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武威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物理上学期第三次阶段性考试试题含解析.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甘肃省武威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物理上学期第三次阶段性考试试题含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甘肃省武威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物理上学期第三次阶段性考试试题含解析.docx(2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甘肃省武威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物理上学期第三次阶段性考试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1-11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每题3分,共33分,12-16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5分,全部选对的5分,选对但不全的3分,有选错的得0分,共25分)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哥白尼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B. 牛顿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C. 伽利略提出所有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都是椭圆D. 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卡文迪许测出万有引力常量【答案】D【解析】【详解】AB哥白尼提出“日心说”,牛顿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但没能测出引力常量;故AB错误;C开普勒提出所有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都是椭圆
2、;故C错误;D牛顿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但卡文迪许第一次在实验室里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故D正确;故选D2. 如图所示,有一长度为的轻质细杆,A端有一质量为的小球,小球以O点为圆心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通过最高点时小球的速度是,g取,则杆对球的作用力为()A. 的支持力B. 的拉力C. 的支持力D. 的拉力【答案】A【解析】【详解】规定竖直向下为正方向,设在最高点杆对小球的作用力为,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代入数据解得负号代表与规定的正方向相反,说明在最高点杆对小球的作用力方向竖直向上,具体表现为杆对球的支持力,所以杆对球的作用力表现为的支持力。故选A。3. 如图所示,水平传送带A、B两端相距s3.5
3、 m,工件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0.1,取重力加速度大小g10 m/s2工件滑上A端瞬时速度vA4 m/s,达到B端的瞬时速度设为vB,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若传送带不动,则vB3 m/sB. 若传送带以速度v4 m/s逆时针匀速转动,则vB3 m/sC. 若传送带以速度v2 m/s顺时针匀速转动,则vB3 m/sD. 若传送带以速度v2 m/s顺时针匀速转动,则vB2 m/s【答案】D【解析】【分析】物块滑上传送带,若传送到不动或逆时针转动,物块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公式求出到达B点的速度;若传送带顺时针匀速转动,根据物块的速度与传送带的速度大小判断物体的运动情况;【
4、详解】A、若传送带不动,工件的加速度,由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位移公式得:,代入数据解得:,故A正确;B、若传送带以速度逆时针匀速转动,工件的受力情况不变,由牛顿第二定律得知,工件的加速度仍为,工件的运动情况跟传送带不动时的一样,则,故B正确;C、若传送到以速度顺时针转动,因为滑块在A点的速度大于传送带的速度,所以滑块先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仍为,当速度减小到所经过的位移,知滑块到达B端前一直在减速运动,则根据速度位移公式得:,可知到达B点时速度仍为,故C正确,D错误【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通过物体的受力判断出物体滑上传送带的运动情况,结合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公式进行求解,要注意判断顺时针转动的
5、情况4. 如图所示为A、B两人在同一直线上运动的位移图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0-2 s内,A、B两人同向而行B. 0-2 s内,A的速度比B的速度大C. 在5 s内,A的平均速率比B的平均速率小D. 在5 s内,A走的位移比B走的位移小【答案】C【解析】【详解】位移-时间图象的斜率表示该时刻的速度,斜率的正负表示速度的方向;所以02秒内A斜率为负即速度为负方向的运动,B的斜率为正数,即速度为正方向,所以两人运动方向相反,故A错误02秒内A的速度vA=m/s=-12m/s,即A的速度大小为12m/s,B的速度vB=m/s=30m/s,故A的速度比B的速度小,故B错误在前5s内,B正向运
6、动60m,静止2s时间又负向运动30m,即B走的总路程为90m,A走的路程为60m,故A走的路程比B走的路程少,平均速率等于路程除以时间,则A的平均速率比B的平均速率小,故C正确在前5s内,A的位移大小为xA=60m,B的位移大小为xB=30m,A的位移大于B的位移,故D错误故选C【点睛】位移-时间图象的坐标表示物体在某个时刻的位置,坐标的变化量表示位移,路程要根据运动情况分析求解;图像的斜率等于速度;平均速率等于路程除以时间5. 如图,轻弹簧下端固定在水平桌面上,上端放有物块P,系统处于静止状态,现用一竖直向上的力F作用在P上,使其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以x表示P离开静止位置的位移,在弹簧恢
7、复原长前,下列表示F和x之间关系的图像可能正确的是A. B. C. D. 【答案】A【解析】【详解】设物块P的质量为m,加速度为a,静止时弹簧的压缩量为x0,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由力的平衡条件得,mg=kx0,以向上为正方向,木块的位移为x时弹簧对P的弹力:F1=k(x0-x),对物块P,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F1-mg=ma,由以上式子联立可得,F=k x+ma可见F与x是线性关系,且F随着x的增大而增大,当x=0时,kx+ma0,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和胡克定律得到F与x的解析式,再选择图象,这是常用的思路,要注意物块P的位移与弹簧形变量并
8、不相等6. 将火星和地球绕太阳的运动近似看成是同一平面内的同方向绕行的匀速圆周运动,已知火星的轨道半径r1=2.31011m,地球的轨道半径为r2=1.51011m,根据你所掌握的物理和天文知识,估算出火星与地球相邻两次距离最小的时间间隔约为()A 1年B. 2年C. 4年D. 6年【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k可知,火星与地球的周期之比为=1.9地球的周期为T2=1年,则有火星的周期为T1=1.9年设经时间t两星又一次距离最近,根据=t则两星转过的角度之差解得年年故选B。7. 如图所示,固定的半球面右侧是光滑的,左侧是粗糙的,O点为球心,A、B为两个完全相同的小物块(可视为
9、质点),小物块A静止在球面的左侧,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F1,对球面的压力大小为N1;小物块B在水平力F2作用下静止在球面的右侧,对球面的压力大小为N2,已知两小物块与球心连线和竖直方向的夹角均为,则 ( )A. N1N2=cos21B. N1N2=sin21C. F1F2=cos21D. F1F2=sin21【答案】A【解析】【详解】对物体A,受重力、支持力和摩擦力,将物块A的重力沿半径和切面方向分解,可得:F1=mgsin,N1=mgcos;对物体B,受推力、重力和支持力,将物块B的重力和F2分别沿半径方向和切面方向分解,由平衡条件可得:F2cos=mgsin,F2sin+mgcos=N2,解
10、得:F2=mgtan,N2=;故有:F1:F2=cos:1,N1:N2=cos2:1;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8. 质量为m的汽车,额定功率为P,与水平地面间的摩擦数为,以额定功率匀速前进一段时间后驶过一圆弧形半径为R的凹桥,汽车在凹桥最低点的速度与匀速行驶时相同,则汽车对桥面的压力N的大小为 ( )A. N=mgB. C. D. 【答案】C【解析】【详解】机车以恒定功率启动行驶,满足:所以在凹形桥最低点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则汽车对桥面的压力等于支持力,AN=mg,与结论不相符,选项A错误;B,与结论不相符,选项B错误;C,与结论相符,选项C正确;D,与结论不相符,选项D错误;故选C考点:
11、向心力;功率、平均功率和瞬时功率【名师点睛】根据汽车在凹桥最低点的速度与匀速行驶时相同,结合功率的公式求出在最低点的速度,通过牛顿第二定律求出桥面对汽车支持力的大小,从而得出汽车对桥面的压力大小9. 如图所示,光滑竖直杆固定,杆上套一质量为m的环,环与轻弹簧一端相连,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在O点,O点与B点在同一水平线上,BCAB,AC=h,环从A处由静止释放运动到B点时弹簧仍处于伸长状态,整个运动过程中弹簧始终处于弹性限度内,重力加速度为g,环从A处开始运动时的加速度大小为2g,则在环向下运动的过程中()A. 环在B处的加速度大小为0B. 环在C处的速度大小为C. 环从B到C一直做加速运动D. 环
12、的速度最大的位置在B、C两点之间【答案】D【解析】【详解】A环在处水平方向合外力为0,竖直方向上只受重力,所加速度为,A错误;B环在运动过程中,OC的长度大于OA的长度,因此弹簧从A点到C点伸长量变大,弹性势能增加,如果物体的重力势能全部转化为动能则有可得物体的速度为,但是物体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和弹性势能,因此速度小于,B错误;CD环在处,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弹力在竖直方向的分力环经过点向下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滑动至距离点处时,弹簧的伸长量与在处大小相等,所以弹簧弹力在竖直方向的分力与重力等大反向,加速度为0,此时速度最大,之后环做减速运动,因为,所以环的速度最大的位置在B、C两点之间,环从
13、B到C先加速后减速,C错误,D正确。故选D。10. 一质量为m的小球以初动能Ek0从地面竖直向上抛出,已知上升过程中受到阻力作用,图中两条图线分别表示小球在上升过程中动能、重力势能中的某一个与其上升高度之间的关系,(以地面为零势能面,ho表示上升的最大高度,图中坐标数据中的k值为常数且满足0kl)则由图可知,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表示的是动能随上升高度的图像,表示的是重力势能随上升高度的图像B. 上升过程中阻力大小恒定且f=(k+1)mgC. 上升高度时,重力势能和动能不相等D. 上升高度时,动能与重力势能之差为【答案】D【解析】【详解】A根据动能定理可知小球上升过程中速度减小(动能减小
14、,对应图象),高度升高(重力势能增大,对应图象),故A错误;B从和图知动能与重力势能都随着高度的变化成线性关系,故合力恒定,受到的阻力大小恒定,由功能关系可知从抛出到最高点的过程中机械能的减少量等于阻力的功的大小,由图得由图线结合动能定理得解得,故B错误;C当高度时,动能为联立解得重力势能为所以在此高度时,物体的重力势能和动能相等,故C错误;D当上升高度时,动能为重力势能为则动能与重力势能之差为,故D正确。故选D。11. 如图所示,质量m=1kg的物块(可视为质点)以v1=10 m/s的初速度从粗糙斜面上的P点沿斜面向上运动到达最高点后,又沿原路返回,其速率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已知斜面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甘肃省 武威 第一 中学 2021 届高三 物理 上学 第三次 阶段性 考试 试题 解析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