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届高三语文9月月考试卷及答案.docx
《2015届高三语文9月月考试卷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届高三语文9月月考试卷及答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湖南省涟源市行知中学2015届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语文试卷201409一、(18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颓圮p 戮l力 妖童媛yun女 流觞shng曲水B筼yun筜 逡qn巡 前合后偃yn 残羹gng冷炙C潺湲hun 熟稔rn 莞wn尔一笑 乍暖还hi寒D踯躅zh 饿殍pio 羽扇纶ln巾 弃甲曳y兵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宣泄 嬉笑 编纂 声名鹊起B简捷精粹安详挑拨事非C博弈尺椟 账薄 责无旁贷D注销 蛰伏 株连 金榜提名3下列各句横线处应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多年以后,我们也依然会记得高中三年的美好时光, 我们终将分离。欣赏是
2、一种处世的哲学,在你得到欣赏的同时,千万别_你对别人的赞赏,因为人与人之间应该互相欣赏,共同进步。香溪是王昭君的故乡。清澈如玉的香溪河水的滋润,使昭君有了倾国倾城之貌和的心灵。A即使吝惜秀外慧中B即使 吝啬 冰清玉洁C虽然吝惜冰清玉洁D虽然 吝啬 秀外慧中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今年3月初召开的全国“两会”,高度关注民生问题,其中,加快医疗体制改革成了代表们讨论的热门话题之一,因为这联系到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B很多现实的问题,比如如何有效监督官员财产申报是否属实、官员合法财产如何界定等,毫无疑问成为目前官员财产申报制度不能出台的最大障碍。C周瑜是一个文武双全的人物,没有他三国格局
3、都有可能改写,甚至就没有赤壁之战,只可惜天妒英才,他仅仅活了三十六岁。D第五届金砖国家峰会26日晚在南非德班国际会议中心以一场别开生面、极富民族特色的文艺演出拉开帷幕。这是金砖国家第一次在非洲大陆举行领导人会晤。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几千年来,长城以北的广袤沃土一直被中原视为偏僻荒蛮的苦寒之地。 , 。 , 。 , !当时,到底发生了什么?辽宁的北票、义县一带富产硅化石、鱼鸟化石,便是这一带当年万物生机勃勃的证明红山文化之所以能够在辽河流域诞生,并由此缔造出黄帝这样的中华始祖令人惊讶的是,辽河流域的红山文化竟一夜之间神秘消失了但在万年前,这里却河流纵横、植被
4、繁茂、气候温和等到此后接续的夏家店文化出现时,中间的文化断层长达整整1000年是与当时辽河流域适宜人居,具备可供人类繁衍生息的优良条件密切相关的A BC D6下列关于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三国演义中的“巧授连环计”写的是庞统向曹操献连环计,表面上是为解决曹军不习水战晕船的难题,实际上是为周瑜火烧战船作准备。 (三国演义)B元春的父亲是贾政,迎春的父亲是贾赦,探春的父亲是贾政,惜春的父亲是贾敬。(红楼梦)C他看到纵队的前列从这条街进入广场,不一会,一大群人挤满广场。但除了知道这是一群人以外,在黑暗中什么也看不清。正因为加西莫多看不清广场上的情况,才误以为他们是来加害爱斯梅拉达的。所以
5、,当那一群人靠近圣母院时,加西莫多便拼死抵抗。(巴黎圣母院)D子路虽然老是顶撞孔子,但憨直忠厚,孔子一直很喜欢他。子路死了以后,孔子发出感叹说:“噫!天丧予!天丧予!” (论语)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魏晋时代的“啸”魏晋名士,风流倜傥,雅好长啸。然而啸却不是由他们所首倡,早在诗经里就屡次提到啸,小雅白华中就有“啸歌伤怀,念彼硕人”之语。啸,郑玄说它的意思是“蹙口而出声”,也就是现代所说的吹口哨。值得注意的是诗经里出现的啸者多是女性,她们心怀幽怨,发而为啸。在其他记载中也常提到妇女作啸,如古今注音乐篇说商陵穆子婚后五年无子,将别娶,妻闻之,中夜起,倚户而悲啸。妇女
6、用吹口哨来舒其不平之气,大概是古代所常见而现代已较陌生的一种习俗。不过,啸也不完全是抒情的,它也用在某些行施巫术的场合中。葛洪的神仙传记西汉人刘根学成道术,郡太守知道后,命刘召鬼,如召不来,将加刑戮。刘根于是“长啸”,啸音非常清亮,“闻者莫不肃然,众客震悚”。忽然南壁裂开数丈,有许多兵护送一辆车出来,车上以大绳缚着郡守已亡故的父母。至东汉时,这种音调既清越、用意又含有若干神秘色彩的啸,逐渐从妇女和巫师那里进入文士的生活圈。魏晋以后,关于吟啸的记事更加常见。这时的吟啸不仅出现在情绪激动的场合,而且当其意趣恬适、心境旷放、谈玄挥尘、登高临远之际,也常常且吟且啸。但于大庭广众之前放声长啸,自然有点旁
7、若无人的样子。可是“魏晋之际,天下多故”,士人多苦闷,卓荦不群之士由主张达生任性而走向逸世高蹈的时代背景下,这却正是他们很欣赏的一种姿态。所以吟啸之风,广泛流行,成为名士风度的一个组成部分。其实啸只是形式,倨傲狂放才是它的灵魂;世说新语用“傲然”来形容周顗啸咏时的神态,可谓搔中痒处。而这种动作和神态又可被简称为“啸傲”,即郭璞游仙诗所说的“啸傲遗世罗,纵情任独往”,陶渊明饮酒诗所说的“啸傲东轩下,聊复得此生”。至于归去来兮辞中的“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虽不言傲,而傲世之态,已尽在其中。但魏晋时的吟啸,现代却有时把它理解为“唉声长叹”(新版辞源)或“感慨发声”(新版辞海),果如是,它就只
8、不过是一种哼哼唉唉的声音,既谈不上什么音乐性,也和讲风骨、讲谈吐的魏晋名士的气质颇不相投了。实际上并非如此。世说新语任诞篇说刘道真少时“善歌啸,闻者留连”,陈留风俗传说阮籍的歌啸“与琴声相谐”,都反映他们的啸声是带有旋律且相当优美的。啸之发声的特点不是唱,而是吹。正像啸旨中说的:“夫气激于喉中而浊,谓之言;激于舌而清,谓之啸。”文士吟啸的习俗在唐代尚有孑余。王维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李白游太山“天门一长啸,万里清风来”等句便可为证。唐以后,此风渐息。到了宋代,学者讲义理,士子重举业,没有谁再像魏晋时那样动不动就长啸了。诗文中偶或提到啸,多半是在掉书袋,不一定实有其事。在宋、金至元的
9、杂剧演出中,吹口哨是丑角行当的一项重要表演技巧。但它和魏晋之长啸的艺术风格和社会意义已经完全不同。经过长时间的隔膜,现代人对魏晋之啸不甚了然,也就不足为奇了。7下列关于“啸”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啸”虽不是由魏晋名士首倡,但却成为魏晋名士风度的一个组成部分。B“啸”在先秦时代便已有之,“啸”音调清越,发声特点是吹而不是唱。C文士“吟啸”的习俗在唐代尚有孑余,唐之后,“吟啸”之风渐渐平息。D古代妇女作“啸”主要是舒其不平之气;术士作“啸”主要是用来召鬼。8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诗经里出现的啸者多是女性,在记载中常常提及的妇女作啸大概是古代所常见而现代已较陌生的
10、一种习俗。B因为啸的用意含有若干神秘色彩,所以至东汉时,啸逐渐从妇女和巫师那里进入文士的生活圈。C魏晋时的“吟啸”并不是一种哼哼唉唉的声音,而是带有旋律的、相当优美的声音,有一定的音乐性。D宋代诗文中偶或提及的啸多半是在掉书袋,大多并不像魏晋长啸那样反映着一代风流卓荦不群的气质了。9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魏晋时吟啸之风广泛流行,究其原因,“魏晋之际,天下多故”,长啸应该是魏晋士人精神苦闷的一种象征和心灵倨傲的一种表达。B. 魏晋时吟啸不仅出现在情绪激动的场合,也可以出现在意趣恬适、心境旷放之际,但于大庭广众之前放声长啸却不被人接受。C啸是形式,倨傲狂放才是它的灵魂。王维竹
11、里馆、李白游太山、陶渊明归去来兮辞等都体现了作者的傲世之态。D在宋、金至元的杂剧演出中,吹口哨已经失去魏晋时代长啸的艺术风格和社会意义,吹口哨在杂剧演出中已经可有可无了。三、(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2题。于仲文,字次武,髫龀就学,耽阅不倦。及长,倜傥有大志,气调英拔。起家为赵王属,寻迁安固太守。高祖为丞相,尉迥作乱,遣将檀让收河南之地。复使人诱致仲文,仲文拒之。迥怒其不同己,遣仪同宇文威攻之。仲文迎击,大破威众,斩首五百余级。以功授开府。迥又遣其将宇文胄渡石济,宇文威、邹绍自白马,二道俱进,复攻仲文。仲文自度不能支,弃妻子,将六十余骑,开城西门,溃围而遁。为贼所追,且战
12、且行,所从骑战死者十七八。仲文仅而获免,达于京师。迥于是屠其三子一女。高祖见之,引入卧内,为之下泣。进位大将军,领河南道行军总管。给以鼓吹,驰传诣洛阳发兵,以讨檀让。仲文军次蓼堤,去梁郡七里,让拥众数万,仲文以羸师挑战。让悉众来拒,仲文伪北,让军颇骄。于是遣精兵左右翼击之,大败让军。檀让以余众屯城武,别将高士儒以万人屯永昌。仲文诈移书州县曰:“大将军至,可多积粟。”让谓仲文未能卒至,方槌牛享士。仲文知其怠,选精骑袭之,一日便至,遂拔城武。迥将席毗罗,众十万,屯于沛县,将攻徐州。其妻子在金乡。仲文遣人诈为毗罗使者,谓金乡城主徐善净曰:“檀让明日午时到金乡,将宣蜀公令,赏赐将士。”金乡人谓为信然,
13、皆喜。仲文简精兵,伪建迥旗帜,倍道而进。善净望见仲文军且至,以为檀让,乃出迎谒。仲文执之,遂取金乡。毗罗恃众来薄官军,仲文背城结阵,去军数里,设伏于麻田中。两阵才合,伏兵发,俱曳柴鼓噪,尘埃张天。毗罗军大溃,仲文乘之,贼皆投洙水而死,为之不流。获檀让,槛送京师,河南悉平。毗罗匿荥阳人家,执斩之,传首阙下。勒石纪功,树于泗上。史臣曰:仲文博涉书记,以英略自诩,尉迥之乱,遂立功名。 (隋书于仲文传)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倜傥有大志,气调英拔 拔:超凡B仲文军次蓼堤,去梁郡七里 次:驻扎C让谓仲文未能卒至 卒:突然D毗罗恃众来薄官军 薄:轻视11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的
14、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迥怒其不同已,遣仪同宇文威攻之。 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B仲文仅而获免,达于京师。 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C檀让以余众屯城武。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D善净望见仲文军且至,以为檀让,乃出迎谒。 夜闻汉军四面楚歌,项王乃大惊。1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部表明于仲文“英略”的一组是( )复使人诱致仲文,仲文拒之。 仲文仅而获免,达于京师。让拥众数万,仲文以羸师挑战。 仲文诈移书州县曰:“大将军至,可多积粟。”仲文简精兵,伪建迥旗帜,倍道而进。 仲文乘之,贼皆投洙水而死,为之不流。A B C D四、(31分)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
15、2分)(1)为贼所追,且战且行,所从骑战死者十七八。(4分)译文: 。(2)让悉众来拒,仲文伪北,让军颇骄。(4分)译文: 。 (3)毗罗军大溃,仲文乘之,贼皆投洙水而死,为之不流。(4分)译文: 。14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鄂州南楼 范成大谁将玉笛弄中秋?黄鹤归来识旧游。 汉树有情横北渚,蜀江无语抱南楼。 烛天灯火三更市,摇月旌旗万里舟。 却笑鲈乡垂钓手,武昌鱼好便淹留。【注释】范成大,宋高宗绍兴二十四年进士,历任静江、建康等地行政长官。淳熙时,官至参知政事,因与孝宗意见相左,两个月即去职。晚年隐居故乡石湖。鲈乡,范成大家乡苏州盛产鲈鱼,此处运用了张翰的典故。晋朝人张翰,
16、字季鹰,在洛阳做官,见秋风起,想到家乡味美的鲈鱼,便弃官回乡。指隐者,用以自喻。(1)请赏析“汉树有情横北渚,蜀江无语抱南楼”中的“横”“抱”的妙处。(4分)答: 。 (2)辛弃疾在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运用了张翰的典故:“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范词的尾联也运用了这个典故。两者运用这个典故表达的感情有何不同?请简要说明。(4分)答: 。 15古诗文填空(8分)(1)故木受绳则直,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 。(荀子劝学)(2) ,渚清沙白鸟飞回。 ,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3)寄蜉蝣于天地, 。哀吾生之须臾, 。(苏轼赤壁赋)(4) ,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5 届高三 语文 月月 考试卷 答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