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初中7年级历史部编版下册第二单元课时练《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docx
《【★】2023-2024学年初中7年级历史部编版下册第二单元课时练《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2024学年初中7年级历史部编版下册第二单元课时练《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docx(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课堂作业 一、选择题(共10小题)1续资治通鉴长编记载:“大宋皇帝谨致誓书于契丹皇帝圈下:以风土之宜,助军旅之费,每岁以绢二十万匹,银一十万两”材料反映的事件在历史上被称为()A宋夏和议B澶渊之盟C宋金和议D陈桥兵变2读图,对中国相关朝代(政权)的内容描述正确的是()A甲朝和北魏进行淝水之战并大败北魏,使江南地区免遭摧残B乙政权与北宋澶渊之盟后,出现了100多年相对和平的局面C丙政权对南宋称臣、割地、缴纳岁币等,双方形成对峙局面D丁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鲜卑族建立的全国性的统一王朝3“尽管澶渊之盟常给人以城下之盟的印象,但基本内容还是平等的,北宋
2、并没有丢太大的面子。且和平实现以后,北宋还能从双方贸易中获得大量盈余,辽朝亦可借此获得其必需物品,因而对双方都是划算的。”材料主要说明“澶渊之盟”()A是一个完全平等的盟约B使宋辽出现了和平交流的局面C加重了北宋人民的负担D完全消除了宋辽间的民族隔阂4旧唐书记载“居潢水(西拉木伦河,为西辽州(渊)河北源)之南,黄龙(吉林省吉林市的高句丽山城)之北,鲜卑之故地,在京城东北五千三百里。东与高丽邻,西与奚国接,南至营州,北至室韦。逐猎往来,居无常处。”材料中记述的是()A契丹族B党项族C女真族D蒙古族5建立辽和西夏政权的少数民族分别是()A契丹族、党项族B汉族、契丹族C回族、汉族D党项族、契丹族6北
3、宋在边境地区设立榷场,与少数民族进行经济交往,即以中原地区的茶叶、丝绸、瓷器等来换取少数民族的优质马、牛、羊等。这反映了()A宋朝的财政来源主要依靠边境贸易B宋与边疆少数民族政权先战后和C民族交往促进宋朝商业经济的繁荣D经贸往来是民族交往的重要途径7“大宋皇帝谨致誓书于大契丹皇帝阙下:共遵诚信,虔奉欢盟,每岁以绢二十万匹银一十万两差人搬送至雄州交割”。下列史实与此盟约无关的是()A辽军逼近澶州城,威胁北宋都城的安全B北宋应许给辽岁币C盟约签订后辽宋之间保持和平局面D北宋向辽称臣8宋辽、宋夏和议中共同的内容有()A辽夏向宋称臣B北宋割地求和C互相禁止边境贸易D北宋送给辽夏一定数量的钱财物9我国自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2023-2024学年初中7年级历史部编版下册第二单元课时练第7课 辽、西夏
链接地址:https://www.taowenge.com/p-96488293.html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