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课】酶的特性教学设计-高一上学期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1.docx





《【公开课】酶的特性教学设计-高一上学期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开课】酶的特性教学设计-高一上学期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1.docx(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第五章第1节 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二.酶的特性 1.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分析教材本节内容的地位作用本节课主要讲述酶在生物新陈代谢中的重要作用及其生理特性,教材对酶的本质和特性作了重点介绍。本章本节课内容是高二生物教材的重难点内容。自然界中的一切生命现象皆与酶的活动有关。在本章节中通过探索验证酶的特性的教学过程,培养学生建立科学的思维方法和研究精神。本节知识内容的分析本节主要内容是对酶的特点进行研究,从高效性、专一性、作用条件温和等方面分别分析。用实验的结果说明具体的结论。在“与社会的联系”中葡萄糖的生产过程所用到的催化剂,进一步对比了酶与无机催化剂的区别,通过具体实例,使学生了解酶的应川,加深
2、对酶作:为有机催化剂与无机催化剂所需要条件的认识。在“科学技术社会”栏日的“酶为生活添姿彩”专题里,介绍了酶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通过具体实例,领悟酶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科学研究的社会责任感。本节课对应的高考考点分析(如何考.出题类型.知识点拓展的深度)结合图示分析影响酶活性的因素 选择题.非选择题 中等设计实验探究酶的特性 选择题 较难本节知识与其它知识的横向联系在介绍过酶作用的条件后,特别增加了酶的分布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关系,这一知识既与前面第3章细胞亚显微结构相关内容相联系,也与本章后面的第3节细胞呼吸和第4节光合作用相关知识相呼应,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树汇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生命观念教学目
3、标生命观念:明确细胞代谢、活化能、自变量、因变量、无关变量等概念科学思维:通过图表比较、动画演示、动手游戏,以及教材上形象,直观的图解和文学说明,让学生明确催化剂可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科学探究:通过合作探究“比较过氧化氢酶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实验,学会如何控制自变量,观察和分析因变量以及设置对照组和实验组。社会责任:1、通过小组间的讨论、合作与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互助精神。 2、通过图表、动画、游戏等形式,并感受学习的快乐和分享的喜悦。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学会控制自变量,观察和检测因变量的变化及设置对照组和实验组。2.学会用准确的语言阐明实验探究的结果。教学难点:确定和控制对照实验中的自
4、变量和无关变量,观察和检测因变量的变化。学情分析学生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已经有了实验操作基础,这节课的三个实验是在前面的基础上完成的,所以学生对此并不陌生。 2.教材的创新处理教材内容重组的想法和理由将教材顺序进行调整,将将实验中获得结论,变为已知特性验证实验,突出强化学生设计实验的能力。教材例题的选用.重组.创新.改造,体现一题多变.一题多解.举一反三.多题化一为了证明酶的作用具有专一性,某同学设计了如下5组实验,分别选择一定的试剂进行检测,合理的实验方案是()组别酶蛋白酶蛋白酶淀粉酶淀粉酶淀粉酶反应物蛋白质淀粉蛋白质淀粉麦芽糖A和对比,用双缩脲试剂检测B和对比,用碘液检测C和对比,用斐林试剂
5、检测D和对比,用斐林试剂检测现有三支试管甲、乙、丙,先向各试管内均加入2 mL可溶性淀粉溶液,再按图中所示步骤操作,然后分别用斐林试剂检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甲和乙试管对照,说明酶具有专一性B甲和丙试管对照,说明酶的活性受温度的影响C实验结果是乙、丙试管内出现砖红色沉淀D甲和乙实验中,酶的不同种类为自变量如图为不同条件下同种酶促反应速率的变化曲线,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影响AB段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底物的浓度B影响BC段反应速率的主要限制因素是酶量C温度导致酶促反应和的速率不同D曲线显示,该酶促反应的最适温度为37 如图为某酶在不同温度下反应曲线和时间的关系,从图中不能获得的信息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公开课 公开 特性 教学 设计 上学 生物 人教版 2019 必修

限制150内