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圆》.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圆》.docx(6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中小学作业设计大赛参赛作品数 学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圆目 录一、单元信息 1二、单元分析 1三、单元学习与作业目标 2四 、单元作业整体设计思路 2五、课时作业 3( 一 ) 圆的认识(1)3(二) 圆的认识(2)6(三) 圆的周长(1)9(四) 圆的周长(2)12(五) 圆的面积(1)15(六) 圆的面积(2)18(七) 圆的面积(3)21(八) 扇形 24(九) 整理与复习27六 、单元质量检测作业 30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圆作业设计一、单元信息基本信息学科年级学期教材版本单元名称数学六年级第一学期人教版第五单元圆单元组织方式自然单元 口重组单元课时信息序号课时名称对应教材内容
2、1圆的认识(1)P57P582圆的认识(2)P593圆的周长(1)P634圆的周长(2)P645圆的面积(1)P676圆的面积(2)P687圆的面积(3)P698扇形P759整理和复习P77二、单元分析本单元的内容是圆,可以分为四个部分:1.圆的认识:教材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用多种方法画圆,包括用圆规画圆 的方法,并利用圆规画圆的方法认识圆心、半径和直径以及半径、直径的关系等。 在此基础上,学习了圆心和半径对确定圆的位置和大小的作用以及用圆进行图案 设计的内容。2.圆的周长:教材从解决实际问题引入,突出探究圆的周长的必要性。引导 学生在测量活动中探究圆的周长和直径之间的关系,理解圆周率的概念和
3、圆的周 长计算公式。这一过程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在变化中发现不变,发 展学生的猜想、归纳能力。3.圆的面积:教材也是从解决实际问题出发,引导学生用转化的方法把圆转 化为长方形来计算面积。这样的过程,能够让学生深刻地体验到“化曲为直”的 转化思想和“无限逼近”的极限思想。4.扇形的认识:让学生直观的认识弧以及扇形,理解圆心角的概念,感受到 同一圆中,扇形的大小与圆心角的大小有关。学生初步认识了扇形,为后续扇形1统计图的学习提供了知识基础。本单元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长方形、正方形等平面图形以及它们的周 长、面积计算,直观地认识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学将从对直线图形的研究 过渡到对曲
4、线图形的研究,这对学生而言是一种跨越与挑战。因为无论是研究曲 线图形的思想还是方法,与直线图形相比,都有显著的变化和提升。因此,通过 对圆的研究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圆的一些基础知识,还要让学生感受与体悟 “化曲为直”“等积变换”“极限”等数学思想方法,以促进与发展学生的数学思 想方法和问题解决的能力。三、单元学习与作业目标序号单元学习与作业目标1认识圆,掌握圆的特征,理解直径与半径的相互关系,会画圆以及设计简单的图案。2理解圆周长和圆周率的概念,根据周长公式,正确地计算圆以及组合图形的周长。3理解面积的概念以及圆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根据公式正确地计算圆、圆环、组合图形的面积,掌握“外方内圆”
5、和“外圆内方”问题的计算方法。4理解弧、扇形、圆心角的概念,会求扇形的周长和面积。四、单元作业整体设计思路1.基于课程标准,体现单元意识。依据课程标准,紧扣教材内容,以核心素 养为导向,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兼顾群体特点和个体差异,以单元为基本单位, 精心选择作业内容,合理安排作业的完成时间、类型和层次,并考虑作业批改、 分析、讲评与辅导,增强作业的针对性、整体性、结构性和关联性。2.明确作业功能,科学设计作业。作业是教学的补充,明确作业的功能和作 用,从单元角度出发,根据知识点设计了相应的课时作业,每一课时作业分为基 础性作业、提高性作业和拓展性作业,其中基础性作业关注的是学生对于基础知 识的
6、理解和掌握情况,提高性作业关注的是学生对于知识的综合运用,拓展性作 业关注的是学生能力的培养和学生思维的发展。3.联系生活实际,体现数学价值。圆在生活中无处不在,以和谐、对称体现 其独特的美感,因此,本单元作业设计将本单元知识与生活实际结合起来, 一方 面,从生活中的现象来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体现知识的重要性,另一方 面,重视用数学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将学到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应用于 生活实际,体现了数学学习的重要价值。2五、课时作业课题圆的认识(1)时间20分钟( 一 )业(5分钟)基 础 性 作作 业 内 容B用字母( )表示。 0CA3.在同一个圆中,所有的直径都( ),所有的
7、半径都( ),直径长度是半径的( )。1.画圆时,( )决定圆的位置,( )决定圆的大小。2.下图中,点O是圆的( ),线段AB是圆的( ),通常用字母( )表示,线段OC是圆的( ),通常评 价 设 计评价主体:学生学生互评,参照书上概念对照批改。星级评价:1.正确率高,书写工整。(2.正确率一般,书写较工整。(3.正确率较低,书写较工整。(4.正确率低,书写不工整。(不给星)作 业 分 析1.圆心在哪圆就在哪,所以圆心决定圆的位置,半径越长,圆就越大,所以半径决定圆的大小。2.圆心、半径、直径的概念及字母表示法。3.在同一圆中,所有的半径都相等,所有的直径都相等,直径的长度是半径的一半。设
8、 计 意 图考查学生对圆各部分的名称和作用以及同一个圆内半径和直径的关系等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3(二)业(5分钟)提 高 性 作作 业 内 容1.用红笔画出直径,用蓝笔画出半径。02.看图填空。5 cmd = 8cmT= O9 cmT= 6cmd = 评 价 设 计评价主体:教师表情包评价:哭 脸 (差)平 脸(一般)笑 脸(非常好)作 业 分 析1.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是半径,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是直径。2.半径的两倍是直径,直径的一半是半径。正方形的边长是直径,长方形的宽是半径。设 计 意 图进一步考查学生对直径和半径知识点是否能够灵活运用,培养学生对图形的分析推理能力,
9、同时锻炼学生的口算能力,加深学生对于半径和直径的深刻认识,为后面求圆的周长和面积奠定基础。4(三)业(10分钟)拓 展性 作作 业 内 容1.同学们分组玩套圈游戏,哪种方式更公平?为什么?2.学校开展趣味运动会,要在操场上画一个直径是4米的圆,你能用什么方法画出这个圆吗?评 价 设 计评价主体:教师评语式评价:分为激励性评语、商榷性评语、期待性评语。对于完成较好,想法很有道理的学生给一些激励性的评语“你真棒!”、“你是数学之星”、看在眼里,喜在心里等。根据不同情况给部分学生一些提示“你还有更好的想法吗?”、“你能发现套圈游戏的数学原理吗?”、“你对画圆的问题感兴趣吗?”等。同时,对于少数学生还
10、会给一些期待性评语“信你,一定行!”、“期待着你的进步”、“再努力一点就更好哦!”等。作 业 分 析1.第一、二幅图,每个人的距离不相等,只有第三幅图是相等的,考查的是同一圆内,所有的半径都相等。2.要画直径是4米的圆,也就是半径2米的圆,那就要固定圆心和半径的长度,可以选择木桩和绳子,把绳子系在木桩上绕一圈。设 计 意 图考查知识点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同时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5课题圆的认识(2)时间20分钟( 一 )(5分钟)基 础 性 作 业作 业 内 容1.小汽车的车轮平面轮廓采用圆形,是利用同一圆的 ( )都相等的性质,把车轴装在车轮的圆心上。2.马路上的井盖平面轮廓采用圆形是利用
11、了同一圆的( )都相等的性质,怎样放都不会掉到井里。3.圆有( )条对称轴,( )所在的直线就是圆的对称轴。评 价 设 计评价主体:学生学生互评:让学生对照书上的概念说一说自己的答案并说出为什么,同桌之间互相批改,发现基础知识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解决。随后教师进行适当补充与强调。作 业 分 析1.车轮平面轮廓采用圆形,是利用同一圆内半径都相等的原理。2.井盖平面轮廓采用圆形,是利用同一圆内直径都相等的原理。3.圆是轴对称图形,有无数条对称轴,直径所在的直线是圆的对称轴。设 计 意 图前两题是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为什么车轮平面轮廓是圆形?为什么井盖设计成圆形?这样的素材能激发学生探究数学原理的兴趣
12、,加深对数学应用价值的体会。第三题考查圆的对称轴知识点,同时还要理解圆的对称轴与圆的直径的关系,注重学生数学语言准确性的表达。6(二)业(5分钟)提 高 性 作作 业 内 容对称轴 对称轴1.在下列图形中,你能分别画出几条对称轴?2.根据对称轴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评 价 设 计评价主体:教师等级评价:(优、良、中)1.利用作图工具规范作图,正确画图的学生评“优”。2.利用作图工具规范作图,出现少量错误的学生评“良”。3.作图不够规范,出现一些错误的学生评“中”。作 业 分 析1.第一幅图无数条,第二幅图一条,,第三幅图两条。2.根据对称轴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抓住轴对称图形的特点,沿着对
13、称轴折叠,两边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补全图形的另一半。设 计 意 图两题均为操作题,第一题画图形的对称轴,第二题根据对称轴画图形的另一半,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同时培养学生对图形的观察和分析能力。7(三)业(10分钟)拓 展 性 作作 业 内 容1.请你找出下列圆的圆心和直径。2.利用圆规和三角尺,参照下面的图案,请你设计出美丽的图案。(任选其二)评 价 设 计评价主体:学生学生集体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业,并分享画图的方法,最终让学生推选出十幅漂亮的图案,粘贴在班级作业展区域。作 业 分 析1.两幅图的圆心都是正方形对角线的交点,第一幅图直径是正方形的边长,第二幅图,直径是正方形的对角线。2.利用
14、尺规设计美丽的图案,只要找准圆心和半径,在不同方向不断地画圆,再涂上色彩,就是美丽的图案。设 计 意 图1.让学生根据圆与外切正方形、内接正方形的关系找出圆心和直径,培养学生的图形推理能力。2.图案设计的巩固练习, 一方面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另一个方面让学生自主设计新的图案,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8课题圆的周长(1)时间20分钟( 一 )(5分钟)基 础 性 作 业作业内容1.围成圆的曲线的长是( )。2.任意一个圆的( )与它的( )的比值是一个固 定的数,我们把它叫做( ),它用字母( )表示,它是 一个( )小数,在实际应用中取近似值( )。3.圆的周长是直径的( )倍,是半径的(
15、 )倍,直 径与周长的比是( )。评 价 设 计评价主体:学生学生互评,参照书上概念对照批改。星级评价:1.正确率高,书写工整。(2.正确率一般,书写较工整。()3.正确率较低,书写较工整。(】4.正确率低,书写不工整。(不给星)作 业 分 析1.围成圆的曲线的长是圆的周长。2.任意一个圆的周长与直径的比值是一个固定的数,我们把它叫做圆周率,用字母表示,它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 数,在实际应用中取近似值3.14。3.圆的周长是直径的倍,是半径的2倍,直径与周长的比是1:设 计 意 图检验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围绕圆的周长公式灵活转换彼此之间关系,能用语言描述出来。9(二)(10分钟)提 高 性
16、 作 业作 业 内 容1.求下面各圆的周长=3cn d-8cm10uo我用卷尺量得圆桌面的 周 长 是 4 . 7 1 m 。2.小明和爸爸一起去奶奶家吃饭,想给奶奶家的大圆桌配上一块大小相同的桌布,于是两人就拿起卷尺测量了一下桌面的周长,你知道小明应该买直径多大的桌布吗?评 价 设 计评价主体:教师教师评价(表情包评价):1.书写工整,答题规范,正确率高。2.书写工整,答题规范,正确率一般。3.书写工整,答题规范,正确率低。P0o O作 业 分 析1.第一幅图根据半径求周长,利用公式C=2r,第二幅图根据直径求周长,利用公式C=d,第三幅图正方形的边长就是圆的直径,与第二题运用同一个公式。2
17、.根据周长公式反推直径,只要用周长除以3.14就可以求出桌布的直径。设 计 意 图考查学生对于圆的周长公式实际运用的能力。10(三)(5分钟)拓 展 性 作 业作 业 内 容人伸开双臂长约 等于人的身高1.世界上最粗的树是“百骑大栗树”,它生长在地中海西西里岛埃特纳火山的山坡上,树干的直径达17.5米,需要多少位身高1.7米的成年人伸开双臂才能围住这棵大树?评 价 设 计评价主体:教师教师评价(等级评价):1.列式正确,计算正确,单位正确,作答完整,评为“优”。2.列式正确,计算错误,单位正确,作答完整,评为“良”。3.列式出现错误,单位正确,作答完整,评为“中”。作 业 分 析根据直径求出树
18、干的周长,再根据人伸开双臂长约等于人的身高,那也就是说, 一个人的双臂伸开是1.7米,求出周长是1.7的多少倍,最终结果要采用进一法。设 计 意 图考查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该题需要学生认真审题并找出解题的有利条件,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同时还让学生掌握了生活中粗略估计圆周长的简单方法。11课题圆的的周长(2)时间20分钟( 一 )业(5分钟)基 础 性 作作 业 内 容一、判断题1.圆的半径越大,周长越长,它的圆周率也越大。( )2.半圆的周长等于圆周长的一半。 ( )3.圆的周长是半径的6.28倍。 ( )4.半圆的直径是整圆直径的一半。 ( )二、选择题1.如图,外面大圆的周长与
19、里面小圆的周长和相比( )A.外面大圆的周长大B.三个小圆的周长和大C.相等2.如图,甲乙两部分的周长关系是( )A.甲比乙长 B.乙比甲长 C.一样长评 价 设 计评价主体:教师和学生师生互评:学生在教师的协助下,对基础性的作业进行批改,有利于学生的自我内省与反思。作 业 分 析一、判断题1.圆的半径越大,周长越长,但是圆周率不变,是一个固定的数。2.半圆的周长是圆周长的一半加上直径。3.圆的周长是半径的2倍。4.半圆的直径与整圆直径相同。二、选择题1.里面三个小圆的直径合起来就是外面大圆的直径,所以他们的周长相等。2.甲的周长是三条线段加一个弧长,乙的周长也是同样长的三条线段加上同样长的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教版 数学 六年级 上册 第五 单元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