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考物理一轮总复习第十五章原子物理第2讲原子结构原子核学案.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4届高考物理一轮总复习第十五章原子物理第2讲原子结构原子核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4届高考物理一轮总复习第十五章原子物理第2讲原子结构原子核学案.docx(9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2讲原子结构原子核一、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1电子的发现:英国物理学家汤姆孙发现了电子。2粒子散射实验(1)装置:19091911年,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和他的助手进行了用粒子轰击金箔的实验,实验装置如图所示。(2)现象:实验发现绝大多数粒子穿过金箔后基本上仍沿原来方向前进,但有少数粒子发生了大角度偏转,偏转的角度甚至大于90,也就是说它们几乎被“撞”了回来。(如图所示)3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在原子中心有一个很小的核,原子全部的正电荷和几乎全部质量都集中在核里,带负电荷的电子在核外空间绕核旋转。二、氢原子光谱1光谱:用光栅或棱镜可以把各种颜色的光按波长展开,获得光的波长(频率)和强度分布的记录,即
2、光谱。2光谱分类3氢原子光谱的实验规律:巴耳末系是氢光谱在可见光区的谱线,其波长公式R,(n3,4,5,R是里德伯常量,R1.10107 m1)。4光谱分析:利用每种原子都有自己的特征谱线可以用来鉴别物质和确定物质的组成成分,且灵敏度很高。在发现和鉴别化学元素上有着重大的意义。三、玻尔的原子模型1玻尔原子模型的三条假设定态假设原子只能处于一系列不连续的能量状态中,在这些能量状态中原子是稳定的,电子虽然绕核运动,但并不向外辐射能量跃迁假设原子从一种定态跃迁到另一种定态时,它辐射或吸收一定频率的光子,光子的能量由这两个定态的能量差决定,即hEnEm。(mn,h是普朗克常量,h6.631034 Js
3、)轨道假设原子的不同能量状态跟电子在不同的圆周轨道绕核运动相对应。原子的定态是不连续的,因此电子的可能轨道也是不连续的2氢原子的能量和能级跃迁(1)氢原子的能级图:如图所示。(2)能级和半径公式:能级公式:EnE1(n1,2,3,),其中E1为基态能量,其数值为E113.6 eV。 半径公式:rnn2r1(n1,2,3,),其中r1为基态轨道半径,其数值为r10.531010 m。四、天然放射现象和原子核1天然放射现象(1)发现:由贝克勒尔发现。(2)概念:元素自发地发出射线的现象。(3)意义:天然放射现象的发现,说明原子核具有复杂的结构。2原子核的组成(1)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质子和中子
4、统称为核子。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2)原子核的符号:X,其中A表示质量数,Z表示核电荷数。(3)基本关系核电荷数(Z)质子数元素的原子序数原子的核外电子数。质量数(A)核子数质子数中子数。3原子核的衰变、半衰期(1)原子核的衰变概念:原子核放出粒子或粒子,变成另一种原子核的变化称为原子核的衰变。分类:衰变:XYHe;衰变:XYe。注意射线是伴随原子核发生衰变或衰变而产生的。规律:a.质量数守恒;b.电荷数守恒。(2)半衰期定义: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有半数发生衰变所需的时间。影响因素: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是由核内部自身的因素决定的,跟原子所处的化学状态和外部条件没有关系。(3)公式:N余N原,m
5、余m原。4放射性同位素(1)放射性同位素:有天然放射性同位素和人工放射性同位素两类,放射性同位素的化学性质相同。(2)应用:射线测厚仪、放射治疗、培优保鲜、示踪原子等。(3)防护:防止放射性对人体组织的伤害。5核力和核能(1)核力概念:原子核内部,核子间所特有的相互作用力。特点:核力是强相互作用力、短程力,只发生在相邻的核子间。(2)核能质能关系:Emc2核能的释放:核子在结合成原子核时出现质量亏损m,其释放的能量Emc2。核能的吸收:原子核分解成核子时要吸收一定的能量,相应的质量增加m,吸收的能量为Emc2。6裂变反应和聚变反应(1)重核裂变定义:质量数较大的原子核受到高能粒子的轰击而分裂成
6、几个质量数较小的原子核的过程。典型的裂变反应方程:UnBaKr3n。链式反应:重核裂变产生的中子使裂变反应一代接一代继续下去的过程。临界体积和临界质量:裂变物质能够发生链式反应的最小体积及其相应的质量。裂变的应用:原子弹、核反应堆。反应堆构造:核燃料、减速剂、镉棒、防护层。(2)轻核聚变定义:两个轻核结合成质量较大的核的反应过程。轻核聚变反应必须在高温下进行,因此又叫热核反应。典型的聚变反应方程:HHHen17.6 MeV。微点判断(1)原子中绝大部分是空的,原子核很小。()(2)按照玻尔理论,核外电子均匀分布在各个不连续的轨道上。()(3)如果某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有100个,经过一个半衰期后
7、还剩50个。()(4)质能方程表明在一定条件下,质量可以转化为能量。()(5)核式结构学说是卢瑟福在粒子散射实验的基础上提出的。()(6)人们认识原子核具有复杂结构是从卢瑟福发现质子开始的。()(7)人们认识原子具有复杂结构是从英国物理学家汤姆孙研究阴极射线发现电子开始的。()(一) 原子的核式结构 题点全练通1粒子散射实验现象如图是卢瑟福的粒子散射实验装置,在一个小铅盒里放有少量的放射性元素钋,它发出的粒子从铅盒的小孔射出,形成很细的一束射线,射到金箔上,最后打在荧光屏上产生闪烁的光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实验是卢瑟福建立原子核式结构模型的重要依据B该实验证实了汤姆孙原子模型的正确性C
8、粒子与原子中的电子碰撞会发生大角度偏转D绝大多数的粒子发生大角度偏转解析:选A卢瑟福根据粒子散射实验,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A正确;卢瑟福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的假设,从而否定了汤姆孙原子模型的正确性,B错误;电子质量太小,对粒子的影响不大,C错误;绝大多数粒子穿过金箔后,几乎仍沿原方向前进,D错误。2卢瑟福的原子核式结构模型卢瑟福通过对粒子散射实验结果的分析,提出了原子内部存在( )A电子 B中子 C质子 D原子核解析:选D卢瑟福在粒子散射实验中观察到绝大多数粒子穿过金箔后几乎不改变运动方向,只有极少数的粒子发生了大角度的偏转,说明在原子的中央存在一个体积很小的带正电荷的物质,将其称为原子
9、核,D正确。3粒子散射实验分析1909年,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和他的学生盖革、马斯顿一起进行了著名的“粒子散射实验”,实验中大量的粒子穿过金箔前后的运动模型如图所示。卢瑟福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和研究,于1911年建立了他自己的原子结构模型。下列关于“粒子穿过金箔后”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绝大多数粒子穿过金箔后,都发生了大角度偏转B少数粒子穿过金箔后,基本上沿原来方向前进C通过粒子散射实验,确定了原子核半径的数量级为1015 mD通过粒子散射实验,确定了原子半径的数量级为1015 m解析:选C绝大多数粒子穿过金箔后,基本上沿原来方向前进。少数粒子穿过金箔后,发生大角度偏转,A、B错误;通过“粒
10、子散射实验”卢瑟福确定了原子核半径的数量级为1015 m,C正确;原子半径的数量级为1010 m,不是通过粒子散射实验确定的,D错误。要点自悟明分析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所用的规律(1)库仑定律:Fk,可以用来确定电子和原子核、粒子和原子核间的相互作用力。(2)牛顿运动定律和圆周运动规律:可以用来分析电子绕原子核做匀速圆周运动的问题。(3)功能关系及能量守恒定律:可以分析由于库仑力做功引起的带电粒子在原子核周围运动时动能、电势能之间的转化问题。(二) 氢原子能级及能级跃迁研清微点1氢原子的能级跃迁问题1.(2022广东湛江模拟)氢原子的能级图如图所示,当氢原子从n3的能级跃迁到n1的能级时,能够辐
11、射出a、b、c三种频率的光子,设a、b、c三种频率光子的频率和能量分别是a、b、c和Ea、Eb、Ec,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EbE1E3BEaEbEcCabc Dacb解析:选B由玻尔理论可知,EbE3E1,EaE2E1,EcE3E2,则EaEbEc,故A错误,B正确;由Eh可知,hahbhc,可得abc,故C、D错误。一点一过定态间的跃迁满足能级差(1)(2)研清微点2谱线条数的确定2(多选)氢原子各个能级的能量如图所示,氢原子由n1能级跃迁到n4能级,在它回到n1能级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可能激发出频率不同的光子只有6种B可能激发出频率不同的光子只有3种C可能激发出的光子的最
12、大能量为12.75 eVD可能激发出的光子的最大能量为0.66 eV解析:选AC氢原子由n4能级跃迁到n1能级,可能发出的谱线条数为C,即6种频率或能量不同的光子,A正确,B错误;能激发出的光子的最大能量为从n4能级跃迁到n1能级所对应的,为(0.85 eV)(13.6 eV)12.75 eV,C正确,D错误。一点一过谱线条数的确定方法(1)一个氢原子跃迁发出可能的光谱线条数最多为(n1)。(2)一群氢原子跃迁发出可能的光谱线条数的两种求解方法。用数学中的组合知识求解:NC。利用能级图求解:在氢原子能级图中将氢原子跃迁的各种可能情况一一画出,然后相加。研清微点3受激跃迁与电离3氦原子被电离一个
13、核外电子,形成类氢结构的氦离子,已知基态的氦离子能量为E154.4 eV,氦离子的能级示意图如图所示。在具有下列能量的光子或者电子中,不能被基态氦离子吸收而发生跃迁的是( )A42.8 eV(光子)B43.2 eV(电子)C41.0 eV(电子) D54.4 eV(光子)解析:选A入射光子使原子跃迁时,其能量应正好等于原子的两能级间的能量差,而电子使原子跃迁时,其能量大于等于原子两能级间的能量差即可,发生电离而使原子跃迁时入射光子的能量要大于等于54.4 eV,故选A。一点一过1受激跃迁:低能级高能级,吸收能量(1)光照(吸收光子):光子的能量必须恰等于能级差,hE。(2)碰撞、加热等:只要入
14、射粒子能量大于或等于能级差即可,E外E。2电离:由基态或低能级电离态(1)基态电离态:E吸0(13.6 eV)13.6 eV电离能。(2)n2能级电离态:E吸0E23.4 eV(3)如吸收能量足够大,克服电离能后,获得自由的电子还携带动能。(三) 原子核的衰变及半衰期研清微点1三种射线的性质和特点1如图所示,某放射性元素衰变过程中释放出、三种射线,分别进入匀强磁场和匀强电场中,关于三种射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表示射线,其速度最慢、电离能力最弱B表示射线,其穿透能力和电离能力都很强C表示射线,是原子核内释放出的高频电磁波D表示射线,是高速电子流,可以穿透几毫米厚的铝板解析:选C射线是高速粒
15、子流,粒子带正电,射线为高速电子流,带负电,射线为高频电磁波,结合题图及左手定则可知:为射线,为射线,为射线。射线的速度最小但电离能力最强,射线是由原子核内释放出的高频电磁波,其穿透能力很强,但电离能力很弱,故C正确,A、B、D错误。一点一过三种射线的成分和性质名称构成符号电荷量质量电离作用穿透能力射线氦核He2e4 u最强最弱射线电子ee u较强较强射线光子00最弱最强研清微点2、衰变及衰变次数的确定2(多选)由于放射性元素Np的半衰期很短,所以在自然界一直未被发现,只是在使用人工的方法制造后才被发现。已知Np经过一系列衰变和衰变后变成Bi,下列论断中正确的是( )A.Bi的原子核比Np的原
16、子核少28个中子B.Bi的原子核比Np的原子核少18个中子C衰变过程中共发生了7次衰变和4次衰变D衰变过程中共发生了4次衰变和7次衰变解析:选BCBi的中子数为20983126,Np的中子数为23793144,Bi的原子核比Np的原子核少18个中子,A错、B对;衰变过程中共发生了衰变的次数为7次,衰变的次数是27(9383)4次,C对、D错。一点一过衰变次数的两种确定方法(1)根据质量数和电荷数守恒列方程组求解若XYnHeme则AA4n,ZZ2nm解以上两式即可求出m和n。(2)因为衰变对质量数无影响,可先由质量数的改变确定衰变的次数,然后根据衰变规律确定衰变的次数。研清微点3半衰期的理解与计
17、算3(2023浙江1月选考)宇宙射线进入地球大气层与大气作用会产生中子,中子与大气中的氮14会产生以下核反应:NnCH,产生的C能自发进行衰变,其半衰期为5 730年,利用碳14的衰变规律可推断古木的年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发生衰变的产物是NB衰变辐射出的电子来自于碳原子的核外电子C近年来由于地球的温室效应,引起C的半衰期发生微小变化D若测得一古木样品的C含量为活体植物的,则该古木距今约为11 460年解析:选D由CeN,故A错误;衰变辐射出的电子来自于碳原子的核内部,B错误;半衰期与温度无关,C错误;根据m余m0m0,解得t2T11 460年,D正确。一点一过对半衰期的理解(1)半
18、衰期是大量原子核衰变时的统计规律,对个别或少量原子核,无半衰期可言。(2)根据半衰期的概念,可总结出公式N余N原,m余m原。式中N原、m原表示衰变前的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数和质量,N余、m余表示衰变后尚未发生衰变的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数和质量,t表示衰变时间,表示半衰期。研清微点4磁场中的原子核衰变与动量守恒的综合问题4(多选)静止的Bi原子核在磁场中发生衰变后运动轨迹如图所示,大、小圆半径分别为R1、R2。则下列关于此核衰变方程和两圆轨迹半径比值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A.BiTlHe B.BiPoeCR1R2841 DR1R22074解析:选BC由动量守恒定律可知0mv1Mv2,由左手定则可知此核衰
19、变为衰变,故A错误,B正确;由qvBm可知R,所以R1R2841,故C正确,D错误。一点一过原子核在磁场中衰变后运动分析静止原子核在匀强磁场中自发衰变,如果产生的新核和放出的粒子的速度方向与磁场方向垂直,则它们的运动轨迹为两相切圆,衰变时两圆外切,衰变时两圆内切,根据动量守恒定律有m1v1m2v2,又r,则半径小的为新核,半径大的为粒子或粒子,其特点对比如下表:衰变XYHe匀强磁场中轨迹:两圆外切,粒子半径大衰变XYe匀强磁场中轨迹:两圆内切,粒子半径大(四) 核反应方程1核反应的四种类型类型可控性核反应方程典例衰变衰变自发 UThHe衰变自发ThPae人工转变人工控制NHeOH(卢瑟福发现质
20、子)HeBe6Cn (查德威克发现中子)AlHe Pn约里奥居里夫妇发现放射性同位素,同时发现正电子PSie重核裂变比较容易进行人工控制Un BaKr3nUnXeSr10n轻核聚变很难控制HHHen2核反应方程的书写(1)掌握核反应方程遵循质量数守恒和电荷数守恒的规律。(2)掌握常见的主要核反应方程式,并知道其意义。(3)熟记常见的基本粒子的符号,如质子、中子、粒子等。多维训练1核反应生成物的分析(2021江苏高考)用“中子活化”技术分析某样品的成分,中子轰击样品中的 N产生C和另一种粒子X,则X是( )A质子 B粒子 C粒子 D正电子解析:选A该核反应方程为NnCH,可知X是质子。故A正确。
21、2核反应类型分析(2021浙江6月选考)(多选)对四个核反应方程:(1) UThHe;(2) ThPae;(3) NHe OH;(4)HHHen17.6 MeV。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2)式核反应没有释放能量B(1)(2)(3)式均是原子核衰变方程C(3)式是人类第一次实现原子核转变的方程D利用激光引发可控的(4)式核聚变是正在尝试的技术之一解析:选CD(1)式是衰变,(2)式是衰变,均有能量放出,故A错误;(3)式是人工核转变,故B错误;(3)式是人类第一次实现原子核转变的方程,故C正确;利用激光引发可控的(4)式核聚变是正在尝试的技术之一,故D正确。3放射性同位素及其衰变方程(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4 高考 物理 一轮 复习 第十五 原子 原子结构 原子核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