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夷陵区语文中考模拟训练题(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09年夷陵区语文中考模拟训练题(含答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09年夷陵区语文中考模拟训练题(时间:150分钟 满分:120分)汉字(10分)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问题。(A)生活就像一条千回百折的小溪,需要我们有无论经受多少挫折都决不退缩的勇气。(B)生活像一位公正的法官,他不会宽恕那些蹉跎岁月的“玩看”者。(C)如果没有脚踏实地的bsh,一切幻想都是虚无漂缈。(D)生活中有酸甜苦辣,也有喜悦、恼怒、悲哀、快乐。(F)我们要踏着青春的脚步,快快追赶,追赶属于自己的生活,做一个勇往直前勇敢的不断向前奋进的开拓者,争得青春无悔!1、上述语段中的五句话,选用了五种不同的字体,它们都是运用电脑进行文字编排时的常用字体 ,你能说出其中两种字体的名称吗?(2分
2、)2、请各用一个成语替换两处画横线的内容,使句子更简洁。(2分)3、给处“蹉跎”一词注音 ,根据拼音写出处的词语 。(2分)4、上述语段中有一个二字词语是两个别字,请指出并订正。别字 正确写法 (2分)5、如果要用字典查找“断”的读音,应该查阅的部首 是笔画数是 (2分)阅读(60分)一、阅读亭林好学,回答15题。(12分)亭林好学亭林先生自少至老手不释书,出门则以一骡二马捆书自随。遇边塞亭障,呼老兵诣道边酒垆,对坐痛饮。咨其风土,考其区域。若与平生所闻不合,发书详正,必无所疑乃已。马上无事,辄据鞍默诵诸经注疏。遇故友若不相识,或颠坠崖谷,亦无悔也。精勤至此,宜所诣渊涵博大,莫与抗衡与。清朝艺
3、苑注释亭林:即顾炎武。亭障:边塞岗亭、堡垒。1、解释下列文言文语句中加点的词语。(4分)(1)亭林先生自少至老手不释书( ) (2)呼老兵诣道边酒垆( )(3)咨其风土( ) (4)莫与抗衡与(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2分 )若与平生所闻不合,发书详正,必无所疑乃已。3、这段文字主要表现了顾炎武的哪些特点?(2分)4、请列举两个类似本文的读书或做学问的故事。(2分)5、你从本文获得怎样的读书启示?(2分)二、阅读兰草,回答610题。(11分)兰 草 小时候,常常遇到一些女孩用“兰”字作名,干吗要用“兰”作名呢?我产生了好奇心,去问父亲。父亲说,兰是一种草,开的花特香,兰草貌似柔
4、弱,但生命力极强,逗人喜爱,因此人们爱用“兰”为女孩子命名,希望她们像兰草一样娴淑温柔,美貌端庄,健康成长。父亲的话我似懂非懂,但产生了想见兰草的愿望。 但家乡没有兰草,后来,我上了初中、高中,来到县城,那里也没有兰草。 去年九月中旬,我们奉命来到了扒口行洪的小河口镇灾区救灾。行洪区的高处已经露出了水面。少数回归的群众,已在残堤上搭起了临时灾棚,等候着重建家园。为了迎接行洪区中小学生归校,我们急于了解学校的受灾情况。这是一所我十分熟悉的学校:雄伟的教学大楼,整齐的教师宿舍。特别是校园美化,全市有名。四季花香,长年青翠,满园秀色。而现在展现在我们面前的这所学校,除伤痕累累的教学大楼,依然倔强地挺
5、立着,整座校园覆盖在厚厚的淤泥中。露出泥面的柏树、广玉兰、女贞树等,浑身泥土,成了朽木枯枝;至于那些名花们,早已杳无踪迹。一片泥沼,满目荒凉,看不到生命的迹象。我心里感到沉甸甸的。 就在诅咒洪水的肆虐时,我眼前一亮,忽然发现远处的淤泥堆上,像是谁散落了十分鲜嫩的四季葱苗。远远望去,它们婀娜娇艳,翠润如玉。在这百里泥沼中不可能有四季葱苗!我不顾一切,从没膝深的淤泥中蹚了过去,走近一看,其中竟还有两朵三朵白色的小花。凑上去,一缕淡淡的清香,沁人心脾!我大声叫喊起来:这里有抗御洪水的英雄!同行的校长告诉我们,这堆淤泥下是一个圆形的大花台,周围种的是一圈兰草。淹水前这些兰草叶长不过五寸。竟想不到,它会
6、在二个多月的滔滔洪水底下,不断地从与日俱增的淤泥中挣出身子,突破了半米多深的淤泥封锁。在洪水退后,群芳寥落,校园一片死寂。独有这兰草、兰花,带着与洪水顽强拼搏后的疲劳与倦色,虽然减少了一些浓绿与浓香,却显得更鲜、更嫩、更加亮丽。我对这具有超强生命力的兰草,不禁肃然起敬。【A】在温柔舒适的花园中,兰草恪守名份,娴静恬淡,默默奉献,丰富人间香与美,从不张扬:【B】在荒山僻谷中,兰草仍然生机勃勃,奋发向上,散发出缕缕清香,不为沦落深山而自弃;【C】在沧海横流,洪水滔天的绝境中,兰草 。 我抬起头来,远远望见守候在残堤上的父老乡亲们,心潮起伏,思绪难平。在父老乡亲的身上,我看到了兰草的秉性;在兰草的身
7、上,我看到了父老乡亲的希望。6、解释下面词语的意思。(2分)诅咒:_ 与日俱增:_7、这篇文章写兰草,着力表现了兰草_的特性。文中有两个词语表达了作者在不同时期对兰草的思想感情,这两个词语是:(小时候)_;(救灾时见了兰草)_。(3分)8、第段中画线部分写树和名花,对表现兰草起了 作用。第段“走近一看,其中竟还有两朵三朵白色的小花”中的“竟”,表露了作者发现兰花时 的情感。(2分)9、第段有两个层次,在横线里各填写一个恰当的词,概括层意。第一层:_兰草;第二层:_兰草。(2分)10、第段未画横线部分有A、B、C三个分句,请你根据本段的内容,给C句的空缺处补写24个短句,与A、B两个分句构成排比
8、。(2分)三、阅读假如人生没有磨难,回答1115题。(13分) 假如人生没有磨难贺铭华假如人生没有磨难,其本身就是一种灾难。长期生活在一顺百顺、无忧无虑的环境中,淘汰不了劣者,筛选不出强者,人类就不会进化,社会也不会向前发展。假若当初就如此,人类也许现在还同猿猴们称兄道弟,与野兽们同林为伍!古今中外均有一条社会规律:富贵不过三代。看来富贵温柔真如同一把无形利剑,他削去了人的铮铮铁骨、坚强意志、奋斗精神和冲天豪气,将猛虎变为猫咪,将雄狮变为绵羊,将雄鹰变为麻雀,将龙种变为跳蚤由此看来,“自古纨绔无伟男”?此说信矣!所以,从没种意义上不得不说:“磨难”是上帝馈赠给人类最好的礼物!磨难是试金石!磨难
9、是试风标!它可以使人变得卑微甚至瘫痪,也可以使人变得坚强,变得高大;它可以使人性蜕变为兽性,也可以将凡人升华为神圣。在人生的金字塔顶,摆满了成功的金牌和荣誉的花环,但它的塔身和台阶却是由一块块称为“磨难”的基石铺就。只有踏着这些“磨难基石”才能达到胜利的顶峰、辉煌的顶点关于磨难,司马迁体悟最深。他曾深有感慨地说出下列掷地有声的话语:“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此真乃千古良言,历久弥珍!我们甚至还可以将司马迁的名句续写下来:太史公受辱而作史记,杜甫流落乃成三吏、三别吴敬梓落第方有儒林外史,曹雪芹困顿而著红楼梦。中国历史上这些辉煌灿烂的文明成果,无一不是
10、因作者饱受“磨难”而成。假如当初这些文化先贤没有遭受如此磨难,恐怕人类就不会有这些文化精品出现了!所以,我们不能不由衷地说:“磨难”实乃人类文明成果的孵化器、催生剂和奠基石。有人说过,人的脸型就是一个“苦”字,天生就该受尽各种苦难。此言似乎不谬想人之一生,在自己的哭声中临世,在亲人的哭声中辞世,中间百十年的生涯,无时无刻不在与艰难、困苦、疾病、灾祸打交道。然而正是由于人类历尽磨难而甘之如饴,才将我们的生命演绎得如此波澜起伏,跌有致,如诗如画,如梦如歌“阳光总在风雨后”,“吹进黄沙始见金”。对于人生中的各种磨难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我们向“磨难”要勇气,要智慧,要韧性,要成功!只要是人生中不可摆脱
11、的“磨难”,尽管来吧!早些来吧!我们昂首挺胸地站立着!绝不胆怯!绝不屈服!绝不!因为我们是“大写的人”!11、请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2分)12、第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论述了什么道理?(3分)13、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说说第段在全文中的作用。(2分)14、如何理解文章结尾“大写的人”的含义?(2分)15、 “太史公受辱而作史记,杜甫流落乃成三吏、三别吴敬梓落第方有儒林外史,曹雪芹困顿而著红楼梦”,你还能列举一个在磨难中著书立说的例子吗?(1分)16、对于磨难,奥斯特洛夫斯基认为:“人的生命似洪水在奔流,不遇着岛屿、暗礁,难以激起美丽的浪花。”郑板桥诗云:“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南西北风。”笔者
12、想说:“不幸是最好的大学,磨练是最大的财富”,你的看法又是怎样的呢?请亮出自己的观点,并进行简要的论述。(50字以内)(3分)四、阅读“能吞能吐”的森林,回答1722题。(12分)“能吞能吐”的森林 森林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止水旱灾害的作用非常大。据专家测算,一片10万亩面积的森林,相当于一个200万立方米的水库,这正如农谚所说的:“山上多栽树,等于修水库。雨多它能吞,雨少它能吐。”森林因这种特殊的“吞吐”功能而被科学家称之为“吞水吐雨器”。 说起森林的功劳,那还多得很。它除了为人类提供木材及许多种生产生活的原料之外,在维护生态环境方面也是功劳卓著,它用另一种“能吞能吐”的特殊功能孕育了人类
13、。因为地球在形成之初,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很高,氧气很少,气温也高,生物是难以生存的。大约在4亿年以前,海里的先进植物登陆,陆地才产生了森林。森林慢慢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吸收,同时吐出新鲜氧气,调节气温,这才具备了人类生存的条件,地球上才最终有了人类。所以科学家又称森林是“吞碳吐氧机”。 森林,是地球生态系统的主体,是大自然的总调度室,是地球的绿色之肺。森林维护地球生态环境的这种“能吞能吐”的特殊功能是其他任何物体都不能取代的。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植树造林,并且保护好森林。目前,值得我们每个人关注的是地球的绿色之肺在日益萎缩。近200年间地球上的森林已有三分之一以上被采伐和毁掉。而另一方面,由
14、于地球上的燃烧物增多,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在急剧增加。此消彼长,使得地球生态环境急剧恶化,主要表现为全球气候变暖。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有着巨大的影响,甚至威胁人类生存。因为全球气候变暖,水分蒸发加快,改变了气流的循环,使气候变化加剧,从而引发热浪、飓风、暴雨、洪涝及干旱。 为了使地球:的这个“能吞能吐”的绿色之肺恢复健壮,以改善生态环境,抑制全球变暖,减少水旱等自然灾害,我们应该大力植树造林,使每一座荒山都绿起来。17、科学家认为森林主要两大功劳能,并将其形象地命名为(1) (2) (2分)18、阅读第三段,概括说明“地球的绿色之肺在日益萎缩”的两个原因。(2分) 19、作者把森林说成“
15、地球的绿色之肺”,这是使用了 的说明方法,你觉得说明效果怎样?请用几个词语简要赏析。(2分)20、第三段画线句中的加点词“近200年间”意在强调 ,“三分之一以上”意在强调 。(2分)21、森林遭到破坏后,地球上的生态环境急剧恶化。除了文中介绍的全球性气候变暖外,还有哪些方面的恶化?请举出两例。 (1) (2) 。(2分)22、过度砍伐、无节制使用是森林资源是森林遭到破坏的重要原因,目前,不少夷陵人为了快速增收致富,肆意砍伐森林,私自捣卖木材,严重缺乏生态意识和环保意识,请撰写一条警示语,对其不良行为进行规劝。 (2分) 五、阅读诗中有科学,回答2328题。(12分)诗中有科学(节选)叶永烈俗
16、话说:三句话不离本行,这话不假。 记得一位电影导演读唐诗,对杜牧的山行一诗进行分镜头:“远上寒山石径斜”是 (1) ,“白云生处有人家”是 (2) ,“停车坐爱枫林晚”是 (3) ,而“霜叶红于二月花”则是 (4) 。他还认为李白的名作静夜思后两句属“主观镜头”“举头望明月”是仰视镜头,“低头思故乡”是俯视镜头。 一位画家读古诗,则喜欢分析诗中的色彩,她以为“万绿丛中一点红”、“一枝红杏出墙来”,是强调了暖色调,而用冷色调为衬托。“白毛浮绿水,红掌拨青波”,把鹅在水中那鲜明的色彩写得多么逼真,而苏轼的“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则是一幅水墨国画。 我很喜欢李贺那首充满幻想色彩的梦天。诗人
17、做起南柯之梦,翩翩然在太空中遨游,他“回头下望尘寰处”,看到什么景色呢?呵,“遥望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原来,他看到中国九州就像九个烟点子似的,而大海仿佛杯中的一汪清水。此景此情,犹如宇航员在太空中所见到的那样真切。然而,李贺生活在唐朝,终生未离开过地球,也从未听说过什么“宇宙航行”,况且他只活了二十七岁。我反复吟诵梦天,深深佩服这位青年诗人那丰富的科学想象力! 我以为王之焕的名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是严格符合几何定律的。确实,“望远必须登高,登高方能望远”。观察点越高,可见范围越大、越广,即所谓“ A ”(杜甫望岳)。古时候,人们修造高高的烽火台,后来人们打仗首先抢占制高点,
18、直到如今人们利用飞机、人造卫星那“高度优势”进行侦察、勘查、摄影,其中的科学原理,岂不与王之焕的诗句属于“同理”! 辛弃疾在农村闲居了二十多年,他的词中富有农业知识,西江月中的“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揭示了“蛙声”与“丰年”之间的有机联系。青蛙俗称“护谷虫”,是一员捕虫大将。蛙声不息,除虫去害,便使稻花飘香,五谷丰登。在鹧鸪天中,辛弃疾写下了“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这样清新的句子,表明宋朝已经深知养蚕技艺,很善于掌握孵蚕、养蚕的季节。他在菩萨蛮中的名句“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则是符合现代热力学定律,说明任何物体都有自动降低自身能量的趋势,即使是“青山”也无法遮住! 杜甫
19、在赠卫八处士一诗中,有一句并不引人注目的诗“夜雨剪春韭”。我觉得,从这五个字中,可以考证出许多关于唐朝种植韭菜的知识:一、韭菜俗称“懒人菜”。种一次,割多次。唐朝种韭菜,已懂得韭菜是多年生草本,可以剪了长,长了剪,而不是连根拔掉收下来;二、唐朝时已知春天的韭菜鲜嫩好吃,而且懂得在春雨绵绵的夜间去剪,那时剪下的韭菜水灵灵的,可作佳肴。 有趣的是,我还常发现,有的诗句从文学上讲是难得的佳句,从科学上考证则不尽然。如李白将进酒一诗开头两句,曾为多少人所传诵“ B ”,其实,“奔流到海”变为水蒸气后,还是“复回”了,依旧从“天上来”,落进黄河,再“奔流到海”,如此循环不已。 中国是诗的国度。多少年来,
20、多少诗人“各领风骚数百年”,写下多少长诗短句。然而,人们习惯地只从文学的角度审诗、选诗、注诗、评诗。其实,诗中也有科学,偶尔换个角度,用科学的眼光来审诗、选诗、注诗、评诗,也是蛮有意趣的。23、请根据你对杜牧山行一诗的理解,将“特写”、“全景”、“中景、“远景”这几个分镜头名词分别正确填入第段中的、处。(2分)24、作者遣词用句非常准确。比较第、段首句中加点的词语,你认为这两个词语能互换位置吗?为什么?(2分) 25、请在第段横线A处填入杜甫诗中的一个名句。(1分)26、请在第段横线B处填入李白诗中的一个名句。(1分) 27、“我也读古诗词,不过,我常常从科学的角度品诗、评诗,分析诗中的科学。
21、”一句是从原文中抽出来的,你认为应该放在哪两个段落之间,才能使文章通畅?(2分) 28、 不仅诗中有科学,成语中也有科学。如“回光返照”,指太阳落下地平线时,由于光的反射,又有短时光亮,用来比喻事物灭亡前的短暂兴旺,十分形象。请你也试举一个这样的成语,并作简略说明。(2分) 作文(50分)我们要学会从容地迎接生活给我们带来的一切。生活的明天,谁也无法预测。也许是明媚的春光,也许是不期的风雨;也许是灿烂的笑脸,也许是难堪的冷遇;也许是成功的欢乐,也许是失败的痛苦;也许是如意的坦途,也许是恼人的坎坷;也许是浓浓的幸福,也许是淡淡的忧伤当这一切来到我们面前的时候,我们要学会张开双臂,用从容有姿态去迎
22、接它。迎接,是一种从容的风范;迎接,是一种大度的襟怀。敢于迎接失败,内心必定充溢着自信;敢于迎接风雨,骨子里必定浸透着坚韧。迎接,是对生活的主动出击。这一刻迎接风雨,是为了下一刻迎接彩虹;今天迎接失败,是为了明天迎接成功;现在迎接痛苦,是为了将来迎接快乐。迎接生活中所有的不如意,不是为了承受这些不如意,而是为了变这些不如意为称心如意。请以“迎接”为话题,写一篇600字以上的作文,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2009年语文中考模拟训练题答题卷(时间:150分钟 满分:120分)姓名: 班级: 分数: 题号汉字阅读写作总分一二三四五得分汉字(10分)1、(2分)字体名称A B C D
23、 E 2、(2分)成语: 3、(2分) “蹉跎”注音 ,处词语 。4、(2分)别字 正确写法 5、(2分) “溪”的应该查阅的部首是 笔画数是 阅读(60分)一、1、(4分)(1)释 (2)诣 (3)咨 (4)抗衡 2、(2分 )意思: 。3、(2分)特点: 。4、(2分)故事: 、 。5、(2分)启示: 。二、6、(2分)诅咒:_ 与日俱增:_7、(3分)特性_ 词语是: _; _。8、(2分)作用 。 “竟” 。9、(2分)第一层:_兰草;第二层:_兰草。10、(2分)在沧海横流,洪水滔天的绝境中,兰草_ _ 。三、(2分)11、论点: 。12、(3分)论证方法 。道理 。13、(2分)作
24、用 。14、(2分)“大写的人” 。15、(1分)例子 。16、(3分) 。四、17、(2分) (1) (2) 18、(2分)原因1 ;原因2 。 19、(2分)说明方法 ,说明效果 。20、(2分)强调 , 强调 。21、(2分) 例: (1) (2) 。22、(2分) 警示语 。 五、 23、(2分) 、 、 、 。24、(2分) 。 25、(1分) 。26、(1分) 。 27、(2分) 段与 段之间。 28、(2分) 。 作文(50分) 2009年语文中考模拟训练题参考答案:汉字部分1、(2分)隶书2、(2分)百折不挠 喜怒哀乐3、(2分)给处“蹉跎”一词注音cutu 根据拼音写出处的词
25、语跋涉 。4、(2分)别字是“漂缈”; 正确写法是“飘渺”。5、(2分)部首是“斤”;笔画数是 “11”。 阅读部分一、(12分)1、(4分)(1)放下(2)到(3)询问(4)彼此对抗 2、(2分)如果发现与自己以往了解的情况不相符合,他就翻书详细地订正,一定要毫无疑问才停止。 3、(2分)勤奋、严谨、专注 4、(2分)孔子韦编三绝、匡衡凿壁借光、孙康映雪读书、孙敬结发悬梁、苏秦铁锥刺股、车胤囊萤照读、李密牛角挂书5、(2分)略。二、(11分)6、(2分)(咒)骂;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增长。7、(3分)具有超强生命力(生命力极强、顽强拼搏,或其它相同意思的表达);想见(兰草);肃然起敬。 8、
26、(2分)反衬或衬托(或对比);惊喜、敬佩。9、(2分)描写或描绘、绘;赞(美、颂等)。10、(2分)兰草威武不屈,奋斗不止,争得了自己的生存,获得了发展的先机。三、(13分)11、(2分)只有经受住磨难考验的人,才能成就最终的辉煌。12、(3分)比喻论证、对比论证;论述了只有经受住磨难考验的人,才能成就最终的辉煌。13、(2分)强调磨难对于人生的重要,归纳论点;总结上文。14、(2分)“大写的人”指的是面对磨难能够不屈不挠、敢于抗争,有勇气、有智慧、有韧性的真正的人。15、(2分)例:我也经历过磨难。几年前家里的生意亏本,家里的光景每况愈下,虽然父母没对我说过什么,但我从以后知道了节俭。磨难固
27、然给人痛苦,但换个角度想,磨难让我成长,教我坚强,我感谢磨难。16、(3分)略。四、(12分)17、(2分)“吞水吐雨器”;“吞碳吐氧机”18、(2分)(1)地球上的森林有三分之一以上被采伐和毁掉;(2)地球上的燃烧物增多,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增加。19、(2分)打比方;形象、具体地说明森林“能吞能吐”的特征和在维护生态环境中的作用。20、(2分).时间之短;破坏范围之大或数量之多。21、(2分)(1)水土流失;(2)动物家园遭到破坏(其他符合要求的答案均可) 。22、(2分)略。五、(12分)23、依次是远景、全景、中景、特写。 24、不能互换。因为第段中所举的例子不全是唐诗。25、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26、(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27、应该放在第段和第段之间。 28、应写出符合科学规律的成语并作基本意义及引申意义的介绍。如:“海市蜃楼”,原指海边或沙漠中,由于光线的反向和折射,空中或地面出现的虚幻的楼台城郭。现多比喻虚幻缥渺的事物;“望梅止渴”,原意是梅子酸,人想吃梅子就流涎,因而止渴。后比喻愿望无法实现,用空想来安慰自己。另外还有:“炉火纯青”、“趁热打铁”、“一叶知秋”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