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南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pdf
《天津市南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天津市南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pdf(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南开中学 2024 届高三第二次月检测 语文学科试卷 南开中学 2024 届高三第二次月检测 语文学科试卷 考试时间:150 分钟 卷(共 33 分)卷(共 33 分)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两部分,共 150 分。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答题纸与作文纸一并交回。一、(9 分,每小题 3 分)国风音乐是指由现代与古典曲风融合而成的新音乐类型。很多国风音乐喜欢用古诗词作歌词,或者巧妙地将古诗词化用在歌词中。即使新创作的歌词,也大都喜欢使用富含古意的典故、意象。如果把一首国风歌曲中的所有意象 开来,就是一幅生动的图画。听音乐时,人们会被各种意象带入一种“古风意境”,仿佛 。由于大量使用诗词古韵以
2、及古典意象,使得国风音乐追求的是意境美、朦胧美,总基调一般是内敛的、含蓄的。这使得国风音乐在情感表达上不像西方音乐那般直白,听众需要不断咀嚼歌词的含义,对作品进行抽丝剥茧般的欣赏,才能获得 的审美体验。国风音乐的旋律多以宫、商、角、徵、羽五音阶为基础,有的如泣如诉,带给人以行云流水、之感;有的婉转悠扬,韵味十足,声音犹如天籁。还有一些国风音乐的旋律吸收了京腔元素,散发着浓浓的传统文化韵味。聆听和吟唱国风音乐,是一把打开传统文化的新钥匙,它正在成为联结青少年与传统文化的桥梁。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铺陈 设身处地与众不同荡气回肠B.铺展身临其境独一无二千回百转C.铺
3、陈身临其境与众不同千回百转D.铺展设身处地独一无二荡气回肠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大量使用的诗词古韵以及古典意象,使得国风音乐追求意境美、朦胧美,总基调一般是内敛的、含蓄的。B.大量使用的诗词古韵以及古典意象,国风音乐的总基调一般是内敛的、含蓄的,追求的是意境美、朦胧美。C.大量使用诗词古韵以及古典意象,使得国风音乐追求的是意境美、朦胧美,总基调一般是内敛的、含蓄的。D.由于大量使用诗词古韵以及古典意象,国风音乐的总基调一般是内敛的、含蓄的,追求的是意境美、朦胧美。3.下列对文学常识对应关系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阿房宫赋杜牧唐朝借古讽今B.答司马谏议书
4、王安石北宋奏章体C.大学之道孟子战国散文D.大卫科波菲尔 狄更斯俄国小说二、(9 分,每小题 3 分)第 1 页 共 10 页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材料一:诗词必须有跳跃,这是它与散文、小说很大的区别之一。诗人是最能飞翔的,享有最大的自由。诗的腾空跳跃远远超出逻辑思维的轨道,更多是无意识的侵入。这种跳跃在中国古典诗词中比当代中国新诗出现得要频繁。如苏轼的永遇乐,词的开头写景不带很多感情色彩:“明月如霜,好风如水,清景无限。”但紧接突然转入一种深夜的神秘,在无人见中自然地运动:“曲港跳鱼,圆荷泻露,寂寞无人见。从平直的写实陡然跌入自然的神秘中。既然“无人见”又如何看见“圆荷”,听见“滴
5、露”,看见“曲港”中鱼在“跳跃”?这些自然又是在写词人的不眠,和夜在寂静中的神秘搏动。这个跳跃是从平常外在的夜跳入神秘的夜的内心深处。接着又写道:“如三鼓,铿然一叶,黯黯梦云惊断。”这是由夜的神秘跳入词人恍惚的梦境迷离中。“铿然”两字的奇妙在于它传达了夜的极端静寂,一叶落地才会铿然有声,但也写词人入睡不熟,落叶声竟大得如夜间三鼓声那么响,惊断了词人本来就黯然神伤的梦魂。词人醒来后激动不已,出户在月下的燕子楼前园中徘徊。但又突然设想他年别人看见今夜的自己。自己的漂泊的一生又与爱情的无常、生命的短暂、死亡与流浪重叠在一起,思路又转而考虑生命和爱情的短暂:“天涯倦客,山中归路,望断故园心眼。燕子楼空
6、,佳人何在?空锁楼中燕。”这时词人开始了时间的跳跃,设想他日他人看见自己站在空了的燕子楼前将如何想呢?于是写道:“古今如梦,何曾梦觉,但有旧欢新怨。异时对,黄楼夜景,为余浩叹。”这是用历史的第三双眼睛观看人、物、己,得出时空外的超前的景观。“跳跃”至此达到极峰,人类渺小,宇宙无穷,旧欢新怨只是梦境,自身的漂泊经营,也不过是令后人浩叹而已。这种跳跃从个人的爱情、生死,突然跌入宇宙的黑洞,顿时为诗增加了多少时空的深度。超越渺渺的旧欢新怨的情网,与“营营”的狭窄天地,这种感叹绝非消极,反是突破狭小天地的智慧,又充满血肉的真情。全词在 104 字内经历了多次大的意境的跳跃;以词人的眼睛,历史的眼睛进行
7、了穿透时空的观察,表述了超越的感情,说明苏轼在古典诗词方面登峰造极的创造是新诗未曾达到的。跳跃于古今、生死、今昔之间是诗人在小小的百来字的狭小空间中所以能超出时空达到思想感觉的自由天地的重要原因,没有跳跃就不能有精练深邃的诗,诗忌冗长松散、迟缓、平板、浮华,而这些都因为跳跃得到医治,可以说诗的精灵要求跳跃,没有跳跃就没有诗,但没有卓越的天才,就像鸟没有翅膀,如何能跳跃飞越。有跳跃不一定就是好诗,但没有跳跃也就没有了诗的精灵,诗也就不过是尸存而已。(摘编自郑敏谈“时空的跳跃”)材料二:清代赵执信在谈龙录中记有司寇王士祯这样一段话说:“诗如神龙,见其首不见其尾,或云中露一爪一鳞而已,安得全体?是雕
8、塑绘画者耳。”王士祯,在这里所强调的是从龙之部分表现龙的神韵,从而体现龙的存在。这说明作为抒情性的诗歌语言,必须具有跳跃性,从而写出“见首不见尾”“一爪一鳞”的“龙”的神韵,否则,就只能是“雕塑绘画”的造型艺术。诗歌语言的跳跃性是建立在诗人与读者之间某种默契上的,就像两个恋人之间,哪怕一个手势、一个眼神,都能彼此心领神会。是所谓“作者得于心,览者会以意”(梅尧臣语)。唐代释皎然在诗式中说:“壶公瓢中自有天地日月。时时抛针掷线,似断而复续,此为诗中之仙。拘忌之徒,非可歪及矣。”当诗人抛出有形的连线把相距较远的事物放在一起的时候,知音的读者照样能正确领悟,而且恰恰由于诗人不是直接说出的。因此当读者
9、领悟了这一诗境的时候必然伴随着一种强烈的愉悦感,“此为诗中之仙”,而“拘忌之徒,非可企及矣”。看诗人如何以跳跃的语言抒情的。如唐代李商隐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这首诗题,有的作夜雨寄内,这为我们理解诗意增加了透明度。内,指妻子。“君问归期未有期”,是说,妻子来信问他何时能回,他自言自语地说我哪有个准确的时间呢!此句写两人思念之情的深厚。按常理,诗的下句应回答“未有期”的原因。但本诗却一下子跳到了写景,“巴山夜雨涨秋池”。字面上看似写景,实际上是借景抒情,是对思念之情的深化。何也?诗人现处在“巴山”茫荒凄凉之地,更何况诗人正处“巴山”凄凉之地
10、、潇潇“夜雨”之时、“秋”风瑟瑟之日,其离愁之深、思念之切可见。这种跳跃,不动声色地回答了“未有期”的无奈。“巴山夜雨涨秋池”,似乎是纯客观的写景。但诗歌作为一种抒情文学,不可能不表现情感。它只是在句式的衔接上不像散文那样讲究语法和表述的连贯性、逻辑性,而在跳跃中显示出诗歌内在意脉和感情的逻辑性。这就使得诗篇和句式,都出现了不拘一格、灵活多变的跳跃性语言。诗的后一联中的“巴山夜雨”是诗人悬想日后与妻子相聚后诉说当时的情景,其浓郁的情思,需细味、补充想象才能深刻领会。(摘编自刘礼君漫谈诗歌语言的跳跃性)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人的思维具有最大的自由性,它使诗歌
11、超出逻辑思维的限制,呈现出跳跃性的特点,这种跳跃性是诗歌不同于散文、小说的一个重要特征。B.苏轼永遇乐中意境的第二次跳跃是,从自然的神秘跳入词人恍惚的梦境迷离中。C.苏轼在古典诗词方面登峰造极的创造在于,他能超越个人的小天地,挣脱旧欢新怨的情网,进入无我的精神境界。D.诗歌的精练深邃离不开跳跃性,没有跳跃的诗不是好诗,但具有了跳跃性也不一定是好诗。第 3 页 共 10 页5.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跳跃是诗歌的灵魂,它拯救了那些松散、迟缓、平板、浮华的平庸之作,使其成为好诗。B.诗歌语言的跳跃性是建立在诗人与读者之间某种默契上的,所以要与诗人做知音,如此才能正确领悟诗歌。C.
12、夜雨寄北始终没有回答关于归期的问题,而是以跳跃的语言设想日后与妻子团聚,以此深化思念之情。D.诗歌不像散文在句式的衔接上讲究语法和表述的连贯性、逻辑性,因此诗歌的感情逻辑比散文差一些。6.结合材料内容,推断下列诗句时间跳跃最多的是()A.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B.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C.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乾坤日夜浮。(杜甫登岳阳楼)D.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李煜虞美人)三、(15 分,每小题 3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3、 711 题。材料一:贾谊论苏轼非才之难,所以自用者实难。惜乎!贾生,王者之佐,而不能自用其才也。夫君子之所取者远,则必有所待;所就者大,则必有所忍。古之贤人,皆负可致之才,而卒不能行其万一者,未必皆其时君之罪,或者其自取也。愚观贾生之论,如其所言,虽三代何以远过?得君如汉文,犹且以不用死。然则是天下无尧、舜,终不可有所为耶?仲尼圣人,历试于天下,苟非大无道之国,皆欲勉强扶持,庶几一日得行其道。将之荆,先之以冉有,申之以子夏。君子之欲得其君,如此其勤也。孟子去齐,三宿而后出昼,犹曰:“王其庶几召我。”君子之不忍弃其君,如此其厚也。公孙丑问曰:“夫子何为不豫?”孟子曰:“方今天下,舍我其谁哉?而
14、吾何为不豫?”君子之爱其身,如此其至也。夫如此而不用,然后知天下果不足与有为,而可以无憾矣。若贾生者,非汉文之不能用生,生之不能用汉文也。夫绛侯亲握天子玺而授之文帝,灌婴连兵数十万,以决刘、吕之雌雄,又皆高帝之旧将,此其君臣相得之分,岂特父子骨肉手足哉?贾生,洛阳之少年。欲使其一朝之间,尽弃其旧而谋其新,亦已难矣。为贾生者上得其君下得其大臣如绛灌之属优游浸渍而深交之使天子不疑大臣不忌然后举天下而唯吾之所欲为不过十年可以得志。安有立谈之间,而遽为人痛哭哉!观其过湘为赋以吊屈原,萦纡郁闷,攫然有远举之志。其后以自伤哭泣,至于夭绝。是亦不善处穷者也。夫谋之一不见用,则安知终不复用也?不知默默以待其变
15、,而自残至此。呜呼!贾生志大而量小,才有余而识不足也。古之人,有高世之才,必有遗俗之累。是故非聪明睿智不惑之主,则不能全其用。古今称苻坚得王猛于草茅之中,一朝尽斥去其旧臣,而与之谋。彼其匹夫略有天下之半,其以此哉!愚深悲生之志,故备论之。亦使人君得如贾生之臣,则知其有狷介之操,一不见用,则忧伤病沮,不能复振。而为贾生者,亦谨其所发哉!材料二:自屈原沉汨罗后百有余年,汉有贾生,为长沙王太傅,过湘水,投书以吊屈原。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孝文皇帝初立,闻河南守吴公治平为天下第一,故与李斯同邑而常学事焉,乃徵为廷尉。廷尉乃言贾生年
16、少,颇通诸子百家之书。文帝召以为博士。是时贾生年二十余,最为少。每诏令议下,诸老先生不能言,贾生尽为之对,人人各如其意所欲出。诸生于是乃以为能,不及也。孝文帝说之,超迁,一岁中至太中大夫。贾生以为汉兴至孝文二十余年,天下和洽,而固当改正朔,易服色,法制度,定官名,兴礼乐,乃悉草具其事仪法,色尚黄,数用五,为官名,悉更秦之法。孝文帝初即位,谦让未遑也。诸律令所更定,及列侯悉就国,其说皆自贾生发之。于是天子议以为贾生任公卿之位。绛、灌、东阳侯、冯敬之属尽害之,乃短贾生曰:“雒阳之人,年少初学,专欲擅权,纷乱诸事。”于是天子后亦疏之,不用其议,乃以贾生为长沙王太傅。贾生既辞往行,闻长沙卑湿,自以寿不
17、得长,又以适去,意不自得。及渡湘水,为赋以吊屈原。史记屈原贾生列传7.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古之贤人,皆负可致之才 建功立业B:夫子何为不豫 忧伤C.彼其匹夫略有天下之半 约略D.易服色,法制度 法律8:下列各句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将之荆 蚓无爪牙之利B.王其庶几召我 奔车朽索,其可忽乎C.贾生志大而量小 莅中国而抚四夷也D.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 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最合理的一项是()A.为贾生者/上得其君/下得其大臣/如绛灌之属/优游浸渍而深交之/使天子不疑/大臣不忌/然后举天下而唯吾之所欲为/不过
18、十年/可以得志B.为贾生者/上得其君/下得其大臣/如绛灌之属优游/浸渍而深交之/使天子不疑大臣/不忌/然后举天下而唯吾之所欲为/不过十年/可以得志C.为贾生者/上得其君/下得其大臣/如绛灌之属优游/浸渍而深交之/使天子不疑/大臣不忌/然后举天下而唯吾之/所欲为不过十年/可以得志D.为贾生者/上得其君/下得其大臣/如绛灌之属/优游浸渍而深交之/使天子不疑大臣/不忌/然后举天下而唯吾之/所欲为不过十年/可以得志第 5 页 共 10 页10.以下句子中,全部表现贾谊“不能自用其才”的一组是()所就者大,则必有所忍 优游浸渍而深交之立谈之间,而遽为人痛哭 其后以自伤哭泣,至于夭绝是故非聪明睿智不惑之主
19、,则不能全其用自以寿不得长,又以适去,意不自得A.B.C.D.1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贾谊论中,作者用孔子、孟子的事例意在说明像他们这样努力勤勉、自爱其身,还不能得到重用,那才可以说是没有遗憾。B.贾谊论中,作者在文中批评贾谊不善于静待时变,自我摧残,志向远大而气量狭小,才力有余而见识不足,有理有据,令人信服。C.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中,贾谊年少气盛,得罪了朝中权贵,后来文帝也认识到了贾谊的错误,就疏远了他。D.苏轼对贾谊的遭遇既同情惋惜又批判否定。从君主的角度来看,如果得到了像贾谊这样的臣子,就应当了解这类人有孤高不群的性格;从贾谊的角度来看,应该有节制地发泄自己的情
20、感。卷(共 117 分)卷(共 117 分)四、(25 分)12.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7 分)(1)是亦不善处穷者也。夫谋之一不见用,则安知终不复用也?(4 分)(2)诸律令所更定,及列侯悉就国,其说皆自贾生发之。(3 分)13.刘向认为贾谊“为庸臣所害,甚可悼痛”,班固认为贾谊“亦天年早终,虽不至公卿,未为不遇也”。结合全文概括贾谊“忧伤病沮,不能复振”的原因。14.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作答。(8 分)摸鱼儿辛弃疾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惜春长怕花开序,何况落红无数。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怨春不语。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长门事,准拟
21、佳期又误。蛾眉曾有人妒。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注】本篇作于淳熙六年(1179),时辛弃疾四十岁,由湖北转运副使调官湖南继续做转运副使。行前,同僚王正之在山亭摆下酒席为他送别,因作此词。长门:汉代宫殿名,汉武帝陈皇后失宠后被幽闭于此,长门赋序:“孝武陈皇后,颇妒,别在长门宫,愁闷悲思,闻司马相如天下工为文,奉黄金百斤。相如为文以悟主上。”第 6 页 共 10 页(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3 分)A.作者用“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感叹暮春天气难以禁受再有几番风雨的袭击,春便要真的离去了,
22、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恋恋不舍。“风雨”“落红”等暮春意象主要写春归的惨淡,更用来比喻朝廷江河日下、风雨飘摇,国势衰微。B.上片中词人深情地请求春停住归去的脚步,因为听说芳草已长满天涯,阻断了春的归路。但春不语,仍悄然而去,表现诗人无法留住春天的怅惘之情。C.作者将自己比拟为殷勤的蜘蛛,一天到晚勤勤恳恳地抽丝结网,粘惹那象征残春景象的杨柳飞花,以此留春,其情可悯。有人评价此词“肝肠似火,色貌如花”,此处正可看到诗人搏动着的火热的心,为国家捧出一片衷肠,符合他一贯的豪放风格。D.作者用“蛾眉”来指自身,言自己便如遭人恶妒的女子们一般,在昏暗的朝政中,面对奸佞当权的局面,深感贤路蔽塞,无路请缨。因此他
23、才在后面对那些通过妒忌别人来为自己邀宠的小人发出警告:得意忘形之人终将灰飞烟灭。(2)“君莫舞”的“舞”改成“笑”好不好?为什么?(2 分)(3)赏析划线句“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3 分)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 分)(1)阿房宫赋中用“”质问秦为何搜刮财物时如此表现,以此批判统治者的骄奢淫逸。苏洵在六国论中表述,后代对先人们辛苦谋得的土地毫不珍惜、拱手让人,对应的语句是“”。(2)大学之道中用 “”谈人如何获取知识。十二章中用“”表达对“道”的执着追求和坚定捍卫。(3)在屈原列传中,司马迁用“”来评价屈原是出淤泥而不染、保持高洁品德的人。这也是至今屈原仍为我们缅怀追仰的
24、原因之一,因其道长存,所以他的寿命不因身死而结束,正如四章所说“”。五、(22 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1619 题。麦 地邓飞麦黄一晌,整个田野被阳光浸泡得一片金黄。一棵棵麦,就在那晴朗灿烂中,完成它们生命的最后过程。从麦芒开始,然后是麦穗、麦叶、麦根,麦地一点点地归还着它的绿色。麦节也逐渐硬朗,挺直。风匆匆地走过,先还能见着微漾开去的细浪,从这边到那边,让整个村子,都满透了沁人心脾的新麦芳香。但很快,麦地上空,便再见不着风的形状了。黄熟的麦穗骄矜地挺立着,或害羞地低垂着,沉思着。每一穗,都泛着饱满的成熟的辉光,细长,尖锐,针一样,刺得我们的眼睛生病而亢奋。父亲微眯着眼,来到麦地边时,麦穗
25、们正被轰轰烈烈的阳光,烘烤得噼啪作响。在那焦脆干爽的声音里,父亲掐下一枝麦穗,仔细看了看,然后合起粗糙的大手,一搓一揉,又一搓一揉,吹净麦壳,数数掌心里窝着的麦粒。再喂进口里嚼嚼,品品,嘴角边就由不住浮出一丝微微的笑意。第 7 页 共 10 页然后,就带了这笑意和满口清新、微甜的麦香,回到屋前的那株古槐下,继续磨那一把把镰刀。那时候,天瓦蓝瓦蓝的,偶尔飘过几朵白云,悠悠缓缓,时驻时移。麦地和天空辉映着,黄蓝分明。在天地之间,父亲赤裸的憩色脊背和那苍褐的古槐一起,站成了一种永恒的象征。古槐静穆着,父亲也静穆着,只有镰刀和磨石砥砺时,发出的嚯嚯声响。单调、刺耳,却极富节奏感。我远远地站着,听着。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天津市 南开 中学 2023 2024 学年 上学 12 月月 语文试题 答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