,AD错误,B正确;根据点电荷周围电场可知,距离原子核近的地方电场强度大,故越靠近原子核加速度越大,因此粒子加速度先增大后减小,故C错误。故选:B。【点评】题借助粒子散射实验考查了带电粒子在电场中运动时动能、势能、加速度等物理量的变化情况,根据电场有关知识即可解答3如图所示为粒子散射实验装置,粒子打到荧光屏上都会引起闪烁,若将带有荧光屏的显微镜分别放在图中A、B、C、D四处位置则这四处位置在相等时间内统计的闪烁次数可能符合事实的是()A1305、25、7、1B202、405、625、825C1202、1010、723、203D1202、1305、723、203【分析】在粒子散射实验中,绝大多
12、数粒子运动方向基本不变,少数发生了偏转,极少数粒子发生了大角度偏转【解答】解:由于绝大多数粒子运动方向基本不变,所以A位置闪烁此时最多,少数粒子发生了偏转,极少数发生了大角度偏转。符合该规律的数据只有A选项。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点评】由粒子的散射实验可知,原子内部的结构:中心有一个很小的核,全部正电荷及几乎全部的质量都集中在里面,外面自由电子绕核高速旋转,知道粒子的散射实验的结果;4氢原子光谱的巴耳末系中波长最长的光波的光子能量为E1,其次为E2,则为()ABCD【分析】在可见光区的氢原子光谱的四条谱线做了分析,发现这些谱线的波长满足公式:=R()(n=3,4,5,),再根据
13、E=h,即可求解【解答】解:在可见光区的氢原子光谱的四条谱线做了分析,发现这些谱线的波长满足公式:=R()(n=3,4,5,),当n=3时,波长最大,=R()根据E1=h,则有:E1=hcR; 同理,当n=4时,则有:E2=hcR;因此=,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点评】氢原子跃迁时有高能级向低能级跃迁辐射出光子,利用巴尔末公式可以直接计算从各个能级向基态跃迁时释放的光子所对应的波长,并掌握E=h的应用5关于光谱和光谱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太阳光谱和白炽灯光谱是线状谱B霓虹灯和煤气灯火焰中燃烧的钠蒸气产生的是光谱是线状谱C进行光谱分析时,可以利用线状谱,不能用连续谱D观察月亮光谱
14、,可以确定月亮的化学组成【分析】光谱是复色光经过色散系统(如棱镜、光栅)分光后,被色散开的单色光按波长(或频率)大小而依次排列的图案,发射光谱物体发光直接产生的光谱叫做发射光谱发射光谱有两种类型:连续光谱和明线光谱;连续分布的包含有从红光到紫光各种色光的光谱叫做连续光谱;观察固态或液态物质的原子光谱,可以把它们放到煤气灯的火焰或电弧中去烧,使它们气化后发光,就可以从分光镜中看到它们的明线光谱【解答】解:A、阳光谱是吸收光谱,白炽灯光谱是连续光谱,故A错误;B、炽热气体发光是线状光谱,霓虹灯和煤气灯火焰中燃烧的钠蒸气产生的是光谱是线状谱,故B正确;C、光谱分析是用元素的特征谱线与连续谱对比来分析
15、物体的化学成分,故C错误;D、月亮是反射太阳光,是吸收光谱,观察月亮光谱,只能确定月亮表面的化学组成,但不能确定月亮内部的化学组成,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是考查光谱与光谱分析,注意区分连续谱和线状谱,知道光谱分析的原理,基础问题6已知氢原子的基态能量为E1,激发态能量En=,其中n=2,3用h表示普朗克常量,c表示真空中的光速能使氢原子从第一激发态电离的光子的最大波长为()ABCD【分析】最大波长对应着光子的最小能量,即只要使使氢原子从第一激发态恰好电离即可根据题意求出第一激发态的能量值,恰好电离时能量为0,然后求解即可【解答】解:第一激发态即第二能级,是能量最低的激发态,则有:;电
16、离是氢原子从第一激发态跃迁到最高能级0的过程,需要吸收的光子能量最小为:所以有:,解的:=,故ABD错误,C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察了电离中涉及的氢原子的能级跃迁问题同时明确光子能量、光速、频率、波长之间关系7根据玻尔的原子理论,原子中电子绕核运动的半径()A可以取任意值B可以在某一范围内取任意值C可以取一系列不连续的任意值D是一系列不连续的特定值【分析】根据玻尔的原子理论,原子能量和轨道都是量子化的,电子绕核运动的半径是不连续的特定值【解答】解:根据波尔理论知,电子的轨道半径是量子化的,半径是一系列不连续的特定值,且电子绕核旋转是定态,不向外辐射能量。故D正确,A、B、C错误。故
17、选:D。【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玻尔理论的内容,知道原子能量的量子化以及轨道的量子化8氢原子的核外电子从距核较近的轨道跃迁到距核较远的轨道过程中()A原子要吸收光子,电子的动能增大,原子的电势能增大,原子的能量增大B原子要放出光子,电子的动能减小,原子的电势能减小,原子的能量也减小C原子要吸收光子,电子的动能增大,原子的电势能减小,原子的能量增大D原子要吸收光子,电子的动能减小,原子的电势能增大,原子的能量增大【分析】氢原子的核外电子从距核较近的轨道跃迁到距核较远的轨道过程中,能级增大,总能量增大,根据库仑引力提供向心力,比较电子动能的变化,通过电势能与动能之和等于原子能量判断电势能的变化【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考 物理 一轮 复习 经典 汇编 原子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