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专用2022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专题五万有引力与航天专题检测含解析.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山东专用2022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专题五万有引力与航天专题检测含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专用2022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专题五万有引力与航天专题检测含解析.docx(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专题五万有引力与航天【专题检测】A组一、选择题1.(2018河北五校联考,5,4分)如图所示,A为太阳系中的天王星,它绕太阳O运行的轨道视为圆时,运动的轨道半径为R0,周期为T0,长期观测发现,天王星实际运动的轨道与圆轨道总有一些偏离,且每隔t0时间发生一次最大偏离,即轨道半径出现一次最大,根据万有引力定律,天文学家预言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天王星外侧还存在着一颗未知的行星(假设其运动轨道与A在同一平面内,且与A的绕行方向相同),它对天王星的万有引力引起天王星轨道的偏离,由此可推测未知行星的运动轨道半径是()A.t0t0-T0R0B.R0t0t0-T0C.R03t0-T0t0D.R03(t0
2、t0-T0)2答案D由开普勒第三定律有T02T2=R03R3,得R=R03T2T02,又由题意有t0T0-t0T=1,则t0-T0t0=T0T,得R=R03(t0t0-T0)2,D对。2.(2020届海南模拟)(多选)为了研究某彗星,人类先后发射了两颗人造卫星。卫星A在彗星表面附近做匀速圆周运动,运行速度为v,周期为T;卫星B绕彗星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半径是彗星半径的n倍。引力常量为G,则下列计算正确的是()A.彗星的半径为vT2B.彗星的质量为v3T4GC.彗星的密度为3GT2D.卫星B的运行角速度为2Tn3答案ACD由题意可知,卫星A绕彗星表面做匀速圆周运动,则彗星的半径满足R=vT2,故A正
3、确;根据GMmR2=mv2R,解得M=v3T2G,故B错误;彗星的密度为=MV=M43R3=3GT2,故C正确;根据GMmr2=m2r,GMmR2=mR42T2,r=nR,则卫星B的运行角速度为2Tn3,故D正确。3.(2020届河北衡水模拟)两颗互不影响的行星P1、P2,各有一颗卫星S1、S2绕其表面附近做匀速圆周运动,图中纵轴表示行星周围空间某位置的引力加速度a,横轴表示某位置到行星中心距离的平方的倒数1r2,a-1r2关系图像如图所示,卫星S1、S2表面处的引力加速度大小均为a0。则()A.S1的质量比S2的大B.P1的质量比P2的大C.S1的线速度比S2的线速度小D.S1的线速度比S2
4、的线速度大答案BD本题考查万有引力定律、人造卫星,体现了科学推理等核心素养要素。由题给信息不能判断卫星S1、S2质量的大小关系,由牛顿第二定律得GMmr2=ma,得a=GMr2,可知a-1r2图像斜率的大小表示GM的大小,故P1的质量大于P2的质量,选项A错误,B正确;由a0=v2R可知,v=a0R,由图得S1绕P1运动的轨道半径比S2绕P2运动的轨道半径大,可知S1的线速度比S2的线速度大,选项C错误,D正确。4.(2019辽宁大连模拟)2017年8月28日,中科院南极天文中心的巡天望远镜观测到一个由双中子星构成的孤立双星系统产生的引力波。该双星系统以引力波的形式向外辐射能量,使得圆周运动的
5、周期T极其缓慢地减小,双星的质量m1与m2均不变,则下列关于该双星系统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A.双星的间距逐渐增大B.双星间的万有引力逐渐增大C.双星的线速度逐渐增大D.双星系统的引力势能逐渐增大答案BC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由牛顿第二定律得Gm1m2L2=m1(2T)2r1=m2(2T)2r2=m1v12r1=m2v22r2,其中r1+r2=L,解得周期T=42L3G(m1+m2),周期减小,则双星的间距L减小,万有引力增大,万有引力对双星做正功,双星系统引力势能减小,v1=Gm22(m1+m2)L,v2=Gm12(m1+m2)L,双星的间距L减小,双星各自的线速度增大,故B、C正确,A、D错
6、误。5.(2019重庆江津模拟)北斗导航已经应用于多种手机,如图所示,导航系统的一颗卫星原来在较低的椭圆轨道上飞行,到达A点时转移到圆轨道上。若圆轨道离地球表面的高度为h1,椭圆轨道近地点离地球表面的高度为h2。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地球半径为R,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卫星在轨道上的机械能大于在轨道上的机械能B.卫星在轨道上的运行速率v=gR2R+h1C.若卫星在圆轨道上运行的周期是T1,则卫星在轨道上的周期T2=T1(h1+h2+2R)38(R+h1)3D.若卫星沿轨道运行到A点的速度大小为vA,则“卫星”运行到B点的速度vB=R+h1R+h2vA答案ABC卫星从轨道进入轨道要在A点
7、加速,则卫星在轨道上的机械能大于在轨道上的机械能,选项A正确;卫星在轨道上,GMm(R+h1)2=mv2R+h1,又GMmR2=mg,解得v=gR2R+h1,选项B正确;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可得(R+h1)3T12=(2R+h1+h22)3T22,解得T2=T1(h1+h2+2R)38(R+h1)3,选项C正确;根据开普勒第二定律得vA(h1+R)=vB(h2+R),解得vB=h1+Rh2+RvA,选项D错误。二、非选择题6.(2019辽宁省实验中学、大连八中、东北育才等五校联考,16)阅读资料,并根据资料中有关信息回答问题。(1)以下是地球和太阳的有关数据平均半径R地=6.371106mR日=
8、110R地质量M地M日=333000M地平均密度地日=地/4自转周期1天赤道附近26天,两极附近大于30天(2)已知物体绕地球表面做匀速圆周运动的速度为v=7.9km/s,引力常量G=6.6710-11m3kg-1s-2,光速c=3108ms-1,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取10m/s2;(3)大约200年前法国数学家兼天文学家拉普拉斯曾预言一个密度如地球,直径为太阳250倍的发光星体由于其引力作用不允许任何光线离开它,其逃逸速度大于真空中的光速(逃逸速度为第一宇宙速度的2倍),这一奇怪的星体就叫做黑洞。在下列问题中,把星体(包括黑洞)看作是一个质量分布均匀的球体。(的计算结果用科学计数法表达,且保
9、留一位有效数字;的推导结论用字母表达)试估算地球的质量;试估算太阳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已知某星体演变为黑洞时的质量为M,求该星体演变为黑洞时的临界半径R。答案61024kg3102m/s22GMc2解析物体绕地球表面做匀速圆周运动时有GM地mR地2=mv2R地解得M地=R地v2G=61024kg在地球表面GM地mR地2=mg地解得g地=GM地R地2同理在太阳表面g日=GM日R日2g日=M日R地2M地R日2g地3102m/s2在星体表面有GMmR2=mv12R该星体演变为黑洞时的逃逸速度v2=c=2v1解得R=2GMc2温馨提示本题考查了万有引力定律及圆周运动向心力公式的直接应用,要注意任何物体(
10、包括光子)都不能脱离黑洞的束缚,那么黑洞表面脱离的速度应大于光速。B组一、选择题1.若“嫦娥五号”卫星在距月球表面H处的环月轨道上做匀速圆周运动,其运行的周期为T;随后“嫦娥五号”在该轨道上某点采取措施,使卫星降至椭圆轨道上,如图所示。若近月点接近月球表面,而H等于月球半径,忽略月球自转及地球对卫星的影响,则“嫦娥五号”在轨道上的运行周期为()A.34TB.38TC.338TD.34T答案C在轨道上,轨道半径r=R+H=2H,在轨道上,半长轴为a=2R+H2=32H,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知(2H)3T2=(32H)3T12,解得T1=338T,故C正确。2.(2019福建联考)每年6月21日前后
11、是“夏至”时节,太阳几乎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各地昼最长,夜最短。如图乙所示为位于广东省汕头市鸡笼山南麓的汕头北回归线标志塔。已知引力常量为G,地球半径为R,重力加速度为g,自转周期为T,光速为c,汕头市的纬度为。则()A.同步卫星的质量为gR2GB.地球的平均密度为3G4RgC.同步卫星到地心的距离为3gR3T242D.地球同步卫星发射的电磁波传到汕头北回归线标志塔的最短时间为r2+R2-2Rrcosc(其中r=3gR2T242)答案D在地球表面上,有mg=GMmR2,解得M=gR2G,此为地球质量的表达式,故A错误;地球的平均密度为=M43R3=3g4RG,故B错误;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山东 专用 2022 年高 物理 一轮 复习 专题 万有引力 航天 检测 解析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