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思想政治必修一第一第二单元复习提纲.docx
《高一思想政治必修一第一第二单元复习提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思想政治必修一第一第二单元复习提纲.docx(2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高一思想政治必修一第一第二单元复习提纲篇一:高一必修1思想政治复习提纲 - 1 - - 2 - - 3 - - 4 - - 5 - 篇二:2022年最新超全政治必修一复习提纲 高一年级政治必修一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 生活与消费 第一课 奇妙的货币 第一框 揭开货币奇妙的面纱 一、货币的本质 1、商品的含义: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注: 】 2、商品的基本属性:(1)运用价值:能够满意人们某种需求的属性 (2)价值:凝聚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3、货币的本质:(1)含义:货币是从商品中分别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2)本质: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注:假冒伪劣产品不是商品】 二、
2、货币的基本职能 1、货币的产生:商品交换发展到肯定阶段的产物(四个阶段:物物交换、扩大的物物交换、 一般等价物、货币) 2、货币的基本职能: (1)价值尺度:含义:货币所具有的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 价格:通过肯定数量的货币表现出来的商品价值 (2)流通手段:含义:货币充当商品的交换媒介的职能 商品流通: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公式:商品货币商品) 启示:商品生产者要为购买者着想,生产适销对路、质量上乘的商品 3、货币的其它职能: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 【注:推断货币职能:价值尺度:“标价”“价格” 流通手段:“购买”“买卖”“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贮藏手段:“保存”“退出流
3、通领域” 支付手段:“还债”“利息”(有时间差) 世界货币:“购买外国商品”“国际收支”】 三、纸币 1、纸币的含义: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并强制运用的【注:纸币本身没有价值】 2、纸币的发行量:纸币的发行量必需以流通中所须要的货币量为限度。 3、流通中所须要的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货币的流通速度=(待售商品数量商品价格水平)货币的流通速度 4、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 (1)通货膨胀含义:经济运行中出现的物价总水平持续上涨的现象 表现:纸币贬值,物价上涨 缘由之一:货币供应量过多 危害:生活水平降低,影响社会秩序 方法:a、限制货币供应量,提高贷款利率 b、发展生产,增加有效供应 (2)通货紧缩含
4、义:经济运行中出现的物价总水平持续下跌的现象 表现:纸币升值,物价下跌 缘由之一:纸币增长乏力,有效供应不足 危害:企业利润下降,失业率上升,影响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 其次框 信用卡、支票和外汇 一、信用卡和支票 1、两种结算方式:(1)现金(2)银行转账 2、经济往来结算的工具:信用卡、支票等 3、信用工具 (1)信用卡:含义:具有消费、转账结算、存取现金、信用贷款等功能的电子支付卡。 其中,银行信用卡是商业银行对资信状况良好的客户发行的一种信用凭证。 优点:能削减现金的运用,简化收款手续,便利购物消费。 (2)支票:含义:支票是活期存款的支付凭证,是给持票人的票据 类型:转帐支票和现金支票
5、二、外汇 1、外汇:用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 2、汇率:又称汇价,是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 (1)外汇汇率:101外币=?人民币 (2)本币汇率:101人民币=?外币 (3)汇率与币值是一样的。 3、外汇汇率的改变:假如用101单位外币可以兑换成更多的人民币,说明外币对人民币的汇率上升;反之,则说明外币对人民币的汇率跌落。 4、人民币升值的影响(1)利:旅游、留学、医疗进口海外投资 (2)弊:旅游业发展进口引进外资 其次课 多变的价格 第一框 影响价格的因素 一、供求影响价格 1、影响价格的因素:(1)干脆因素:商品的供求 (2)间接因素:气候、时间、地域、生产、宗教信仰、习俗
6、等 2、供求影响价格:(1)供不应求,价格上升卖方市场 (2)供过于求,价格降低买方市场。 二、价值确定价格 1、价值确定价格: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在其他条件不变的状况下, 商品价值量越大,价格越高;商品价值量越小,价格越低。 2、商品价值量的确定:商品的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确定。 3、企业提高个别劳动生产率的意义: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处于有利地位;高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则处于不利地位。所以商品生产者要努力缩短生产商品所用的个别劳动时间,提高劳动生产率。 4、社会劳动生产率与价值量的关系:若其他因素不变,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该商品的 社会劳动生产率成
7、反比。 5、价值规律:(1)基本内容: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确定,商品交 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2)表现形式:受供求关系影响,商品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其次框 价格变动的影响 一、对生活消费的影响 1、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一般来说,当某种商品价格上升时,人们会削减对它的购买;当这种商品价格下降时,人们会增加对它的购买。 2、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不一样的。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的影响较小,对高档耐用品的影响较大。 3、对商品需求量的影响: (1)在可以相互替代的两种商品中,一种商品价格上升,消费者将会削减对该商品的需求量,转而消费另一种商品。 (2)
8、在有互补关系的商品中,一种商品的价格上升,不仅使该商品的需求量削减,也会使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削减。 二、对生产的影响 1、调整产量。某种商品的价格下降,生产者获利削减,这时生产者会压缩生产规模,削减产量;某种商品的价格上涨,生产者获利增加,这时生产者会扩大生产规模,增加产量。 2、调整生产要素的投入。为了生产产品,生产者必需投入肯定数量的人、财、物。当一些生产要素之间可以相互替代时,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哪种生产要素的价格下降,生产者就会增加这种要素的运用量;哪种生产要素的价格上升,生产者就会削减这种要素的运用量。 3、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是价值规律发生作用的重要体现。企业只有提高劳动生产率,才能
9、缩短其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给自己的产品供应降价的空间,使其在价格竞争乃至生存竞争中更具优势。 4、(1)需求变动:指商品本身的价格不变时,其它因素的变动所引起需求量的变动,需求的变动表现为整个需求曲线的移动,这种变动称为需求的变动。如国家对家电下乡产品的财政补贴导致家电需求量增多。 (2)供应变动:是指整个供应曲线的变动,它是商品本身价格不变动,而由于其他因素的变动引起的供应量的变动,这种变动称为供应的变动。如技术改造、产品生产要素价格下降等。 5、均衡、均衡价格、均衡数量与支持价格、限制价格。 (1)均衡指供应与需求达到平衡的状态;均衡价格是指供应量与需求量相等时的价格;均衡数量又叫均衡
10、产量,是指供应量与需求量相等时的数量。 (2)支持价格是指政府为了扶持某一行业的生产而规定的该行业产品的最低价格;支持价格要高于均衡价格。 第三课 多彩的消费 第一框 消费及其类型 一、影响消费的主要因素 1、主要因素:居民的收入。 2、收入是消费的前提和基础: (1)当前可支配收入。在其它条件不变的状况下,人们当前可支配收入越多,对各种商品和服务的消费量就越大。收入增长较快的时期,消费增长也较快;当收入增长速度下降时,消费增幅也下降。 (2)将来收入预期。对于将来收入,假如人们有特别乐观的预期,预支将来收入的可能性就会加大;反之,预期将来有削减收入或者失业的风险时,人们就会节制当前的消费,以
11、备时常之需。 (3)社会总体消费水平的凹凸与人们收入差距的大小有亲密的联系。人们的收入差距过大,总体消费水平会降低;收入差距缩小,会使总体消费水平提高。 3、恩格尔系数:食品支出占家庭消费总支出的比例。 二、消费类型 1、按交易方式分,包括钱货两清的消费,贷款消费和租赁消费。 2、按消费目的:生存资料消费,发展资料消费和享受资料消费。 一、消费心理面面观二、做理智的消费者 1、量入为出,适度消费。要在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和自己的经济承受实力之内进行消费。 2、避开盲从,理性消费。 3、爱护环境,绿色消费。以爱护消费者健康和节约资源为主旨,符合人的健康和环境爱护标准的各种消费行为的总称,核心是可持续
12、消费。 4、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其次单元 生产、劳动与经营 第四课 生产与经济制度 第一框 发展生产 满意消费 一、生产与消费 1、生产确定消费:(1)生产确定消费的对象(2)生产确定消费的方式(3)生产确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4)生产为消费创建动力。 2、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发展 篇三:高一政治必修一复习提纲 思想政治必修1经济生活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 第一课、奇妙的货币 1、 商品 含义: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必需具备的条件: A、必需是劳动产品,不是劳动产品不肯定是商品。 B、必需用于交换,不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不是商品,交换是商品的基本特征。 C、凡是商
13、品都有运用价值,但有运用价值的东西不肯定是商品。 D、商品肯定离不开流通领域,一旦进入消费领域就成为消费品,不再是商品。 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 A、运用价值和价值是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前者是自然属性,后者是社会属性) B、运用价值是指商品能够满意人们某种须要的属性。 C、价值是指凝聚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注:1、劳动产品不肯定有价值,因为价值是商品特有的属性。 2、有运用价值的东西不肯定有价值,因为有运用价值的东西不肯定是商品。 两者关系:对立统一 统一:同时存在商品中,商品是两者的统一体。 对立:任何人都不能同时拥有两个属性。 A、运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担当者(因为商品是用来交换的,没
14、有用的物品人们是不会要的), 作为商品,必定具有运用价值和价值,二者缺一不行,这是两者统一的表现。 B、对立表现在:商品生产者和购买者,对于商品的运用价值和价值二者不行兼得。商品生 产者要想实现商品的价值,他必需把运用价值让渡给购买者,而购买者为了得到运用价值,也必需支付出相应的价值给生产者,当商品的运用价值和价值分别时,意味着交换实现。 2、货币 货币产生:偶然物物交换扩大的物物交换一般等价物一般等价物固定在金银上 货币产生。 (注:偶然的物物交换不是等价交换。) 货币的本质一般等价物(本质)是商品。 缘由:产生:它本身是一种商品,作用:它同一般等价物一样,表现其他一切商品的价值,充 当商品
15、交换的媒介。 货币的职能: A、基本职能:(1)流通手段,只需现实货币。(2)价值尺度,只需观念上的货币。 B、其它职能:(1)贮藏手段,足值的货币 (2)支付手段,交钱与交换时间不同。例:到银行取工资。 (3)世界货币,指货币具有在世界市场充当一般等价物的职能。 3、纸币: 纸币的含义: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的,强制运用的价值符号。 产生:A、货币以金银条块形式流通不便和金属铸币在流通中有缺陷,这些在运用中易磨 损,成为不足值货币,而纸币成本低更易于保管、运输,避开了铸币在流通中的磨损。 B、从货币充当流通手段的职能中产生。 职能:流通手段,支付手段(有些国家的纸币还具有世界货币的职能)
16、注:纸币没有价值,有运用价值。 发行:纸币的发行量必需以流通中所须要的货币量为限度。 4、社会总需求与总供应不平衡引起的:通货膨胀 通货紧缩 通货膨胀实质:供小于求,表现:物价上涨,纸币贬值。影响:纸币贬值,物价上涨,购买 力下降,生活水平下降,商品销售困难,经济秩序混乱。 通货紧缩实质:供大于求,表现:物价下降,纸币升值。影响;物价下降,在肯定程度上对 人民有好处,但长时间大范围下降会影响企业生产与投资主动性,使经济萧 条,影响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导致市场消费不振,对经济长远发展,人民长 远利益不利。 注:流通中所需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货币流通次数 注:解决方法: 通货膨胀:适度从紧的货币政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思想政治 必修 第一 第二 单元 复习 提纲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