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苏州市初中毕业暨升学考试物理试卷(含答案).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06年苏州市初中毕业暨升学考试物理试卷(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06年苏州市初中毕业暨升学考试物理试卷(含答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06年苏州市初中毕业暨升学考试试卷物理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5大题、36小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100分钟 第卷(选择题共24分)注意事项:1答第1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点名称用钢笔或圆珠笔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将考场号、座位号、准考证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在答题卡上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卷上3考试结束,请考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每题2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1通常情况下,下列物体中属于绝缘体的是A.铁丝B.橡胶棒
2、C人体D盐水2我国的卫星通信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在世界处于领先地位从北京发射的信号通过通信卫星能转到上海被接收,这种信号传递是利用A电磁波B超声波C次声波D声波3自从汤姆逊发现了电子,人们开始研究原子内部结构科学家提出了许多原子结构的模型,在二十世纪上半叶,由卢瑟福提出的、最为大家接受的原于结构模型与下列哪个图最相似?4.下列做法中,为了减小压强的是A菜刀的刀口做得很薄 B铁路的钢轨铺在枕木上C.注射器的针头做得很尖D饮料吸管的端做成尖形5下列做法中,不符合安全用电要求的是A家用电器的金属外壳要接地线B.使用测电笔时,手不能接触笔尖金属体C.在电线上搭晾衣服D发现电线起火时,先切断电源然后再救
3、火6惯性有时要利用,有时要防止其危害下列事例中属于防止惯性带来危害的是A拍打衣服,把灰尘拍去B将足球射入球门C公路上的汽车限速行驶D跳远时快速助跑7以下用电器中,工作时能量转化的主要形式与其它三件不同的是A电风扇B电炉C电熨斗D电水壶8小宇同学进行“体质与健康测试”的部分结果如下,其中单位不符合物理学规定的是A质量58kgB身高170cmC握力40kgD.“50m跑速度”8ms9夏天打开冰箱门时,可以看到门的附近出现了“白气”这些“白气”是由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时A液化形成的B汽化形成的C升华形成的D熔化形成的10人的眼睛像一架神奇的照相机对于近视眼患者而言,远处物体经晶状体折射所成像的位置以
4、及相应的矫正方式是A.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需配戴凸透镜矫正B.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需配戴凹透镜矫正C像落在视网膜的后方,需配戴凸透镜矫正D像落在视网膜的后方,需配戴凹透镜矫正11开关S闭合后,小磁针静止时的指向如图所示由此可知A.a端是通电螺线管的N极,c端是电源正极B.a端足通电螺线管的N极,c端是电源负极Cb端是通电螺线管的N极,d端是电源正极Db端是通电螺线管的N极,d端是电源负极12在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在竖起的玻璃板前后各放一支蜡烛,对着玻璃板既可看到前面蜡烛在玻璃板后所成的像同时又可看到放在玻璃板后的“蜡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两者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像B两者都是光的折射形成
5、的像C前者是光的折射形成的像,后者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像D前者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像,后者是光的折射形成的像第卷(非选择题共76分)二、填空(每题2分,共16分)13我国家庭电路的供电电压是_V;一节干电池的电压是_V.14. 日常生活中我们常说声音“震耳欲聋”,这是指它的_很大;我们能够辨别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是由于它们的_不同15在真空中电磁波的传播速度是_m/s,频率越高的电磁波其波长越_16目前我国常用的能源有煤炭、石油、风能、水能、太阳能等,其中属于不可再生能源的是_和_17从物理学角度看,图示漫画中的两幅图都说明_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图(乙)中的小朋友从滑梯上滑下的过程中,他的重力势能将_.
6、18在化学实验中有时要对参加反应的物质加热这是利用加热反应物质的温度升高,从而使微观粒子的无规则运动程度_. 达到_反应速率的目的19 把重为38N、体积为510-4m3的实心金属球浸没在盛满水的容器内,溢出水的重为_N,金属球所受浮力的大小为_N20为了传递信息,我国自周朝起就形成邮驿制度,每到一驿站换人换马接力传递到宋朝增设 “急递铺”,没金牌、银牌、铜牌三种,其中“金牌”1昼夜传递500里(已知1昼夜=24小时,1里=500米),由此可推算出传递“金牌”的平均速度约为_m/s三、作图与实验(第2125题,每题2分;第26题3分;第27题5分;第28题6分;共24分)21如图所示,铁块A重
7、10N,画出它所受重力G的示意图22如图所示,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作出物体AB在平面镜MN中的像23如图所示,一束光由空气射入玻璃砖,画出这束光经过玻璃砖两个侧面折射的光路24.如图所示,在甲、乙两个“O”内选填“灯泡”和”电流表”的符号,使两灯组成并联电路25为了比较甲、乙两个凸透镜焦距的大小,小明先后用这两个凸透镜做成像实验他使烛焰、透镜和光屏三者的中心在同一水平直线上,且使两个凸透镜与光屏间的距离均为20cm实验时发现:烛焰经凸透镜甲折射后在光屏上所成的是一个清晰缩小的像,烛焰经凸透镜乙折射后在光屏上所成的是一个清晰放大的像由此可以判断:凸透镜_的焦距较大26.小明准备按图(甲)所示的电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06 苏州市 初中 毕业 升学考试 物理 试卷 答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