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川市九校九年级10月第一次联考语文试卷及答案.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汉川市九校九年级10月第一次联考语文试卷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汉川市九校九年级10月第一次联考语文试卷及答案.docx(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142015学年度(上)九年级10月九校联考语 文 试 卷题号一二三总分1782223计分一、积累与运用(25分)1下列各项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2分)A颓(tu)唐 灵柩(ji)伧(cng) 俗 咨诹(zu)善道B喑(yn)哑 伫(ch)立鸿鹄(h) 恪(k)尽职守C社稷(j) 骈(pin)进留滞(zh) 强聒(gu)不舍D帷(wi)幕 襁(qing)褓菜畦(q) 断(dun)章取义2下列各项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2分)A禁锢 谀词 睿智 重蹈覆辙B陨落 亵渎 妖娆 恼羞成怒C沉浸 凌驾 深遂 怒不可遏D栖息 扶掖 旁骛 一代天骄3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2、)(2分)古人说,春听鸟声,夏听蝉声,秋听虫声,冬听雪声。我觉得,这四种声音里,春夏的鸟声蝉声过于 , 了些,冬天的雪声又过于 , 了些。A激荡单调孤寒 清静浮躁张扬B清寂 浮躁张扬 激荡 单调孤寒C清静单调孤寒 激烈浮躁张扬D激烈 浮躁张扬 清寂 单调孤寒 4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A通过这次灾后重建,我们充分认识到团结一致、众志成城的重要性。B为了攻下这项技术难题,他收集和研究大量资料,终于取得了成功。C这篇报道列举大量事实,控诉了人类破坏自然,滥杀动物。D中央电视台开展的“最美乡村医生”、“最美乡村教师”、“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活动,弘扬了社会正气,倡导了社会新风。 5古诗文名
3、句默写。(6分)(1) 力尽不知热, 。白居易观刈麦(2) ,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 咏梅(3) 李清照在武陵春中化虚为实,表现愁之深重的句子是:_ , 。(4)“酒”常见于古代诗人的笔下,请你写两句含有酒的意思,却没有“酒”字的诗词句。_ , 。6名著阅读(4分) 真诚是第一把艺术的钥匙。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真诚的“不懂”,比不真诚的“懂”,还叫人好受些。最可厌的莫如自以为是,自作解人。有了真诚,才会有虚心,有了虚心,才肯丢开自己去了解别人,也才能放下虚伪的自尊心去了解自己。建筑在了解自己了解别人上面的爱,才不是盲目的爱。有件小事要和你谈谈。你写信为什么老是这么不neat【干净】?日常琐
4、事要做得neat【干净】,等于弹琴要讲究干净是一样的。我始终认为做人的作风应当是一致的,否则就是不调和;而从事艺术的人应当最恨不调和。这几段话节选自 ,论及艺术家要有一颗赤子之心,要 。作者在儿子长大成人、留学海外之后,仍通过 的方式对儿子的生活和艺术修养进行悉心指导,从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个 的父亲。7综合性学习(共7分)请参加“加入光盘行动,拒绝餐饮浪费”的综合性活动。阅读下面两则材料,说说你发现了一个什么问题。材料一:在发展中国家,每5个人就有1个长期营养不良,有20的发展中国家人口粮食无保障,饥荒已成为地球人的头号杀手,每年平均夺去1千万人的生命,由于直接或间接的营养不良,全球每4秒钟大
5、约有1人死亡!材料二:20130812 中国大米网站报道:朝鲜超八成居民面临粮食短缺;76的朝鲜居民依靠别人的帮助或者食用更廉价的食品一起渡过难关;14的受访者减少了每餐的餐食数量;另有3的朝鲜居民选择通过减少吃饭次数来应对粮食短缺。(1) 我发现的问题是: (2分)(2) 某餐厅正在倡导“光盘行动”,客户宣传部拟了一条宣传标语。他们写出了前一句,请你补写出后一句。要求与前一句语意相关、句式一致、字数相等。(2分)宣传语:倡导“光”盘, (3) 餐厅里,客人离席后的桌上,盘盘剩菜,一片狼藉作为“光盘行动”的响应者,若遇到一位就餐后即将离去的中年“剩男”,你将如何劝说他把剩菜打包带走?(3分)
6、二、阅读理解(一) 诗词鉴赏8下列对诗词句子的品析有误的一项是( )(3分)A、“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运用典故,抒发了词人渴望为国御敌立功的壮志。B、“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诗人以其独特的想象和主观感受,以春天之梨花喻秋冬之飞雪,比喻新颖,不仅把雪的洁白与鲜润揭示了出来,也给寒冷的边塞增添了温暖的感觉。 C、“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夕阳西下,崇山峻岭间,狼烟升起,城门早早关闭。此句营造了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 D、“斜晖脉脉水悠悠”,落日流水本是没有生命的无情物,但此时此地在思妇眼里,成了多愁 善感的有情者。(二)文言文阅读 (12分)阅读下列甲乙两个文段,然后完成
7、912题。【甲】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
8、计日而待也。(节选自诸葛亮出师表)【乙】诸葛亮之为相国也,抚百姓,示仪轨,约官职,从权制,开诚心,布公道;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服罪输情者虽重必释,游辞巧饰者虽轻必戮;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庶事精炼,物理其本,循名责实,虚伪不齿;终于邦域之内,咸畏而爱之刑政虽峻而无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劝戒明也。可谓识治之良才,管、萧之亚匹矣。注释仪轨:礼仪制度。约:省减,简约。权制:合乎适宜的制度。服罪输情:认罪并表示悔改。物:指人,百姓。亚匹:同一流人物。亚:同类。9下面选项中加点的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A先帝称之曰能诸葛亮之为相国B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终于邦域之内C悉以咨
9、之徒以有先生也D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10将下列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 11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3分)A甲文是诸葛亮北伐魏国前,上呈给后主刘禅的奏章。乙文是一篇他人为诸葛亮写的传记。B甲文以恳切委婉的言辞劝勉后主要严明赏罚、亲贤远佞,希望有朝一日能兴复汉室。C乙文写诸葛亮担任相国官职期间,安抚百姓,严明制度,赏罚分明。D“服罪输情者虽重必释,游辞巧饰者虽轻必戮”是说诸葛亮凭主观好恶办事,有时对犯法之人格外开恩,有时又严厉处死。12【乙】文中称赞诸葛亮是“识治之良才”,请结合【甲】文加以说明。(3分
10、) (三)芦苇花的温暖 (18分) 置身河岸,远望河塘,河塘里开满了芦苇花,芦苇枯萎了叶子,芦苇杆上顶着芦花,东倒西歪的,看上去头重脚轻,我有点害怕芦花在芦杆上跌下来,芦苇在微风中扭着轻盈的腰姿。 看见芦苇,不由得想起小时候的芦苇。那个时候家庭非常穷,穿不起棉鞋,为了我的脚不挨冻,父亲给我做了一双只用工夫不花钱币的茅窝(芦苇花、茅草,细绳做的),当时穿上茅窝,非常暖和。可是,到学校的时候,让几个女学生看稀罕了,围着我的脚指指点点,还捂着嘴偷笑,我估计到她们在丑化我。放学回家后,我脱了茅窝,气呼呼的把茅窝扔得老远。从此以后,同学给我起了“小茅窝”的外号,也就是邋遢的意思,我在女生面前没了面子。
11、母亲看出我受损的自尊心,于是,在牙缝中节省,为我买了点棉布,纳上千层的鞋底,做了一双的棉鞋。穿上漂亮温暖的棉鞋,走在女同学的面前,得意而自尊了许多。可是,过不了几日,顽皮的我就把棉鞋踢坏了,大脚趾漏出了棉鞋外,这少不得母亲的责备和埋怨。 下雨下雪的时候,是不能穿棉鞋的,父亲学着人家,给我做了一双高木屐(茅窝下面架两条木腿),父亲做得小巧精致,美观大方,穿上既暖和,还能涉水,走在教室里咯噔咯噔的,走在同学面前“高人一等”。这回女生不笑话我了,冬天的日子里,我永远脱不下高木屐,连暖洋洋的晴天也穿着。白天顽皮得多了,木屐潮湿了,早晨起床的时候,母亲把芦花换上干燥的芦花垫。 那个时候,家里绝没有席梦思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汉川市 九年级 10 第一次 联考 语文试卷 答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