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食品大佛龙井茶生产技术规范(T-ZLX 074—2023).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绿色食品大佛龙井茶生产技术规范(T-ZLX 074—2023).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绿色食品大佛龙井茶生产技术规范(T-ZLX 074—2023).pdf(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ICS 67.140.10CCSB 35T T/Z ZL LXX浙 江 省 绿 色 农 产 品 协 会 团 体 标 准T/ZLX 074-2023绿色食品 大佛龙井茶生产技术规范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green food of Dafo Longjing tea production2023-11-24 发布2023-12-01 实施浙江省绿色农产品协会发 布T/ZLX 0742023I前言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2、本文件由浙江省绿色优质农产品标准化工作领导小组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农业农村部茶叶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新昌县农业农村局、新昌县名茶协会、新昌县雪溪茶业有限公司、新昌县群星茶业有限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王国庆、王士钢、郭华伟、胡双、袁海艳、汪庆华、蒋迎、陈小媛、徐钦辉、唐影、吕靖芳。本文件首次发布。T/ZLX 07420231绿色食品 大佛龙井茶生产技术规范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绿色食品大佛龙井茶的术语和定义、茶园建设、茶园管理、病虫害防治、鲜叶采摘、加工、质量要求及检验、标志标签、包装、储藏和运输、记录和追溯。本文件适用于绿色食品大佛龙井茶的生产。2规范性引用文
3、件下列文件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 7718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T 18650 地理标志产品 龙井茶GB 23350 限制商品过度包装要求 食品和化妆品GB/Z 26576 茶叶生产技术规范GH/T 1077 茶叶加工技术规程NY/T 288 绿色食品 茶叶NY/T 391 绿色食品 产地环境质量NY/T 393 绿色食品 农药使用准则NY/T 394 绿色食品 肥料使用准则NY/T
4、658 绿色食品 包装通用准则NY/T 1055 绿色食品 产品检验规则NY/T 1056 绿色食品 储藏运输准则NY/T 2172 标准茶园建设规范DB 33/T 239 龙井茶加工技术规程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大佛龙井茶 Dafo Longjing tea以采自浙江省绍兴市新昌县行政区域内适制的茶树品种鲜叶为原料,按照特定工艺在新昌县内加工而成,具有外形扁平光滑、汤色杏绿明亮、栗香馥郁、滋味醇厚甘爽的扁形绿茶。T/ZLX 074202324茶园建设4.1茶园环境应选择生态良好、无污染的地区,土壤肥沃,土层有效深度 60 cm 以上、50 cm 之内无硬结层或粘盘层,
5、土壤 pH 4.56.5。产地环境质量应符合 NY/T 391 的要求。4.2建园4.2.1建园规划根据绿色食品以及标准茶园建设技术规范的相关要求,合理规划建设茶园。以水土保持为中心,适合田间机械化作业,合理设置主道、支道和步道。茶园与上方林地应设置隔离沟,建立合理的沟、渠、塘等水利系统,做到能蓄能排能灌。有条件的宜建立茶园节水灌溉系统。茶园基地应具有可持续的生产能力。茶园建设应符合NY/T 2172的要求。4.2.2茶园开垦坡度15以下缓坡地横向等高开垦;坡度1525的坡地,按等高线筑梯地,梯面宽300 cm以上,外高内低。初垦深度50 cm以上,复垦深度25 cm30 cm。4.3种植4.
6、3.1品种选择宜选择龙井43、嘉茗1号、龙井长叶、中茶108、鸠坑种和当地群体种等适制大佛龙井茶的茶树品种。4.3.2定植时间宜选择茶树休眠期进行,春季2月中旬3月中旬定植或秋季10月下旬11月下旬定植。4.3.3定植规格采用单行或双行种植。单行条植:行距150 cm,丛距30 cm,每丛2株,每亩3000株3500株;双行条植:大行距150 cm180 cm,小行距40 cm,丛距30 cm,每丛2株,茶丛交错排列,每亩5000株6000株。注:亩667m2。4.3.4定植方式4.3.4.1 种植时要把茶苗根系舒展开,盖上细土,再用手将茶苗轻轻向上提,与土壤紧密相接,然后覆土至茶树泥门,将土
7、压紧。浇足定根水,再适当覆土至埋没根颈处为度。4.3.4.2 茶苗定植后应及时覆盖和抗旱保苗,宜采用稻草或防草布在茶树行间覆盖。5茶园管理5.1茶树修剪5.1.1定型修剪T/ZLX 07420233幼龄茶园应进行 3 次定型修剪。第一次在茶苗移栽定植时进行,剪口离地 15 cm20 cm,保留至少 3 片叶子;第二次在第一次定型修剪一年后进行,修剪时苗高应在 45 cm 以上,未达到这个高度的茶丛应推迟到达标时再剪,在离地 30 cm35 cm 左右处修剪;第三次定型修剪在第二次定型修剪一年后进行,在离地 45 cm50 cm 处修剪。5.1.2轻修剪针对生产茶园和已完成定型修剪的茶园。每年或
8、隔年进行一次,一般可在秋末冬初进行,轻修剪深度为 3 cm5 cm,或剪去树冠面上的突出枝条。5.1.3深修剪适用于经多年采摘,茶树树冠面的小枝生长出现过密、过细、鸡爪枝多的茶园,一般在春茶后剪去冠面 10 cm15 cm,更新冠面生产枝。5.1.4重修剪适用于树势衰老或树冠过高的茶园。在春茶前(3 月上旬)或春茶结束后(5 月底前)进行。修剪高度以离地 40 cm50 cm 为宜。5.1.5台刈适用于树枝衰败,产量很低的茶园的改造。台刈时间以 3 月上旬为宜。将老茶树离地 5 cm10 cm以上部分枝条刈去。5.2茶园施肥5.2.1施肥原则加强茶园养分综合管理,按需施肥,以有机肥为主,配施化
9、肥;基肥和追肥相结合。按照土壤条件和茶树的综合营养需求开展测土配方平衡施肥。肥料种类及使用应符合NY/T 394的规定。5.2.2施肥时期茶园定植前施底肥。春茶采摘前20天50天第一次施追肥,春茶结束后第二次施追肥,全季采摘茶园夏茶结束后第三次施追肥。秋冬季结合深耕施基肥,施肥时间高山茶园9月份,平地及低丘茶园10月上旬到11月中旬。5.2.3施肥量5.2.3.1 底肥宜选择经无害化处理的农家肥或有机肥,每亩应施有机肥2000 kg以上或菜籽饼300kg400 kg。5.2.3.2 幼龄茶园氮肥施用量宜按树龄确定,一年生苗可在茶苗成活后适量施肥,施肥量为每亩施纯氮 2 kg3.5 kg,少量多
10、次;2 年生施肥量为每亩施纯氮 3 kg4 kg;3 年生为每亩 5 kg8 kg;4 年5年生可按 5.2.3.3 执行。幼龄茶园 NPK 的配比宜为 211。5.2.3.3 成龄茶园有机、无机肥配合施用。施肥量根据土壤肥力及干茶产量情况确定,年施肥总量控制在每亩纯氮(N)20 kg30 kg,磷(P2O5)3 kg6 kg,钾((K2O)5 kg7 kg。第一次追肥每亩施纯氮 7 kg10 kg,其他每次施纯氮 4 kg5 kg;基肥施饼肥 150 kg250 kg,配施复合肥 2 kg3 kg。T/ZLX 074202345.2.4施肥方法结合茶园耕作,在茶树行间开沟施肥,沿树冠滴水处开
11、沟深 10 cm20 cm(冬季 20 cm)施入,并及时覆土。5.3除草与铺草覆盖5.3.1茶园除草。采用防草布覆盖抑草、机械除草或人工锄草等方法防控杂草。应适时除草,结合茶园定期浅耕和深耕进行除草,幼龄茶树根周围的杂草宜直接用手拔除,不宜使用除草剂。5.3.2茶园铺草覆盖。应通过增加茶树树冠的覆盖度或铺草覆盖、防布覆盖等方式抑制杂草生长。茶园铺草可选用稻草或杂草,一般每年两次,分别在春茶和秋茶结束后进行,铺草厚度 5 cm10 cm。5.4水分管理茶园土壤的含水量以田间持水量的 70%90%为宜,低于 70%时应采取补水措施。6病虫害防治6.1防治原则按照“预防为主,绿色防控”的方针,加强
12、病虫预测预报,根据病虫发生规律,因地制宜,优先运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与生物防治,必要时合理使用化学防治。6.2防治措施6.2.1农业防治合理修剪,分批勤摘,勤除杂草,冬季清园,并及时清除病虫危害的枯枝、落叶。6.2.2物理防治宜采用天敌友好型杀虫灯、天敌友好型可降解诱虫板、性信息素诱杀等非化学农药防治措施。6.2.2.1 每 20 亩茶园安装 1 盏窄波段 LED 杀虫灯(主要害虫采用波长:蛾类 385 nm;叶蝉类 420 nm),自动光控开关,在害虫成虫盛发期进行诱杀。6.2.2.2 茶小绿叶蝉、黑刺粉虱成虫高发期,每亩悬挂 2025 张天敌友好型可降解诱虫板进行防治,悬挂高度为茶树蓬面上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绿色食品大佛龙井茶生产技术规范T-ZLX 0742023 绿色食品 大佛 龙井茶 生产技术 规范 ZLX 074 2023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